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7.9.18. </h3><h3>我们敬爱的周妈妈 (周杨茜女士)于今上午11点在多伦多去世,享年100岁。</h3><h3><br></h3><h3>台湾籍的周妈妈没有后人, 而她优雅热情的一生为我们许多人带来了精彩。因而她被四川老乡乃至多伦多华人各界人士尊称为"周妈妈"。由她老人家创建的加拿大四川同乡会, 成为多伦多四川老乡的家园和同四川老家沟通的平台。她从台湾来, 却是一百年未改的地道四川乡音。谢谢周妈妈!</h3><h3><br></h3><div>周妈妈也是华西老校友, 早年间常来参加华西校友会聚会。卢沟桥事变那年(1937年), 周妈妈入读华西协合大学社会历史系。</div> <h3>之所以文头用"9.18", 是深知周妈妈的抗日情节。周妈妈的结发夫君周锡年将军是一位抗日英雄。周将军30多年前去世时, 周妈妈感觉到天都塌下了。完成周将军的夙愿, 成为周妈妈毕生的心结。</h3><h3><br></h3><h3>周锡年将军与日军受降军刀:</h3><div>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周锡年将军在南京会见刚从华南地区接受日军投降回来的罗将军。日军受降时罗将军接受了侵华日军总参谋长亲身佩戴的军刀。罗将军不喜欢这把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日本军刀,就把这把军刀赠给周将军保存。周将军深知这把军刀的意义重大,所以尽管经过多年的奔波,辗转各地,始终将此军刀珍藏,即使调任也要亲手拿在手中,以防丢失。他说他将来一定要将此军刀奉献给祖国。周将军临终时将这把军刀交由遗孀周杨茜(加拿大四川同乡会永久名誉会长)保存,嘱咐周杨茜去一定要将此刀献给祖国,并陈列在有关抗日战争的纪念馆内,警示国人毋忘国耻。</div><div><br></div><div>周锡年将军简历:</div><div>周锡年 (1916-1984), 广东台人。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后,周锡年投笔从戎,由广州暨南大学转考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院,并于第六期毕业,任国民党空军上尉作战飞行员。抗日战争期间同日本空军浴血奋战时身受重伤,后被国民政府授予勋章,晋升少校,并调往盟军太平洋舰队麦克阿瑟将军总部任连参、武官待慰。1945年日军投降后,麦克阿瑟将军乘军舰密苏里号前往东京湾签署投降日军协议。周将军随麦克阿瑟将军前往,而国民军派陆军徐永昌将军及一名随从前往,空军只有周将军一人,并成为亲历见证这历史一幕的三位中国人之一。周将军回中国南京后,国民政府记周将军大功一次,赞其工作优良,当之无愧军中精英,并受到蒋介石召见。1946-1960周将军被派往加拿大任国民党武官;1960-1966晋升少将,任国民党驻法国海陆空首席武官;1967年请求退休,携眷在加拿大定居, 1984年加拿大病逝。</div><div><br></div><div></div><div>将这把军刀送还祖国列展不容易。几经周折, 我终于协助周妈妈将此军刀送交到了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列展, 了却了老人家的心愿。</div><div><br></div> <h3>2015年时逢习马会, 我在朋友圈发了这一段, 诗人朋友罗士泉题道:</h3><div></div><div>护剑警后世,赠剑流芳史</div><div>溅剑民族血,睹剑知国耻。</div><div></div><div>我也凑一首:</div><div></div><div>欲赠此剑三十年, </div><div>奈何弹指一挥间。</div><div>路遥遥似习马会,</div><div>英雄冥目笑九泉。</div><div><br></div> <h3>2015年, 中国政府颁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勋章, 多伦多有4位老者获得, 周妈妈是其中一位。</h3> <h3>周妈妈所著自传, 记述了30年代一个大家闺秀追求自由恋爱, 嫁给一位抗日青年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华西坝!
</h3><h3><br></h3><h3>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读起来跟电影似的。大户人家玉女, 不愿家大军阀为妾, 远奔上海学艺术。卢沟桥事变命运又遭改变, 逃回四川华西协合大学改学社会历史。华西坝偶遇梦中情人, 乃抗日空中菁英。内战结束远走他乡, 虽颠沛流离, 但总能把它乡都住成故乡。身背国耻之剑, 尤如卧心嘗胆。沧海百年, 结交天下豪杰, 阅尽人间沧桑。
</h3><div><br></div><div><br></div> <h3>海峡两岸人民从来就是血浓于水。初识周妈妈, 是在1995年加拿大四川同乡会成立大会上。当时在座的一大半都是台湾乡亲, 其中不少国军将士和家属。为数不多的旅加大陆四川老乡及来自四川的大陆留学生也都到场。大会上周妈妈高歌一曲《鸽子》, 引发大会欢乐高潮。</h3><h3><br></h3><h3>周妈妈的热情好客和乐于助人的精神给她身边的人留下深刻印象。</h3><h3><br></h3><h3>当年我在多伦多开业, 周妈妈在台湾乡亲里为我大做广告, 还告别了多年的德国牙医, 把自己的健康交给了我。没有辜负她的期望, 为她补牙拔牙镶牙都获她的赞誉, 因为她变得更加年轻了!</h3> <h3>我因附庸风雅, 结识不少著名艺术家好友, 如歌唱家李小护, 胡小萍, 小提琴家候伯治, 昔日北影三朵金花之一, 今天知名国画家张金玲。周妈妈我们一起常有聚会。周妈妈还拜了胡小萍为师, 练得几曲歌剧, 成为晚会的压轴节目! </h3> <h3>2007年同游成都, 同周妈妈同抱大熊猫, 同吃宽窄巷子 , 同看川剧, 同温华西气息。</h3> <h3>咱家幺儿问世, 周妈妈亲临寒舍, 成了抱他的第一位老人。</h3> <h3>帮助乡亲, 扶上马, 送一程, 是周妈妈最大的心愿。我想, 送给周妈妈最好的礼物, 便是我们也把它乡住成了故乡。</h3> <h3>周妈妈毕生是个完美主义者, 她永远有一颗年轻的心, 她把一生都过得很精致。周妈妈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封面照她身后的画是当年拜张大千为师所作。</h3><h3>有幸成为周妈妈的挚友, 有幸为她拍过不少照片。让我们一起来庆祝周妈妈完美的一生, 敬爱周妈妈千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