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51年再聚首,重返母校,忆往昔岁月,看今朝变化

江展昌

<h3>2017年9月17日,我们毕业51年后回天津大学聚会的原天大化工系旡机物专业甲乙两班的部分同学入住于天津时代宾馆。連同一起到来的部份家属,共计24人。</h3> <h3>根据安排,18日早上在时代宾館门口照集体照。下面是全体合影。</h3> <h3>第一排左起:朱书琴、封子先、彭华敏、徐玲、陆兰池、朱玉洁、赵淑清</h3><h3>第二排左起:李玉贤、卢玉珠、王恺、宋江勤、张传义、张仙骥、王逊</h3><h3>第三排左起:张蕴英、冯佩言、铙淑娟、回绍增、陈进勇、张长春、董明霞、李长华、刘俊川、江展昌</h3> <h3>下面是旡机甲班同学的合影。</h3> <h3>这是无机乙班同学的合影。</h3> <h3>这是两个班的女同学的合影。</h3> <h3>乙班女同学的合影。</h3> <h3>这是甲班女同学的合影。</h3> <h3>照相结束后,大家在宾馆内相聚暢谈。赵淑清给大家介绍了天津大学及天津的变化,然后各自简要介绍自己的情况,大家三三两两地暢谈起来。</h3> <h3>王逊,饶淑娟。</h3> <h3>陆兰池,朱书琴。</h3> <h3>张蕴英,李玉贤。</h3> <h3>张仙骥,张长春。</h3> <h3>陳进勇,封子先夫妇。</h3> <h3>18日下午,我们参观天大新校区。从天大老校区可坐615公交車到新校区东门,我们坐上車后大概50分钟左右到达。</h3> <h3>新校区东门。</h3> <h3>新校区第三十二教学楼。</h3> <h3>我们到新校区后,先坐观光車沿学校主要教学地方走一圈,然后重点参观图书館。</h3><h3>天大新校区又称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天津大学的前身是1895年创办的北洋大学堂),座落在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占地3750多畝,现在在校学生二万多人。</h3> <h3>新校区图書館,被称为‘天津大学最美图書館’。</h3> <h3>图書館内宽敞明亮,阅览室设置齐全,宽敞,环境十分安静。</h3> <h3>图书馆理员向我们介绍图书馆情况。</h3> <h3>在图书馆内留影。</h3> <h3>在新校区图书館门前留影。</h3> <h3>在新校区照相畄影。</h3> <h3>9月19日上午,我们到天大老校区(又称为卫津路校区)参观,照相。</h3> <h3>天津市一些小区,为了进出方便,在小区的金属栅栏围牆上有意开个洞,人可以在此进出。我们利用这个方便,从围牆开的洞进学校里。</h3> <h3>在趙淑清,张仙骥带领下,大家在校园的路上边看边谈。</h3> <h3>彭华敏给大家作讲解。</h3> <h3>张传义夫妇。</h3> <h3>正走在路上,碰到了孟昭旭老同学。我们天大化工系在一年级没分专业时,共分为10个班,当时孟昭旭同学和我们这个专业的好多同学是一班的同学,这次碰面真是缘分。这是孟昭旭与老同学聊天。</h3> <h3>看今朝天大校园。</h3> <h3>七里台敬业湖。</h3> <h3>六里台青年湖。</h3> <h3>第九教学楼。</h3> <h3>曾憲梓楼。</h3> <h3>第23教学楼。</h3> <h3>:</h3> <h3>求是亭。</h3> <h3>在图書館门前留影。</h3> <h3>在第九教学楼前全体合影。</h3> <h3>甲班同学合影。</h3> <h3>乙班同学合影。</h3> <h3>在七里台合影。</h3> <h3>聚会到此结束,感谢趙淑清,张仙骥,彭华敏,冯佩言为聚会所做的杰出的组织和服务工作,期待下次再相聚。再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