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顾问 孔令明 詹宗芳<br>美篇目录 </h3><h3> 序言<br>一、组建篇<br>二、参战篇<br>三、战后篇<br> 后记</h3> <h3> 序 言<br> </h3><h3> 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三营九连,是一支有着英勇善战、荣立战功的经典战例连队。1978年9月在广东清远组建,对越自卫还击战前在广西崇左集结。我们曾经共同走过了六年激情燃烧的岁月,1985年10月在全军百万大裁军中,我连被列为撤并连队之一,只留下了终身难忘步坦协同战斗的优秀范例与战友兄弟情谊。 </h3><h3> 1979年2月18日凌晨4时,我连奉命从广西宁明旧洞出发经爱店口岸出击。10时30分配合步兵战斗打响,对越南禄平公路中线龙头村地区、400高地盘踞的越军发起攻歼战斗,当天17时30分战斗胜利结束。<br> 在这次战斗中全连指战员团结一致,步坦密切协同,机动灵活,勇敢顽强,共摧毁敌火力点32个,毙敌108人,缴获了一大批军用物资,把越军的“决胜营”打得溃不成军,而我连指战员和装备完好无损,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我连的战斗任务。 战后受到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多次前来我连慰问和表扬,全连荣立集体二等功。连长孔令明参加全国英模报告团在全国军级单位巡回三个月作英模事迹报告;指导员詹宗芳被选送到装甲兵学院深造,在学习中为学院各大队宣讲英模事迹;副连长熊福昌和二排长雷建辉也分别参加了军委装甲兵英模报告团和广州军区司令部直属队英模报告团巡回作英模事迹报告。<br> 曾经在一起战斗生活过的官兵,对九连怀有深深地眷念之情,这是一种情结,是对青春年华的追忆,是对青春付出的回首,是对驻地和战场的遐想,是对战友情兄弟谊的铭记,萦绕于脑,缠绵于胸。近四十年来,我们的战友都有聚一聚、回老驻地看一看的强烈愿望。在营教导员王寿诚的指导下,经连队干部和陈桂才、何振学,陈杰旋等几位战友的精心筹备。大家盼望已久的心愿,终于在2018年4月20日至23日实现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战友相聚在一起,回到新和农本老驻地,重走宁明爱店出征路,共同回忆战斗的岁月,叙叙旧,认认脸,用九连这个战斗集体,把大家分别了三四十年的联系重新串起来,这才有了这次的战友聚会活动,这才有了值得纪念的战友相册编撰。这次战友聚会还得到吕旭明战友的大力支持和赞助,在此深表谢意!因为种种原由还有部分战友未能与大家相聚,组委会因人手少、时间短、娱乐活动安排等等都少许留有遗憾,在此谨表歉意!<br> 岁月催人变老,好多战友已经两鬓染霜,曾经挺直的腰板开始佝偻变形,同一战车的战友当年的故事可以娓娓道来,但就是相见不相识,几十年才见面,悲欢离合,感慨伤情。一个绰号,一件小事,会勾起全部的回忆。相见是短暂的,相思是长久的,直到永远。有一本纪念相册在身边,随手拈来,战友们的笑容相貌就历历在目,拨一个电话,熟悉的问候声音即刻会带来长时间的满足。</h3><h3> 就让这本承载着九连战友无限深情的纪念相册,送去对九连战友们的深深祝福!送去对美好未来的深深憧憬吧!<br> <br> 连 长:孔令明<br> 指导员:詹宗芳 <br> <br> 二O一八年四月二十三日</h3> <h3>【编者按】战友们,三四十年前我们怀着滿腔热血,青春壮志,为国家的安全,人民的安居,亲人的幸福,国防的强盛,为了实现我们的理想和信念,从二十上下离开亲人,告别家乡,参军来到这座绿色军营。是部队锻造我们的钢毅勇敢和执着,是首长培养我们作风,性格和气质,是战友给予我们关心帮助和祝愿,是亲人给予我们以鼓励思念和期望,是我们自己付出艰辛,汗水和责任。这一切是甘露,是沃土,是力量,每一年一批批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每一年一批批走向四面八方的兄弟,相处多年,突然间天南海北再难相见,我们尝到相聚时的欢乐,分别时的痛苦。但是我们无悔与军营,无悔与青春,是我们用辛勤的汗水写下了那段当兵的历史,是我们用青春的热血写下了一生难忘的当兵历程,这段历史虽然短暂,但它却延伸着我们漫漫人生旅程,直到永远。我接受九连战友会筹备小组和孔令明等连首长的重托,忆写九连越战故事,回忆九连的经典战例,自知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因离部队时间已久,战友分别时间太长,信息不全,缺乏素材,有很多已缺失遗忘,不尽人意,望战友们给予支持协助,以完此篇。</h3> <h3> 参战后刘少恒政委、谢吕成副团长和3营9连连长孔令明上北京参加总参谋部装甲兵工作会议,之后孔令明连长参加了全国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英模报告团巡回作英模报告,并受到华主席和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这是我们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的殊荣!</h3> <h3>九连连长孔令明指挥得当、机智灵活,表现出色,荣立个人二等功。</h3> <h3>詹宗芳指导员在对越作战中被上级评为〃优秀政工干部〃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h3> <h3>熊福昌连副长在2018年4月20日我连参战人员广西祟左聚会时演讲</h3> <p class="ql-block">李怀吉副指导员(已故)</p> <h3>一排长朱德成</h3> <p class="ql-block">二排长雷建辉(已故)</p> <h3>三排长李树毅</h3> <h3>司务长苏乘勇</h3> <h3>技术员邓家顺</h3> <h3>刘青春文书</h3> <h3>2018年4月20日至23日我连参战人员广西崇左聚会实况视频(上)</h3> <h3>2018年4月20日至23日我连参战人员广西崇左聚会实况视频(下)</h3> <h3>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三营九连(二等战功连)参战人员2018年4月广西崇左聚会合影留念</h3> <h3>坦克九连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胜利全连留影照片名单<br>陈水先提供照片</h3><h3>刘青春忆写名单</h3><h3>罗水生校对整理<br>面对照片从左至右:<br>前行:黎有学 廖传辉 钟春生 吕旭明 陈家慈 莫再生 罗华德 刘共平 ???<br>二行:雷建辉 欧洪声 杨德强 邓汉江 詹宗芳 钟金国 胡国政 王寿诚 王芳生 瞿友元 蔡以庄 刘青春 陈贵祥<br>三行:朱德成 ??? 方朝金 陈水先 殷和平 陈贵财 李水芝 李成语 刘榕全 刘志勇 ???王文富 何振学 罗水生<br>四行:李怀吉 张 浪 卢宏贵 李友芳 朱树康 邝金生 成祥辉 尹满生 刘三国 司机 ?邓家顺 ???<br>五行:苏乘勇 叶廷发 谭世任 陈杰旋 韩少年 杜建国 唐文清 吴大东 顾玉松 刘广生<br>注:孔令明、熊福昌等人,当时参加广州军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胜利庆功大会,未照全连留影。</h3> <h3>坦克九连1979年1月至6月在广西崇左新和农本驻地照片(陈杰旋 提供)</h3> <p class="ql-block">坦克九连参战人员广西崇左聚会联系花名册</p><p class="ql-block"> :(1979年1月至6月广西祟左期间)</p><p class="ql-block">孔令明13173399968</p><p class="ql-block">詹宗芳13707803535</p><p class="ql-block">熊福昌18377971716</p><p class="ql-block">雷建辉(已故)</p><p class="ql-block">邓家顺13973464948</p><p class="ql-block">苏乘勇13501527200</p><p class="ql-block">陈贵财13926023885</p><p class="ql-block">卢宏贵13322285357</p><p class="ql-block">何振学13627782098</p><p class="ql-block">吕旭明13828693886</p><p class="ql-block">方朝金13507818171</p><p class="ql-block">殷和平13618494756</p><p class="ql-block">李树毅13828692983</p><p class="ql-block">陈水先13727036098</p><p class="ql-block">欧洪声15978025854</p><p class="ql-block">叶廷发13471514417</p><p class="ql-block">朱树康18776573753</p><p class="ql-block">成祥辉13807333011</p><p class="ql-block">尹满生13874658611</p><p class="ql-block">陈杰旋13922194623</p><p class="ql-block">李有芳18126599319</p><p class="ql-block">邝金生15875298836</p><p class="ql-block">刘青春18163295600</p><p class="ql-block">刘三国13974798833</p><p class="ql-block">罗水生13690970166</p><p class="ql-block">朱德成15200518936</p><p class="ql-block">杨德强18007755625</p><p class="ql-block">陈家慈13667897766</p><p class="ql-block">陈贵祥13417260696</p><p class="ql-block">李水芝18873360125</p><p class="ql-block">刘榕全15811771727</p><p class="ql-block">许宏湘18821917475</p><p class="ql-block">莫再生07662976293</p><p class="ql-block">李怀吉(已故)</p><p class="ql-block">杜建国</p><p class="ql-block">邓汉江</p><p class="ql-block">蔡以庄13717247219</p><p class="ql-block">刘共平</p><p class="ql-block">刘志勇(已故)</p><p class="ql-block">何志宏</p><p class="ql-block">李成语15077641114</p><p class="ql-block">王跃林 </p><p class="ql-block">司机(?姓名)</p><p class="ql-block">张 浪(已故) </p><p class="ql-block">谭世任(已故) </p><p class="ql-block">钟春生(已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广西前线还有战后补充到九连的战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广西新兵调入的战友:黎友学、廖传辉。</p><p class="ql-block">从南京部队调入的战友:罗华德、陈玉荣、李登豪、汪??、瞿??、吴大东、刘广生、韩少年、顾玉松、王文富、唐文清。</p> <h3> 一、组建篇 <br> </h3><h3> 1978年9月经上级批准,在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三营组建九连。当时的编制概况:指导员詹宗芳;副连长孔令明(主持连队全面工作)、熊福昌(负责连队技术管理工作);技术员邓家顺、司务长苏乘勇;一排长李怀吉、二排长雷建辉。</h3><h3>文书:刘青春</h3><h3>车长:朱德成、卢宏贵、何振学、朱树康、方朝金、欧洪声。</h3><h3>炮长:李友芳、陈贵财、陈杰旋、邓汉江、刘榕全、杨德强。</h3><h3>驾驶员:陈水先、成祥辉、殷和平、李成语、叶廷发、谭世任(已故)。</h3><h3>炮手:莫再生、钟春生(已故)、杜建国、吕旭明、刘共平、何志宏、陈家慈。</h3><h3>炊事班:陈贵祥、李水芝、许宏湘。 <br> </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补充兵员 准备参战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我连在参战前从坦训团调入:邝金生、尹满</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生、刘志勇、蔡以庄、刘三国;从本团调入:李树毅、张浪(已故)、王跃林、罗水生。这批兵员调入九连后,从此完成了九连的兵力配置,增强了九连的战斗力。</span></h3> <h3> 二、参战篇<br> </h3><h3> 1979年1月2日,我连轻装从花县铁路输送经衡阳到达崇左新和农本驻地,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集结。全连46名指战员,编成三个战斗排和一个后勤保障组,共装备8辆63式轻型水陆坦克参战。 </h3><h3> 2月16日开进广西中越边境宁明爱店旧洞待命,18日奉命支援43军127师381团3营步兵攻歼禄平以北400高地地区之敌作战。<br>参战指战员<br> 1979年1月15日团部任命九连参战干部名单:连长孔令明、指导员詹宗芳、副连长熊福昌、副指导员李怀吉、技术员邓家顺、司务长苏乘勇、一排长朱德成、二排长雷建辉、三排长李树毅。 </h3><h3> 我连列入战斗连建制,共装备63式轻型水陆坦克8辆。参战指战员如下:<br>901车<br>连长孔令明</h3><h3>车长方朝金</h3><h3>炮长李有芳</h3><h3>驾驶员陈水先</h3><h3>炮手莫再生</h3><h3>902车<br>指导员詹宗芳</h3><h3>车长欧洪声</h3><h3>炮长陈杰旋<br>驾驶员殷和平<br>炮手吕旭明<br>903车<br>一排长朱德成<br>炮长杨德强<br>驾驶员谭世任<br>炮手杜建国<br>904车<br>车长卢宏贵<br>炮长邓汉江</h3><h3>驾驶员蔡以庄</h3><h3>炮手钟春生<br>905车<br>二排长雷建辉<br>炮长陈贵财<br>驾驶员成祥辉<br>炮手罗水生<br>906车<br>车长何振学<br>炮长尹满生<br>驾驶员刘三国<br>炮手刘共平<br>907车<br>三排长李树毅<br>炮长刘榕全<br>驾驶员叶廷发<br>炮手陈家慈<br>908车</h3><h3>副连长熊福昌</h3><h3>车长朱树康<br>炮长邝金生<br>驾驶员刘志勇<br>炮手何志宏</h3><h3>后勤保障组</h3><h3>副指导员李怀吉</h3><h3>技术员邓家顺<br>司务长苏乘勇</h3><h3>文书刘青春</h3><h3>汽车司机(姓名?)</h3><h3>驾驶员李成语(车号?)</h3><h3>炊事班</h3><h3>陈贵祥、李水芝、许宏湘、张浪、王跃林。</h3> <h3> 战火中诞生 战斗中成长 <br> <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 1978年9月组建九连,1979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战后调整扩编,1985年10月军改时九连建制被撤销。回想久别的九连,我们谱写了九连六周年的辉煌历史! </span></h3><h3> 1979年2月,我连在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共装备8辆63式轻型水陆坦克参战。车号是:连长901车、指导员902车,一排903车、904车,二排905车、906车,三排907车、908车。全连和908车荣立集体二等功;三排和901车、905车、907车荣立集体三等功;孔令明、熊福昌、邝金生荣立个人二等功;詹宗芳等14名指战员荣立个人三等功;是我军一个具有光荣传统和辉煌历史的连队。 </h3><h3> 2月18日,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9连奉命支援127师381团3营攻歼禄平以北400高地地区之敌。战斗中连长孔令明、指导员詹宗芳的指挥非常灵活,根据当时的地形和敌情条件,适时地集中和机动火力,针对越军每个支撑防御情况和通行条件,采用不同的打法;或以火力支援步兵冲击,或侧后迂回。前进时及时组织后卫排的火力掩护先头排行动,逐段跃进。战斗7个多小时,摧毁敌人32个火力点,支援步兵先后夺占8个高地和一个村落,消灭了400高地守敌一个连,打通了通向禄平的要道。该连坦克无一损伤,乘员无一伤亡,创造了整个作战中步坦协同战斗的优秀范例,载入我军坦克部队作战成功战例史册。 </h3><h3> 三十九年前,九连的战友们用生命和鲜血的付出,谱写出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胜利篇章,为九连争了光,为军旗添了彩。这组老照片,纪录着英雄九连的荣誉和我们曾经经历过的血与火的战斗生活,生死战友兄弟情。</h3> <h3>出发令下<br><br> 坦克 3营8、9连配属43军127师进攻支马、龙头地区,7连配属128师进攻班听地区,突破广西边境爱店当面的越军防御,攻歼支马、龙头、班听地区之敌,然后向禄平方向发展进攻。在战斗中指挥得当,机智灵活,与步兵主动配合,互相掩护,共摧毁越军火力点50个及火炮4门,歼敌百余名,全营无损伤,表现出色。<br>(图为九连坦克兵,中间辆坦克是908车)</h3> <h3>九连连长孔令明、指导员詹宗芳组织干部研究步坦协同作战方案。<br>右起:<br>朱德成 卢宏贵 雷建辉 方朝金 孔令明 詹宗芳 李树毅 何振学 朱树康</h3> <h3> 2月18日,381团3营配属2营6连、团迫击炮连、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3营8、9连、师85加农炮2个连为主攻,379团1营为助攻,突击540高地、400高地和龙头地区。至当日晚18时30分,全部攻占预定地区,残余越军沿公路向西撤逃。这样,127师已打开了进逼禄平的大门。</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英勇善战的908号坦克 </span><br></h3><h3><br></h3><h3> 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三营九连908车,在禄平以北400高地地区作战中,全车乘员不怕牺牲,英勇奋战。车长朱树康、一炮手邝金生、副连长熊福昌接替驾驶员刘志勇驾驶908车、二炮手何志宏等人作为908车乘员参战,个个英勇善战,人人荣立战功。 </h3><h3> 2月18日战斗发起后,908车在连的编成内,向敌人勇猛冲击。九连进至距400高地500米处,遭该高地之敌无后坐力炮、轻、重机枪疯狂拦击。我步兵被敌火压制,前进受阻。连长和指导员令全连迅速展开,占领有利地形,一、二排以火力压制400高地之敌,支援步兵攻占400高地。此时,副连长熊福昌接替908车驾驶员刘志勇驾驶坦克向400高地冲击,一炮手邝金生发现400高地顶部有敌无后坐力炮向我射击,车长朱树康即指挥一炮手发射两发炮弹,将其摧毁。当该车协同步兵继续向前冲击时,车长发现400高地山腰敌一个山洞火力点向我步兵射击,对我步兵威协很大,便迅速电转炮塔为一炮手指示目标,并令用破甲弹射击。一炮手很快测定距离,装定表尺,瞄准洞口,用两发破甲弹摧毁了敌火力点。我步兵乘势攻占了400高地。</h3> <h3> 步坦协同战斗的优秀范例 <br> </h3><h3> 1979年2月18日,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9连奉命支援127师381团3营攻歼禄平以北400高地地区之敌。战斗中连长孔令明、指导员詹宗芳的指挥非常灵活,根据当时的地形和敌情条件,适时地集中和机动火力,针对越军每个支撑防御情况和通行条件,采用不同的打法;或以火力支援步兵冲击,或侧后迂回。前进时及时组织后卫排的火力掩护先头排行动,逐段跃进。战斗7个多小时,摧毁敌人32个火力点,支援步兵先后夺占8个高地和一个村落,消灭了400高地守敌一个连,打通了通向禄平的要道。该连坦克无一损伤,乘员无一伤亡,创造了整个作战中步坦协同战斗的优秀范例,载入我军坦克部队作战成功战例史册。(当时的43军127师师长是张万年)</h3> <h3> 经典:79年步坦协同最漂亮的一战<br> </h3><h3> 1979年2月18日10时30分至17时30分,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9连奉命支援127师381团3营攻歼禄平以北400高地地区之敌。战斗中连长的指挥非常灵活,根据当时的地形和敌情条件,适时地集中和机动火力,针对越军每个支撑点的防御情况和通行条件,采用不同的打法:或以火力支援步兵冲击,或引导步兵前进,或正面进攻,或侧后迂回。前进时及时组织后卫排的火力掩护先头排行动,逐段跃进。 如步兵9连向龙头村西侧两个无名高地进攻时,遭到敌人火力侧射,坦克9连迅速占领有利地形,以原地火力摧毁敌火力点,掩护步兵攻占了这两个高地。<br> 又如步兵向400高地冲击受阻后,坦克9连连长命令3排立即前出,引导步兵冲击。副连长亲自驾驶908号坦克向山顶猛冲,在距离山顶约100米处时超越了步兵战斗队形,引导步兵迅速冲上了400高地。<br> 坦克与步兵协同战斗7个小时,摧毁敌人32个火力点,2门迫击炮,夺取弹药库一座,缴获各种弹药496箱,支援步兵先后夺占8个高地和一个村落,消灭了400高地守敌一个步兵连,一个高射机枪连,打通了通向禄平的要道。9连坦克无一损伤,乘员无一伤亡,创造了整个作战中步坦协同战斗的优秀范例,战后荣立集体二等功。</h3> <h3> 光荣榜 <br> </h3><h3> 我连在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突破广西边境爱店当面的越军防御,攻歼400高地、龙头地区之敌,然后向禄平方向发展进攻。在战斗中指挥得当,机智灵活,与步兵主动配合,互相掩护,共摧毁越军火力点50个及火炮4门,歼敌百余名,全连无损伤,表现出色。<br> 全连和908车荣立集体二等功;三排和901车、905车、907车荣立集体三等功;孔令明、熊福昌、邝金生荣立个人二等功;詹宗芳、雷建辉、李树毅、何振学、何志宏、刘榕全、陈贵财、陈水先、成祥辉、叶廷发、朱树康、李友芳、朱德成、卢宏贵等14名指战员荣立个人三等功;<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从</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其他部队调入</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九连的立功名单:林祝群荣立个人二等功;王柏生、宁安照、梁啟云荣立个人三等功;是我军一个具有光荣传统和辉煌历史的连队。</span></h3> <h3>二排905车对越作战荣立集体三等功合影</h3><h3>后排:尹满生 刘三国 罗华德 王文富 刘广生<br>三排:雷建辉 陈贵财 成祥辉 殷和平 何振学 陈杰旋 邓家顺<br>二排:詹宗芳 王芳生 王寿诚 胡国政 李怀吉<br>前排:廖传辉 刘青春 罗水生 吕旭明 刘共平</h3> <h3>纪念章</h3> <h3>慰问品</h3> <h3>坦克九连参战的珍贵照片</h3> <h3> 三、战后篇 </h3><h3><br></h3><h3> 战后由南京军区坦克部队补充调入九连的战士:顾玉松、韩少年、罗华德、刘广生、王文富、陈玉荣、唐文清、吴大东、李登豪、瞿友元、还有一个姓汪的,他的名字忘记了。1979年3月本团新兵调入:黎有学、廖传群。1979年6月我连撤回广东清远新桥驻地。 </h3><h3> 战后孔令明连长升任团司令部作训参谋,熊福昌副连长升任三营副营长,李怀吉升任七连指导员,苏乘勇升任团后勤处助理员。雷建辉升任九连指导员,卢洪贵升任二排长,陈贵财升任三排长,唐文清升任司务长。詹宗芳、邓家顺、邝金生、朱德成、李树毅、何振学、朱树康、李有芳等8人上军校学习,陈贵财1980年1月上军校学习,雷建辉1981年7月上军校学习。<br><br> 战后的九连 </h3><h3><br></h3><h3> 战后九连干部名单:连长王柏生、指导员雷建辉、副连长梁文光、副指导员宁安照、技术员梁啟云、司务长唐文清,一排长莫国强、二排长卢宏贵、三排长陈贵财。 </h3><h3> 我连扩编为乙类战斗连建制,共装备63式轻型水陆坦克11辆。车号是:连长910车、指导员911车,一排901车、902车、903车,二排904车、905车、906车,三排907车、908车、909车。(即是在参战8辆63式轻型水陆坦克基础上新增加3辆) </h3><h3> 1982年12月,我连调整为新兵连建制,叶廷发、刘三国留在九连转为志愿兵。1985年10月军改时九连建制被撤销。回想久别的九连,我们谱写了九连七周年的辉煌历史!<br><br></h3><h3>历任连长:孔令明 1978.9~1980.7<br>王柏生 1980.8~1983.5<br>胡国建 1983.6~1985.10<br><br>历任指导员:詹宗芳 1978.9~1979.8<br>雷建辉 1979.9~1981.7<br>郭春贞 1981.8~1985.10<br><br> 以上是1979年以前参军入伍的九连干部、战士。<br> <br>1980年入伍兵:(1979年12月)<br>李艳鹏、曹坚、曹得义、何樊中、杨文生、贾为星、贾矿军、李广‘林、郭建海、赵永战、高庆国、吴红涛(三门峡)。<br>李艳鹏、曹得义(80年6月重新组建七连时调出),高庆国(调运输连)。</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1</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981年入伍兵:王江、李保强、殷国、杨桂清(已故)刘光明、张桂林(河北)。</span><br></h3><h3>1982年入伍兵:郭汉松、朱艺(广东)<br>83年入伍兵:姚平、王荣良、周玉荣、申春生(83年从军校分配到九连任排长)。<br><br></h3><h3> 雷建辉指导员回忆刘自坤战友说:我记得他是78或79年兵,是驾驶员,在连队入的党,80年最后一批考入装甲兵教导队毕业后回团提干,在坦克四连任排长,后至广州军区后勤部营房管理局副局长大校,应是我们九连出的最大的官了。</h3> <h3> 我是林祝群,八一年从桂林院校毕业,七月到九连任副指导员,当时连长:王柏生,指导员:郭春贞,副连长:梁文光,技术员:梁啟云,等,我本人荣立二等战功,作战时在军区夜老虎连,在职时在团营建办,军区司令部干休所帮助工作,八三年四月到团高炮连工作。<br>水生战友:补上79年兵(坦训团分来的)黄石林,陈石明,王衍军,陈斌。80年兵(坦训团分来的)晏志坚,王安雄,彭华泉,薛灼权。还有:方锦,张元庆,孟祥全,余兴华,段霞荣,冯建华等。(战后篇等待战友们提供资料后,再重新整理完善)</h3> <h3>雷建辉指导员于1981年书写的名单(刘青春提供的名单照片)</h3> <h3>雷建辉指导员于1981年书写的名单(刘青春提供的名单照片)</h3> <h3> 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 </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这是有着光荣历史的部队,是一支"铁甲雄风"的部队,是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在军队历史上,没有过那支部队,既能参加海岛作战,又能在山地丛林作战中发挥重要支援作战的部队,开创了我军战略战术的先例。</span></h3> <h3>朱富均团长在前线指挥作战照片</h3> <h3>刘少恒政委在前线指挥作战照片</h3> <h3> 大事记 </h3><h3><br></h3><h3> 经中央军委1969年8月20日批准,于1969年9月5日,在广东省花县组建广州军区独立坦克营,隶属于广州军区司令部兵种部装甲兵处。 </h3><h3> 1974年1月28日,广州军区独立坦营2连奉命参加中越西沙群岛海战,1975年5月22日撤回,为保卫祖国领海作出了重要贡献。<br> 1976年1月6日,以广州军区独立坦克营为基础,在坦克营原址扩编为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代号:54424部队。<br> 1978年9月,在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三营组建九连。<br> 1979年2月,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奉命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朱富均团长等43位指战员在这次战争中牺牲。代号:54487部队。<br> 1980年2月,坦克第2营建制调归海军陆战队第1旅,同年6月重新组建坦克第2营。<br> 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与42军坦克团,于1985年10月31日合编为第42集团军坦克旅。代号:53263部队。<br> 1998年11月1日坦克旅改编为装甲旅。代号:75250部队。<br> 2017年4月27日,中央军委决定以陆军原18个集团军为基础,调整组建13个集团军。这13个集团军的番号依次为陆军第71集团军至第83集团军。因此,陆军第42集团军装甲旅番号被撤销,调整后番号为陆军第75集团军装甲旅,隶属于南部战区。<br> 番号改变,是换羽新生,是我军对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努力。一支真正忠诚于优良传统的部队,自然对老番号充满感情,但绝不会因为留恋过去的辉煌而在改革上裹足不前。因为,最大的传承,是精神的传承,是军魂的传承,是胜利的传承。<br></h3> <h3> 人才辈出<br> </h3><h3> (本篇略,九连战友亲如兄弟)<br> 1978年9月组建九连,1979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战后调整扩编,1985年10月军改时九连建制被撤销。回想久别的九连,我们谱写了九连六周年的辉煌历史! </h3><h3>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谈笑间,军旅生活已成往事。带着梦想,带着希冀,我们走向了社会,迈过了沟沟坎坎,经历了风风雨雨。三十年多来,我们迈着军人成熟的步伐,以军人敢于面对挑战、敢于争先的特有气质,为祖国、为社会、为家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有的战友事业有成,在单位上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战友自主创业,财运亨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中流砥柱;有的战友勤奋工作默默奉献,大家都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并且拥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h3> <h3> 从九连成长起来的将军——吴清丽<br> </h3><h3> 吴清丽,山东临沂市人,1959年出生,1978年入伍,中共党员,荣立三等功三次。1981年6月从海南军区坦克团调入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三营九连三排任排长。1982年9月考入装甲兵学院学习,后又在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毕业后留在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任教。先后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科研部部长。现任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少将军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博士生导师。</h3> <h3>我连部分战友高州聚会合影</h3> <h3>何文书与王连长合影留念</h3> <h3>2018年4月20日至23日《重走越战出征路》</h3> <h3>参战人员合影留念</h3> <h3>参战人员合影留念</h3> <h3>为坦克七连李怀吉老指导员病困募捐倡议书<br><br></h3><h3>尊敬的战友、热心人士: 大家好! </h3><h3> 水陆坦克团七连老指导员李怀吉战友,67岁,是山东费县人,1970入伍,79年参加自卫还击战、85年合并42集团军坦克旅九连指导员、三营教导员的老兵,中校转业回家工作,20多年前因脑出血瘫痪。<br> 现经战友们多方打听寻找,于前两天找到了。但是,当我们看到李怀吉老战友时,既高兴又寒心,高兴的是终于见到老战友了,十多年来都没有一点点老李的消息,还以为老李已经去南疆陪伴英雄了。寒心的是看到老战友这个样子,让人心如刀割。还好,老李在嫂子和家人的照疗下,节居老家农村,能活到现在,现在身体没什么大碍,虽然说不了话,能听心里明了。<br> 尊敬的战友、爱心人士们,面对李怀吉老战友这样的特殊病情和家庭窘境,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战友之间,是“同吃一锅饭,同举一杆旗的生死兄弟,终身难忘战友情”。答案只有一个:不抛弃不放弃!为此,经老三营、老七连的战友们倡议,为老李伸一双援手,奉献一份爱心,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李怀吉老战友!<br> 现受老战友们的委托,由原七连文书、志愿兵陈学明战友、李怀吉侄女席慧代理接受捐款,再转发给老李家属。<br> 捐款方法:<br> 1、微信转账或微信红包接收。<br> 2、转帐李怀吉侄女席慧收(帐号:农业银行 6228271331256540073)(收到的捐款,将在各微信群每日公示,最后列表详细公示)<br> 捐款数:共收 12560.81元<br>捐款人:刘东建,董世河,罗晓燕,铁甲603,钟湘平,龚光林,张昭成,邱锡光,高军,李盛亮,草药灵哥,司玉琪,贵哥,陈学明,胡国建,李文爱,胡世杰,光裕,舒晃,伍新利,刘积旺,幸福年华,陈国龙。何小毛,老雷,卢宏贵,李昌其,宋建伟,坦克旅九连战友,张豫兵,黄安铭,大方,曾令胜,覃正国。魏明林,陈国龙,吴汉,王柏生,高启德,马权,姚兰高,杨欣。<br> 李怀吉及家属、陈学明代表叩谢!特别感谢:坦克旅九连战友:3000元! <br><br></h3><h3>老三营老七连战友爱心小组 2017年6月15日</h3> <h3>1979.3武汉军区笫131野战医院指战员前来坦克3营广西前线驻地参观时胡国政营长讲话</h3> <h3>1979.3坦克9连罗水生 叶廷发 刘三国 雷建辉 熊福昌(从左至右站立的男兵)与笫131野战医院指战员广西前线留影</h3> <h3>陈家慈车长同卢宏贵排长广州留影</h3> <h3>后排:李树毅 胡世杰 胡国政 雷发贵 朱德成前排:陈贵财 麦卫波 张愈叶 彭新民</h3> <h3>九连战友合影<br>在起:何振学 殷和平 朱德成</h3> <h3>吕旭明与李有芳合影</h3> <h3>李有芳 邝金生 (中)与战友合影</h3> <h3>何振学战友清远军营照片<br>(摄于1979年7月)</h3> <h3>陈水先战友清远军营照片<br>(摄于1979年7月)</h3> <h3>刘榕全战友</h3> <h3>左起:罗华德 陈玉荣 罗水生 合影</h3> <h3>前左二尹满生 前左一瞿友元 后左一黎有学与三营战友清远集训合影</h3> <h3>1980年元月九连退伍老兵合影前排:李水芝 雷建辉 覃四铭 (覃副教导员)苏乘勇 莫再生后排:??? 陈杰旋 欧洪生 方朝金</h3> <h3>1981年度九连退伍老兵合影<br>前排:殷和平 雷建辉 王观玉 (王教导员)陈水先 何志宏<br>后排:刘共平 顾玉松 杜建国 成祥辉 陈玉荣</h3> <h3>刘青春与罗水生合影</h3> <h3>九连战友合影<br>后排左起:薛灼权 何振学 叶廷发<br>前排左起:何樊中 罗水生</h3> <h3>卢宏贵</h3> <h3>吕旭明</h3> <h3>陈贵财</h3> <h3>何振学</h3> <h3>方朝金</h3> <h3>欧洪声</h3> <h3>殷和平</h3> <h3>陈水先</h3> <h3>叶廷发</h3> <h3>成祥辉</h3> <h3>李友芳</h3> <h3>陈杰旋</h3> <h3>杨德强</h3> <h3>何志宏</h3> <h3>陈贵祥</h3> <h3>李水芝</h3> <h3>陈家慈</h3> <h3>杜建国</h3> <h3>邝金生</h3> <h3>尹满生</h3> <h3>刘三国</h3> <h3>罗水生</h3> <h3>黎有学</h3> <p class="ql-block">刘志勇(已故)</p> <h3>廖传辉</h3> <h3>何樊中</h3> <h3>张 浪(已故)</h3> <h3>1974年广州军区独立坦克营二连参加西沙海战照片(殷国战友提供)<br></h3> <h3>以上为在珊瑚岛抢滩登陆并驻守珊瑚岛的坦克一排,营长高绍明、副政委张传京、连长周永贵、副指导员杨怀麟率领坦克一排执行作战任务,珊瑚岛为西沙前线指挥部所在地。</h3> <h3>指导员谭枚训率领坦克三排在金银岛抢滩登陆并驻守金银岛。</h3> <h3>战友聚会</h3> <h3>赵永战 雷建辉 何樊中合影留念</h3> <h3>李有芳 陈水先 陈贵祥连州合影</h3> <h3>邝金生 李有芳(中)与惠阳合影</h3> <h3>李有芳 陈贵财 陈杰旋广州人和合影</h3> <h3>2018年1月陈家慈 杨德强 邝金生 叶廷发战友在广西玉林见面</h3> <h3>2018年3月5日陈贵财与陈杰旋欢迎欧洪声来广州</h3> <h3>编者按语:祝愿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九连战友们及家属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家庭幸福、万事如意!</h3> <h3> 后 记 <br> 我们同老连队一起成长,经历过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和体制改革。值此,九连战友聚会召集之际,我接受九连战友会筹备小组和孔令明等连首长的重托,编写了《记原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九连(二等战功连)二三事》美篇作为纪念。与此同时,得到连首长和大家参加指导编辑,在此深表谢意! </h3><h3> 本美篇图文如有雷同,以原作为准,因水平有限,欢迎批评指正! <br><br> 罗水生 2018年5月8日更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