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到……(世界华文媒体第九届福州论坛见闻六) 易克 2017.09.26.

欧华天下

<h3>没有想到……(世界华文媒体第九届福州论坛见闻六) 易克 2017.09.26.</h3> <h3>5.更没想到的是今年回国,有着一件寻根的私事。母亲、舅舅姓朱,本人小时公公溺爱,也起名朱姓,南京人,我们朱姓排辈是"<b>永世唯存孝,承家必得良</b>"。清明上坟,<b>坟地竟然有石牌坊、石人、石马墓道</b>,墓地附近,为我们一族人几十间院宅,有<b>朱家祠堂,朱家巷,以及朱家塘</b>。解放后仍然上坟,直到<b>文革,墓地遭遇破坏</b>,石牌坊、石人、石马等被人不断推倒利用,如加固池塘等。南京东南方约10座明代功臣墓包括现在南京的标志物大型"石辟邪",均不同程度被遗弃和掩埋。当时朱姓家人不少遭遇打击,这些"封、资、修"、帝王将相之物,不要说保护,而是避之而不及。</h3> <h3>墓地附近居住老人口述有石牌坊、石人、石马墓道。</h3> <h3>只要是文革前在陵墓周围村庄人家,都可叙述陵墓规模,并告诉文革后盗墓猖獗情景。(这是09年“寻根”的录像)</h3> <h3>朱元璋功臣徐达墓(南京太平门外板仓村)</h3> <h3>吴良、吴桢墓位于南京钟山麓,今南京电影机械厂内。</h3> <h3>本人虽然读过不少关于朱允炆争论的材料,包括福建宁德有一墓地的说法,却在去上金贝畲族村的旅行客车上,听到区长站在车上亲自熟悉的地区介绍(包括到海岛的海上设施上,他一路介绍,这样的新型干部令人刮目相看),他提到建文帝陵墓在我们访问的上金贝畲族村的事,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是本人这次回国下决心要调查明白的事啊。区长当时向我介绍了明建文帝研究专家蕉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郑承东,我们一路上进行了畅谈和交流。十分抱歉,该地上上下下为接待我们来访,悉心照料,而我却给他们带来的是一盆凉水。在西方生活,也习惯直言不讳,本人介绍,我们在南京朱家祖坟的帝陵建制,朱元璋有26位儿子,分赴各地做王,朱姓后代庞大(因清代统治,也有部分隐姓埋名避杀身之祸的)。我们即是南京皇族(不是王)后代,所祭祀祖坟非朱允炆帝莫属,按照河南等地偶然发掘的数座出土显赫的明代王墓,一般都有墓志铭(墓门旁的两块合拢大方石块)可以证实,此墓虽然按照已有历史文献(注)是存在的,但是人们认为燕王朱棣埋葬朱允炆和哭丧三日是假(大约应该认为是假),但是毕竟纪录了朱允炆被埋葬重要一环。遗憾的是南京有关文管机构、政府和国人(研究者们)毫无所知,而作无谓争论,政府部门不仅没有保护措施,在改革开放后还兴建一大马路(09年正在进行,本人即文字反映当时区政府和市侨办),横过其上。我们回国(南京朱家除国内部分,不少已经分散台湾、美国和本人瑞典,无暇顾及。又因是名为赵家山丘陵墓地群,已分不清主墓所在,需要科学探明。宁德郑先生没有对于本人分析提出质疑,而且告诉有国内明史协会主席商传先生对于上金贝墓地的异议。本人觉得上金贝墓地渊源也有必要继续探索和研究,仍然有其特殊历史意义。这次福州世界华文媒体论坛,可以说是本人的一次奇遇记。许多许多包括这上金贝村的故事,我也只是在此做匆匆介绍。</h3><h3>注2:《太宗实录》中记载,燕王进入金川门后,建文帝也想出来迎接燕王,然而又自叹道:"我何面目相见耶!"于是与皇后一起闭宫自焚。朱棣看到宫中火起,急忙命人前来抢救,可惜没有来得及。<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卷九记载:“上(即朱棣)望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耶!吾来为扶翼不为善,不意不谅而遽至此乎!’......壬申,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b></span>从灰烬中找到建文帝烧焦的尸体,燕王朱棣不胜悲戚,抚尸痛哭,说他只是前来帮助皇帝学善,你又何必自寻死路呢?事后,朱棣备礼以葬建文帝,遣官致祭, 辍朝三日。</h3><h3><br></h3><h3><br></h3> <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仁宗朱高炽御制长陵后碑也说,“建文帝殁后,成祖备以天子礼仪殓葬”。成祖后来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说:没想到建文帝在奸臣的威逼下纵火自杀。</b></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一直到明末崇祯年间,有人上疏请将建文帝祀于太祖孝陵或其父朱标墓侧,崇祯帝答曰:“建文无陵,从何处祭?”想给建文帝上坟,却不知在何处,凡是皇家文献历史记载都有建文帝被“礼葬” 叙述。</b></span></h3><h3>上圖是本人会见当地明史学者郑承东先生。下图为宁德上金贝畲族村的建文帝墓。郑先生告诉,明代史协会会长商传先生也到访过这里,提出质疑。根据一些资料有人认为此墓产生于元明时期,有许多特殊遗存物,值得继续研究。</h3> <h3>这些是后人建立的雕像和牌坊。</h3> <h3>墓地有龙雕刻,确实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不过有专家认为,这是元初的蒙古人皇帝给著名的北京临济宗的高僧海云印简特别礼遇。</h3> <h3>陵墓</h3>

建文帝

本人

墓地

南京

朱姓

朱家

朱允

朱棣

燕王

石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