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薛伯庄的苹果,油城的梨,大水头的柿子甜似蜜”,对油城的初始认识也就限于这句顺口溜。还有就是油城大坡,九曲十八弯,东起大水头村,西止老君庙这段山路,绵绵起伏、曲曲弯弯、坡度较大的几公里山路是鹤壁每个骑车人一定要去的地方。因为在骑友当中代表骑车人水平和能力的认定(但不发毕业证),能全程不下车骑上十八盘顶为初中毕业,全程不下车骑上油城大坡老君庙处为高中毕业。</h1><h1> 油城属于鹤壁淇县北阳镇管辖,地处淇县西部山区,历史悠久,传奇故事甚多,如奡荡舟、二郎神追日、仙家洞、火焰山、孙家寨、老君庙等等,每年一次的梨花节、采摘节已传遍在人们的心中。<br></h1><h1> 2017年9月30日早上八点,我们一行七人从车行出发,一路向南沿嵩山路、泰山路、淇县和谐大道、工业路、西油线于中午12点左右到达付沟自然村,在村里农家院休息吃饭后,把坐骑放在一农户家院里,于14点左右开始上山,奔向目的地——红山。</h1><h1> 从油城付沟自然村,一路北上,沿着新修的曲曲弯弯水泥小路上山。一路走一路看,近处山坡下面农民地里的庄稼已收割待种;远处山边地头的果树挂满红红的果实;小路两边叫不上名的野花笑脸相迎;前方看到一座像笔架一样的山耸立在面前,顺笔架山的左边看,不远便是那座神秘的火焰山。此时天空已下起蒙蒙细雨,骑友们没有一人提出下山,冒雨继续上山游玩。</h1><h1>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山满坡如活物般灵动的岩石,一块块,一堆堆,色彩鲜明,让人目不暇接。游移在绵长的山巅,骑友们欣喜若狂,尽情地欢呼,摆着各种姿势频繁地拍照,不时地迂回观赏着每一块石头,生怕错过一处最佳观景位置。有一处石崖上有象形文字,好像魔咒梵语,又好像是外星人的记录。整座山上怪石嶙峋,如栖息的山鸡,似别致的石屋,家具沙发,像张开的鳄鱼嘴巴,巨型蘑菇……形态万千,看自己的想象力啦。尤其是那岩石上红一片黑一片的颜色,真像刚用火焚烧过似的,难怪当地人称其山为火焰山。</h1><h1> 相传,古时候红山下岩洞中有一妖精叫红孩妖。红孩妖与母亲失散,寻母来到此山上,见母已逝于山顶名为“岗叉楼”的石窟内,于是便牵怒于周围的黎民百姓。施法飞石折树,致使人蓄受害,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此事惊动玉皇大帝,二郎神奉天帝之命来此地降妖附魔,妖魔自持法力高强,不肯归附。二郎神发力,挥降魔棒将一山力劈为二,以棒作担,担两山随太阳前行,故当地有“二郎担山撵太阳”一说。红孩妖见二郎神法力广大,惧不敢再战,藏匿于山洞中不出来。二郎神口吐三味真火烧山,红孩妖无奈方城心归附。至今,山上留存红孩妖之母淘米时用过的石臼,及红孩妖葬母之石棺。红孩妖居住的山洞,名为妖精洞。此山被当地人唤作为火焰山,亦有人称之为“红山”。</h1><h1> 骑友们陶醉在眼前的美景之中,忘记了返程的时间;忘记了天空中还下着细细的小雨,下午16点30分左右,此时雨点逐渐增大,仿佛是在催着我们该下山回家啦。油城,这里有太多的故事让人迷恋,这里的山雄奇险峻如一幅灵动的水墨画,变幻着不同的风景和色彩,牵动着我们心中的那份执念,使我们还想下次再来。</h1> <h1>油城大坡</h1><h1> 油城大坡,九曲十八弯,东起大水头村,西止老君岭上老君庙这一段几公里山路。绵绵起伏、曲曲弯弯、坡度较大急转弯较多的典型山区公路。</h1> <h1>老君岭上老君庙</h1><h1>老君岭海拔有八百多米,因闻名遐迩的老君庙而得名。老君庙与新落成的观音殿遥相呼应,之间通过水泥桥相通。老君庙是唯一一座庙中庙,内庙建于明代万历二年,距今有500年的历史,属于文物管理。有灵性。据说,抗日战争时期一次战斗中,八路军弹尽粮绝,被日军围困在老君岭,走投无路的八路军九十九人躲进了只有几平方的老君庙。对面日军机枪射过来,弹哑了,炮打过来,火灭了。日军感受到某种神力,只好悄悄地撤退了。后人传言大概日军作恶多端,八路军的正义之气被太上老君知道了就用神灵庇护了他们。</h1> <h1>骑上油城大坡</h1> <h1>骑不上,我推着上,精神可嘉。</h1> <h1>骑上老君岭骑友合影</h1> <h1>与林州市骑友在老君岭上合影</h1> <h1>红山奇石</h1> <h1>红山上骑友合影、留影纪念</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