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通纳》

蕤の世界

<h3>此书是今年春天时读过,突然看到它要被拍成电影(最近没有时间在网上搜电影看,难受得像晚上睡硬板床),说是故事情节比《海曼》还要感人,我觉得有点言过其实,一个活在自我意识的大学里的男老师,习惯自己一潭死水般的生活,那怕一生只有一次真爱都没勇气去接受,电影能打动人吗?我在怀疑中……</h3> <p>作者约翰·威廉斯,一生只写了三部小说。三者的主题迥然相异,一个西部小说,一个学院小说,一个历史小说。但其内里却是一脉相承的。《屠夫十字镇》讲的是年轻人在猎杀野牛的经历中找到自我;《斯通纳》是在纷乱的世界中退居一隅,守住自我;《奥古斯都》则是在权谋与斗争中放下自我。可以说,自我意识是他小说的主轴。</p><p><br></p><p>《斯通纳》是其中最特别的一部,主人公小心地退守着自我,孤处在风云激荡的二十世纪之外,只是念书,生活,死去。表面上,它写的似乎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人的一生。于是,在六十年代出版时,《斯通纳》曾经被七家出版社退稿,直到半个世纪后,才被重新发现。</p><p><br></p><p>男主从没有离开到学校外面去。在学校里,他固执,让人感到不自在,被人排挤,不怎么表达,出了学校,他几乎默默无闻,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似乎没在他身上激起任何波澜,他教的是低年级的课程,当了一辈子助理教授,没写出过重要著作,维持着尴尬的婚姻。</p><p><br></p><p>他阴郁而不无讽刺地认识到,从长远看,各种东西,甚至他钻研的那点学问,都是徒劳一场空,而且最终会消解成一片无可撼动的虚无。然而,他还是不能离开学校到世界上去。</p><p><br></p><p>他不愿意到世界上去。他太固执,在那个失序、混乱和琐屑的世界上,没有安身之地,但他又太弱了,没法与这个世界搏斗。面对无物之阵,不知道投枪该投向何处。当然,也没必要与它搏斗,与它搏斗反倒是承认了它。</p><p><br></p><p>拒绝这个世界,就是忍受它,沉默不语,在世界上泯没无名。</p><p><br></p><p>斯通纳不善言辞。他知道,人生的大部分时候他都是一个冷漠的人。他梦想过某种正直,某种绝对的纯洁。但这没必要让别人知道。即使在讲课的时候,斯通纳也发现,自己「从不泄露自己体会最深刻的东西」。「那些最感动他的东西,说出来却冷冰冰的。」在人生中,他经历过两个最重要的时刻:一次是他真正意义上的成年,那是他的自我意识被莎士比亚四百年前的一首十四行诗所唤醒的瞬间;一次是生命的尽头,在他终于告别自己一生的栖身之所——学校的那个典礼上。而在这两个时刻,他都支支吾吾,欲言又止,没有对任何人敞开心扉。</p><p><br></p><p>斯通纳是一个防御式的堂吉诃德。乍看上去,似乎他过了平庸的一生。但仔细想想,斯通纳始终未曾退到自己的红线之后。桑塔格曾说,「书生气十足使得堂吉诃德不会妥协和堕落。」大部分时候,斯通纳徒劳地弓起背脊顶着逼迫而来的暴风雨,无用地像杯子般圈着手,保护着自己最后一根火柴发出的昏暗的光。</p><p><br></p><p>斯通纳没有攻击性,他从不主动做任何伤人的事,不会拿长矛去冒犯风车,因为他觉得那会让风车的主人心疼;他甚至也不用盾牌,对于世界的冷漠,他冷漠置之,这兴许是他仅有的反抗,「只想不被人关注,只想独来独往」。</p><p><br></p><p>他研究的中世纪文学也成了一种抵抗,斯通纳「骨子里的清高、消极和含蓄」不像他生活的美国,更像他所研究的那个时代的英国,像那个尚未迎来文艺复兴的欧洲。那时候一切修辞井井有条,形式即是意义。斯通纳习惯在课上讲,「中世纪人就是在这种习惯中生活、思考和写作的」。</p><p><br></p><p>斯通纳对这个世界有所期待,但仅限于很小的一部分:他感激世界上有学校,能让他待在里面。大学是他远离世界的庇护所,是他最后一块阵地,为了不离开学校,他放开了这辈子唯一一次爱情;为了不让学校变得像「外面那个世界」,他在书中唯一一次公开地爆发,锱铢必较,不惜跟系主任结下一辈子的梁子。</p><p><br></p><p>他认定了一件事:「外面那个世界,我们不能让他进来,否则我们就变得像那个世界了」。然而,他的努力充其量只在学校兴起了点小波澜,很快就告平复,最终,学校不再需要他了——「你总是对这个世界有所期待,而它没有那个东西。」</p><p><br></p><p>年老的时候,他看到「好多人落入缓慢、绝望的衰落中,当他们对体面生活的憧憬崩溃时,人也随之崩溃。他看着他们漫无目标地在大街上行走,眼睛像破碎的玻璃片一般空洞。……他见识过好多人,他们曾经昂首阔步,很有身份感,因为自己在某种意义上不会倒闭的某个机构里做雇员所享有的那点可怜的安全,他们怀着嫉妒和痛恨兼有的感情看着他。」</p><p><br></p><p>而斯通纳没有变成这样的人。直到最后,他还像个受伤的凶猛的动物,是个「顽固不化的老混账」,坚硬而且笨拙地格格不入。他留下了一本书,成功地让他的书像他自己一样不合时宜,不为人知地默默占有着一小块空间和时间。「他无法否认,自己的一小部分在其中,而且将永远在其中。」</p><p><br></p><p>同样,此书也有作者的影子存在,有时读书,感觉当作家真是件有趣的事,可以把自己在心中的理想赋予小说人物身上。</p><p><br></p><p>当时读完此书后,真实的感受就是不喜欢斯通纳,只是见识了世上还有这类人存在!如同看电影《海上钢琴师》一样,为什么一辈子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能不能尝试换一种活法呢?不是有树挪死,人挪活的说法吗?我觉得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不能总禁锢着自己的想法,或许一迈步,头顶会是另外一片蓝天。或许性格决定命运就是真理,每个人的生活意识不一样。有人愿意与世隔绝,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行我素。或许在外人眼里他们逃避现实,单调乏味的日子对他们来说却是完美的,宁愿孤独到终老,也不用去改变。</p><p><br></p><p>本篇内容部分摘录,少于评论言语,只是单纯记录小说内容,有些书书名看起来吸引人,其实读后内容未必是自己感兴趣的,所以就不会有更多感触!如同去看一景点,好与不好,自己心中有数,只是表明我曾来过,此书同样只能说明我已读过而已!</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b>作者约翰·威廉斯</b></i></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