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b><font color="#ed2308">曦园美景 墨池书香</font></b></h1><h5> <font color="#ff8a00"> ――成都七中考察有感</font></h5><div> 漫步成都七中,我如痴如醉,美丽的校园、朴实的建筑、厚重的文化、浓郁的书香,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似雨露滋润桃李芬芳。九名科学院院士从这里毕业、十几名学生获国际型奥赛金奖、每年考上清华北大学生达50多名……。我在想:是什么样的力量成就了这所学校?是什么样的信念推动着他们向前?是什么样的团队有如此的魅力?我试着去解开这团团的迷雾。 </div> <h3> 一、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之灵魂</h3><div> 成都七中提出的办学理念是:人文滋养,个性成长。学校继承和发展“启迪有方,治学严谨”的优良办学传统,以“三体”教育思想和“新三体”教育追求为指导,形成了“以人文素养为基础的科技教育”为特色以及“人文滋养,个性特长;全球视野,中国脊梁”的育人原则和价值取向。建立了“以必修课为主,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分层推进,分类学习指导”的多层次教学体制,使具有不同个性特长,不同发展方向和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有选择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形成了“必修课 + 选修I + 选修II”的课程体系。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校开设了创新实验班和举办拔尖创新人才训练营,设置过渡性课程、基础素养课程、考察实践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课题《高中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该计划的实施培养了一大批国际、全国及省市级拔尖人才。</div><div> 为实现教育均衡,幅射优质教育资源,2000年以来七中开设了“网校”,目前全国与其“结盟”的学校达260多所,学校以网校为平台实现教学直播,在西部特别是民族地区、偏远地区产生很大影响,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全社会铺垫了基础,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影响力。</div><div> 跳出教育看教育,让我有所感悟的是,教育的竞争实际上是办学理念的竞争。成都七中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其先进的办学理念是七中得以发展之灵魂。</div> <h3> 二、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之奥秘</h3><div> 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所学校不在于它有多少漂亮的建筑,而在于它有多少名师。”教师应是学校最大、最重要的一笔财富,是学校存在与发展之奥秘。作为校长,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教师的潜力得到发挥,如何让这笔财富在学校内得到不断地升值。这方面所有我参观过的名校,他们的管理者都看得很远,他们都有提出了名师培养工程,学校在名师培养措施、制度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都下大了力度,通过名师讲坛、集体备课、课堂创新大赛、学科讲座、进修培训、课题研究、校本培训等平台,给教师展示自我和锻炼及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锻炼平台,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开拓了教师的视野,提升了教师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这些名校通过制定教师专业成长档案、研究课制度、教科研奖励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等等,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这种渗理念、搭台子、立柱子、树标兵的方式,为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及名师工程的培养发挥了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div><div> 执着能够引领思考,思考能够触发感想。在学校管理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为提升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而开展各种类型活动,不能期望一蹴而就,不能期望每次活动都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只要开展的活动次数多了,涉及主题逐步扩大了,内涵逐步深入,收益不断积淀,收获的季节总会到来,这便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升华规律。</div><div> 在我与七中老师交流中,能感受到学校在教学管理和教师培养方面提出规范、提升、创新的理念。深深感受到名校教师不论在教育理念还是业务水平、工作热情等各方面确实都有着独到之处,名校的名师是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之奥秘。</div> <h3> 三、有效的德育教育是学校发展之根基</h3><div> “立德树人”,“教会学生学习、更要教会学生做人”,是这些名校德育工作中的核心理念。学校确立了既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又突出个性特长的素质培养目标,形成了以“做人”教育为基础,立志成才教育为主线的德育体系,建立了有利于学生形成个性特长、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组建了多个学生组织和社团,开展了系列学生活动,使七中学生不仅学生成绩优异,而且综合素质高,个性特长鲜明。 </div><div> 校园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家园,这个家园需要和谐的氛围,需要奋发向上的朝气,需要代表时代脉博的正能量。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始终推动着七中教师和学生一同茁壮成长。</div><div> 参观名校,学习名校的办学经验,获知他们从不照本宣科,从不以一套一套所谓“高大上”理论强加于教师和学生,而是以开展生动活泼的各类主题活动引发萌芽,催生发展,直到蒂落瓜熟。这样做,有效规避了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藏水于万木之根,厚积薄发,提高了师生参与欲和接受度。比如,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校园文化彰显传统智慧精髓,高雅时尚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的夏令营活动,无不诠释着七中全新的育人理念。我在想:学校开展的每次活动,哪怕开展的每次活动都只有五分钟热度,积淀多了,对学生素养的提升、思想品德的提高、综合能力的进步一定会有升华。而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要思考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和教会学生学习正如学生身上的两条腿,只有两条腿同时走,他们的人生才能走得对、走得远、走得好。而这不正是我们学校彰显“立德树人”、落实“核心素养”的最好诠释吗?</div> <h3> 徜徉七中,意犹未尽。常记曦园美景,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店,误入墨池深处。争看,争看,惊起满园书香。最后我想用下面这句话与大家共勉:“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h3><div> 徐立堂2017年9月29日于成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