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年画,曾经是上个世纪人们过年不可没有的装饰品。每逢春节,买年画,贴年画,赏年画成为年味浓浓的一道风景。年画的种类有很多,其中年画连环画是我的最爱。</p><p class="ql-block"> 顾名思义,年画连环画就是由连环的画面组成一个故事的年画。这种画一般有两条或四条屏,每屏有三或四幅彩色图画,每幅画下面配有文字。内容是戏曲故事,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现代故事等。画面大多绘制精美,单幅欣赏就是一幅工笔重彩的国画。</p><p class="ql-block"> 少时,每到正月初一,村子里要好的孩子总会组成一支七八个人的团队,挨家拜年。到了乡亲家,别的孩子可能更关心满脸笑容的主人塞过来的糖果黑枣等食品,而我问完好后总喜欢到新粉刷的墙壁前看连环画。经常是同伴们走光了,剩下我自己。只好再随下一群,继续拜年,继续一家家地看。</p><p class="ql-block">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年画这一传统文化现象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墙上连环画,也成为藏家的新宠。可年画营造出的那种年的味道,特别是年画连环画那些精美的画面却深深地印在心里,而且越来越清晰。</p><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套《桃花扇》,是河北人著名连环画大师任率英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作品 。手机翻拍水平差,但其精美仍能略见一斑。</p> 一 明朝末年,南京有个聪明美丽的歌妓李香君,常跟著名戏曲教习苏昆生学戏。香君是个有见识、有志气的女子。她敬爱“复社”的侯方域、陈定生等,痛恨阉党的乱臣贼子魏忠贤、阮大铖之流。 二 阮大铖是汉奸魏忠贤的干儿子,阉党垮台后,被革职闲住南京。但他野心不死,还想在官场活动。“复社”中正义气节之士便发表告白,揭露阮大铖投靠魏忠贤丑史和陷害东林党人的罪行。 三 一天,文庙祭孔,阮大铖想笼络结识国子监的秀才举子们,也来参加典礼。不料正遇上“复社”领袖陈定生等人,被他们痛骂一场,饱打一顿。 四 阮大铖听说侯方域最爱李香君,李香君也倾心侯方域,想借此机会收买侯方域,分化“复社”。于是找来侯的朋友杨龙友商量,决定由阮大铖出钱,请杨出面,成其好事。 五 杨龙友是个八面玲珑的好好先生,他做出慷慨为朋友帮忙的杨样子,说合了侯李的婚事。洞房花烛之夜,侯方域送香君一把白绫扇,并题诗一首,作为定情信物。 六 第二天,杨龙友来贺喜,香君要侯公子问明钱的来源。杨龙友吞吞吐吐地说出钱是阮大铖的,望侯方域在“复社”同仁面前替阮大铖说好话。侯方域知道上了当,急得没了主意。香君深明大义,当时就退了妆奁。 七 侯方域、李香君婚后一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打进北京,明朝的崇祯皇帝在煤山吊死了。五月马士英、阮大铖等拥出个福王在南京称帝,阮大铖又袍笏登场了。 八 马士英当了南明的大学士,阮大铖做了兵部尚书,这班人一上台,先把正直的史可法排挤到扬州督师去,然后疯狂迫害东林党人,把“复社”的老前辈周仲驭逮捕了...侯方域被迫出走,往扬州投奔史可发起。 九 侯方域走后,阮大铖怂恿马士英买下李香君,要送给淮扬巡抚田仰做小妾。差役来到香君门口,立逼香君上轿。香君誓不另嫁,以死相拼,一头撞回门柱…… 十 点点鲜血,溅在香君与侯公子定情的白绫扇上。杨龙友看见,便即兴在扇面上以血为花,添加枝叶,画成了一幅折枝桃花。后来,苏昆生将北上,香君便把桃花扇托苏师父带给侯公子。 十一 这时,清兵入了关,打败了李自成后,已经定都北京了。但是,南明的小朝廷仍然在醉生梦死,歌舞升平之中。 十二 一天,马士英和阮大铖赏雪吟诗,要李香君来陪酒取乐。香君满腔悲愤,大骂权臣祸国殃民。马、阮恼羞成怒,把香君踢倒在雪地上,还要把她送进宫去演戏,让她永世不得再见侯方域。 十三 乙酉年四月,清兵大举围攻扬州,阮大铖按兵不动,史可法孤军奋战,寡不敌众,城破殉难。清兵屠城十日。五月,清兵打到南京,南明君臣狼狈而逃。南京城的百姓愤怒地放火烧了马、阮的家宅。 十四 李香君逃到南京城外栖霞山葆贞庵避难。他想方设法打听侯公子的下落,可是一点消息也没有。 十五 时间不觉过了六七年,有人说侯公子早在扬州失陷时死去了,有人说侯公子已回河南故乡去了,又有人说侯公子参加了清朝的乡试……各种各样的传说,折磨着病弱不堪的香君。一天侯公子却突然来了…… 十六 侯方域此时已经做了清朝的副贡。他拿出桃花扇,诉说对香君的思念。这个标榜气节的名士,竟是苟且偷生的软骨头!香君愤恨地撕碎扇子,把侯方域赶出葆贞庵。这就是《桃花扇》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