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有多少回忆可以重来?

秦風漢月

<p>  人生最难忘的总是儿时的岁月,儿时印象最深刻的总是那些逢年过节。这不,中秋节又来了,满满的回忆真是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p><p> 中秋节,也称女儿节、八月节或团圆节,因处在三秋之半的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故名中秋节。</p><p> 据说该节日始于唐,盛于宋,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对于起源也有多种说法:一是古代拜月说,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祀月亮的地方;二是古代月下歌舞恋爱寻偶说;三是秋天祭拜土地神之说。</p><p><br></p> <p>&nbsp;</p><p> 全国各地中秋风俗各有不同,舞龙舞狮者有之,放灯观灯者有之,赏月拜月者有之,吃月饼薄饼者有之,但比较常见的习俗我以为还是吃月饼、赏月亮。本地中秋习俗旧的已存不多,新的几乎没有。小时候映象最深的是吃月饼、吃糍粑。那时的月饼外观并非完全像现在的东西,相似之处,其形状都是圆圆的厚厚的,不同之处是,除现在的装饰图案丰富多彩外更重要的是月饼上面的一片小簿纸没有了,据说那片簿簿的纸就是元朝反元斗士张士诚(一说刘伯温)利用团圆饼(后来的月饼)传递信息杀“鞑子”(元兵)的字条,如今这个文化密码几乎不复存在。</p> <p>  其实,古时的月饼并非叫月饼,而是叫小饼、宫饼、团圆饼。自从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芝麻和胡桃后,便有了用胡桃仁做馅的胡饼。传说某年唐太宗中秋赏月吃胡饼时突然对杨贵妃说:这胡饼的名字真难听啊?此时的杨贵妃有意无意地仰望了一下天空,便脱口而出:那就把它叫做月饼吧。这或许就是众多月饼来历中的一种。</p> <p>  过去的月饼和现在的月饼,无论是品种还是质量已不可同日而语。就拿本地来说,过去的月饼是以甜味为主,它是利用面粉、豆沙、冰糖、谷芽糖、桂花、柑子皮等为主料烤制而成的,绝大部分出自私人手工作坊,解放后主要由公社供销社副食品加工坊提供成品货源。那时中秋走亲访友,一般到大队代销点或供销社配茶(茶食或副食礼品),主要是封一包月饼,一般每封四个。营业员先为你用牛皮纸包装好,然后在封面放一张印有月饼图案或月饼字样的方形红纸片后,再用苎麻线或干棕树叶丝系牢。那时的月饼表面酥松多皮,就像冬天老爷子的脚后根,剥了一层又一层,但口味香甜纯正,价钱也就几分角把一个。</p> <p>  现在的月饼可谓花样百出,口味有甜有咸,有麻有辣。规格有大有小,有厚有簿,小的一口一个,大的一家人也吃不完。选料有蛋黄、莲蓉、椰蓉、凤梨、豆沙、 草莓、椒盐、哈密瓜、火腿、枣泥以及水果等,可谓应有尽有。如果按产地分有苏式、广式、京式、宁式、潮式、滇式等等。便宜的几元钱一斤,贵的几万元钱一个。最令人称奇的是包装除了有布的、纸的、塑料的、铁皮锡皮的外,还有黄金的。从前的月饼包装就两片纸一根线了事,而现在的月饼包装除散装的一般用纸盒、浅盘、涂塑玻璃纸等包装外,华美的礼品盒的包装可谓是花样百出了。首先用塑料托盘固定单个月饼,以达到减震和月饼与防潮剂相隔的目的。 然后是用软塑料外裹托盘,防止月饼氧化变质。最后是用瓦楞纸或复合塑材做出精美的外包装盒。如此这般,三重保鲜,难怪老百姓说:如今吃的不是月饼而是包装、黄金和面子。其实包装越高档,污染就可能越严重。</p> <p>  除了月饼之外,最难忘记的也就是糍粑的美味了。糍粑,有些地方也叫年糕、年粑、粑糍。一般用糯米制作而成,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伍子胥为防国家有难时百姓受饥情况的发生,在为吴王建阖闾大城时暗中将大批糯米蒸熟压成砖块放凉后,作为城墙的基石储备下来以便日后备荒。后来,在越国勾践举兵伐吴,城内民众断粮的危难之际,大家将糯米砖石掘出、敲碎,重新蒸煮,分而食之。再后来,便有了像“城砖”一样的纪念伍子胥的糯米糍粑,而现在的糯米糍粑有扁圆的、球形的以及其它不规则体,但儿时的糍粑都是菱形的。</p><p><br></p><p> 中秋吃糍粑是本地农村最大的传统习俗,就象正月十五吃元宵,五月端午吃粽子一样。糍粑在本地是和月饼齐名的中秋必备佳品,它即可当饭充饥也是招待亲朋好友的见面礼,更有甚者,从前在已婚女子分娩后,糍粑是娘家人送粥米(又称送祝米)的珍贵礼品,只是这个糍粑一般都是没有切割的放在米筛里且直径达四十公分左右的特大粑粑。</p><p><br></p> <p> </p><p><br></p><p>  月饼是小作坊批量生产的,而糍粑却是千家万户自己加工的。每当中秋来临,带着丰收的喜悦,农民们便把自产的上等糯米先用清水浸泡然后用木甑蒸熟后再放到特制的对窝里。对窝是一个约五十公分高,面宽六十公分左右的下窄上宽的梯形岩石。岩的中间钻了个半圆形的U槽,加工糍粑时,首先是将蒸熟后的糯米饭放进石槽,再由两个或四个强壮劳力用木棒两人一对,你上我下,快速反复杵压,我们当地称之为扎糍粑。扎糍粑一定要稳、准、狠、快,否则,煮熟的糯米要是冷了就扎不透了,做出的糍粑在食用时也就不“软和”不细润了。在扎糍粑前,要准备一张干净的桌子或门板,并在上面均匀撒上一层米粉(也有极少用芝麻或黄豆粉的)以防沾连,当糯米捣鼓成团后再弄出来放到桌上,用木棒碾成一个厚簿适宜的大圆饼,待冷却后用刀裁切成一个个巴掌大小的菱形块状就算大功告成了。</p><p><br></p><p> 现在,本地农村中秋节做糍粑的几乎没有了。有郊外农家乐餐馆,为吸引顾客,还在继续用传统对窝做年粑。其实年粑和糍粑是一个概念,都是糍粑。制作年粑和糍粑的原料和工艺也差不多是一样的,产品口味也基本相同。据说糍粑起源时一年四季都有制作,而我们现在只有两个季节生产,一个在中秋,一个在腊月。且一个是菱形,一个是圆形。</p> <p>  糍粑的吃法有多种,可以在柴火灶里烧着吃,也可以在铁板上烤着吃,还可以煎着吃或炸着吃,更可以和青菜煮食或者与肉类炒着吃。我最爱吃的是母亲在柴火灶里烧的原味糍粑,我们称它为烧粑粑。其外表金黄像锅巴,里面软绵绵像嚼泡泡糖,吃起来香喷喷的着实味道。</p><p><br></p><p> 遗憾的是,目前的中秋节,农民们几乎不再制作这一传统美食了,而大的商家可能因保质或包装难题几乎没有开发继承这一传统产品。同时,由于该产品制作简单且技术含量不高,一般人都可以制作,加之糍粑本身就是个农耕文明的遗产,现在要它面对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风味小吃或零食,实在是竞争乏力。对比端午节丰富多彩的粽子,这八月十五的糍粑是悲哀的。看来这一沿习了上千年的民俗传统,又要寿终正寝成为传说了。</p> <p>  金桂香正浓,秋月已成诗。文人赏月吟月,百姓拜月望月。赏月的习俗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美,很多文人墨客为此留下了不朽篇章。宋朝词人辛弃疾在《中秋月》中写到:“一轮清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大文学家苏东坡更是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绝唱。“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唐朝李白的《关山月》,不但描绘了边塞风光,更深一层刻画了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还有唐朝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发出了“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感叹,通篇三十六句竟然有一十四个“月”字都不觉得绕口重复。只是在那物资匮乏年代的我们,根本就不知赏月的雅趣,只道月饼糍粑味道好。</p> <p>  月怕过十五,年怕过中秋。中秋节过后,离春节就不远了。所以人们常用这些俗语警示自已,要把握好季节,别延误了农时。要把握好人生,别错过了美好时光。年年都过中秋节,今年中秋情更浓,在此祝天下朋友中秋节快乐,天圆地圆事业圆!</p><p><br></p><p><br></p><p><b>文字/秦風漢月</b></p><p><b>图片/网络,在此特别感谢原创作者</b></p><p><b>图片再制作/秦風漢月</b></p><p><br></p> <p><b>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b></p><p><b>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b></p><p>唐李朴•中秋句</p><p><b></b></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