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山西记•碛口篇》

老苗分享

<h1>表里山河 大美山西之碛口</h1><h1></h1><h1><br></h1><h1><br></h1><h1>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之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承载了中华文明的苦难与辉煌,见证了黄河两岸古镇渡口的兴盛与衰败!</h1> <h1>坐落于吕梁山西麓,黄河之滨,临县之南端的碛口古镇,是晋商的发祥地之一。因水急浪高,河底暗礁险恶,船筏难以通行,碛口遂成为水运航道的中转站而得名,享有 “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h1><div><br></div><h1>古镇至今保留着原始质朴的生活方式,我漫步在古色古香的古镇中,脚下踏着石板路,仿佛走入了6、70年代,那些老店铺老房子,鳞次栉比坐落在古镇两边,当地村民悠闲的絮叨生活,那些浓郁山西风情的砖雕、木雕、石雕,到处都见证着曾经的繁荣。具有黄土高原建筑特色的“西湾民居”整体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为首批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h1> <h1>奔流不息的万里黄河,携裹大量黄沙,日夜冲击着黄河两岸,形成了鬼斧神工,图案各异的黄河画壁奇观,让人为之惊叹!在毛主席东渡黄河的纪念碑下,在波涛汹涌的黄河上,毛主席东渡黄河,转战西柏坡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解放了全中国!而此次碛口之行,更让我为之惊喜的就是入住了一座更加原始封闭绝美的小山村-李家山村。</h1> <h1>李家山村能走入大家的视野,源于著名画家吴冠中,他到此采风而惊呼这里像“汉墓”,他说:“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到全世界都难再找到”。</h1><h1><br></h1><h1>当我走入李家山村的一霎那,我就被这座小山村深深吸引住了。她是如此的安宁,仿若孤寂的沧桑老人,静逸在群山的怀抱之下;又如未出阁的羞涩少女,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她真是太美了,犹如世外的桃源。</h1> <h1>第一次住进了冬暖夏凉的原始窑洞,与纯朴的大妈拉起家常话:李氏家族在此开荒落户,经世代繁衍,到清朝中叶值碛口商阜繁荣,李家插足商业,时李家山村有东西两大财主,在碛口经营,两家财运亨通,日进斗金而富足。李家山型如凤凰,凤凰的左翼是旧山村,西财主在凤凰右翼修建,东财主家在凤身上修建,两家在几百米约40度的高山坡上,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从沟到顶,建造了风格迥异,造型不同的以砖拱顶(窑洞)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且依山坐楼的精美窑洞建筑,高达11层。街道高高低低,用条石砌棱,用块石铺面。水路布局合理,沟心卷洞,送出村外。</h1><h1><br></h1><h1>现在李家山村大大小小有百十来院,因贫困原始封闭,很多人家已经搬离此处,目前有30多户40多口人在此居住,多是老人妇幼,虽然有一些窑洞破破烂烂,但依然保存完好。随着李家山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有些年轻人也回到山村,重新修缮原有住宅,借助旅游资源开启新的生活!</h1><h1><br></h1><h1>我在李家山村慢慢行走,走进了每一座宅院,见独居喜唱当地民歌的老汉沧桑的笑脸,看翻修宅院的青年眼神中充满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见麻利勤快的大婶迎接入住客人的喜悦!</h1><h1><br></h1><h1>夜色如墨,山风清爽,我坐在东财主大院门外,观星辰寥落,望群山远黛,听蒋勋老师之声,如此静逸之夜,在这奔流不息的万里黄河边,在这山恋起伏的黄土高原上,在这自然景观与独特人文交相辉映的李家山村,我的眼睛湿润了……。</h1><div><br></div><div><br></div><h1>山西行之碛口(8.17)</h1><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