书画界:说“狂”

一墨👉指点江山👉

<h1>书画界的狂人不在少数,也许大家都有同感。狂人大体有两类,一类指疯狂的人,一类指自大的人。这里当然所指后者了。<br>  自大的反面是自卑,就是妄自菲薄。这固然于事无补,需要鼓舞“士气 ”。比如现在的自励“口头禅”——我是最棒的。至于是否真的最棒,其实难说。只是为了在需要展示自己的时候显得精神焕发;在需要克服困难的时候显得斗志昂扬,以期发挥最佳状态。如果生活中一直都以为自己最棒,很可能又走向目中无人、妄自尊大了。</h1> <h1>也许我们还可以为艺术家的“狂”找些理由。艺术家需要人格独立,那么不免我行我素;艺术家需要个性,那么不免有些另类;艺术家需要展示自我,那么不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艺术家有属于自己的世界,那么难免痴人说梦;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自我确证了自我的存在),在别人的啧啧赞叹声中体验到满足感(通过别人确证自己的价值),那么难免自我感觉良好。还有古今中外诸多大师的“痴狂”、“佯狂”、“癫狂”、“狂怪”、“酒中仙”等等,都有狂的成分。因为崇拜大师的作品而顶礼其人,揣摩着揣摩着,俨然自己也罩在大师的光环里了,也需要狂它一把。</h1> <h1>如果说因为自己风格形成得早而有点沾沾自喜,也多半是个误会。传统中国画以共性为主,个性次之;今日国画以个性为主,共性次之,图式化是其特征。以致传统型画家风格的成熟多近耄耋之年;而今人年纪轻轻“风格”就“成熟”了,其实,只是图式较为完整罢了,离风格的成熟尚早。<br>  如果说天才往往是可以早熟的,而许多“画家”都觉得自己蛮有天才的。殊不知真正天才的人是不多见的,一般人只能说“禀赋”或“天分”,说“偏才”比较恰当。有趣的是,往往真正的天才都不以为自己有天才,倒愿意承认自己勤奋。也许正是这种谦逊和勤奋成就了他们的天才。</h1> <h1>艺术家真是不必狂的。且不说是否成“家”还很难说,即便成“家”也是诸类家之一种,众多家之一员;也还不如卖油翁能把油穿过钱孔,不如厨师能在裸背上使刀而不伤皮肤……,更何况宇宙之浩瀚,知识之无穷了。<br>  徐悲鸿先生曾批评过一些只会画几个颠倒的苹果而自命不凡的“画家”,认为不如筑路工人来得有意义。是的,筑路工人为多少人留下方便,为多少人谋得利益,却没有把名字刻在大路上,而仅得到足以糊口的报酬。敦煌壁画为人类留下多少艺术珍品,却至今不知作者姓甚名谁。难道能够糟蹋几张宣纸,就引以为自豪了吗?</h1> <h1>画家推荐| 秦 勇</h1><h1>(微信号:gm13356756407)</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