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迷幻的秘境,野人的传说

信马由缰

<h3>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恩施,却很少有人不知道神农架,这里有茫茫的林海,原始的生态,丰富的物种,宜人的气候,神秘的北纬30°线,更有千百年来关于野人的传说,共同构成了炫丽多彩的山水画卷。</h3> <h3>  走进神农架犹如走进迷离和梦幻,踏上神农架的土地犹如站在远古的洪荒之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区域气候,造就了众多的自然之谜,每一处都像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你永远也看不清它的真实面目。</h3> <h3>  神农架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此地"架木为梯,以助攀缘""架木为屋,以避风雨""采尝百草,救民疾矢",教民稼樯,而得名"神农架"。</h3> <h3>  远古时期,神农架是一片汪洋大海,经燕山和喜马拉雅山运动,逐渐提升为多级陆地,形成了这里具有鲜明特点的地层。</h3><h3> 神农架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的东部边缘,由大巴山脉东延余脉组成的高山地貌,平均海拔1700米,其中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成为华中第一峰,神农架因此有"华中屋脊"之称。</h3> <h3>  晨曦初露,黛山碧水渲染在一片彩色的空间里,犹如仙境,是人在画中?还是画随人动?远古时,这里是否曾有野人出没?面对迷离梦幻般的美景,摄友们兴奋不已,乐此不疲,摄入镜头,融入心里。</h3> <h3>  "大九湖"音译"大酒壶",而成为大九湖景点的标志。大九湖是神农架的主要景点之一,位于川鄂交界处,海拔1700米,属高山平原,被称为"神农江南"。四周高山环绕,最高峰2800米,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九条溪流犹如九条玉带从云雾中飘舞下来,连接着九个波光粼粼的湖泊,恰似抛洒在高山平原上的璀璨明珠。</h3> <h3>  "太子垭",有诗为证:</h3><h3> 霞衣霞锦千般状 云峰云岫百重生</h3><h3> 水炫珠光遇泉客 岩悬石镜厌山精</h3><h3> &nbsp; ——出自唐中宗李显《石淙》</h3><h3> &nbsp;</h3><h3><br></h3> <h3>  唐中宗李显曾游历此处,"太子垭"由此得名。太子垭海拔2600米,属亚高山暗针叶林带。沿林道漫步林间,冷杉参天,箭竹葱茏,杜鹃芳菲,海棠娇艳,四季美景各异,难怪人类的朋友黑熊、野猪、苏门铃、獐子也把这里作为它们的家园。</h3> <h3>  神农顶,拥有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冷杉箭竹、野生动物为一体的综合游览区。神农炎帝安营扎寨的古老文明遗址增添了它的文化内涵,传奇的"野人"之谜增添了它的神奇与神秘。</h3> <h3>  穿梭于迷离梦幻的神农架,观,林海茫茫,古木参天!赏,峰峦巍峨,怪石嶙峋!探,野人迷踪,千古神奇!访,国宝足迹 ,金猴竞戏!感,自然造化,万千气象!叹,远古神奇,原始神秘。</h3> <h3>  神农谷(也叫野人谷)——奇云叠谷</h3><h3> 神农谷地处神农架南北气流过往通道,气象瞬息万变。站在观景台俯瞰,谷口下临深涧,石林丛生,如柱似笋,云雾变幻莫测,鬼斧神工,叹为观止。</h3> <h3>  远古时期,燕山运动之后,神农架地势不断提升,断层软弱部分发生变化,形成了深达千米的峡谷,经过千百年的风化溶蚀,终成如今的壮美奇观。</h3> <h3>  野人之谜,是世界未破解的四大谜团之一,在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发现过"野人"的踪迹,如北美和俄罗斯,被称为"大脚怪"。神农架是发现"野人"次数最多、目击者最多的地方,自上个世纪以来,已有近400多人在不同地方不同程度看到近100多"野人"活体。</h3><h3> 图片所在的地方就是神农谷,也叫野人谷,是传说中出现野人次数最多的地方。</h3><h3> </h3> <h3>  巧合的是,把我在野人谷拍摄的一座耸立的山峰图片放大,是不是像个野人呢?</h3><h3> 狰狞的面目,深陷的双眼、蓬松的长发、露出的牙齿、下垂的双手,还有站立的双腿,活生生的野人,呈现在你的面前。连山峰都那么像"野人",难道你还怀疑这里曾出现过"野人"吗?</h3><h3> (此照片也许这是我的独家发现)</h3> <h3>  神农架野人的传说有四方面依据:</h3><h3> 一是史书上有记载。《山海经、海内南经》、屈原的《山鬼》、明代《本草纲目》、清代神农架周边县志都有关于"野人"的传说。</h3> <h3>  二是民间传说。</h3><h3> 民间关于野人的传说由来已久,上至远古,有秦始皇修万里长城时,逃跑的民工,躲进深山老林,变成了野人。下到当今,不断有目击野人的消息频频传来,为地球上这条靓丽的风景线,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h3> <h3>  三是民间故事。</h3><h3> 1915年,猎人王老中进山狩猎,遇到雌性红毛怪兽,身高两米,猎犬被撕成碎片,猎枪被摔得粉碎,笑眯眯地把抖成一团的王老中抱在怀里……,一年后,女"野人"生下个小"野人" 。离奇的传说可以表明,"野人"与现代人能够婚配,只可惜王老中与"野人"的后代没有留在世上,不能作为"野人"的直接证据。</h3><h3> 无独有偶,1938年,山势险峻的原始森林,住着一位叫桃花嫂的女人,一天,上山给丈夫送饭,一去便不复返,一个月后,衣衫褴褛回到家,第二年生了猴子一样的孩子,指尖似爪,不会说话,见树林狂喜乱奔,见生人连抓带咬,性情粗野,人称"猿孩",死于1962年腊月,年仅23岁。70年代,"野人"考察队挖出"猿孩"的遗骨,经分析研究,很像现代人与"野人"杂交的后代,像人的地方少,像猿的地方多,更像神农架所生活的"野人"的形体习惯。</h3> <h3>  四是我与当地人交流获得的信息。</h3><h3> 在游览神农架的旅途中,与当地人交流有很多话题,但最热门的话题当属神农架的"野人"。在与一位司机师傅攀谈中,他向我讲述了另外一个版本。</h3><h3> 很多年前,野人谷深处的一户人家,靠种田、采药为生,一天,父亲带着三、四岁的儿子下地干活,淘气的儿子不慎跌落到神农谷的天坑里,家人再也没有找到他,他也无法爬上来。跌入天坑的小男孩,身体并无大碍,顽强的生存欲望和生命力,这个小男孩活了过来,靠吃野果、饮山泉裹腹,维持生命,以野兽为伍,以天坑为家,不会人的语言,没有人的思维,到了成年以后,身材高大,穿梭林间,攀岩嚎叫,偶尔被人发现,便迅速逃离。这也许是人们目睹过"野人"的证据</h3> <h3> 还有很多版本也大同小异,神农架民间"野人文化"俯拾皆是,当地药农上山采药时,均备有两截竹筒戴于双手手腕,如遇野人袭击,即可在其放松大意时趁机借力逃脱 于是,神农架采药人上山备竹筒的习惯一直沿袭至今。</h3> <h3>  中国历史长河中,一直流传着妙趣横生的野人故事,无数探求者执着的目光总是凝聚于鬼斧神工的神农架。神农架维系了野人顽强的生命,野人赋予神农架无比的神韵。</h3><h3> 透过历史的一幕幕,我也在思索着,这片神秘、神奇、迷离、梦幻般的土地,面临着保护与开发、生存与发展、给予与索取、进步与落后的艰难选择。愿神农架不要过度开发,永远保持着神秘、神奇、迷离、梦幻的原始状态,给后入留下一个纯洁的神农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