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b><font color="#ed2308">序 言<br></font></b> 2017年9月8日至15日,我随某旅行社去朝鲜体验了8日游,现将我编辑的“美篇”奉献给与我同行的团友及朋友。</h3><h3> 本”美篇”的文字内容,部分来自导游解说、网上资料及自己所见感受,部分照片选自同行团友,在此一并真挚致谢!</h3><h5></h5> <h3><font color="#ed2308"><br></font><font color="#ed2308"><b>朝鲜国旗</b><br></font></h3><h3></h3><h3></h3><h3><font color="#ed2308"> </font><font color="#010101">朝鲜国旗呈横长方形。旗面中间是一条红色的宽带,上下各有一蓝边,蓝红之间由白色细条隔开。在红色宽条中靠旗杆一侧有一白色圆地,内镶嵌一颗红色五角星。 </font> </h3> 朝鲜国旗于1948年9月8日启用。<h5></h5> <h3> <br></h3><h3><b><font color="#ed2308">朝鲜旅游<br></font></b> 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国土面积12.3万平方公里,人口2400万。朝鲜位于亚洲东部朝鲜半岛北半部,北部与中国为邻,东北与俄罗斯接壤,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80%,属温带季风气候。<br> 朝鲜山高水丽,自然美景迷人:这里有雄伟壮丽,富有阳刚之气的金刚山;山势奇妙,具有阴柔之美的妙香山;有著名的元山、白头山等名山,风光无限的鸭绿江、大同江、青川江等名江。还有人文古迹如东明王陵、普贤寺、广法寺等。上述一些景点都在我们的旅游行程中。</h3> <h3><br><font color="#ed2308"><b>丹东→平壤、平壤→丹东的国际列车<br></b></font> 我们前往朝鲜旅游,乘坐的是中铁来往于丹东→平壤、平壤→丹东的国际列车(硬卧)。</h3> <h3> <br><b><font color="#ed2308">朝鲜新义州站<br></font></b> 新义州是朝鲜之旅中途经停的车站,在此站进行赴朝入境和出境检查并办理入出境相关手续。入出境在此站都经停两个小时。</h3> <h3> </h3><h3><b><font color="#ed2308">平壤站</font></b></h3><h3> 我们从丹东出发,乘坐国际列车终点站是朝鲜平壤站,去往都在这个站。<br> 平壤站于1906年随京义线的通车而投入运营。朝鲜战争结束后重建。<br> 照片(上):车站广场。<br> 照片(下):车站站台。</h3> <h3><b><font color="#010101"> </font></b></h3><h3><font color="#010101"><b> </b> 陪同我们的导游</font>在平壤站为我们挥手送行。</h3> <h3> </h3><h3><b><font color="#ed2308">朝中友谊塔</font></b></h3><h3> 朝中友谊塔坐落在平壤市中心牡丹峰麓,是朝鲜人民为铭记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用鲜血和生命建立的丰功伟绩。</h3><h3> 塔的底座是一间纪念馆,里面陈列着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志愿军名录,其中有邱少云、杨根思、黄继光、毛岸英等熟悉的名字。墙壁上有描绘参战、战斗和战后恢复建设三个场面的壁画。</h3><h3> 友谊塔总占地面积为12万平方米,高30米。塔身共有1025块花岗岩和大理石组成,象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日期10月25日。</h3><h3> 我们一行在友谊塔下,献花鞠躬,追念英雄,寄托哀思。我深切地感到,友谊塔虽历尽风雨雪霜的侵蚀,经历了近60年了光阴变幻,仍依然巍峨耸立在牡丹峰上,志愿军烈士的英名依然被中朝人民所敬仰。</h3><h3> 照片(下左):友谊塔正面</h3><h3> 照片(下右):友谊塔侧面</h3> <h3> </h3><h3> 友谊塔下展览馆内, 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名单簿。</h3> <h3><br></h3><h3> 友谊塔下展览馆内,我团一行翻阅志愿军烈士名单簿。</h3> <h3><br></h3><h3> 友谊塔下展览馆内,墙壁上描绘志愿军参战、战斗和战后恢复建设三个场面。</h3> <h3> </h3><h3><b><font color="#ed2308">万寿台</font></b></h3><h3> 万寿台大纪念碑在1972年4月建立在平壤的万寿台山岗上。总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 </h3> <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金日成广场</font></b><br></h3><h3> 金日成广场是首都平壤市的中央广场,位于大同江畔。面积75000平方米,是世界上第十六大的广场。这里是朝鲜举行庆典、集会、政治文化活动、阅兵仪式的场所。广场西侧是人民大学堂,东侧为主体思想塔。</h3><h3> 下面两张照片,分别是白天和晚上拍摄的。</h3> <h3> </h3><h3><b><font color="#ed2308">万景台——金日成故居</font></b></h3><h3> 我们是在太阳西斜,万景台被涂上金黄色之时来到这里的。<br></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金日成故居坐落在万景台,是一座普通的茅草房,四周围着低矮的篱笆。小小的庭院与几间简陋的茅草屋便是出生并度过童年的地方。</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照片:金日成故居</h3> <h3><br></h3><h3> 金日成家族成员照片,褪色的衣柜。</h3> <h3><br></h3><h3> 院落和茅草屋陈列着厨房器皿、泡菜缸,附近的水井。 </h3> <h3><br></h3><h3> 万景台景区池塘</h3> <h3> </h3><h3><b><font color="#ed2308">平壤建党纪念塔</font></b></h3><h3> 建党纪念塔坐落在平壤市大同江区纹绣大街,值此主体84年(1995年)10月10日朝鲜劳动党成立50周年之际揭幕。</h3><h3> 纪念塔占地面积达25万多平方米,塔高50米,内径42米,外径50米。</h3><h3> 照片(上):纪念塔全景。</h3><h3> 照片(下):纪念塔顶端。</h3> <h3><br></h3><h3> 群像铜浮雕</h3> <h3> </h3><h3><b><font color="#ed2308">主体思想塔</font></b></h3><h3> 主体思想塔位于平壤市中心的大同江畔,塔及其周围附属建筑占地总面积15万平方米,塔高170米,其中塔身高150米。塔顶火炬高20米,下有一直径8米的托盘,重46吨,夜间火炬可点亮。塔身前有高30米,重33吨的一组塑像。塔身上半部前后各嵌有朝鲜文“主体”二字。</h3><h3> 1982年4月15日竣工揭幕。</h3><h3> 下面主体思想塔照片,分别为白天和夜间拍照。</h3> <h3> </h3><h3><b><font color="#ed2308">千里马铜像</font></b></h3><h3> 千里马铜像,位于平壤市万寿台岗上,于1961年4月15日建成。 </h3><h3> 照片:白天的千里马铜像</h3> <h3><br></h3><h3> 照片:夜间的千里马铜像</h3> <h3> </h3><h3><b><font color="#ed2308">祖国统一三大宪章碑</font></b></h3><h3> 祖国统一三大宪章碑是在2000年朝韩首脑会晤后动工兴建的,于2001年8月14日落成。位置在平壤南郊的统一大街路口。碑高30米,占地10万平方米。</h3> <h3> </h3><h3><b><font color="#ed2308">朝鲜凯旋门</font></b></h3><h3> 凯旋门是为纪念朝鲜获得独立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而建的。凯旋门位于平壤市牡丹峰区牡丹峰大街及凯旋大街的交界处,于1982年建成。</h3><h3> 凯旋门高60米,宽52.5米,拱形门洞高27米,宽18.6米。据导游讲,这座凯旋门比法国巴黎凯旋门高出10米,堪称世界上最高的凯旋门。 </h3> <h3> </h3><h3><b><font color="#ed2308">平壤地铁</font></b></h3><h3> 乘坐平壤地铁,感受平壤市地下交通工具是这次朝鲜旅行的一个亮点。</h3><h3> 据资料,平壤地铁始建于1966年,1973年开始营运。平壤地铁最深处达地下200米,平均深度亦达100米,某些山区路段深入到150米。地铁系统除了交通运输外,还有防空洞的功能。车站有17站,路线长度34公里。</h3><h3> 照片:平壤复兴站外观。<br></h3> <h3> </h3><h3> 坐滚动电梯前往车站,一眼向下望去,看不到底部。有“好事者”从地面乘电梯到站台掐时间,用时达两分半钟。</h3> <h3><br></h3><h3> 地铁车厢</h3> <h3><br></h3><h3> 乘坐平壤地铁视频</h3> <h3><br></h3><h3> 地铁站台建筑呈穹顶状,穹顶吊灯古朴典雅。</h3> <h3><br></h3><h3> 壁画是地铁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h3> <h3><br></h3><h3><b><font color="#ed2308">万寿台喷泉公园</font></b></h3><h3> 引自资料,万寿台喷泉公园是专门为纪念金日成主席所建立的,于1976年10月竣工。公园位于万寿台景区内,公园一侧是平壤人民学习堂,也是平壤年轻人的聚集地。</h3><h3> 照片:喷泉公园水中矗立一组白色喷泉雕像,名为《下雪》,刻画了28名婀娜多姿的舞蹈演员形象。</h3> <h3><br></h3><h3> 我们来到万寿台喷泉公园时夜幕已降临,只见里有不同高度、不同种类、不同色彩灯光的喷泉在向我们展示其“美姿”。</h3> <h3><br></h3><h3> 白天喷泉公园却是另一番情景,喷出的水柱被阳光折射出一道绚丽的彩虹。</h3><h3> 照片由郭宝林先生白天拍摄的。</h3> <h3> </h3><h3><b><font color="#ed2308">朝鲜城市建筑</font></b></h3><h3> 朝鲜城市建筑传统与现代交相呼应</h3> <h3> </h3><h3><b><font color="#808080">东明王陵</font></b></h3><h3> 东明王陵坐落于西距平壤市中心25公里处。建于5世纪初,高句丽迁都于平壤时移葬于此地。该王陵于1993年5月14日,在高朱梦(东明王本名)诞辰2291周年之际改建。 </h3> <h3> </h3><h3><b><font color="#808080">定陵寺</font></b></h3><h3> 定陵寺以8角7层石塔为中心,由重门、普光殿、龙和殿、极乐殿组成。</h3> <h3><br></h3><h3><b><font color="#ed2308">金刚山——三日浦</font></b></h3><h3><font color="#ed2308"><b> </b></font> “三日浦”地名的来历:传说有一位朝鲜王原定只到此地观光游览一天,因美景的诱惑,乐而忘返,结果延期停留了整整三天,这个地方由此而得名“三日浦”。</h3><h3><font color="#010101"> 三日浦外观呈南北伸长的天然湖泊,面积0.76平方公里,周界约8公里,最深处高达4.2米,湖底清澈见底。</font></h3> <h3><br></h3><h3> 照片(上):大家小心翼翼地下坡</h3><h3> 照片(下左):山下湖水的湖面如镜</h3><h3> 照片(下右):白鹤傲立在水中岩石上。</h3> <h3><br></h3><h3> 三日浦,森林繁茂,岩石林立,山水交融,气候宜人。我身处此景,体会到了朝鲜王三天不归的原因所在。</h3> <h3> </h3><h3><font color="#ed2308"><b>金刚山——九龙渊</b></font></h3><h3> 金刚山的名,源于金刚山春天的奇景像纯净透明的金刚石,故美其名曰。</h3><h3> 金其名曰,山东西方向40公里,南北方向60公里。金刚山有12000个山峰,主峰为毗卢峰,高2639米。</h3><h3> 金刚山的峰,连山绵谷,万石如林。</h3><h3> 金刚山的石,层峦叠嶂,雄峻奇伟。</h3><h3> 金刚山的水,山泉甘甜,碧潭透晰。</h3><h3> 照片:陪同导游和景区陪同导游介绍金刚山概况及我们的行进路线。</h3> <h3> </h3><h3> 我们一行目的地是金刚山九龙渊瀑布,往返徒步山路8公里。</h3><h3> 照片:观瀑亭</h3> <h3><br></h3><h3> 在前往九龙瀑布的路上,水绕山转,景色宜人。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山谷宁静,心情愉悦。</h3><h3> 照片:九龙瀑布景观<br></h3> <h3><br></h3><h3> 山貌浑厚,彰显出大自然的造化。</h3> <h3><br></h3><h3> 山谷卵石,千姿百态。</h3> <h3><br></h3><h3> 摩崖石刻的汉字,在金刚山的山谷间比比皆是。</h3><h3> 据资料,朝鲜人在15世纪以前一直没有自己的文字,采用汉字来记录他们的语言。1443年,李氏朝鲜的世宗大王召集了集贤殿郑麟趾等学士,根据朝鲜语的音韵结构以及中国韵学创制了专门记录朝鲜语音的文字。当时文字称为“谚文”(即韩文或朝鲜文),颁布时称之为“训民正音”。1949年后才完全使用纯朝鲜文。</h3> <h3><br></h3><h3> 怪石迭出,千姿百态。</h3> <h3><br></h3><h3> 翠玉碧潭,如同颜料。</h3> <h3><br></h3><h3> 古树参天,直插云端。</h3> <h3><br></h3><h3> 初秋的金刚山,秋叶斑斓,树叶开始显露斑点嫣红,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h3> <h3><br></h3><h3> 金刚山小溪潺潺,沟谷两侧湿度大,苔藓绿茵。</h3> <h3> </h3><h3> 金刚山景区的桥。</h3> <h3><br></h3><h3><b><font color="#ed2308">开城市</font></b></h3><h3> 开城,属朝鲜特级市,在朝鲜半岛中西部,曾是高丽国(王氏高丽,918年—1392年)的首都——开京,高丽是朝鲜半岛上第一个统一国家。</h3> <p> </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板门店景区</b></p><p> 板门店已成为国外观光客的旅游点,而且有纪念品销售。</p><p>下图:金日成签名碑刻。</p><p>碑文:金日成1994.7.7(碑长7.7米)</p> <h3><br></h3><h3><b><font color="#ed2308">板门店:三八线——军事分界线</font></b></h3><h3> 三八线,是位于朝鲜半岛上北纬38°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线。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盟国协议以朝鲜半岛上北纬38°线作为苏、美两国对日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临时分界线,北部和南部分别是苏军和美军的受降区。日本投降后,就成为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临时分界线,统称“三八线”。</h3><h3> 朝鲜战争结束后,在“三八线”的基础上调整南北军事分界线,划定临时军事分界线两侧各两公里内为非军事区。即朝韩非军事区宽约4公里,长约248公里。实际上,朝鲜控制着位于北纬38°以南的开城市。 </h3><h3> 照片:朝韩双方在分界线执勤设施。</h3> <h3><br></h3><h3> 陪同我们参观并讲解的朝鲜军官与我们团员合影。</h3> <h3> </h3><h3><b><font color="#ed2308">板门店:朝鲜战争停战谈判会场</font></b></h3><h3> 朝鲜战争停战谈判于1951年7月10日在北方控制的开城市郊来风庄开始进行,在当年10月25日移到了军事分界线的板门店。</h3><h3> 照片:朝鲜战争停战谈判会场</h3> <h3> </h3><h3><b><font color="#ed2308">板门店:停战协定签字大厅</font></b></h3><h3> 朝鲜停战谈判从1951年10月25日移到了军事分界线的板门店。当时这里什么建筑也没有,只是临时搭起的军用帐篷作为谈判会场。如今,这座签字大厅连同当年谈判的会场已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场所。</h3><h3> 照片:停战协定签字大厅</h3> <h3><br></h3><h3> 停战协定签字大厅墙壁上照片及展柜里联合国徽照片。</h3> <h3> </h3><h3><b><font color="#ed2308">高丽博物馆</font></b></h3><h3> 高丽博物馆位于开城工业区。该馆最初为11世纪初叶高丽国的行宫——大明宫,当时作为外国来宾的住宿地,称作“顺天馆”,后来改作宣传儒教的“僧务馆”。1089年,最高教育机关国子监迁到这里,改称“成均馆”。</h3><h3> 今天这座古老的建筑成为展示朝鲜历史的“高丽博物馆”,馆内有大量出土文物。主要有:高丽的成立及发展的遗物,朝鲜的印刷工业发明第一个金属活字印刷的发展及它对世界的影响,朝鲜高丽青瓷,原来供奉释迦牟尼佛的铁像,铁、青铜、金属及石等制成的工业艺术产品等。</h3><h3> 照片:高丽博物馆大门</h3> <h3><br></h3><h3> 高丽博物馆院落</h3> <h3><br></h3><h3> 高丽博物馆建筑</h3> <h3><br></h3><h3> 高丽博物馆文物展厅</h3> <h3><br></h3><h3> 高丽博物馆陈列的文物</h3> <h3> </h3><h3><b><font color="#ed2308">妙香山</font></b></h3><h3> 妙香山位于朝鲜西北部,它是个区域,面积375平方公里,海拔1909米。 </h3><h3> 照片:在国际友谊展览馆别馆阳台上俯瞰周边景色</h3> <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朝鲜国际友谊展览馆</font></b><br></h3><h3> 国际友谊展览馆,分为主馆和别馆,主馆比别馆大,均为多层朝式建筑,远看似木结构,其实是混凝土建筑。馆内有升降电梯和自动扶梯,展览厅众多,整洁且富丽堂皇。 </h3> <h3> </h3><h3><b><font color="#ed2308">朝鲜国际友谊展览馆(主馆)</font></b></h3><h3> 朝鲜国际友谊展览馆主馆,建于1974年,1978年8月28日开馆,展览馆为6层楼房,建筑高43.3米,总建筑面积为5万多平方米,190个房间。</h3><h3> 照片:主馆外观</h3> <h3><br></h3><h3> 国际友谊展览馆主馆大门</h3> <h3><b><font color="#ed2308"> </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朝鲜国际友谊展览馆(别馆)</font></b></h3><h3> 朝鲜国际友谊展览馆别馆,位于主馆的对面200米处,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1996年5月开始使用。占地面积为2万多平方米,50多个房间。 </h3> <h3><br></h3><h3> 朝鲜国际友谊展览馆别馆大门</h3> <h3><br></h3><h3> 朝鲜国际友谊展览馆别馆楼上阳台</h3> <h3><br></h3><h3> 朝鲜集体参观国际友谊馆的队伍。 </h3> <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普贤寺</b></font></h3><h3> 普贤寺坐落在通往妙香山路旁,普贤寺是朝鲜五大寺院之一,在朝鲜战争时期被美国飞机炸毁,现今的寺院是战后重新修建的。</h3><h3> 据了解,普贤寺始建于公元1014年。寺内主要建筑物有大雄殿、万岁楼、解脱门、天王门,以及9层塔、13层塔。大雄殿内保存着13世纪刻印的6780卷佛教大经典。万岁楼上保存有李朝时期500多年的政府日志《李朝实录》,这些都是朝鲜宝贵的史料。</h3> <h3><br></h3><h3> 普贤寺景区建筑</h3> <h3> </h3><h3><b><font color="#ed2308">到访平壤中学</font></b></h3><h3> 我们一行,还有其他中国旅游团探访平壤一中学,学生们为游客表演乐曲合奏、歌曲,并同大家集体跳舞互动。</h3><h3> 照片:学生演出,学校院落,教室走廊宣传画。</h3> <h3><br></h3><h3> 中学文艺演出视频</h3> <h3> </h3><h3><b><font color="#ed2308">以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font></b></h3><h3> 自行车是朝鲜日常生活必不可少交通工具,从田园的羊肠小道、宽阔的公路、市区,都有骑自行车的身影。</h3> <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田园景色</font></b><br></h3><h3> 蔚蓝的天空飘荡着朵朵白云,河流滋润着大地。</h3> <h3><br></h3><h3><b><font color="#ed2308">朝鲜特色美食</font></b></h3><h3> 朝鲜冷面、铁板鸭、神仙火锅、开城铜碗(9个铜碗)餐,是这次朝鲜旅游美食的一大特色,尤其9个铜碗美食别具一格。在朝鲜几天的每顿中、晚餐都不在同一个饭店,都能给人以新鲜、新奇的感觉。</h3> <h3><br></h3><h3> 美食后,饭店都有文艺演出相送。这样我们既消除一天旅行的疲劳,又助于消化。</h3> <h3><br></h3><h3> 欢迎晚宴文艺演出视频</h3> <h3><br></h3><h3> 欢迎晚宴文艺演出视频:我团一位成员即兴表演天津快板,赢得了大家的掌声与喝彩。</h3> <h3><br></h3><h3> 饭店现场文艺演出视频</h3> <h3><br></h3><h3><b><font color="#ed2308">舒适的酒店</font></b></h3><h3> 我们在朝鲜期间住过两个饭店,即平壤市的西山饭店(一级)和金刚山景区的金刚山酒店(特级)。据导游讲,这两个饭店(酒店)在朝鲜来说,可以说属于豪华级的。</h3> <h3> </h3><h3><b><font color="#ed2308">酒店房间可收看多个电视频道</font></b></h3><h3> 我们在朝鲜住过的酒店还能收看中国的中央电视台4、7、12频道,东方卫视、辽宁卫视、凤凰卫视、凤凰资讯、澳门莲花、星空等。</h3> <h3> </h3><h3><b><font color="#ed2308">导游庄重大方</font></b></h3><h3> 朝鲜导游汉语水平高,在前往景点途中,她为消除大家疲劳,活跃车上气氛,除自己唱朝鲜和中国歌、朗诵唐诗,还乐意与大家互动,与团里成员一同唱歌。</h3><h3> 我们在朝鲜旅游期间时间虽短,但陪同我们的导游很注意自己的形象,都能给人以美感。在朝境内不足6天,她们换了3身服装,高丽航空服、休闲服、民族服,由此看出她们是出于对我们的尊重。</h3> <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结束语</font></b><br></h3><h3> 我这次朝鲜之行,因时间短,对朝鲜的了解也只能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以美篇作为纪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