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岁月铸就真挚的友情(副本)

静海听潮

<h3>6.1儿童的节日竟然把我们这些6.70岁的人从四面八方汇集在成都:黄倩 从哈尔滨飞过来了,杨春芳乘动车飞奔而来,晓焕不顾突然的病患从内江匆匆赶来,王海龙,黄燕也从攀枝花赶回成都,王定凯夫妇虽在成都已经急不可待,我们驾车两千多公里赶到了成都。</h3><h3>这一切都在期盼那艰难岁月而凝聚的纯真友情四十年后相聚的时刻。</h3><h3><br></h3><div><br></div> <h3>流年似水、岁月如歌,弹指间四十年过去了。四十年前的情景,恍若昨日,片片画面依然那样清晰犹新。</h3> <h3>岁月带走了我们的容颜,但带不走一起相处的时光。</h3> <h3>岁月更迭,时光流逝,我们都已白发有余,可我们依然记得曾经年轻时的容颜,那里有我们昔日的时光,有一起笑过、泪过、爱过的印记。</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相互间的聊天带给我们那么多美好的回忆,艰难岁月凝聚起的友情让我们把爱深深铭刻在生命里,余生的光阴,回忆成了最美的话题。</h3> <h3>几十年的风风雨雨,酷暑严寒,风霜雨雪,开路先锋所赋予的艰辛苦涩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洗尽了我们青春年华但洗不去我们心中那分深深的相互间的情谊,就像一杯淳厚的陈酿,越品味越浓,越品味越香,越品味越醇。</h3> <h3>友情是人最保贵的财富,无论你走到哪,身处何方,都会有一段温馨的回忆伴随着你。</h3><h3>友情是金子,它像块金子,越练,越纯,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友情是一瓶久酿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h3> <h3>三队黄家三姐妹:黄芩,黄倩,黄燕。</h3> <h3>三队黄世(四)人相聚:黄志成,黄芩,黄倩,黄燕。</h3> <h3>机三队的日日夜夜我们在一起形同姐妹。</h3> <h3>人们常说要吃海鲜海滨城市青岛那可是名不虚传。可当我们到了闻名于天下的“吃在成都”时,王海龙带我们来到这家火锅店,可真让我们大饱口福,成都是火锅的发源地,鱼火锅,青岛人可真是望尘莫及,涮鱼片,可显示出南方人的精细:</h3> <h3>农家乐,是成都休闲一大特色。王海龙,黄燕带我们来到成都附近的郫县农家乐。这里农家乐犹如农家游乐园 ,小桥流水,乡野气息浓厚,可以容纳3千人的聚餐,其规模远远超过青岛有名的渔村的鱼家宴。</h3> <h3>喝茶,一同摇摇椅让我们沉浸在过去的岁月里。在那纯真的年代里,不但有青春成长的喜悦,也伴随着痛苦的历程,相聚不纯粹是喜悦,也有往事不堪回首的一页: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极左年代,“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荒谬理论指使所谓的生活细节无限上纲而无休止的批判,多少无辜的人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h3><h3><br></h3> <h3>经过岁月的沧桑和时光的洗礼,她们坚强的挺过来了。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她们成为了强者。</h3><h3>在她们的故事里让我们感动 ,让我们鼓舞。</h3> <h3>那些写满相思和眷恋的日子已被岁月添加了一些老去的皱纹。可我们曾一起相扶着走过的日日夜夜,我们曾在交谈中留下的欢颜笑语永远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中。</h3><h3><br></h3> <h3>阳安线,西延线,唐山压煤改线,大秦綫……凝聚了我们多少艰辛和汗水,日日夜夜我们在一起,可从没听谁叫过苦。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中国产业大军的风采。</h3> <h3>指点江山万户侯!这就是我们的胸怀。</h3> <h3>一切的一切还是仿佛就在昨天,依旧清晰地铭刻在以往的记忆里,只是如今的我们,已经渐渐随着岁月走远了,但留下了永远的思念。</h3> <h3>. 相聚是短暂而又愉快的,在欢声笑语中互道珍重,深厚的友情给我们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缕霞光增添魅力。往事如烟,温馨如昨,相聚使我们重温起那一同走过的日子,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历久弥新,永不褪色!</h3> <h3> 艰难岁月凝聚的友情让我们欢聚一堂,抚今追昔,我们举杯同庆,为同事之情地久天长,我们无悔!</h3> <h3>回顾铁道创业的历程,王海龙带我们来到西南交大新校园</h3> <h3>工程局让我们成为开路先锋,铁路先锋的摇篮_西南交大前身唐山路况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理工高等学府。</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在这里我们瞻仰了铁路轨道标准的创始人詹天佑。</h3> <h3>志成参与设计的国产东风4内燃机车前合影。</h3> <h3>志成的母校_原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大。</h3> <h3>在成都的日子里,我们和王定凯的家人一起浏览成都新城区的凤凰湖。</h3> <h3>曾经的过去,我们搭帐篷,餐饮露宿,今天在王定凯的家做客美丽的家园,宽敞明亮的大厅里怎能忘记昔日曾有过的四家分居一顶帐篷的艰难岁月。</h3> <h3>在途径资阳杨春芳美丽的家乡时,蓝蓝的天,绿绿的田野,让你留恋忘返。</h3> <h3>我们再次来到成都的茶馆,感受成都人悠闲,惬意的自在生活。</h3> <h3>虽然几十年前我们就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可聊起当年在机三队解决技术难题时依然津津乐道。</h3> <h3>在王淑荣患病的最后日子,已经离开三队的杨春芳直奔深圳无微不至的照顾曾经在一起工作的姐妹。</h3><div>回忆,让我们的心一起颤动。正是这种关爱,让我们形同一个大家庭互帮互助,一起分享快乐,一起共渡难关。</div><div>这种温馨的回忆荡沥着如今冷漠的社会,让我们从内心中去珍惜这段岁月。</div> <h3>我们一个远在东北的哈尔滨,一个在东海之滨的青岛,一个在大西南的成都,机三队黄家三姐妹依然情同手足。</h3> <h3>我们匆匆地告别,走向各自的远方,湿润的眼眶,难以表达内心不舍的留恋。只有永恒的思念和祝福,在彼此的心中发出深沉的共鸣。</h3> <h3>我们深深地感谢王海龙黄燕夫妇为我们的相聚做出的精心的安排,关怀备至的照顾,真挚的情感让我们热泪盈眶,昔日的友情和温暖将永远陪伴我们到永远。</h3> <h3>朋友,再会!朋友,珍重!流水匆匆,岁月匆匆,唯有友情永存心中!</h3> <h3>短短几天的相聚,脑海里的点点滴滴的友情令我感动,令我难忘。纯洁,真切,无私。它让我温暖慰籍。</h3><div>编辑这篇美篇,一直让我沉侵在和同事们在一起的幸福之中,我将精心呵护这段艰难岁月凝聚在一起的真挚情感,期盼下一次的相聚。</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