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现在的初中孩子也不知怎么了,学习压力大一点,作业多一点,游戏少玩点,早恋反对一点,就想寻死觅活的。</h3><h3> 想想我们的初中生活,那是一个苦字了的,跟现在的孩子一比条件,那是天上地下。吃得差,天天咸干菜;住得差,十几人的宿舍阴暗潮湿;学得苦,没家教,没资料,完全是裸学,听了课,全靠自己课外琢磨;压力大,那可不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年代,考不上吃皇粮的,又读不起高中的,直接务农,没商量。你要是想早恋,估计没被老师骂死,也被家长打死了,门都没有。每到暑假,起码有半个月多天天跟日头、田地打交道,割稻、捧稻、踩草、种田,面朝黄土背朝天,忙完自己家还要被父母打发去亲戚家田里帮忙,简直生不如死。这样想来,我们大约应该要跳楼无数次了。</h3><h3> 没想到,我们却都过得好好的,也太让人跌眼镜了。</h3><h3> 初二时,我被委任为学校团委副书记,大约是成绩算不错吧,其实也没怎么以身作则的。课堂上倒是认真的,老师交待的工作也是负责的。晚上就寝的纪律就不好,时常和宿舍同学们谈天说地。好几次深更半夜全屋聊天,被晚上值勤的老师发现,老师是年轻小伙子,情商并不高,马上斩钉截铁勒令全宿舍女生起床,排成一队站到操场中反思,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冬天寒风瑟瑟,我们冻得牙齿打架,不过冻出来也是自己活该,第二天也压根儿没想到要跳楼。</h3><h3> 有一回,老师实在忍无可忍,把谈天的女生们晾在操场,将我叫到了团委书记---咱英语老师的宿舍,五六个男教师――那时整个乡下初中一个女教师也没有,难怪那时女教师特别吃香――围着我,恨铁不成钢,群起而攻之,大意是说,虽然我成绩是好的,但就寝时老和同学们谈天就太不像样了,既没带好头,又没管好同学,无视校纪校规,更对不住老师们对我的信任。一个自尊自爱的初中女孩子,大晚上的被五六个男老师毫不留情地批评说教,肯定引起了比较强烈的羞耻感和罪恶感。但第二天,我居然又和同学们有说有笑上课去了,压根儿没想到要去跳楼。</h3><h3> 初三时,又故伎重演。快期末的一个晚上,一群宿友绘声绘色聊得起劲,被班主任深夜袭击,于是,全军出门,寒风中听够数落。还被气不打一处来的老师果断惩罚――取消住校资格一周。依现在来看,老师的胆子也忒大了,这样的变相体罚居然二话不说可以立马实施。大冬天的,每天晚自习完毕蹬着自行车,骑十多里路回家,悲摧的是,被罚的同学里,我是离校最远的。田埂小路在月色下尚能勉强骑车,没有月光的夜晚,摔倒是时常的事,有时干脆牵着车走好长一段路。“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在那一周的晚上确实深切感受到了。回家还得跟父母编织善意的谎言----学校里要按时就寝,因为还想用功一下,所以到家再来复习一会。听着我这么懂事而要强的话语,我那心特别软的妈早就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了。一周过去,老师心平气和地让我们重回宿舍,我也压根儿没怨老师,更没想过去跳楼。</h3><h3> 整个初三,读书仿佛就是自己的事,老师会念叨、鼓励几句,我父母约摸说过两三次---就考师范、中专之类吧,吃个公粮,包分配。不想读书也是自己的事,反正家里有布机。身边的同学境况都差不多。“书读不好就摸六株头(种田)”,家长是这么说的,估计也就是这么干的,谁有特别多的闲心和时间来管孩子的学习?读书求学、向上臻好不是你自己的事吗?谁也不害怕孩子没出息会在村里抬不起头,反正没出息的人多了去了。家长都缺乏足够的想象力似的——孩子万一考个中考状元,可以声名远播那是何等辉煌;万一高中都考不上,一辈子会毁成怎样;中考考了好学校,高考才有希望进名校,就可能成名成家光宗耀祖……诸如此类,大约没人想过。</h3><h3> 家长的心,好像都特别无知无畏似的。于是,我们仿佛也特别自觉懂事似的,临近中考,有的同学晚上等检查的老师走后,打起手电筒,趴在狭窄的木床上背书做题;有的同学征得老师同意后,凌晨四点多就起床去教室自学了。天天起早贪黑抓学习,餐餐皱着眉头吃干菜,大家的脸都是绿的。这么苦,这么累,居然也没人想过去跳楼。</h3><h3> 是那时的我们想得太少?还是现在的家长、孩子想得太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