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北师大

鱼旋

<h3>遇见北京蓝。9月22日清晨,我们沿着北京学院南路开始新的征途。</h3> <h3>&quot;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quot; 中国师范第一学府,北师大校训又一次提醒我们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h3> <h3>国旗下,北师大的天空格外蔚蓝。</h3> <h3>作为北师大的标志性雕塑,矗立在京师广场西面的&quot;木铎金声一百年&quot;,是在2002年9月6日师大百年校庆时隆重揭幕的。这座高12米、用紫铜精心打造的纪念碑,由校友捐赠,著名雕塑设计大师陈箫汀艺术加工,正面的&quot;师大&quot;两字传为钱玄同先生所书,背面&quot;木铎金声一百年&quot;则出自师大教授、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之手。</h3> <h3>一路上的欢声笑语</h3> <h3>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教育局副局长庄成斌,掷地有声地为开班仪式致辞</h3> <h3>研修班学习委员杨瑞华老师,言语有温度,有内涵地给大家鼓劲儿</h3> <h3>赵德成,副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2005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现供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h3><h3><br /></h3><h3>早上有幸听取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赵德成副院长,关于《有效的教学评价》的课程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弥补了自己在教学评价中的不足,明白不恰当的教学评价会丧失孩子的主体性,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学以致用,多关注学生学得怎样?学生情绪如何?学习到什么?学习和发展的实际影响是什么?并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实践。(摘自明朗中心学校 奎兰芝老师)</h3><h3><br /></h3><h3>"以课为例","以课为镜"赵老师的课让我发现了自身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促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反思和改进!</h3><h3>(摘自依兰中心学校 浦利波老师)</h3> <h3>中午艳阳高照 稍作休息</h3> <h3>乔亚孟 北京市特级教师。教育部课程改革优秀教研员,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北京市课程改革突出成绩先进个人。人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培训团专家。她潜心研究习作教学,提倡习作要充满童心、童趣、童声,尊重儿童,注重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树立自信心,增长习作的本领。</h3><h3>先后被教育部课程改革委员会授予&quot;课程改革优秀教研员&quot;荣誉称号,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授予&quot;北京市学科带头人&quot;、&quot;北京市课程改革突出成绩先进个人&quot;等荣誉称号,被人教社授予&quot;人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培训团专家&quot;,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聘为&quot;北京市基础教育新教材编著者&quot;。先后参与了北京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口语交际教材、小学语文教师用书的编写工作。多篇教学的论文在全国或北京市教学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h3> <h3>认真做笔记</h3> <h3>互相交流</h3> <h3>脑容量暴增</h3> <h3>文化底蕴十足</h3> <h3>京师悟道</h3> <h3>谨记校训</h3> <h3>收获满满的我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