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金色十月

夏荷

<p class="ql-block">金秋十月的第一天,我们将迎来伟大祖国六十八周年华诞。举国欢腾,处处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欢乐气氛。</p><p class="ql-block">六十八年,在人类发展史上只是弹指一挥间。但是,中国人民在这期间,却创造了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六十八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上下齐心,砥砺奋进,把一个贫困落后的弱小国家,建设成为今天的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大国。</p> <p class="ql-block">我,作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为祖国的崛起,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祝福伟大的祖国万岁!万万岁!</p><p class="ql-block">托祖国的福,我的十月,也是一个满载收获的十月,一个金色的十月。</p> <p class="ql-block">1966年国庆节,我和我的小伙伴作为学生代表(每班按总人数的10%推选),从边远的山区来到首都北京,参加国庆十七周年庆典活动。</p><p class="ql-block">那是我第一次去北京,那激动、喜悦的心情,那幸福的感受,是根本无法用言语表达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9月27日到达北京,住在西直门的一个招待所里。第二天就进入紧张的队列训练。負责管理的工作人员,将我们分成连、排、班,连续3天都是按部队的要求严格训练,一再强调庆典游行的纪律和注意事项。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定要记住自己所站的位置,通过天安门广埸时,不得停留,即便鞋子被踩脱了,也不能捡。</p><p class="ql-block">9月30日下午,还进行了一次简单的体能体质测试,有的同学因测试没过关,就没有去参加庆典游行,只能就地观看电视直播。晚上,我们兴奋得无法入睡。</p><p class="ql-block">10月1日凌晨两点多钟,就统一乘车到一条大街上集合,等待那激动人心的时刻。</p><p class="ql-block">上午8点钟,大会开始,先是聆听国家领导的重要讲话,然后是庆典游行,接受国家领导人的检阅。通过天安门广场时,因我的个子矮小,加上所在纵队离天安门城楼远些,什么都没看清,只是迈着正步,紧跟队伍,挥动着手上红彤彤的《毛泽东语录》,有节奏地反复高喊庆祝国庆的口号往前走。</p><p class="ql-block">游行结束回到住地后,激动的心情久久未能平静。</p><p class="ql-block"> 据记载,当天共有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革命干部、外地和首都革命师生等150万人组成的游行大军,分成140路纵队,连绵数10里,场面极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当天晚上,在住地的一栋大楼天台上观看焰火表演,这也是我第一次看焰火。当烟花腾空而升时,是如此的奔放,如此的热烈。时而像金菊怒放、牡丹盛开,时而像彩蝶翩跹、巨龙腾飞,时而像火树烂漫、虹彩狂舞,美丽极了。那一夜,烟花放了多久,我们就狂欢了多久,兴奋得手舞足蹈,嗓子都喊哑了。</p><p class="ql-block">在北京期间,我们还去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参观学习。10月4日,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北京回到学校。</p><p class="ql-block">50多年过去了,每每回忆到这一年的国庆节,我仍然是激动不已,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1969年10月,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当年4月19日支部大会通过入党申请,10月12日参加县直单位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p> <p class="ql-block">1970年10月,刚走出校门的我,走上了工作岗位,分配到龙胜县广播站做播音员,一干就是11年。</p><p class="ql-block">那时,我国的广播事业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正值大规模建设农村有线广播、载波广播和调频广播。要求“村村通广播”,"户户喇叭响"。任务重,人手少,全站就5个人,个个都是身兼多职。像我,既要播音,还要值机、下乡采访写稿、编辑稿件,绕线圈修喇叭。大突击时,还得去扛电杆、挖坑竖杆、爬杆架线,样样都干过。那真是一个人人奋发拼搏,积极向上的年代! </p> <p class="ql-block">1976年10月,我的女儿出生。常言道: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这满怀的喜悦,满心的幸福,自不必多言。</p> <p class="ql-block">1981年10月,调到阳朔县工作,这让我又喜又忧,喜的是,一家人团聚了(我丈夫已于上年调到阳朔);忧的是,就要离开生活了28年的第二故乡,离开父母兄弟姐妹,离开同窗6年的中学同学,离开熟悉热心的街坊邻居,离开朝夕相处、并肩战斗11年的同事,离开我热爱的广播工作,这个中的滋味不言而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到阳朔后,先后在县档案局、县妇联、县政府办公室工作。</p> <p class="ql-block">1990年10月,走上县处级领导岗位,在阳朔县政府任职。</p><p class="ql-block">阳朔18年,在我的人生旅途,留下了一段美好的记忆。不仅是因为那里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山青水秀空气清新,重要的是阳朔人民勤劳善良,正直淳朴,待人热情真诚,干事雷厉风行,扎实守信用。</p> <p class="ql-block">1997年10月,调到了桂林市残疾人联合会,这是我人生工作历程的最后一站,一直做到2006年8月退休。</p><p class="ql-block">九年,坎坎坷坷的九年,心灵洗刷的九年,受益匪浅的九年,终生难忘的九年。</p><p class="ql-block">当时,市残联刚从市民政局单列出来,又正值地市合并,一切从头开始。人们常说,一张白纸可以画出最美最好的图,但这张图实在不好画呀。</p> <p class="ql-block">就拿残疾人的就业来说,这可是残联工作重中之重,是帮助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活动,充分展示残疾人才华的重要途径。残疾人就业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可以这样说,它事关社会能否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它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更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保证。</p><p class="ql-block">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残疾人的偏见,这项工作推行起来,困难重重,阻力大。尽管我们使出了洪荒之力,但仍是事倍功半。还曾经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搞得焦头烂额,心力交瘁。</p> <p class="ql-block">工作的艰辛,我们的付出,广大残疾人朋友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深知我们已经尽职尽责,是在用慈善之心,仁爱之心做工作。尽管还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但他们能理解。</p> <p class="ql-block">当然,现在的情况大不一样了。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社会的不断进步,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人们扶残助残意识的提高,残疾人的地位和生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p><p class="ql-block">今年4月,我回桂林期间,一天正走在小巷里,迎面走来一位拄双拐的肢残人。因我的眼睛近视,看不清来人,加上离开桂林十多年了,曾经有过交往的残疾人朋友,确实也不全记得了。我只是礼貌性地朝他笑笑,而他,却认出了我,大声叫道:"周大姐,是你呀,好久没见了。"我停下脚步,和他聊起来,得知他现在过得还好。因他已丧失劳动能力且没有固定收入,每月可享受一定的生活补助。看着他干净整齐的衣着,笑容满面的样子,我从心里为他高兴。聊了一会,我们便道别了。</p> <p class="ql-block">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一股莫名言状的思绪不禁涌上心头。残疾人是弱势群体中的弱者,关心、帮助残疾人是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广大残疾人才能和健全人一道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九年的服务,九年的相处,九年的交往,我和广大残疾人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特别是他们那种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身残志坚的精神,更是深深地感染了我。每当遭遇逆境时,我都会想到他们,用他们的精神去战胜困难和挫折,坦然面对,微笑向前。</p> <p class="ql-block">朋友,当你读完这篇拙文时,是不是觉得我的十月蛮有意思。或许,你的十月,故事更多,更丰富多彩,不妨说出来让大家分享。</p><p class="ql-block">回忆往事,感恩祖国,祝福祖国!</p><p class="ql-block">祝朋友们国庆、中秋快乐!</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 致谢原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