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国职场长征路

Victor Ma:-)

<h3>  2006年2月21日</h3><h3><br></h3><h3>这是我一生中值得纪念的一个日子。在这一天,我在到加拿大六年后找到的第一份专业工作的offer上签了字。这是我在加拿大找工长征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刻,我等了这么久,这一刻,又来得那么自然,没有意外,没有狂喜,我想要说的很多话一时间,不知从何说起了。</h3><h3>象每一个新移民一样,找工作是我们移民安家后最重要的一环。Landing以后,我没有急于找专业工作,不是我不想找,实在是因为我已经没有了专业。大学本科学的是化工,毕业后到研究所工作了一年,就面临研究所解体,从此,我便离开了我的专业。</h3><h3><br></h3><h3>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天津靠海,却又时逢太平盛世,做海盗,显然不是个有前途的职业,我选择了做货代。俗话又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当然我肯定不是说我入错行,我爱货代,我太爱这行业了。我是说您要是不做货代才是入错行了,要是您再嫁了一个没干货代的郎,我也只能替您祈祷了。这一干,就干了5年,货代主要有几种分工:跑单,操作,报关,SALES等等,我全部做过,正是受益匪浅,终生难忘。5年的货代工作,生生地把我一个从前跟女生说话还脸红的文弱书生变成了敢说让女生听了脸都会红的话的一个人:尤其是经过了SALES的磨练,我们的进化已经远超出同类地球人,因为我们的脸皮普遍比普通人厚五厘米,每天上百通电话,没问题,上千次被人臭,没问题!上万次被人蔑视,没问题!只因为我做过货代的sales。</h3><h3><br></h3><h3>到了加拿大,由于语言的原因,我无法进入这个高尚的职业。况且,多伦多也并非一个港口城市。如果当时的我能够像今天的幸运儿一样,到Rolia多伦多华夏物流联谊会结识一些前辈,一定会为位多伦多的物流事业作出辉煌贡献。这六年,我先后从事了很多工作,清洁工,Door to door推销员,报税员,汽车销售员,去Los angles作货代公司操作员,能源公司设备安装员,晃了四年之后,会到学校去读Master。每个工作的时间都不长,最短的一个月,最长的也只有六个月。这些工作也大都是Sales类的,没有固定的工资,大都是支付佣金,我从没去打过labor工,我更喜欢找一些接触社会,锻炼语言的工作。</h3><h3><br></h3><h3>第一份工作:清洁工,两个月,part time.</h3><h3><br></h3><h3>在landing后的第二个月,还在上LINK班的时候,我就开始了这个工作,$8.5/hour,帮助一家私人清洁公司做清洁工作。别看是清洁工作,老板也是经营的家族生意,老板是个南美来的移民,他的父亲开的这家清洁公司,主业其实是pest control,灭虫公司,副业提供清洁服务。公司只有老板一人,平时找个帮手,所有设备都在一辆小Truck上。我的工作主要就是背着一个强力的吸尘器吸尘。客户有私人家中,理发店,商业办公室,还有生产车间的办公室。这个工作的一个好处是我借机参观了不少白人家的豪宅。其中有一家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多伦多downtown的一个豪华apartment中,准确地说,这个apartment只有一个巨大的房间,至少有一百平米,彻底开放式,只是用不同的家具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家具的选择,装饰,摆放都极有品位。老板告诉我主人家是个法官。但当我打扫了两次以后,发现这家所摆的像片中从没有孩子的,进而又发现所有的照片都是两个男人的。跟老板证实后我才知道,主人是对gay couple,而且是倡导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领袖。当安省同性婚姻合法后,报纸上刊登的第一对领结婚证的就是这对儿。我那时虽然对同性婚姻并无好恶,但当我想起他们的那个艳红艳红的大床时,胃中感到一阵阵的不爽,最终,为了保护我的胃,我辞掉了这个工作。</h3><h3><br></h3><h3>别看仅仅是个清洁工,记得我跟老板已经差不多干了两个星期,我们一起在车上的时候,还不时有人打电话要应聘这个工作,老板往往以一种自豪的口吻告诉他们:This position has been taken! 那时我才意识到我是个幸运儿。当时我刚到加拿大两个月,英文也不是很好,心情也不爽,老板想跟我聊,我也很少搭腔,老板也觉得我挺老实肯干的。记得有一次,我在打扫一家肮脏无比的地下室,想起我在国内从未有过如此的境遇,心中极其失落,思乡之情,溢于言表,便借着吸尘器的轰鸣声,高吼一曲"故乡的云":归来吧,归来呦,浪迹天涯地游子;归来吧,归来呦,别在四处漂泊……忘记了是唱累了,还是干累了,反正是没干完,那个地下室够一排人干一星期的,我含着酸楚的泪,背着吸尘器来到楼上,老板笑嘻嘻的对我说:I like you working and singing at the same time, it looks like you enjoy the working very much! 我冲他苦苦一笑,难道南美的人民只有在高兴的时候才唱歌,不知道我是在借着歌声,抒发着我对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回忆,发泄着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厌恶。不过那也是我生平第一次听人对我说喜欢我唱歌。</h3> 第二份工作:Door to door sales, Direct Energy<br><br>上门推销员,是我经历的最富挑战性的工作。工作是我在上LINK班中的一位同学介绍的,我在LINK班中作Presentation时遭到了老师的表扬,课后,Helen大姐找到我,告诉我说她老公正在作一个上门推销工作,她觉得我口语还行,可以去面试试一试。上门推销,我的天,在国内,我们家经常有人上门敲门推销物品,大多数我的反应就是隔着防盗门回绝他们,在这儿,也有干这个,我能行吗?<br><br>按着订好的时间,我来到了Yonge街上的一座写字楼面试。最后,面试官向我表示祝贺,他们表示雇用我了。后来我知道,他们"雇用"每一个去面试的人,因为根本就没有底薪,收入全部是佣金,签一份单,挣一份钱。经过两天的培训,第三天,我就跟我的新老板阿B上路了。阿B是从北京来的,比我早到加拿大半年,在这家公司已经干了三个月,已经升为field manager了。我跟了他一下午,大开眼界,原来签单并不像我想象得那么难。阿B并不十分流利,但极具说服力的英语让客户每每点头签单。休息时,我帮着他清点单子,脑子飞快地打着小算盘,才这么一会儿,就有一百多进帐了,一天下来轻轻松松能挣两三百,比我part time 清洁工一星期挣得还多呢。<br> Hi, How are you sir? Are you the owner of the house? I am Victor, I was assigned to this neighborhood offer the free service to register the gas price protection program, I just need one of your recent gas bill……这是我的一段开场白,你们家中可能有一天也来个拿着个文件夹,向你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煤气价格保护计划的能源公司的销售员。我曾经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这个计划很象mortgage中的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的区别。我们的工作就是说服客户加入公司的固定费率计划,免受市场上频频上升的浮动价格的影响。事实证明,Direct Energy公司的价格的确给客户带来了福利,99年底,我所签的客户都是将煤气价格锁定在15 cents/meter, 到了2001年,浮动价格已经涨到了22cents, 如今的浮动价格早已超过了30cents.<br><br>我第一个星期的收入有六百多,第二个星期就有一千多,第一个月收入达三千多,第二个月收入就有六千多。阿B的收入更是惊人,每星期都有两三千入账。在加拿大,象我这么个没什么专业的人还能有这样的收入,真是没有想到。我的收入在同行里也算是马马虎虎,到了2002年的时候,安省的电力市场也要开放,好多field manager 的月收入都是上万的。<br><br>我干的那两个月还是加拿大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美丽的秋天。我给家人写的信中告诉他们我每天的工作:蓝天白云下,走在草坪上,手拿文件夹,与客户谈笑风生,打高尔夫球也不过如此吧。其间与客户,与同事间经历的趣事也数不胜数。当然,每天也要面对客户无数的闭门羹,还有个别曾有过极不愉快经历的客户对我们的谩骂和斥责。没关系,对他微微一笑,说声:You have a nice day,他们往往会习惯地对我说声:you too, 那一切的不愉快也就过去了,再愉快地敲下个门。<br><br>那一年的"十一"也让我难以忘怀。99年是我国50年的大庆。那一天,我一个人在多伦多的街上,依然挨家挨户地敲着门,记得我曾经走过一片操场的绿地,抬头仰望着蓝蓝的天空,想着自己的祖国正在普天同庆地欢度着自己的生日。我却离乡背井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挨家挨户地敲门谋生,真象是个失去了妈妈的孩子。在操场上,我猛地站住,面朝着东方,又唱了起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当唱道亲爱的祖国时,我已经泣不成声了。离开了祖国,才懂得什么叫爱国,才感到这份爱国之情,这份思乡之情,如此强烈,如此浓郁。 <h3>第三份工作:报税员</h3><h3><br></h3><h3>Direct Energy的工作让我很快又找到了我的自信: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但我也就是个瞎家雀,对于钱,我永远也没有像阿B对他的那份热情,绝对的小农意识,刚脱贫成了万元户,觉得缸中有米,就不思进取了,况且觉得这天眼看就凉了起来,总不能冰天雪地的还挨家挨户敲门讨饭吧。而且也不想敲一辈子门为生。但后来我才明白,我倒是想敲一辈子门,这份工作到了2003年安省电力市场重新管制后,就不好干了,而阿B那两年,每年都能有税后20万的收入,根本用不着敲一辈子门,人家干两年就退休了。后来我又断断续续地干了半年多,只挣了点小钱,每回阿B看到我,都替我感到惋惜,我更为我自己感到惋惜:我要是一直这么干下去,阿B的那套豪宅,本该是我的!阿B的辆靓车,本该是我的!阿B肚子上的那肥肉,本该是我的!封建的小农意识让我固步自封,反倒是盘算着如何能让自己辛辛苦苦挣的这俩钱少缴点税。</h3><h3><br></h3><h3>星岛日报上刊登的一篇报税学校的招生广告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同时报了初级班和高级班两门课,为了对得起我交的五百多块钱学费,我学得非常认真,我从来上学就不是个好学生,但这次,我以两门课都是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两个月的学习结束后,我给这家公司的老板递了一份简历,他们同意聘用我做他们公司的报税员,在报税季节帮助他们的客户报税。</h3> 公司的老板是个印度人,精明的绝顶,也勤奋的绝顶。每逢2月到4月,便在GTA地区各大商场里开一个 Tax booth提供报税服务,99年时只有20几家,到现在已近40个Location。那一年,我被安排到东区唐人街的Gerrard Square,而且还让我做负责人,我工作的十分卖力。因为在Mall里办公,所以办公时间和Mall的经营时间一致,周一到周五,每天都工作12个小时,周六8个小时,周日5个小时,几乎没有休息过,每周工作时间都超过70小时,只在复活节Mall关门的时候休息过两天。我却乐此不疲,最让我感到自豪的是,我最为移民刚刚landing半年的新移民,去帮助那些在这里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报税,而且看到他们获悉自己有若干的出乎他们意料的退税后那种高兴的,并带有感激的神情,我觉得我从事的是一份非常高尚的工作。我愿意用我的专业的服务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我觉得,这也得益于我干货代的经历。货代和和报税一样,同样是通过各种单据,为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我的英语也得到相应的锻炼,就连我们经理也以为我到加拿大至少5年了。让我尤为自豪的是,有一天,我竟然说英语说得把我嗓子都说哑了,到现在我都不敢相信,我能说英语把嗓子给说哑了。<br> 通过这个工作,我接触到了加拿大各种各样的人,对这个社会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我的窥私心理,窥阴心理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每个人都拿着T4,告诉我他的年薪是多少,是干什么的,我也可以大言不惭地问那些妙龄女子的出生日期,什么时间和谁同居了,又是什么时间分居了,不过,在Gerrard Square这个地段,能让我意淫的人并不多见。<br> 我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我自己完成了近六百份税单,Gerrard SQ这个地点共完成了一千多份税单,销售额比往年提高了许多,老板对我非常满意,最后还给了我一千元的奖金,这个工作我干了3个月,收入不到8千元,其实比不上在Direct Energy 敲门挣得多,但从中我学到了太多太多的东西。这以后,每年的报税季节我都去干两个月,至今已经6年了。在2002年时,还帮老板在中文媒体上做广告,写了一篇文章,刊登在星星生活周报上。得到不错的反馈。 <h3>第四份工作 New car salesman</h3><h3><br></h3><h3>报税季节结束了,我也失业了,我又一次看到了这家报税公司的精明之处:基本上不安排长期的工作人员,只在报税季节将报税员召回,同时,年底在社区举办报税讲座,吸收新的工作人员,这样,他们不必给那些有经验的报税员涨工资,你想耍大牌,要求涨工资,人家就不用你,反正有的是想到这里练手的新人,公司宁可承担新人报税时发生的错误,也不给有经验的报税员涨工资,更何况,还有大量学校的co-op学生等着工作机会呢。</h3><h3><br></h3><h3>又继续和阿B敲了一星期的门,虽然收入不菲,但仍然向往白领工作,干什么呢?一则Toronto auto sale school的招生广告又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正打算买辆车,又想学学这里面的猫腻,好,报名交了六百多的学费,又开始了新的学习。</h3><h3><br></h3><h3>一共只有3周的课程,从老师到学生大部分是白人,没见到有中国人,只有一个越南人。只是上课的地点在Mississauga,我住在North York,只有靠TTC和密市的公交车解决交通问题,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有4个小时之多。正好,用来背诵课堂老师所讲的内容。背吧,前辈们总结出来的精华,省得自己搜肠刮肚的攒词,其实是个捷径,当初我们学语文的时候,不老得背课文嘛。</h3><h3><br></h3><h3>其实这间学校是个Car dealer的职业介绍所,交了学费,他们挣一份钱;然后他们给你介绍工作,如果有Car dealer雇用你了,他们从车行又能挣一份钱。我不禁的又要赞一赞资本主义社会的商业运作了,目的是博弈,双赢。</h3><h3><br></h3><h3>结业后,共有3家车行对我有兴趣,我分别去面试了Nissan, Mazda和GM, Nissan对我的反应一般,我其实很想去Toyota试试,但就在我联系去Toyota的时候,Richmond hill GM通知我去面试,我本人对美国车不感兴趣,我想我将来主要面对新移民,肯定是日本车最好卖,不过,既然我是刚刚出道,其实什么车行业都无所谓,主要是学习,于是我应约来到了这家美国通用车行。</h3><h3><br></h3><h3>Richmond Hill有不少华裔,但大都是香港人,而且都挺有钱。这家车行的new car manager希望找一个华人代表,我的到来,引起他很大的兴趣。面试很顺利,我拿出在学校这三周所背的所有东西,再加上我从前作sales的经历,和new car manager, used car manager, 还有一个assistant manager,聊了近两个小时。最后,new car manager对我说:</h3><h3><br></h3><h3>I will tell you our decision, we seldom make such decision so quickly, but I will tell you now, WE HIRE YOU TODAY!,and besides, you can drive a companys demo car back to your home today, usually, we will give a sale man a demo car after 3 months, but since you do not have car now, we will give it to you today, and you can work from now.</h3><h3><br></h3><h3>我当时多少有点发懵,让我下午就开始工作,还能让我开辆公司demo车回家,他们对我这么好,我也决定好好干。当我接过经理给我的新车的钥匙时,我对他说:I know I do not deserve this, but just give me some time, I will not let you down。他有力地冲我点了点头说:I knew, I knew.</h3><h3><br></h3><h3>从此,我便每日西装革履地成为了一名new car salesman. 工作的第一个星期,我就卖给了一个白人老太太一辆车。经理很高兴,我也有些不敢相信。但如果你的能力不济,幸运不可能总围绕着你。北美数十年积累下来的汽车文化,不是我一个文弱书生短短几个月就可以掌握的。通用汽车的产品太多了,单是很多车牌的名字我都记不过来,记得buick有一款豪华车叫 LeSabre,怎么念我都不知道,根本就不是英语。最后还是一位客户纠正我的发音,让我知道重音在哪,该怎么念。我干得太吃力了。</h3><h3><br></h3><h3>此外,销售员与顾客间作戏似的讨价还价,各个销售员之间彼此的尔虞我诈,更让我感到精疲力尽,我干了两个月,共卖了八辆车,但佣金收入也只有一千五百多,好的销售员基本上每天都能卖一辆车,那种无形的压力太大了,记得有一天下午6点多,我正准备去吃饭,忽然我的一个客户来了,跟我谈一辆minivan Montana 的deal, 我跟他讨价还价,高度紧张地谈了2个小时,最后,经理过来帮我close 了deal。回到家中都快十点了,吃完饭后躺在床上,在梦中又和那个客户谈了一宿的价钱,我神经衰弱了!</h3><h3><br></h3><h3>终于,我离开了这家车行,而且也不打算再做car sales了,这是一次极其失败的经历。</h3> 第五份工作:汽车运送员<br><br>离开了车行,自己也买了辆小车,重新开始了敲门的生涯。到了年底,银子攒下不少,决定在圣诞节期间出去爽一爽,我不像阿B那样会开源,能挣钱,但节流我是很在行的,过日子可是把好手,说白了,就是抠门,银子都是血汗换来的,钱可得花在刀背上。我那时认识一个白人朋友Don,也很善于节流,waterloo地区哪里能卖到便宜东西,全都门清,连鞋都去二手店买旧的。出去旅游,如何才能少花钱,多办事,这样的事,当然要向"地头蛇"请教了。我当时特向往在这冰天雪地的时候去趟Florida, Don的招还真是挺多,他向我建议:做汽车运送员,能免费到Florida,<br><br>汽车运送员?听着都新鲜。Don向我到出了这里的机关:原来多伦多有很多有钱的退休的老头,他们不愿意在这里过冬天,往往会在圣诞节前飞往美国的Florida,租个公寓过冬,这叫snow bird.但他们往往需要有人把他们的汽车送到那里,于是应运而生了汽车运送员这样的工作,通过一个公司的介绍,我到他的家中,提车,然后在3到4天内,把车送到他指定的地点,他再给我买一张回城的机票。这样,我就能把旅游的路费给省了。我再次感叹!这资本主义社会,简直太会利用资源了。<br><br>按照Don的指引,我还真的找到一位snow bird,开着他豪华的lexus 300,我和LD畅游了一趟Florida, 路行2500公里,走时20小时,便到了Florida, 朝在Daytona beach看日出,暮在fort Lauderdale看日落,去Sea world, Disney land,足足玩了两个星期,最后,我对LD说,咱不能在这里再玩下去了,在玩,我们就得跟皮诺曹历险记中描述的那样,要长出驴耳朵来了。爽了两周,所有费用加起来1500美刀。那年是911刚完的那个圣诞节,美国旅游业不太景气,我们在Daytona beach上住的motel便宜的令我不敢相信:看得见海的房间,$44/night,看不到海的房间,$22/night。天哪,比我们在多伦多住的移民接待站还便宜。我们在其他地方住的motel也都没有超过$30的。<br><br>其实,汽车运送员,并不是个什么工作,只是个免费旅游的方法。后来我又单独驾车从Toronto到Phoenix, 全程4500公里,走时5天;以及从Miami到Toronto,途经Washington DC, Philadelphia, New York city,我还写了篇游记:千里走单骑。<br> 记得六年前我带着困惑,无助,盲目的来到了加拿大,临行时和朋友们都不曾一起喝次酒、到个别。一是因为当时我的状态很不好,二则不愿经历那种伤感的场面。我的感情丰富,且易冲动。这也造成了我多愁善感的性格。心地善良,同时也给我软弱的心性。就像一个小孩子,也出于自愿,也出于被迫,来到了一个新天新地。离乡背井,举目无亲。生活的重担,迷茫的前途,加上我的后悔情节,一度压得我透不过气来。婚姻家庭也像经过了一次破坏性实验,我的生活曾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生与死就在一念之间。 TO BE OR NOT TO BE?<br><br>终于,我走了过来,我感谢这些经历,感谢所有鼓励过我,帮助过人,我的LD,我的亲人,朋友,我长大了,成熟了。感情依然丰富,但不再多愁,心地依然善良,但不再软弱。经历风雨之后,天空更加湛蓝;经过挫折之后,更加感到生活的美好。是的,生活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