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高考研究,对于教和学的意义非常重大。通过对高考考纲、试题的研究,我们可以找准考试的重难点,把握应试的方向,从而进行有目的、有意义的教学。</h3><h3>这不,为了积极响应学校"高考研究月"的活动,9月25日(周一)的上午,高三年级政治备课组举办了2017年高考研究专题教研活动,分管教研工作的王章武副校长也到场观摩指导。</h3> <h3>备课组长余书政老师刚刚参加完在江西师大瑶湖校区举办的"江西省2018届高考复习指导与实战经验交流研讨会",深有体会!</h3><h3>在此次教研活动中,他首先向大家精准传达了会议内容,分享了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分别从2017年高考试题的结构、难度系数、特点和类型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剖析,同时就今后的复习重点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建议。他的讲话切合高考、富有成效!</h3> <h3>教研组长余中华老师,在听完余书政老师的分享后,也重点对高考主观题的解答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他提出了两种解决办法:一是采用"审、看、联、写"四步法,即审清主体、客体、设问范围和角度,看清材料中关键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写出"漂亮"的答案;二是采用"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步法,以确保答题大方向准确,不答非所问,提高得分效果。</h3> <h3>袁茂盛主任作为政治组的"元老",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活动中,他给了后辈们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并指出高三复习应注意:</h3><h3>1、计算题逐步淡化;</h3><h3>2、把握好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并组编些高质量的试题,增强复习的实效性;</h3><h3>3、强调背诵的重要性;</h3><h3>4、注重小题专训:以每节课内容为单位,配上20来道专项选择题,排好序,不要重复出题,从中总结规律,熟能生巧。</h3> <h3>李胜保老师则就必修一《经济生活》的复习提出了宏观经济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例如货币、财政政策、汇率变化、市场法治、社会公平、全球化政策等宏观方面,表达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很有见地。</h3><h3>汪风华、方兰梅和韩玉华几位老师积极参与讨论,发言踊跃,使本次活动场面热烈、气氛活跃、收效颇丰。</h3> <h3>活动最后,王章武副校长做出总结发言,对本次教研活动给予高度肯定。他希望政治组能在这样合理的构成下,不断研究,不断交流,提升教学质量。</h3><h3>同时,他也展望了高考改革后政治学科的发展方向,挑战与机遇并存。他希望大家放远目光,做好准备,迎接新局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