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毒素源自何處

健康👽ET~

<h3>服裝可能含有主要毒素</h3><h3> <br /></h3><h3>甲醛:主要用於染色助劑以及提高服裝防皺防縮效果的樹脂整理劑。</h3><h3>主要危害:含甲醛的紡織品在穿著過程中會逐漸釋出遊離甲醛,通過人體呼吸道及皮膚接觸引發呼吸道和皮膚炎症,還會對眼睛產生刺激。還可誘發癌症。</h3><h3> <br /></h3><h3>二甲基甲酰胺</h3><h3>二甲基甲酰胺:是化纖布料紡絲過程中的有機溶劑。</h3><h3>主要危害:對人的皮膚、眼睛和粘膜刺激較大,皮膚接觸會有麻木灼痛感,還會過敏;吸入體內引發頭痛等中毒症狀,嚴重時傷及胃腸道還易損傷肝臟。</h3><h3> <br /></h3><h3>直鏈烷基碘酸鹽</h3><h3>直鏈烷基碘酸鹽:有些衣料用合成洗滌劑漂洗,其中所含的酒精、硫酸和直鏈烷基碘酸鹽等化學成分。</h3><h3>主要危害:可經皮膚吸收進入人體,如果漂洗不乾淨、不徹底,長時間穿著還會引起婦女不孕症。</h3><h3>萘</h3><h3>萘:有些毛料或絲織服裝為防蟲蛀,常進行萘處理。</h3><h3>主要危害:萘易於揮發,很容易被黏膜、皮膚和皮下組織吸收,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羽絨服裝中細小的羽絨纖維或被吸入呼吸道,成為一種致敏源。</h3><h3> <br /></h3><h3> <br /></h3> <h3>服裝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受污染的機會很多,例如棉、麻等服裝原料,在種植過程中為了控制病害蟲及雜草的侵蝕,確保其產量和質量,需大量使用殺蟲劑、化肥和除草劑等,導致農藥殘留於棉花、麻纖維之中。儘管製成服裝後農殘量甚微,但經常與皮膚接觸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此外,紡織原料在儲存時,要使用防腐劑、防霉劑、防蛀劑,此類化學物質殘留在服裝上,會導致皮膚過敏、呼吸道疾症,甚至誘發癌症。在織布過程中使用的氧化劑、催化劑、去污劑、增白螢光劑等化學物質,使面料污染難以避免,而印染環節的污染最為嚴重。色彩斑斕的面料,固然滿足了人們的視覺感觀追求,但印染中使用的偶氮染料能誘發癌變,甲醛、鹵化物載體、重金屬也成了健康殺手。</h3> <h3>專家提示購"綠色服裝"8項注意</h3><h3>1.一般來說,淺色服裝比深色的更環保。因為淺色服裝的面料在生產過程中被污染的機會較少,特別是貼身的內衣。從健康角度來說,更應該選用淺色的。</h3><h3>2.選購服裝的時候可以選擇沒有襯里的。西服套裝等必須有襯里的產品,可選擇無粘襯技術產品。因為粘襯需要用膠水,而膠水通常含有甲醛等溶劑。</h3><h3>3.很多人喜歡買外貿服裝,但在購買的時候要加小心,不要買回因為環保原因被退貨的產品。</h3><h3>4.通過綠色環保認證的服裝掛有一次性激光全息防偽標誌,可用激光筆照射,在任何角度都可以看到10個環。</h3><h3>5.買衣服時不妨聞一下,有發霉的味道、煤油的氣味、魚腥味、苯類的氣味等異味的服裝大多甲醛含量超標,不能購買。</h3><h3>6.盡量不買免燙衣服。特別是甲醛過敏者,更不能穿著免燙服飾。</h3><h3>7.剛買回來的免燙衣服,不要立即掛入衣櫃中,最好先用清水進行充分漂洗後再穿,以降低服裝中的甲醛含量。</h3><h3>8.穿上新衣飾後,如出現皮膚瘙癢、接觸性皮炎等皮膚過敏反應,或情緒不安、飲食不佳、連續咳嗽等症狀時,要考慮是否衣物不適所致,盡快到醫院診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