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宣城乡土(一) 孙埠老街</h3><h3> 我与孙埠说来有20年的交集了,高中三年,二OOO年调到孙埠初中直到今天。任何人与物,时间久了,处着处着便有感情了。我起初对孙埠是没什么好感的:我们上高中那会,社会治安不太好,孙埠更差,同学,老师被街上小痞子打是常事。既便到了本世纪初我调到孙埠后,孙埠的情况也还不怎么好。但瑕不掩玉:孙埠人豪爽,孙埠黄酒味正,孙埠小吃诱人,孙埠交通便捷,孙埠豆乳臭美,孙埠老街谜人……</h3><h3> 今天我就带大家来逛逛孙埠老街吧。上次高中同学聚会,预案之一就有逛老街,觅小吃,住统铺,找回忆。因时间紧,天气热而取消,确实遗憾。今早评文明城市安排巡视,完了等下午的课,时间没的打发,便决定去看看老街,拾点记忆,因为听说孙埠要扩建大埂,老街可能要拆了,尽管一直都破破烂烂,七弯八拐,甚至还脏兮兮的,但毕竟是我们高中校外生活的最好去处:人民剧场,大众影院 ,小街甘蔗,老街书摊,十间屋绿豆粑,百货公司买瓷缸,黎明商店看衣裳,还有新华书店前,一排排子的康郎棋…</h3><h3> 尽管尽管这一切,几乎都无从寻觅,随光阴逝去,但我还是想看看,就看看,仅此而已。 </h3><div><br></div><div><br></div><div> 一 罗汉寺</div><div> 罗汉寺座落于孙埠小街旁,原是间小庙,由于现香火很旺,正大力扩建,很有复兴古罗汉寺的气势(古罗汉寺位于古镇中心,泾县会馆旁,其火钟传说为九华山大住持所赠,寺毁后钟被孙埠小学用作铃铛,后被盗贼偷走,交易中被公安机关查获,现藏于市博物馆,幸事)</div> <p class="ql-block">二 小街</p><p class="ql-block"> 孙埠小街是孙埠老街的一部分,后因水阳江水向东侧冲刷,大埂便随之东移,小街这一截便处在"河内"了,也正因此,小街"独立"了,自成体系,悠然自乐,宛如世外桃源,别有洞天。</p> <h3>小街老桥,見证岁月</h3> <p class="ql-block">三 人民剧场,新华书店,孙埠老"新大街"</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孙埠经济发达,商业兴盛,小商品市场活跃,孙埠政府一方面沿芜屯公路建街,一方面整顿老街店铺,另还特地建了一条南北的商业街与老街并立,即粮站一一人民剧场一一新华书店一一工商银行的新大街,不过,这条街在我印象中始终未火起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h3>四 孙埠渡口</h3><h3> 孙埠渡口,古为码头,是商贾云集之地,过去陆路交通不便,水运是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孙埠曾经是宣郎广宁泾农副产品集散地,各种物资在这里交流,转运,繁忙异常,亦繁华无比……</h3><h3><br></h3> <h3>五 孙埠老街(解放街)</h3><h3> 解放街是孙埠老街的正街,主街。长约千米。我上学那会,这里还很热闹,整条街几乎都是做生意的,店铺一个接一个,尽管店面都不大,但都很整洁,商品花样也很多,香烟洋火,针头线脑,衣帽鞋袜,冥钱寿衣,茶馆面摊,铁匠铜店,五金百货,服饰布匹,家电家具,虽有毫杂,但热闹的很。现而今,一片破落,大多危房,昔日光景不在…</h3> <h3>老澡堂子</h3> <h3>六 十间屋</h3><div> 这一带是孙埠老街的"市"中心,是解放街与鸣凤街,湖北街,兴隆街及叉街的交汇处,也是泾县会馆,古罗汉寺,牛行的所在地。这里街道曲折,叉巷很多,不熟悉的人,很容易在这里谜路,但这里也曾是所有人最向往的地方,因为这是吃货的天堂,是孙埠小吃集中营:朱记手擀面,汤面饺,炸油条,水晶包子,糖麻球,绿豆粑粑,小麻子包子,挑炕饺,麻辣粉丝及各色糕饼糖点……</div><div> 记得高中时周同学就住那的,后来这一带失了一次大火,周同学家的位置我也有点模糊了,好象是水晶包对面,因为他家楼上我去过的。</div> <h3>七 湖北街</h3><div> 湖北街估计是因这里住的湖北佬多而得名的吧,现已很新了,旧楼老房几乎都重建了,长约一里地,到老粮站止。湖北街头的保子面馆可能是现代孙埠人的最大记忆了,在孙埠小学上过学的,几乎都是吃着保子面馆的面长大的,可惜又可贺的是保子面馆搬到宣城了,保子手擀面在孙埠成了记忆却又在康乐山庄排起了长队。</div> <h3>老粮站</h3> <h3>八 黄皮街</h3><div> 黄皮街是一条叉街,应算街头子,从这里可以叉到芜屯公路上去(孙埠台客隆处)。据说过去乡下人卖柴草就集中于此(古人也搞集中经营,分区管理哟!)</div> <h3>九 上孙街</h3><h3> 先有上孙街,后有孙家铺。上孙街与湖北街和鸣凤街相连,它实际上是一个大村庄,有两条大路(过去可能是街,只是后来做生意搬走了,街又成了路)和许多巷子贯通,规摸不小,人们以种小菜和经营蔬菜及短程运输为主。</h3><h3> 上孙街是孙埠的发祥地,上孙街人勤劳俭朴,却又民风慓悍,做人心实,做事心齐,平时不操事,遇事不怕事,连阮家村人都寒乎上孙街几分。江湖事,未置可否?!</h3> <h3>十 鸣凤街</h3><h3> 鸣凤街也是一条大街,长街,分横竖两部分,横街连湖北街上孙街通马义坊,竖街到十间屋连解放街。</h3><h3> 鸣风街古为居民区,虽为街,但不宽,也没什么门面,基本为平房,地面很平坦,街面正中青石路面下为排水渠道,设计合理,干净整洁,阳光很好,现在仍有不少居民居住,环境怡然。、</h3> <h3>过去人们由此上大埂,到大河取水或洗衣淘米</h3> <p class="ql-block">十一 兴隆街</p><p class="ql-block"> 兴隆街与湖北街交汇于十间屋,也是孙埠的主街之一,不同的是:它是东西向的,古代是没有芜屯公路的,宁国广德郎溪一带的物资(尤其草纸和山货及木竹器)要转运到宣城,芜湖,南京去,先得翻山越岭,经水东翻茶花岭或经洪林翻冲岭到孙家埠装船。而兴隆街也应运而生,先是百十米长,后来生意越来越好,货物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街道也自然越伸越长,直至油扎湾,约2公里。兴隆街之名也应是这么来的吧。</p><p class="ql-block"> 可叹的是近些年孙埠经济不景气,孙埠镇又搞小城镇建设,重新规划和兴建了多条街道,老街基本废弃,兴隆街也因振兴大街与孙张(述)公路贯通而断奶,生意不再兴隆……</p><p class="ql-block"> 哦! 上次去市规划馆参观,偶然发现孙埠老街字样,忙奔过去细瞧,是的,是孙埠老街,宣城市规划重修孙埠老街,打造文化兴市战略,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哟!</p><p class="ql-block"> 孙埠,孙家铺,我的第二故乡,但愿您能丰乳肥臀,期待您会荣光再現!</p> <h3>兴隆街与扎花厂之间的一人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