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刀耕火种记忆

退为上策

<p class="ql-block">  刀耕火种是古代的一种耕种方法,把草木烧成灰做肥料,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肥沃、松软。不用下基肥、不用翻地即可播种。一般种植一、两年再易地而种。较之茹毛饮血,刀耕火种则进化了一大步。若每年焚烧山林会对大自然造成伤害,这种最原始的耕作方式现在基本上不用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0多年前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皖南山区,看到当地村民仍有焚烧山林种植的习惯。我经历过一次刀耕火种,感觉与原始的耕作方式既相同,又不完全相同。当地村民并不依赖于刀耕火种生存,只是每间隔三年,有选择性地、小范围地烧一次山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实施砍山烧山只为种芝麻,靠山吃山呀!我生活过的上石村以种植水稻为主,副业是竹、木、柴、炭、茶……油菜种的少,每年都要种芝麻,农民用生芝麻去油坊兑换生活必需的菜籽油和芝麻油。种的芝麻自产自销,用量不大,山区山多地少,种芝麻自然选择山地。</p> <p class="ql-block">  芝麻是高等油料农作物,用原始种植方法产品颗粒重、出油率高,且口感好、粒粒香浓。芝麻附加值虽高,但种起来挺费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里人对自己的山场了如指掌,总有那么一些朝阳的山体长不出什么参天大树,年复一年都是些低矮的灌木丛,队里烧山种植自然将目光锁定在这样的山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先是组织人手砍山,将绿山剃成大“光头”。芝麻属于喜温农作物,一般90天一季,冬末砍山,待木柴干透了,夏初烧山播种。砍山是个苦差事,刀刀用力,要穿上质地好、不易被杂刺划破的衣服才行。一蓬蓬的乱刺很难对付,稍不留神,好好的衣裤就被划上一道大口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看来,牛仔衣最好,只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没有厚实耐穿的牛仔服,所以山里人的衣服总是补丁摞着补丁。一身衣裤越补层数越多,越补越“暖和”。至于形象问题,当年的山里人似乎有这个概念,尽可能地将衣服补的整齐、补的好看些。</p> <p class="ql-block"> 一天山砍下来,胳膊又酸又胀,头发蓬乱、衣服破损,脸上手上总有划痕。当地村民都怕砍山,说是挣的工分还不够衣裤费。只是若不砍山,芝麻从哪儿来?田地少不说,田地种的芝麻哪能与山上产的芝麻相媲美?累归累,收工时每人还捎带木柴回家,知青也一样,拣粗的扛回去烧火做饭,一日三餐,木柴消耗量很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两个月后,山上砍倒的杂木经风吹日晒由青转黄,已自然干透,点火烧山、种芝麻的时候到了。每逢此时,生产队长首先安排人手砍火道,以避免烧山时飞舞乱窜的火苗殃及相连的山林。让有经验的老社员看准风向点火,干柴烈火,一经点燃火势迅速漫延,眨眼功夫即成一片火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得烧山那天队里劳动力全部到场待令,尽管火道很宽,风向也是看了又看,可风助火势、烈焰冲天,跳跃的火星还是引燃了相连的山林……于是,众人在队长的指挥下赶至远些的地段砍新火道,用以阻隔山火向更远的山林延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个个跑的血奔心,来不及歇口气即挥刀砍山,心急、手快,没人偷懒,万一风卷着火扑过来,万一人跑不脱身陷火海……想归想,没人临阵脱逃。</p> <p class="ql-block"> 大家齐心协力好不容易完成了一条足够宽度的防火道任务,终于松下一口气,人员全部撤离。谁知风向回转,大火并没往这边烧过来,山火自灭,大伙白忙活了一场。也没什么好报怨的,放火烧山风险大,未雨绸缪,当时的情况必须砍火道防患于未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体自然倾斜、排水良好,适合栽培芝麻, 草木灰富含钾、钙、磷等有机元素,是种植芝麻的优质天然农家肥。经过大火燃烧过的土层无菌、蓬松,撒上种子即可出苗。妇女队长是生产好把式,由她播种出苗相对均匀,产量亦高。妇女队长还是知青生产上的指导员,我们跟着她学到很多生产技能。除了指导生产,知青小组还有政治上的辅导员,生活上的管理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约一个月后,妇女及弱劳力上山为芝麻间苗、拔草。按照要求第一次间苗植株保持5寸间距,留大去小、留强去弱。即使幼苗长势良好也要忍痛拔掉一些,土层肥沃,若风调雨顺,植株长起来很快,分枝多了挤在一起庄稼长不好。</p> <p class="ql-block"> 一季芝麻只需除草、间苗两次。二次间苗要求保持一尺间距,此后无需再打理。随着气温的升高,植株一路疯长,待到现蕾、开花,主茎粗壮节节攀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看着大半人高的桔杆上密布的芝麻夹一个个结实饱满,庄稼人心里乐呵呵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芝麻八、九成熟即进入最佳收割期,若等到植株泛黄完全成熟收割就晚了。那时夹壳会自动炸开,芝麻粒会蹦落到泥土里一无所获。后熟期在库房、晒场进行,粒粒归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留下足够的种子,收获的产品按户分配到人。乌黑的芝麻,汗水换来的,用手触摸爽爽的……将兑换成一瓶瓶的食油。炒菜时油多油少口感是不一样的,无油菜也吃过,叫红锅菜,锅烧热了,菜、水、盐同时下锅。炒出来的菜干巴巴的,长期吃无油菜脸上也干巴巴的。那些年,只巴望着多分些芝麻,炒菜时能多放些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除了换油,留下一部分炒熟加工成粉,拌入白糖包汤圆,又甜又香的大汤圆我们一次能吃很多很多。丰收的日子,庄户人家会多存放一些芝麻,春节做芝麻糖、麦芽灌心糖、糯米粑粑……</p> <p class="ql-block">  为了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我们队的刀耕火种一般持续三年。第二、第三年仍然种芝麻,显然,第二年产量远远低于第一年,后一年尤其低,真正意义上的广种薄收。尽管如此,产出远远高于投入,远远高于种子数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经过三年种植,土地养分除了农作物吸收,还有雨水冲刷,使得由焚烧植被留下的灰分营养元素消耗殆尽,没必要再种芝麻了。接下来种植对土壤要求不高的桐子树、松树。亦可自然还原成灌木林,七、八年之后再实施刀耕火种。 由于山地多,适当从事这种原始耕作对原生态山林不会造成多大伤害,并不是频繁、大面积地焚烧、种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说,目前山村山场划分到人。一家一户,没能力、乡政府亦禁止刀耕火种了。新石器时代沿袭下来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只能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而浓郁的芝麻香味仍久久地回味着!</p><p class="ql-block"> 知青岁月里,难忘曾经的刀耕火种、焚山种芝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附网友偏爱紫色留言</p><p class="ql-block"> 也许艾林老师的书桌里保留着知青岁月里的照片,尽管是黑白的,尽管已经泛黄卷角,但它永远清晰的印在艾林老师的脑海中。绿山被剃成光头,多么形象的比喻,继而联想到了原始的刀耕火种。一粒小小的芝麻,一滴醇香的芝麻油,成为艾林老师最美好的回忆。看了艾林老师的知青岁月篇,没有一丝一毫的抱怨,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着对特殊年代的情感,满满的正能量!我们应该扪心自问:如果换作是我,能做到这样㴋洒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附老同学一粒沙留言</p><p class="ql-block"> 在艾林细腻的讲述中,回忆起当年自己收芝麻的场景:晒干的芝麻一捆捆整齐的排列在谷场上,一手倒抓起一捆,一手用棒槌敲打,黑黑的芝麻粒伴着腐朽的碎叶下雨般地落在旧床单上。艾林文中对刀耕火种场景的生动描写,在我眼前展现出了一个遥远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使原本已经模糊的记忆清晰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注:部分图片来自皖南山区当年插队落户所在地区摄制组,致谢!</p> <h3>  燃烧中的山林很难扑灭</h3> <p class="ql-block">返乡回城工作了,笑的多甜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