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抗联秘道,去黑牛背!

憨人老宋

<h3>  9月24日,九九自行车队一行11人,8:30分从八达路口出发,要走捷径去黑牛背。</h3><div> 这条路是姜坤建议的,二十多年前他在邮局工作时走过这条路。他把这条路叫抗联秘道,意思是说 这路一般人不知道,从这里走黑牛背能收到出其不意的快捷效果。</div><div> 还得先走去三道关景区的路,在景区门口的一条沙土路插入。</div> <h3>  姜坤说:" 这段路上有边城的遗迹,城墙垛子有一米来高呢!"可是,到了他记忆中的地方却没有找到。我们对他的说法表示了怀疑!也许是岁月久远风吹雨蚀把边墙灭迹了吧!</h3> <h3>  休息了一会儿,我们又按姜坤指定的路线前行。可是,没走多远却真得看见了边城的标志。</h3> <h3>  这段边墙叫一一半拉窝集段。位于牡丹江和宁安一带,始建于渤海国时期,辽金沿用。</h3> <h3>  也属于长城的一部分,因此,也立了一个'长城'的标志桩子。我感觉可能不好意思叫长城吧!所以,只立了个‘长城`的桩子,内容简介上还是叫边墙。可是,我们并没在看到遗迹!</h3> <h3>  姜坤给我们指了一条不是路的‘路`,这路上长满了杂草,有两道车辙,泥水、沙石遍布,根本不能骑行。</h3> <h3>  苇草已经开花,看着挺美!</h3> <h3>  黄豆叶已经落了,只剩下豆荚还掛在秧子上。收获的季节快要到了,这些丰收的果实都得从这条路上运出去。</h3> <h3>  倭瓜秧子已经枯萎,只剩下满地的果实,有的瓜开始腐烂了,我们怀疑‘是不是路不好,运不出去呢?'</h3> <h3>  向导姜坤虽然把路指错了,大家不但没有丝毫怨言,反而显的非常兴奋。难得有这么一回非常的经历,能用山地车真正越野走一回还真不容易赶上。人家姜坤也是二十多年前走过的路,历经这么长时间,能记住个大概就挺不容易了,而且,这路线错误犯的让大家十分开心,平时想犯这错误还没机会呢!</h3> <h3>  ‘路`越来越难走,两道胶轮拖拉机留下的车辙里满是泥水,我们只能去草地里走,爱车如命的骑友还让爱车骑上了自己的肩头。</h3> <h3>  陆队'误入岐途`走到塔头甸子里去了,前进不了只得折返回来,重新回到'正确`的路线上来!</h3> <h3>  过了这段没路的‘路’情况就好了许多,我们能看出路的样子了。可裤子上袜子上鞋上沾满了各色草籽,牢牢地勾嵌在衣料上,透过衣料,刺激着我们这些老头们还算娇嫩的皮肤。为了减少刺激,大家只能耐心地一个一个的往下摘!</h3> <h3>  顺着路走了挺远才看到了房子,不知这是到了哪儿了,只得停车问路。可是,没人!我们只得继续顺路前行!不管怎么说,大方向是对的,至于是不是黑牛背又有什么关系呢!</h3><h3> 又走了一段才看了村民,给指了一下路,我们就按指引的方向放心地走下去!</h3> <h3>  路好走了一些,可没有桥,遇水只能骑车涉水过去。陆队首当其冲,大家也相跟着过去了,虽然有些担心落水,但是都扭扭捏捏地安全的骑到对岸,为行程添加了一些乐趣!</h3> <p class="ql-block">  过了河不远就上了一条真正的路,老谷在前面开心地沿路骑行下去,大家也毫无疑问的跟骑下去。直到汇入一条更宽的路,大家才知道已经与黑牛背擦肩而过,甩到一旁去了。顺路走下去就是柴河了!</p><p class="ql-block"> 在烂泥路上谁也没扎带,上了好一点的路老王却把车带扎了!已经走在前面的宋和发现我们没跟上来,就折返回来,一起帮老王换上带才一起奔柴河去了!</p><p class="ql-block">柴河是我们经常去的地方,到了柴河就算是到家了,虽然离牡丹江还有30多公里,可那算什么事儿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