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渭水河畔

飘雪

<h3>  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渭河干流,横跨甘肃东部和陕西中部。全长818公里,流域总面积134766平方公里。主要流经今甘肃天水、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诗仙李白北观渭河,感慨道:“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唐代的张籍《登咸阳北寺楼》诗曰:“渭水西来直,秦山南去深。”岑参的《登总持阁》诗曰:“晴开万景树,愁看五陵烟。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h3> <h3>  </h3><h3> 《渭河道中 》 </h3><h3> 元•王冕 </h3><h3><br></h3><h3> 平地连沧海,孤城带渭河。 </h3><h3> 行人俱汉语,舟子半吴歌。</h3><h3> 野草惊秋短,鲂鱼出水多。</h3><h3> 只怜乡国远,处处有胡笳。</h3><h3><br></h3> <h3>  渭水之滨的咸阳,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古代有:水之北为“阳”,山之南为“阳”,咸阳位于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咸阳是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秦始皇定都咸阳,使这里成为“中国第一帝都”。咸阳也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h3> <h3> 《晚渡咸阳》&nbsp;</h3><h3> 明·秦玉 </h3><h3><br></h3><h3> 县城北依北塬坡,南面通津古渭河。 </h3><h3> 两岸夕阳秋草渡,半篙春水白鸥波。</h3><h3> 当年宫 殿阿房盛,此地邱陵汉室多。 </h3><h3> 欲向长途询往事,南山无语郁嵯峨。</h3><h3><br></h3> <h3>  &nbsp; 咸阳古渡 </h3><h3> 清•朱集义</h3><h3> </h3><h3> 长天一色渡中流, 如雪芦花载满舟 。</h3><h3> 江上丈人何处去 , 烟波依旧汉时秋。</h3><h3><br /></h3><h3> 咸阳古渡就是咸阳的渭河渡口,横贯关中的渭河。自古以来,在咸阳和长安附近南来北往的人们,都要在咸阳渡口过渭河,由于渭河季节性水位落差较大,所以人们常常舟桥并用。冬春两季多从便桥通行,夏秋两季则靠船摆渡。从历史看,咸阳渡口经历了从秦代的"横桥"到西汉的"渭桥",又从唐代的"便桥"到明、清两朝的"古渡口",已有2000多年的变迁。因此,便有了"咸阳古渡几千年"之说,也誉为关中八景之一。</h3><h3><br /></h3> <h3> 《渭城曲》</h3><h3> 唐•王维  </h3><h3>  </h3><h3> 渭城朝雨浥轻尘,</h3><h3> 客舍青青柳色新。   </h3><h3> 劝君更尽一杯酒,</h3><h3> 西出阳关无故人。</h3><h3><br /></h3><h3> 西安的东西两侧,有两座桥很著名,一座是城东的灞桥,一座是城西的咸阳桥。两座桥都因离别而著名,也各自延伸出了"关中八景"中的一景,城东的是"灞柳风雪",城西的是"咸阳古渡"。</h3><h3> 咸阳古桥遗迹紧邻咸阳古渡之南,在河南街村主街道北面渭河河道里。古桥是明代所建,裸露的木桥桩是被湮没在渭河滩涂百余年后,于2001年重新显露出来的。据咸阳地方志记载,"咸阳古渡"建筑于明嘉靖年间,渡口旁还建有一座木桥,通陇通蜀,过客众多,为秦中第一渡。</h3> <h3>  &nbsp; 留题清渭楼</h3><h3> 北宋•黄孝先 </h3><h3>    </h3><h3> 黄公爱山不知休,终日不下清渭楼。&nbsp; </h3><h3> 与官落得官下隐,爱山不得山中游。 </h3><h3> 朝看暮看山更好,古人今人空自老。&nbsp; </h3><h3> 天生定分不可移,白云悠悠寄怀抱。</h3><h3><br /></h3><h3> 清渭楼是古都咸阳兴衰发展的历史见证和标志性建筑,始建于秦代,名曰咸阳东楼,汉唐时期更名为"秦楼"、"咸阳楼"。北宋景佑年间,时任咸阳知县的诗人黄孝先重修咸阳楼,更名为:"清渭楼",并留下了"黄翁爱山不知休,每日不下清渭楼"的感叹。历史上的清渭楼曾与黄鹤楼、鹳鹊楼、岳阳楼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唐代诗人许浑曾以"一上高楼万里愁,兼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描述了这座千年名楼的壮丽景象。</h3> <h3>  咸阳风雨廊桥(渭水桥)桥长751米,分上下两层,一层可供游人、市民通行,二层可供观赏和休闲娱乐,是连接渭河南北岸的人行景观桥,正所谓"一桥飞架南北,两岸美景共享"</h3> <h3> 咸阳值雨 </h3><h3> 唐•温庭筠&nbsp;</h3><h3> </h3><h3> 咸阳桥上雨如悬, </h3><h3> 万点空蒙隔钓船。 </h3><h3> 还似洞庭春水色, </h3><h3> 晓云将入岳阳天。</h3> <h3> 梦游散关渭水之间 &nbsp;</h3><h3> 宋·陆游</h3><h3><br></h3><h3> 平生望眼怯天涯,客里何堪度岁华?</h3><h3> 但恨征轮无四角,不愁归路有三叉。</h3><h3> 驿窗灯闇传秋柝,关树烟深宿暮鸦。</h3><h3> 叱犊老翁头似雪,羡渠生死不离家。</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