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霞浦、惠安

东方白

<h3>  霞浦是闽东地区最古老的县城,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滩涂养殖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它是我国的海带之乡、紫菜之乡、鱼米之乡,随着改革开放,如今这里又成为摄影之乡,一年四季都有大批的摄影人来到这里采风摄影。</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ff8a00">北兜晨光</font></b></h1> <h3>  2017年6月的上中旬,我们一行七人走进了这片热土,由于天气预报有雨,所以这几天去那里采风摄影的人并不多。太阳不好意思地给了我们两天的见面礼,使我们拍到了阳光下的部分光影。</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ff8a00">涵江轻舟</font></b></h1> <h3>  涵江村地处霞浦县的南部,东冲半岛北端,距县城18公里,盛产晚熟荔枝和水产品海带、紫菜、海蛎。我们到这里时海带已收获完毕,只剩下一片光秃的海中竹林。</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ff8a00">沙江弯道</font></b></h1> <h3>  沙江村在涵江村的西南,离霞浦县约20公里。村边海面插满了密密麻麻的竹竿,其中留出了一道通往外面的水道,有两处呈S状弯道。阳光下,海面波光粼粼,繁忙的渔船穿梭其中,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吸引了无数摄影人。</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ff8a00">港尾光影</font></b></h1> <h3>  我们在导摄阿威的带领下来到东壁大桥上拍摄赶海的画面,很多摄影人在这里拍摄,但由于阳光的角度,海浪潮汐的变化,拍出的画面会呈现不同的样子,这也是很多人不厌其烦去拍摄的原因。</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ff8a00">小皓踏浪</font></b></h1> <h3>  小皓村在霞浦县的东面,沿高速往三沙镇方向约18公里处,距三沙镇约12公里。靠山面海,是盛产虾苗的地方。</h3> <h3>  小皓海湾东西两侧各有两座山峰,湾中的沙滩在阳光的照射下多姿多彩,潮起潮落,渔民张网赶海,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引诱摄影人去把它定格在最美的时刻。</h3> <h3>  夕阳下在东面山上看小皓海滩是一种景色。</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ff8a00">小皓夕照</font></b></h1> <h3>  阴雨天在西面山上看小皓海滩则又是一种景色。</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ff8a00">花竹日出</font></b></h1> <h3>  花竹村距三沙镇约4.6公里,是霞浦东线摄影的著名景点,中央电视台曾在元旦和国庆两次在花竹现场直播花竹日出的美景。我们到达这里时,也看到了日出,只是当天雾气较大,海面的远景看不清楚。</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ff8a00">三沙港湾</font></b></h1> <h3>  三沙镇是全国著名的闽东渔场所在地,也是福建省最早开放的国家对台贸易二类口岸。在镇东北角的古镇港是一深水良港,可停泊数万吨的船舶。</h3> <h3>  为了维护海洋生态平衡,给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利用的海洋资源,我国自1995年开始在东海、黄渤海海域实行伏季休渔制度,1999年又在南海实行了该项制度。2017年的海洋伏季休渔期自5月1日至8月16日,长达108天,是史上最长也是最严的休渔期。</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ff8a00">整修待发</font></b></h1> <h3>  休渔期间,渔民们利用这段空闲时间修补渔具、渔船,为解禁出海做准备。</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ff8a00">休鱼补网</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ff8a00">畲族模特</font></b></h1> <h3>  畲族,我国各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原居住地在今广东省潮州一带,经过一千多年的迁徙,现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广大区域,人口约七十余万。畲族自称“山哈”、“山达”即山里客人的意思,历史上也有“瑶家”、“瑶人”的称呼,似与瑶族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务院于1956年正式公布确认,畲族(取人一一小田的“畲”为族称)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三月三是其民族节日。畲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但大部分人讲居住地的方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使用汉文字。</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ff8a00">缢蛏丰收</font></b></h1> <h3>  缢蛏在各地叫法有所不同,福建称蛏,浙江叫蜻,山东、河北、辽宁则谓之蚬。它呈长卵形或柱形,黄或黄绿色,由于从壳顶至腹缘有一凹陷的斜沟形似缢痕而得名。</h3> <h3>  缢蛏喜欢生活在风平浪静、潮流畅通、泥土松软、有淡水注入的内湾,独自倒插在泥土中的洞穴中,每个个体之间不同穴。由于各地温度不同,福建一带的缢蛏的繁殖期一般在9月下旬至翌年1月,旺盛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h3> <h3>  这里的渔民采取规模化的蛏田种、养殖方法,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是缢蛏最肥壮的季节,也是渔民收获的大好时机。</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ff8a00">盐田红树林</font></b></h1> <h3>  在霞浦盐田鹅湾村附近的滩涂上,生长着大片的绿色植物——红树,它是唯一能在海水中生长的树。但绿色的树为什么要叫红树呢?原来这种植物体内含有大量“单宁”,它的树干遇到氧气会变成红色,从其树皮中提炼出的“单宁”被用作红色燃料,红树之名由此而来。</h3> <h3>  红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胎萌现象,其种子在果实里即行萌发,长出5至15厘米的胚胎,成熟后自行与果实分离脱落,插入淤泥中再生长出根和叶。通俗地说它就是一种可以生小孩的树。</h3> <h3>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有保护海岸、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美化环境、净化水质、促淤造陆、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是名符其实的“地球之肾”、“生命之源”、“特种基因库”。</h3> <h3>  正是由于红树的特性,使它像胡杨一样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描述的对象,摄影人纳入镜头的景物。</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ff8a00">疍民劳作</font></b></h1> <h3>  疍民又为疍户,是连家船民的古称。中国历史上宋元之交时,拒绝向元兵投降的汉族宋军被迫南撤,并在海上与元军对峙。由于长期不能上岸,居住在船上,逐渐形成了以船为家的独特生活习惯。这些人长期漂泊在江海之间,流动性较大,被人们形容为水上吉普赛人。新中国成立后,疍民逐渐上岸定居,但还是有些渔民依然继承着传统的劳作生活习惯。</h3> <h3>  在盐田镇北斗村的海边,还有成片的水上船屋,岸上堆满了白花花的海蛎壳,渔民把海蛎肉抠出后卖给中间商,每斤18元,市场零售价在22元左右。</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ff8a00">海上渔家</font></b></h1> <h3>  东安岛是霞浦县的第二大岛,我们并没有到该岛上去,而是在渡口码头乘船到了海上一座无名小岛。导摄阿威说登岛上山的步道和台阶都是他修的,主要是方便摄影人登岛拍摄。在这小岛上可以三百六十度观看海上成百上千的渔民木屋和养殖网箱,蔚为壮观,大有海上威尼斯的感觉。</h3> <h3>  东安之所以能够成为海上威尼斯,是有其独特地理环境的。它周围被群山环抱,港湾形似葫芦,口小腹大,能够避免大风浪的冲击,适合海上养殖。</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ff8a00">海上迷宫</font></b></h1> <h3>  南湾村位于霞浦县盐田乡的南面,是盐田畲族乡的一个自然村。三面靠山一面临海。这里的滩涂养殖有缢蛏、海蛎、螃蟹。由于养殖的需要,渔民在滩涂上筑起了长短大小形状不一的围堰,随着海水的潮起潮落,围堰时隐时现,远处看去好像一处海上迷宫,也有人称它海上甲骨文。</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ff8a00">南湾围网</font></b></h1> <h3>  围网养蟹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各地根据自己的自然条件,采取网围、箔围、低坝高栏等形式进行螃蟹养殖,有效解决了水面大、进出水口多、回捕率低的矛盾,也解决了航行、捕鱼、养殖业间的相互矛盾。同时也形成了一道水面景观。</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ff8a00">北岐晨雾</font></b></h1> <h3>  北岐是距霞浦县城最近的一个村子,在霞浦东5公里里处,有二百多户人家和完善的渔港,是一处有名的紫菜养殖场。</h3> <h3>  北岐也是滩涂摄影的知名去处,每到紫菜生产的繁忙季节,紫菜挂在丝网上,经太阳的照射形成一条条红、紫、黑色带,绵延数十里,很是壮观。2012年被《数码摄影》杂志列为“中国最值得拍摄的80个绝美之地”之一,并成为22大摄影胜地之一被推荐。遗憾的是几天来,太阳没有再给我们面子,一直躲在云层后面不肯出来,拖延到行程的最后一天早上,那里大雾弥漫,只好留下晨雾中的北岐滩涂影像。</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ff8a00">黄昏风车岛</font></b></h1> <h3>  惠安是闽东南著名侨乡,也是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素有“海滨邹鲁”、雕艺之乡、建筑之乡等美誉,尤以惠安女独特的民俗而闻名。</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ff8a00">崇武古城</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ff8a00">大岞渔湾</font></b></h1> <h3>  时间所限,这次我们仅去了惠安县的小岞镇和崇武镇,目标是拍摄惠安女的特色服饰和她们的辛勤劳作。但这两点都没能如愿。一是时间短,不可能真正深入观察她们的生活,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惠安女的生活也在发生变化,与想象中及过去影视作品中的惠安女并不完全吻合。</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ff8a00">勤劳惠安女</font></b></h1> <h3>  在当地我们见到的惠安女绝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她们从事着其他地区男人所从事的几乎所有工作,包括建筑行业等重体力劳动,其辛劳程度可想而知,使人由衷表示敬意。</h3> <h3>  短暂的行程很快就结束了,浮光掠影式的行摄所能获得的仅仅是九牛一毛,只有不断走出去才能感受祖国大地江山的美丽壮阔、领略悠久人文历史的博大精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