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9-10赴马耳他交流

青童

<h3>  为执行2017年部省合作任务,举行贵州省与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对口合作项目-马耳他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并加强与马耳他在文化、旅游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我们乘坐爱琴海航空班机前往马耳他共和国首都瓦莱塔。</h3><h3> 顺便说一句,老外的飞机上并不禁止使用手机。另一方面,飞机离地一二百米后也没有信号了。</h3> <h3>  马耳他共和国是位于南欧的共和制的一个微型国家,是一个位于地中海中心的岛国,素有“地中海心脏”之称。是英联邦和欧盟的成员国。19世纪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964年宣布独立,1974年马耳他共和国成立。</h3><h3> 马耳他总体面积316平方公里,人口42万多人。首都瓦莱塔,是一座欧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人口1万多,以圣约翰骑士团第六任首领拉·瓦莱特的名字命名。该城建筑布局整齐,城街狭直,两旁建筑均为马耳他特有的石灰岩建成,呈灰白色,具有浓厚的中东阿拉伯的建筑风貌,并对马其它城市建筑风格有很大影响。</h3><h3> 瓦莱塔城于1566年奠基,5年后完工,此后一个半世纪城墙一再加固,极具威慑作用。原来,马耳他岛国因其地势重要,先后多次遭受外族的入侵,包括土耳其人。此后土耳其人再未进犯过。瓦莱塔城由米开朗杰罗的助手弗朗西斯科.拉帕莱利设计。为增强防御功能,背海一面有圣艾尔莫堡护卫,隔海湾左方有迪聂堡、曼纽尔堡,右方有三座古城相护,后城门方向建有弗洛里阿娜防御工事,使瓦莱塔城处于核心。</h3> <h3>  贵州代表团抵达瓦莱塔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耳他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姜江,大使馆一等秘书、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王彦军,以及马方官员到机场迎接贵州省何力副省长一行。</h3> <h3>  路上。前往市区中国大使馆拜访。</h3> <h3>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耳他共和国大使馆。五星红旗在飘扬!海外游子温暖的家。</h3> <h3>  姜江大使与何力副省长亲切交谈,相互介绍情况,商量工作。</h3> <h3>  三姜喜相逢。姜江大使一人就是两个Jiang,加上老姜,还有一个文化中心得力的骨干小姜,够多的了!</h3> <h3>  下榻宾馆的夜景。座落在地中海旁。由曾经在香港经营的外国老板开的店,但了解东亚人的思维,布局高大上,不像西方的小秀。</h3> <h3>  落日余辉透过地中海的剪影。</h3> <h3>  待日出后从宾馆下楼,五十米走到海边,可直接与大海对话。当然,跳下去游一游,水温也有20来度,肌肉咱就不亮了。</h3> <h3>  顺海而行,可见地中海一景:蓝洞。</h3> <h3>  再往前行不远,是马耳他本岛的一座巨石神庙遗址(全国有30多座)。上面加了一个风雨棚。</h3> <h3>  马耳他巨石庙亦称为“马耳他巨石文化时代的神殿”或“属于巨石文化时代的马耳他的神殿”,是马耳他的著名历史古迹。</h3> <h3>  建于5500年以前的马耳它巨石庙,是世界上最老的不需支撑的石头结构。已被列入权威的世界遗产目录之中。</h3><h3> 问题是,有很多巨石重达数十吨,在五千多年前的生产力状况下,人们是如何把巨石弄上山并垒起来的呢?甚至还有简单的加工,如何实现的?无解。</h3> <h3> 市内,行车前方就是政府大楼-总理府。</h3> <h3>  总理府大楼。并无所谓的安保。</h3> <h3>  总理府右边,狭窄的老街,又见五星红旗在飘扬。那就是中国文化中心!</h3> <h3>  贵州代表团一行步入中国文化中心。</h3> <h3>  在领导见证下,双方签署为期五年的合作协议,包括组织开展多项文化活动等。</h3> <h3>  握手,交换文本。</h3> <h3>  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楼顶看街景。</h3> <h3>  楼下的老街,左边停满车,还要通行其他车辆和会车。按英制,驾驶方向盘都在右边。这个练技术哦。</h3> <h3>  总理府广场。</h3> <h3>  旁边的总理府花园(即上巴克拉花园),可以俯瞰大港的景色,以及对面骑士军团住地城堡和三姐妹城。</h3> <h3> 背靠蓝色地中海。</h3> <h3>  总理府花园,免费开放。</h3> <h3>  总理府大楼门前。似乎无人值守。</h3> <h3>  传说中的总理私车。没有牌照,只有国徽。上下班自驾停在单位门口路边。该总理名叫约瑟夫·穆斯卡特,1974年出生的博士。</h3><h3> 年轻的穆斯卡特总理甚至还于2014年来我大贵阳参加过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年会!</h3> <h3>  总理府左边老街。</h3> <h3>  连着步行街,有点兰布拉大街的味道。</h3> <h3>  图书馆楼前的游客。</h3> <h3>  这就是总统府。据说总统在里面时就升国旗,反之。</h3> <h3>  门口,只有一个值班的!</h3> <h3>  转角街边小店。一包薯条下饮料或红酒,可摆谈二三小时。美女也是吃客。</h3> <h3>  来一杯黑啤也是可以的。</h3> <h3>  法院也在小街上。对面就是著名的马耳他圣约翰大教堂。</h3> <h3>  马耳他圣约翰大教堂,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教堂之一,原称耶路撒冷圣·约翰骑士团女修道院教堂,建于1573-1578年,是一座巴罗克式建筑,部分模仿哥特式。内部装饰华丽,各种大理石雕刻极为罕见。教堂整个圆顶内部是大壁画。大教堂的地下墓穴中安放着圣·约翰骑士团首领的遗体。</h3><h3> 全世界有多处圣约翰大教堂,其中以马耳他,香港,纽约,拉特兰等地最为著名。</h3><h3> 马耳他教堂极多。在它31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366座教堂,因此它也被称为教堂之国。天主教是马耳他的国教,在全国42万人口中,98%信奉天主教。</h3> <h3>  金壁辉煌,里面全部都是真金。整座教堂内部装饰除了雕像和壁画外全部用的金饰,到处是金灿灿的光芒。</h3> <h3>  壁画和雕塑都是宗教故事。马国文化部副部长陪同介绍情况。</h3> <h3>  圣约翰大教堂里有一个小博物馆。里面陈列着意大利著名画家卡拉瓦乔的画作真迹。卡拉瓦乔(1573-1610)一生困顿,死后他的作品却成为价值连城的珍宝。这幅就是价值连城的画作真品《正被砍头的施洗圣约翰》。</h3> <h3>  卡拉瓦乔真品。</h3> <h3>  延申阅读:</h3><h3> 现在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其中有一个奇怪的“国家”,它是一个已经存在了1000多年的古国,但是在地图上找不到它。这个国家就是马耳他骑士团!全称耶路撒冷、罗得岛及马耳他圣约翰主权军事医院骑士团。我们中国不承认马耳他骑士团是一个国家,但是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是承认它的,马耳他骑士团是联合国观察员,他们甚至有国家电信区号。马耳他骑士团在世界100多个国家有大使馆或者办事处,保持着外交关系,这些国家主要是一些天主教、基督教国家。</h3><h3> 马耳他骑士团在很久很久以前一般被称为医院骑士团,该组织最初成立于1048年在耶路撒冷的一个医院里,由此而得名。</h3><h3> 几百年之后,医院骑士团失去了在耶路撒冷的领土,他们不得不迁往希腊的罗德岛暂居。后来,医院骑士团又向西西里王国以每年1金币的租金,租借了马耳他岛。</h3><h3> 1798年,拿破仑占领了马耳他岛,随后便将马耳他骑士团驱逐。马耳他骑士团不得不在欧洲到处找寄居地、到处流浪,直到1834年才在罗马租了一块12000平米的土地(估计是永久租住的),并修了一座“马耳他宫”。现在,马耳他骑士团成员就在这座宫殿里居住、办公,其长住居民只有几十人。而在瓦莱塔,他们也租住了地方,还有人居住。</h3> <h3>  9月11日傍晚,经过9个月的精心筹备,2017年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与贵州省文化厅部省合作年度大戏“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暨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马耳他最高艺术殿堂圣詹姆斯国家艺术中心开幕了。</h3><h3> 这个艺术中心,就在总理府正对面。</h3> <h3>  嘉宾观看非遗展示。</h3> <h3>  何力副省长与圣詹姆斯国家艺术中心主席鲁伯特·霞飞等宾朋,一同观看贵州非遗技艺展示。</h3> <h3>  多彩贵州非遗展示。</h3> <h3> 马耳他圣詹姆斯国家艺术中心主席鲁伯特·霞飞在开幕式上致辞。</h3> <h3>  马耳他艺术委员会主席阿尔伯特·马绍尔代表司法、文化及地方事务部部长欧文·博尼奇致辞。</h3> <h3>  中国驻马耳他大使姜江致辞。</h3> <h3>  贵州省副省长何力致辞。</h3> <h3>  多彩贵州公司毛董和她的团队带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音韵贵州·贵州传统歌舞展演”开场了。</h3> <h3>  领导和嘉宾与演员互动。</h3> <h3>  演出进入高潮。</h3> <h3>  更多民族传统歌舞表演,如侗族大歌、苗族飞歌、侗族“哆耶”、反排木鼓舞、芦笙演奏传统经典节目等,舞动的色彩、清亮的歌喉、质朴悠扬的旋律将开幕式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点燃了观众的热情。'</h3> <h3>  领导和嘉宾与演员合影。</h3> <h3>  意犹未尽。演出结束后的冷餐会交流。</h3> <h3>  与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一同开幕的还有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马耳他圣詹姆斯国家艺术中心、贵州省文化厅合作承办的“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之“手上记忆·贵州传统手工艺作品展”。 </h3><h3> 这是马耳他最高艺术殿堂圣詹姆斯国家艺术中心成立以来首次接纳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意义非凡,也是部省合作近几年来首次进入马耳他国家级艺术中心的项目。对此,当地马耳他时报等传媒进行了大篇幅报道。<br></h3> <h3>  9月12号上午,贵州代表团应约来到马耳他总统官邸。</h3> <h3>  当地官员、国家旅游局CEO保罗等陪同,并向何力副省长介绍情况。</h3> <h3>  总统官邸这个要照一张。</h3> <h3>  楼内墙上历任总统展示牌。现任总统玛丽·路易斯·科勒略·普雷卡,曾任马耳他家庭和社会团结部长。2014年4月4日就任马耳他总统,成为继阿加莎·巴巴拉之后的马耳他第二位女总统。</h3><h3> 中马两国1972年建交以来,一直保持友好合作关系,双方高层互访频繁。江泽民主席与马总统德马科2001年曾经成功互访。2009年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也曾到访马耳他。</h3> <h3>  普雷卡总统的图书室。</h3> <h3>  总统官邸对访客是开放的,除了卧室都可参观。未见武装安保人员。</h3> <h3>  总统的饭堂。</h3> <h3>  来了,会见开始,女总统普雷卡与何力副省长晤谈,互致问候并简要介绍情况。</h3> <h3>  会见结束,何力副省长向女总统赠送贵州非遗纪念品-苗绣。</h3> <h3>  移步到对面的国家旅游局…</h3> <h3>  我方与马方旅游部门高级官员(古力亚主席、保罗CEO等)座谈交流,视频推介多彩贵州旅游资源。</h3> <h3>  双方达成共识,省政府副秘书长潘小林代表我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h3> <h3>  在马方旅游局共进午餐(实际上已近下午二时)。</h3> <h3>  前往马耳他国家考古博物馆。路况,很古朴。 </h3> <h3>  马耳他考古博物馆一角。</h3> <h3>  文化部副部长陪同参观。</h3> <h3>  博物馆楼上就是马耳他司法、文化及地方事务部。我方与马方的欧文部长、以及副部长等人座谈交流。</h3> <h3>  会谈结束,省政府副秘书长潘小林代表我方与马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h3> <h3>  在司法及文化部楼上观看瓦莱塔市风光。</h3> <h3>  瓦莱塔就是一座海上古城堡。</h3> <h3>  风景不错。</h3> <h3>  典型的地中海风光。</h3> <h3>  这种停船的泊位很贵。</h3> <h3>  海对岸的景致。旁边是大海。</h3> <h3>  虽近黄昏,也有风味。</h3> <h3>  对面城堡内的老街道。</h3> <h3>  街头拐角处往往有咖啡店。这么窄的路甚至也开公交车。</h3> <h3>  街心花园也有雕塑。</h3> <h3>  岛上古街及居民。</h3> <h3>  夕阳照耀着教堂。</h3> <h3>  一叶扁舟赶海去。</h3> <h3>  海中,礁石上的灯塔。</h3> <h3>  陡峭的城墙哨位。</h3> <h3>  中国援建的大船坞。</h3> <h3>  城堡,瞭望塔。</h3> <h3>  高不可攀的教堂院墙。</h3> <h3>  据说是修道院,修女们进去后一辈子都不出来了。</h3> <h3>  黄昏的岸边。</h3> <h3>  渔舟唱晚…</h3> <h3>  夜幕中的马耳他昔日的首都:姆迪纳(Mdina)。</h3> <h3>  姆迪纳古都位于马耳他本岛中部,是一个比瓦莱塔更古老的城市,素有“高贵之城”的美誉,在骑士团抵达之前,它一直是马尔他的首府,又译为“麦地那”,坐落于马尔他岛中部一座山顶上,东面、北面是峭壁。瓦莱塔兴建后,这里现在已成寂静之城。</h3> <h3>  古城看瓦莱塔夜景</h3> <h3>  首都之夜。</h3> <h3>  寂静之城确实静。</h3> <h3>  夜深了,古城内圣·保罗大教堂的钟声敲响了…</h3> <h3>  天亮了,登机离开马耳他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