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ff8a00">闵行家庭教育研修班“男孩教育”专题课程,两天的学习让家长们收获颇多,一起来看看家长们的笔记、感悟、反思和实践心得体会吧………</font></h1> <h3>家长学员反思:两天的学习,几乎所有三年级孩子身上发生过的案例都曾都在我孩子身上发生过,反过来就是说所有家长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我们都遇到了……</h3><h3><br></h3><h3>家长心得:孩子爸爸听了一天课,晚上他回去分享了心得,说感觉很好,说以后要注重孩子的教育,说要开始树立父亲尊严和榜样了,我表示完全配合。今天换我来,依然是感悟很多,课上很多次眼泪哗哗……</h3> <h3>老师张莺笔记:顾老师的讲课一直深得我心,我会把这两天学到的东西带到今后的家庭教育工作中,在我班每月一次的读书沙龙中开展“男孩教育”,把自己这两天的感知感受感悟传递给家长。</h3><h3><br></h3><h3>家长学员反思:我孩子上学期快期末考试那段时间,学校作业挺多的,儿子都要写到九点半到十点,更难过的是,经常写到一半,就崩溃得哭了,刚开始,还责备他写的慢,有啥哭的。后来,甚至在想,是不他心理出了问题。就以疏导为主,虽然,后来期末考试考得不错,但对于他的学习还是心有余悸。听了今天吴老师的课程,才发现是自己的家庭教育做的太糟了……</h3> <h3>家长李顺秀:三位老师深度剖析了男孩的性格特点,我才猛然醒悟,我眼中的浮躁,坐不住,慢性子,不爱背书,不愿花时间记单词,却想尽办法偷偷玩王者荣耀,做事简单直接的孩子是我们不了解他,有时包办的太多,有时管制的太多,以致于把他归为没有自控力的笨孩子……</h3> <h3>教师 殷国平笔记:</h3><div>1、理解男孩有冒险和探索的需要;</div><div>2、给男孩设立安全的界限;</div><div>3、有一个人能包容接纳男孩所有的错误;</div><div>4、用于承认和面对真实的自己;</div><div>5、教会男孩和解,留一条合作之路给男孩;</div><div>6、理解和尊重山顶洞人穴居的需要;</div><div>7、引导男孩合理消化情绪野兽;</div><div>8、妈妈情人--爱与安全;</div><div>9、英雄爸爸--学习模范。</div> <h3>教师学员笔记: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会将这两天的研修班学习内容,与我的家长们在“读书沙龙”活动中进行分享,让更多的家长(特别是爸爸们),能重视男孩教育……</h3><h3><br></h3><h3><br></h3><h3>教师徐坚燕笔记:听了今天精彩的讲座,丁洪海老师和吴辉老师通过数据、案例等提醒我们教师在男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更要注重男孩的生理、心理和学习方式上的差异。为了使男孩子在教育上能够获得更多的成功,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在教育上对男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注……</h3> <h3>学员笔记:顾老师的课不是第一次听到,每一次都有新的启发和感悟,《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也是枕边的必备之书。</h3><h3> 顾老师今天给了我们五大法宝,其中【法宝三:保护男孩的天赋和兴趣和法宝四:不抱怨 懂感恩】让我深有感触……</h3> <h3>学员感悟:两天的课让我又一次明白,家庭教育的关键是改变自己,优化自己,如果觉得孩子家人有问题,就好好反省自己,改变自己……</h3><h3><br></h3><h3><br></h3><h3>家长周文藻心得:这是一堂让所有家长学习如何成为一个人优秀父母的课堂,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了解教育的误区,理解孩子的心理,帮助孩子是成长!谢谢讲师耐心讲解。谢谢班主任和志愿者。</h3> <h3>家长段丽萍笔记:我需要做出三个改变,</h3><div>1.孩子有规则意识有待提高,从今天开始制订好作息时间表,以后严格实行。</div><div>2,让爸爸多参与进来,多陪伴孩子玩游戏做运动。</div><div>3,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争取以后不对孩子发脾气不吼孩子,不抱怨,积极正向鼓励和引导。</div> <h3>老师肖燕:我觉得应该让我们的家长也来学习聆听感悟,家庭教育的学习如果从孩子幼儿时期就开始进行的话那么就会少很多问题孩子……</h3> <h3>教师 蒋左卫笔记:每次聆听顾老师及其吴老师的讲座都给人一种心情愉悦的感觉,然后就会很自然地去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行为和语言 。</h3><h3><br></h3><h3><br></h3><h3>家长学员反思:今天听了丁老师和吴老师的关于男孩的特性我豁然开朗,这些年我一直把孩子易怒、粗心等的特点看成他的缺点,努力的想纠正他的缺点却没见成效,最近孩子总是和我对着干,我啰嗦他关门不听,我发怒他也开始反驳,后来会用摔书拍桌子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我很少对他微笑了,他也总是拉着脸不和我聊天了,对他我真的无计可施、让我感到非常绝望,痛苦至极!</h3> <h3>家长胡芮笔记:顾老师风趣幽默的的授课风格很受吸引,多年来我一直是《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的忠实读者,顾老师的五大法宝会对孩子的人格、人品、人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h3> <h3>家长笔记:常老师讲的参与性教育同其所感,引其所动效果非常好,这种家庭教育方式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将来孩子一定非常优秀……</h3> <h3>家长反思:课程中讲的很多很多问题我们家都是对号入座的,我几乎每天都会因为他们的种种事件而生气发怒,而他们似乎都不太在乎依旧任性调皮……</h3><h3><br></h3><h3><br></h3><h3>家长张映新反思:两天的学习,没有一点疲倦,甚至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老师的每一个案例,每一次点评,与我们家庭的实际竟然那么的相似。作为父亲,我很遗憾没能早一点参与到这样的课程上来……</h3> <h3>教师周强笔记:这两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我终于认清了自己那些莫须有的恐惧,有对学困生的担忧,也有初为人母的焦虑,而改变的来源就是这两天从几位老师那里听到的关于男孩教育的事例和男孩成长的特点,这些都解决了我心中的疑惑。教书育人,育人为先,教书为后……</h3> <h3>家长范育禄笔记:通过这次的学习,也回家操练了一下,深得爱人的理解,家庭气氛明显改善,以前小孩只会说:I love Mommy.今天主动说了:I love Mommy and Daddy. 深深的感到欣慰与课程的神奇……</h3> <h3>家长史龙生笔记:从昨天丁老师幽默的讲解、吴老师的生动的案例到今天李老师的细致叙述、常老师的互动体验、顾老师的大道至简的教导,我深刻体会到这期培训的精彩、积极、深刻……</h3><h3><br></h3><h3><br></h3><h3>老师李春丽心得:今天非常感谢丁老师和吴老师精彩的讲座,对于双重身份既是老师又是男孩妈妈的我来说,今天的讲座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不管在工作还是在家庭中,都应更新教育理念,多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并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和理解他们的烦恼……</h3> <h3>家长谢晨艳笔记:今天把听课的内容用到实践中,尽可能鼓励,少批评和指责,我儿子一天都很开心,主动做了很多事情……</h3> <h3>家长卢春燕笔记:通过今天李抒老师和常霞老师的课以后,儿子被贴的标签其实大部分都是男孩子的天性,跟随几位老师重新认识了我们家的男孩……</h3> <h3>家长王莉笔记:两天课程下来发现自己在他3岁前我犯了错误……</h3><div>1、限制了他的冒险和探索,</div><div>2、没有全部无条件接纳他的错误,</div><div>3、启发性问题没有问对。 </div><div>今后要改正:</div><div>1、提高爸爸的参与,</div><div>2、不能硬碰硬,</div><div>3、遇到问题情绪代替情感,</div><div>4、加强和奶奶沟通逐步解决隔代教育,进一步完善全家革命性改变。</div><div>5、保护孩子的天赋,培养他自主学习 ,提升生活自理能力。</div><div>6、做一些细则规定、长期规划和评价表。</div> <h3>家长韩海慧笔记:顾老师授课中提到的第一个法宝:不能缺失家庭教育素养。人类最伟大的教育应该是人文教育!家长往往犯错,以情绪代替情感。</h3><h3><br></h3><h3>家长学习反思:目前觉得6岁多的儿子存在很多问题,心里着急却找不到有效的方法。反复的啰嗦教导指责,孩子毫无反应。通过学习,意识到孩子的这些问题和他的身体特征有关系,孩子的很多“缺点",属于男孩的特点而不是缺点……</h3> <h3>老师吴蓓笔记:顾老师的课精彩纷呈,他围绕“家庭素养”这一核心,不吝为家长支了五招法宝,每一招都有生动的范例,易于理解,反思深切!我反思的不仅是在家里对儿子的教育,也联想到工作中对学生的教育以及学生身上反映出的家庭教育问题。</h3> <h3>教师高晓瑛感悟:真心感谢这两天来几位教育大咖的细致且十分有价值的讲座,是你们抚慰了我们焦躁的情绪,缓和了亲子关系,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去践行我们所学的,也许前方还有各种问题和困难,但坚信理解万岁,尊重万岁!</h3> <h3>家长吴达青笔记:常霞老师关于如何构建亲子关系的精彩讲述和范例,让我学到了好多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孩子,让孩子体会到我是真心爱他的还给我们示范了提高和强化孩子专注力的手指游戏,很赞!</h3> <h3>家长吴达青笔记:李抒老师以绘本为切入点讲述一个淘气孩子的表现深深地吸引了我,和我家大儿子是那么得相似,而我们原来却觉得他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没有去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他的这些行为,原来都是他探索这个多彩世界的本能和天性!孩子,我错怪你了!!差点要毁了你的童年和少年时光。 </h3> <h3>家长杨岳笔记:顾老师的真实视频案例分析,让我感触很多,孩子的叛逆,是在他需要感受享受爱的时候没有得到爱,需要被理解时没有被理解,只有一味的包办、千夫所指的打压或者放任的随他去,叛逆就形成了……</h3> <h3>家长学习反思:回想儿子小时候,八个月时我让他自己抓东西吃外婆不让坚持喂,一岁多继续喂,结果喂到四岁多。很多事情不可以重来,希望在将来的育儿路上我们越做越好,自勉!</h3> <h3>家长何春林心得:通过丁老师、吴老师的讲座,有了更好的认识孩子与父母的关系,需要和气倾听沟通说服。理解、懂得孩子日常的生活出现的错误背后的原因……</h3> <h3>老师&家长方晶笔记:吴老师提到了“再评价”,我能够预想到按照我儿子慢热的性格脾气,他将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获得老师很一般的评价,但是我自己内心会有一把尺子,引领我在了解、理解、尊重、接纳孩子的路上坚持下去!</h3> <h3>家长学习反思:课堂上的反思,让我真的很忏悔,分析完一个个案例后的那一刻,让我很想我儿子,恨不得马上到他面前请求他原谅,原谅我平时的打骂,原谅我的大小声....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回忆平时的那些粗暴的行为,不友善的言语。</h3><div> 一进家门,我马上跑到儿子的房间,弯下身……</div><div> 轻声细语对儿子说:“儿子,妈妈爱你!你能原谅妈妈吗?”</div><div> 儿子马上哭着对我说:“妈妈,你打我吧,我没有完成作业”。</div><div> 今天我并没有生气,如果是以前就直接又说教或打了。</div><div> 对儿子说:“我觉得你先把英语试卷做完,然后我们休息20分钟再做其他的作业,你觉得怎么样?”</div><div> 出乎意料的,他很积极的花了25分钟写完了英语试卷,结果也是很让我满意。休息了约20分钟,自己主动再写数学了。</div><div> 儿子看到了我的态度后,还不忘记跑过来跟我说:“应该也让爸爸也去上课”。</div> <h3>家长感悟:听了吴老师丁老师的演讲,我才突然明白,我之前说我儿子有很多毛病,其实问题都出在我的身上,也让我更加坚信家庭教育有多么重要,现在他刚上幼儿园,我希望不会晚……</h3> <h3>家长学习反思:孩子今年3年级了,感觉越来越不受控制、越来越难以驾驭了。有时候想想都有些害怕,怕将来我将怎样才能不被孩子给“甩”了或者说把孩子弄“丢”了?</h3><div> 两天课下来实话说,确实收获非浅,感觉三观全变了,孩子的那么多不是已经都不是什么“不是”了,反之怎么感觉倒是我们家长要更应该多多自我反省了?……</div> <h3>教师王丽娜心得:作为高中老师,经常也会班级一些男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方式感到头疼,接触了家庭教育之后才发现这些行为的背后都是父母的教养问题,父母种下的因在孩子身上呈现成果,而父母却不自知,……</h3> <h3>家长杨岳笔记:常老师的各种案例和舞台上的互动游戏,感动到场下的我,家庭是否有爱、爸爸妈妈是否相爱、家庭成员间是否能相互理解、是否会相互表达爱和理解、是否会承认错误、理解他人的错误、原谅与被原谅,这都直接的影响到了我们的孩子。这就是镜子—我们什么样,我们的家就什么样,我们的孩子就是什么样。</h3> <h3>家长范育禄感悟:通过今天的学习,认识到首先需要改变的是自己的思维模式,每个孩子的成长速度不一样,特点也不一样,需要更加有耐心,不需要随便给孩子给个评价。</h3> <h3>家长陈旗笔记:今天的培训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对于男孩子的培养要更有耐心,充分了解男孩的特性,要尊重孩子,接纳孩子,学会倾听,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指责。</h3> <h3>老师学员反思: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兼初三男孩的母亲,或许很多人会认为自己是教师,孩子教育的应该没有问题,其实不然。正因为自己是教师,因此在很多方面对自己的孩子提出了许多要求,自己的好强也让孩子颇感到压力……</h3> <h3>老师学员反思: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如焦虑),或许是因为大人无形中给予的。在接下去的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要多走进他的心田,真正把他当朋友来交往。十分感谢今天讲座的的两位老师的精彩诠释,使我豁然开朗。</h3> <h3>教师学员反思:我是一名教师,但也是一个1岁多孩子的妈妈。白天工作面对40多个孩子,晚上回家面对自己的宝宝,感觉却是在家更累一点,原因是孩子太小太调皮,对什么都好奇,却又意识不到危险……难免会没有耐心,吼上两句,甚至会打一下他的屁股……</h3><div> 听了老师的讲座后,我豁然开朗……</div> <h3>家长陈雪敏笔记:丁老师夫妻相处方式很幽默协调,值得我去学习;吴老师以育儿实例的分享让我了解到原来还可以这样与孩子相处…这些远比我自己看书籍来得印象深刻,最后感谢两位老师的给我们带来精彩演讲……</h3> <h3>家长学习笔记:丁老师的讲课中(主要是列数字),我认识到了“男孩危机”的解决刻不容缓,其中家庭教育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尤其是他爸爸身上责任重大,我们需要好好反思。</h3> <h3>家长应觉文:学习有感</h3><div>家庭教育第一条:想清楚生及育宝宝的目的,我想也许是陪伴一个生命的成长,同时自己一起再成长,使双方都具备拥有幸福的能力吧!</div><div>家庭教育第二条:安排一定的时间对孩子进行陪伴,同时需要高质量的陪伴!</div><div>家庭教育第三条:给予孩子这颗种子他所需要的养分,让他自己成长。是给予他所需,而不是我们认为的所需</div><div>家庭教育第四条:认清性别差异,明白男女差别,使用适当的方式教育和沟通。</div><div>家庭教育第五条:努力修炼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div><div>综上为昨日所悟~家庭教育是个漫长的过程,余下还需牢记本心,和孩子共同成长</div> <h3>家长学习笔记:吴老师的课上,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用理论,甚至是现身说法向我们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个耐心,宽容,幽默,有智慧的母亲如何与儿子进行对话的。</h3> <h3>家长卿彬丽学习反思:目前觉得6岁多的儿子存在很多问题,心里着急却找不到有效的方法。反复的啰嗦教导指责,孩子毫无反应。通过学习,意识到孩子的这些问题和他的身体特征有关系,孩子的很多“缺点",属于男孩的特点而不是缺点……</h3> <h3>家长学员反思:很早以前我还为自己的“虎爸”教育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管教儿子很有一套,也正因为这样,我尝到了苦果。在孩子三年级的时候,我严重的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从未有过的担心和焦虑在那时一直困扰着我!于是,我走上了寻找解决问题的道路……</h3> <h3>家长学员反思:吴老师别开生动的讲课,用诙谐幽默的方式揭示了“男孩家庭教育”中父母亲们生活中所面对的那些“头疼”的问题,“焦虑”的问题,戳中要害,让我们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深深意识到“男孩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深刻反省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和不当……</h3> <h3>学员笔记:</h3><div>常霞老师从男孩亲子关系构建与平等沟通着手,通过情景剧和学员活动的模式让我们体会到构建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学会倾听,与孩子进行亲子活动的必要性。</div><div>主要是以下几点:</div><div>1、学会倾听;</div><div>2、尊重式询问;</div><div>3、具体化表达;</div><div>4、启发性问题;</div><div>5、树立良好父母关系。</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2017年家庭教育课程时间安排<br>10月 21日周六、22日周日<br>11月 18日周六、19日周日<br>12月 16日周六、17日周日<br>地点:莘松小学</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