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首 ——读东野圭吾《恶意》有感

虹静

<h3><h3></h3><h3>  刘洪静</h3><h3><br></h3><h3>  《恶意》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一部手记体小说,被称为挑战悬疑极限的佳作,自从2009年在大陆发行以来,一直被媒体和读者们赞为巅峰之作。</h3><h3><br></h3><h3>  本书主要讲述了,畅销书作家日高在出国的前一晚在家中被杀,奇怪的是大门紧锁,凶手从何处而来?不久,警察抓到了凶手野野。凶手对所犯事实供认不讳,但是拒不交代作案动机,成了一个谜团。通过调查被害人和凶手的关系,走访当时的同学、老师、邻居,最后得出真相,竟感到如坠无限深渊……</h3><h3><br></h3><h3>  凶手蓄谋已久,竟是因为嫉妒,掩盖年少时的罪行,他在校园霸凌事件中既是受害者,也是参与者,所以对日高动了杀机。当初,藤尾那个霸凌者想要施暴邻校女孩,野野就是协助他犯罪的人,当得知日高为了新小说的创作而对过去的人和事进行了采访,意外得到了一卷录像带,野野一方面感到羞愧,一方面害怕罪行暴露,所以设计安排了这出戏。他自觉天衣无缝,却因为自作聪明漏了马脚,日高家门外的樱花树成了无声的证人,让凶手无处遁形,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h3><h3><br></h3><h3>  真相解开时,我却感到很伤心,为友谊,为帮助,为过去。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正如冯小刚所说,在朋友的交往中,有一个原则:既不要让自己感到卑微,也不要让对方感到卑微。如果这个平衡被打破了,那么这种关系就不能称为朋友了。日高和野野,一个优秀,是有正义感的好孩子,另一个软弱好欺,让坏同学觉得“不爽的人”,两个人因为帮助走到一起,日高的好在野野眼里成了仰视、虚伪,最后演变成嫉妒和恨,成了陌路甚至敌对。我从他们的关系中,想到人与人的交往存在着磁场,不在同一极的人很难有贴心的交往,因为对方的优秀对他是一种压力,会因此产生恶意。</h3><h3><br></h3><h3>  怎样的帮助才是最好的?当弱势的朋友被欺负,我们尽力去帮助他,出发点本是善意有爱心的,但是没能考虑当事者内心真实的想法,或是因此让那些罪恶的人更加奚落他,这样的帮助不是爱,而是伤害,会使他心理扭曲,产生仇恨和恶意。当霸凌来了,我们首先要帮被欺的朋友战胜自己,只有内心强大,才能面对一切;其次是低下身子的陪伴,倾听朋友的心声,站在他的角度想问题,才是最暖心的帮助。</h3><h3><br></h3><h3>  东野圭吾是个有责任感的作家,《恶意》又一次关注了时下社会焦点问题:校园霸凌,抄袭,少年犯罪,老师如何教育引导学生……带给我们巨大的震撼和思考,人无完人,当我们回首过去,该如何面对曾经犯下的错误?是勇于向那些受害者承认,道歉,还是选择逃避,继续麻痹自己,是值得反思的问题!</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