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放学很早,因为是周末,提前了一个小时的时间。送走了学生,校园里一片安静。和学生一样的心情,到了周五,我们也早早收拾东西,愉快地走进会场,就等一把来开会,一把倒也善解人意,开会从不拖延,总结本周的工作得失,布置下周的工作。时间控制的非常精确。这一点就很受下属欢迎。校长一般不会轻易去破坏老师周末的心情。散会时,已经淅沥的落雨了,途中,接到以前同事的电话,说已在小区门口等了,相见时我们直接去了楼下的一家小酒馆,熟悉的老板娘问我们吃什么,我们烧了一盆小份的酸菜鱼,一件螺丝,一件干煸豆角,一人一瓶啤酒,老板娘好奇的说:妹子,你不是不喝酒的吗?我说:今天想喝。我俩好久没见了,就想好好喝一顿,在座的还有几人看样子是人力车夫或者是这个城市的建筑工,尽管已经进入秋季,我都裹上了一层薄薄的羽衫,他们还是敞着怀,那份灼热似乎燃烧了胸膛,我本来是个食欲很差的人,看到他们的吃相,不禁胃口提升了,哪里还讲什么女人的雅致,我们一边喝,一边吃,一边说,一边笑。说到吃喝,古代的文人还喜欢玩雅致:苏东坡说:“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余。”原来,这“软饱”就是喝酒;“黑甜”就是睡觉。至于喝酒,更是有讲究:白天宜醉花,晚上宜醉雪,醉楼宜夏季,醉水宜秋天......这些话最早出自唐朝的《醉乡日月记》,作者是著名词人皇甫松。这些似乎都是文人墨客主旋律,当今,能轻酌浅饮都会算上很文雅。像“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更是寥寥无几了。呵呵我曾看过梁实秋的一篇文章,说人生贵适意,在环境许可的时候可以适当放肆一些,吃饭而能充分享受,没有什么太多礼法的约束,细嚼烂咽,或风卷残云,均无不可,吃的时候怡然自得,吃完后抹嘴鼓腹而游,这是一种何等的乐事!不知是仗着梁老先生的话,还是为自己找个合适的台阶,我们两个女人又喝了半瓶白酒, 作为一个女人,我不擅喝酒,与朋友们聚餐,我手里握的永远都是开水杯。今天,超越了自己,人,有的时候是该挑战一下自己,不是吗?我并不反对别人喝酒,只要不是嗜酒如命,烂醉如泥。</h3><h3> 这样的夜晚,与友人共饮,倒也惬意。吃饱喝足, 躺在北窗边床上,打开懒人听书,听民国年间十大杰出女子的才情与传奇,所有的琐碎都随风去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