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ff8a00"><i> </i></font> 社会一切变得太快,快递、快餐、秒拍、速成班,快科技带来的快节奏生活,快让人喘不过气来,快捷带来了快感,却不一定带来快乐!</h3><h3> 诊所每周一、周二休息,让我能在每周五天的急行军后稍加缓歇,让脚步慢下来,潜下心、静下神,品该慢品的茶,看该细看的书,寻该探寻的友,慢慢地去学习、去理解、去探讨,必要时合上双眼,冥思遐想,从而享受那份慢条斯理、那份怡然自得!</h3> <h3><font color="#ff8a00"><i style="">京剧梅派</i><i>嫡传入门弟子</i><i style="">、伶工学社社长、政协委员韦红玉女士(左)赵晏医师(右)</i></font></h3><h3> 因为从事医疗工作,很幸运能接触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士,也谢谢他们的信任,能让我为他们服务。最近京剧梅派传人韦红玉老师、国画家刘庆光老师等分别前来,诊疗间隙,探寻一下曾拒之门外的京剧、很少问津的国画,竟也喜欢起来。京剧、国画、中医同属国粹,"梨园"、"丹青"、"杏林"同样归属慢文化,同样面临如何传承与发展,倒也有共同的话题。</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i>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大师与韦红玉女士(当年20岁)"师徒照"【1983年】</i></span></h3><h3> 韦老师年轻时拜梅葆玖先生为师,梅葆玖是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之子、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导师,也是梅家唯一梅派继承人。</h3>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梅兰芳子女大多夭折,仅有梅宝琛、梅绍武、梅葆玥、梅葆玖长大成人。梅葆琛是工程师,梅绍武是翻译家,梅葆玥虽然也进了梨园行,攻的却是老生。</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梅兰芳先生(右,原中国第一所新型戏剧学校—</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南通伶工学社名誉社长)与其子梅葆玖先生(左)</i></p><p class="ql-block"> 梅葆玖自小家境殷实,是典型的民国公子范儿,能讲一口地道的老派上海话,喜欢研究录音机、无线电、音响,喜欢吃牛排、匹萨、巧克力,喜欢开豪车、开飞机,喜欢听席琳迪翁和迈克尔·杰克逊。 </p><p class="ql-block"> 童年的他淘气、贪玩、爱好广泛,究竟是什么让同样热衷快节奏与现代生活的梅公子,一个会开飞机的人走上慢走慢唱的京剧舞台?他10岁学艺,18岁开始与父亲同台表演。代表作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西施》等。其实让梅公子愿意将一生脚步放慢下来的,正是源于尊重京剧、敬畏舞台,源自对家族传承、国粹传承的一份责任感、使命感!</p> <p class="ql-block"> <i style="color:rgb(255, 138, 0);">雕塑:梅兰芳先生(左)张謇先生(右) </i></p><p class="ql-block"> 梅氏父子出于对京剧艺术的理解与虔诚,可谓"采群花之精蕊,酿自家之甘蜜",刻意让自己的脚步慢下来,将毕生时间、精力和心血投入进去,一直奔波在世界各地尽心尽力的传播国粹,鞠躬尽瘁的为国粹艺术而献身。任何有志于弘扬国粹的人们,应该从中受到感动,获得启示! </p> <h3><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梅葆玖大师与韦红玉女士</i></h3><h3> 梅大师走了,梅派艺术没有走,京剧艺术也没有走,艺术总是代代传承的。有一种传承叫复制,有一种传承叫发展,韦老师作为梅派,一直在努力着,"传承经典,弘扬国粹,是我的责任。"在舞台上,韦红玉不仅继续演出,绽放梅派风华,还利用一切机会,讲解京剧知识、传授表演技巧。</h3> <h3><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刘庆光先生与赵晏医师于南通汉光诊所</i></h3><h3> <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刘庆光,别名如一,号退思堂主人, 中国当代书画家。近日注册伍千万元成立苏州微交文拍公司,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 酷客艺术商城总编,中国退思堂艺术研究学会会长,中国注册策划师,无为法画派创始人。先后在郑州美术馆、北京、上海、苏州、法国等地举办书画展。出版有《刘庆光书画集》、《水墨载途当代青年书画作品集》 等多部作品集。</span></h3> <h3> 京剧需慢腔缓调,国画需慢笔润色,中药需慢炖细煨,一切都要将脚步放慢,慢下来潜心钻研才能真正的传承,慢下来琢磨悟透才能真正的发展!慢下来才能品味京剧的美,才会欣赏国画的韵,才可知晓中医的绝!慢慢地一步一个脚印的把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所谓成功就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这一切梅先生父子做到了,而我们还得慢慢地脚踏实地的不懈努力!</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i>王茵萍女士(左)赵晏先生(右)于1995年</i></span><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i><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王茵萍女士,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博士后。现为江苏省人民医院针灸科主任、南京医科大学中医针灸教研室副主任】</i></span></h3><h3> 生活、工作、学习又何尝不是?一切慢下来才会懂得与自己的灵魂相处,才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不管工作和家务多忙,也别挤掉坐在书房看书、躺在树下冥想、站在山顶发呆的时间。让脚步慢下来,琢磨和思考,让你生活得更认真也更真实;检视与反省,让你生活得更豁达也更超脱;理解与悟透,让你生活得更淡定也更从容。"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让你不会迷失在时代的泥石流中。</h3> <h3> 别走得太快,别让你的灵魂跟不上你的步伐。"修"需要时间,"养"也需要时间,要变得有"修养",一定得要慢慢地养成,如果有一天,你不再追逐成长,只是去修,一切才真正开始。人没有下辈子,殊途同归,不管你洋洋得意,还是灰心丧气,大家都走在奔向火葬场的黄泉不归路上,不要急着去插队,不要急着去赶路,让脚步真正慢下来。人生之路,走走停停是一种闲适,边走边看是一种优雅,边走边忘是一种豁达。</h3> <h3> 当今科技高速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大家上班时忙着干工作,下班后忙着刷手机,儿女在外只要一通电话,几条微信或开个视频就能见着父母。然而这样能替代我们常回家看看带给父母的笑容吗?信息的流畅拉近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疏远了人与人的真实情感。生活在21世纪里,无处不快,这样会渐渐失去真实地自我。该放慢脚步了,生活中真的少了一丝温情。<br /></h3> <h3> 一直喜欢一篇禅文,说一位烦恼深重的人,去寺庙问禅。倾诉他的种种烦恼,禅师只说请喝茶。坐下来,这个人还是迫不及待地追问禅理,禅师仍是告诉他请喝茶。直到,他静下来,慢品一杯茶才明白禅师让他喝一杯茶的道理。慢下来、静下来,读一杯茶的沉浮,也读自己的喜忧。在慢中才可以禅修,思想更加淸晰、那些难剪难理的烦恼自然慢慢解开了。</h3> <h3> 我们生活在一个匆忙的时代,快节奏已成常态,易急躁已成习惯,现代社会一切越来越快,生活节奏、人际互动都像上紧了发条,每个人都被现实的焦灼刺激着向前,一切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许多迷人的细节消失了,许多深远的底蕴也肤浅了。 再也不见儿时夏夜躺在屋外桌凳上,大人们摇着蒲扇,旁边点着驱蚊草,大家一起神侃闲聊,仰望星空,那时没有收音机更没有电视。喜欢那种慢,那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慢。如同木心的诗,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h3> <h3> 有些路,似乎是太急了。拔苗助长地要求自己进步、提升,然后,又开始要求自己的孩子学才艺、学知识,比荣誉、比成绩,孰不知有多少美好的光阴都在挤与抢中度过了。其实很多事情有了诸多个慢才可以累积、沉淀,才可以让量变成质变。慢了才柔了,无论是学业上的竞争,战场上的博弈,还是球场上的比赛,决定最后的往往是"四两拨千斤"的柔与慢。</h3> <h3> 林清玄说:"浪漫,就是浪费时间慢慢吃饭,浪费时间慢慢喝茶,浪费时间慢慢走,浪费时间慢慢变老。"让脚步慢下来,你才可能拥有浪漫。<br /></h3> <h3> 记得90年代在北京进修期间,听教授讲课,跟专家侍诊,逛医学书店,不急不躁,慢慢悠悠,笔记本记了一本又一本。有的专业书太贵,同学们交错买来,互相借着整本整本地复印,记得回来时资料太重拎不动,只能托运回家。休息日骑着借来的自行车,把中医研究院周边的胡同小巷钻了个遍,累了就找个角落铺上几张报纸,捧本书坐着或躺下歇会儿,饿了就在巷头找一间小饭馆,来碗黄酒炒两个小菜细细品尝…</h3> <h3> 经常有人看病时想插队,我只能无奈地付之一笑:别急。或许我真的老了,看病真的快不起来,不管谁来看病,望能留足就诊时间,也请原谅我把脉快不了,处方快不了,熬药快不了。</h3> <h3> 活到这个岁数的人,脚步必须慢下来,对物质的占有欲变淡了,懂得把自己的精力放在正确的、有意义的事物上,比如认真工作、照顾家庭、关爱亲朋、健康养生、追求美食等。</h3> <h3> 慢慢地,不再匆匆去赶太多可有可无的聚餐。珍馐美味、杯晃交错间如果掩映的是虚情假意、尔虞我诈,则远不如"三五知己坐,淡茶话家常"。慢慢地,当你看透而不屑说透,活得就自在了!不会计较别人的对错,不会在意别人的眼光,不会嫉妒别人的幸福,不会反复无常,不会小题大做,能平静的看周围,能坦诚的对亲朋。经过几十年的奋斗,阅历丰富,心宽了;争过了;拼过了;得意过;失意过;该有的都有了,不该有的也不作非分之想。</h3> <h3> 慢慢地,当年的豪爽霸气化作了宽容,当年的棱角分明磨成了圆润。偶有不顺,一笑了之,并不再放在心上。围城内外,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有时候甚至没有对错。你以为错的,在别人看来或许是对的。而你竭尽全力为之奋斗的,却很有可能正是别人摆脱和抛弃的。</h3> <h3> 慢慢地,我学会了沉默,并不是我无视;我喜欢了安静,并不是我冷漠。我依然喜欢追求完美,在淡然中生活,在静默中守心。</h3><h3><br /></h3> <h3> 放慢我的脚步,我,依然是我,醉心大自然,随意而思,随情而感。放慢你的脚步,相信你的人生会更快乐更幸福!</h3> <h3> 恰逢十一中秋双节同至,悠闲之际,让我得闲与两位慢文化大师慢慢神聊,品味大师的人品、佳作,静下心来慢慢地记下这些文字。愿更多的国人走慢点,品味生活,活出自我!传承国粹,共济天下! </h3><h3> 2017年10月10日</h3><h5><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i style="">【有一种认可叫点赞,有一种赞赏叫转发,衷心感谢您的点赞及转发!】</i></span></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