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font color="#ed2308">今天是培训的第六天了,连续作战没有打击老师们的学习积极性,上午下午晚上连续三个讲座,是三个班的所有参训老师集中听课,老师们都听得津津有味,积极参与大师们的互动对话,气氛热烈,热情高涨,信心满满,收获满满,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今天的精彩片段吧。</font></h1><div><br></div><div><br></div> <h3> 上午,我们集中行政楼会议厅聆听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院长卢晓中教授的课程《学校文化与特色——兼论特色学校规划研制》,课程站在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论述了其意义和特色学校的创建途径,内容比较适合学校管理者,但我们科任老师作为学校建设的主力军,了解、懂得多一些的专业知识对自己的工作和进步也是大有裨益的。</h3><h3><br></h3><h3><br></h3> <h1> </h1><h3> <i>卢晓中教授在作精彩的论述和讲解。</i></h3> <h3> <i>看我们班宣传委员成华军老师的精气神!!</i></h3> <h3> <i>其他班的怀集美女老师在提问。</i></h3> <h3> <i>其他班高要学校的帅哥团委书记在回答教授的问题。</i></h3> <h3> <i>课后交流,有你熟悉的身影吧!</i></h3> <h3> <i>与专家合照,留下的不仅仅是照片……</i></h3><h3><br></h3> <h1> <i><font color="#ed2308">号外!号外!!</font></i></h1><h3><br></h3><h3> 时间:2017年9月16日 14:30——17:30</h3><h3> 地点:陈熹音乐楼</h3><h3> 主讲:朱旭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h3><h3> 主题:《教师发展的全专业属性》</h3><h3> </h3><h3> <i>你问我什么是“全专业属性”?小编也不懂哦,一起去听大师的讲座吧!!!</i></h3><h3><i><br></i></h3><h3><i><br></i></h3> <h3> <font color="#167efb">中午休息回来,午精彩继续……</font></h3><h3><br></h3> <h3> 大师出场就是不同😝</h3><h3><br></h3> <h3> 听得好认真哦!👍</h3><h3><br></h3> <h3> 图文并茂!</h3><h3><br></h3> <h3> 亲切交流!😊</h3> <h3> 交流继续!</h3> <h3> 是辨论赛的节奏吗?</h3> <h3> 好多迷妹呀!!❤❤❤</h3> <h3> <i><font color="#167efb">17:30 下课,晚餐的时间很短,不要走远哦,精彩继续……19:00,上午听课的地方,来自海南的美女副院长一枚约定你,不见不散哦!💃💃</font></i></h3><h3><br></h3><h3><br></h3> <h3> 海南省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陈素梅特级教师在作《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观察与诊断》专题讲座。</h3><h3><br></h3><h3><br></h3> <h3> 课例分析研讨中……</h3><h3><br></h3> <h3> 再来一个课例分析!</h3> <h3> 课间讨论不能少!</h3><h3><br></h3> <h3> 商量一下班级晚会活动的安排。</h3><h3><br></h3> <h1> <i><font color="#808080">好像还缺少了什么呢??</font></i></h1><h1> 收获总会有的,请看我们的成果分享吧……人人有份,永不落空哦!!😛😛👍👍</h1><h1><br></h1> <h3> * 朱旭东教授为我们带来精彩的“盛宴”,“学习科学、情景设计、认知发展,”这是课堂上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关键词,而这三者的关系我想引用课堂上朱教授的一句话来阐述:“给学生一个情景,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这是科学。”朱教授面向农村教师讲授《教师发展的全专业属性》,既“高、大、上,”又特别接地气。今天的我们真幸福,感恩所有为我们专业发展的提升付出辛勤努力的老师们!(广宁江屯中学 姚玉霞 )</h3><h3> *今天上午听卢教授的课,认识了"学校文化"这个名词,知道它的构建有两种典型方式,……下午听的是北师大朱教授的"教师发展全专业属性",最具总结性的一句话是“只有具备学的专业,教的专业,学科专业全专业属性才称得上教师"。(兴宁大坪中心小学 柯苑玲)</h3><div> *今天上午我们聆听了华南师范大学卢教授关于学校文化内涵。“如果说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理念,但不是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精神”,是的,如果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训如此华丽,但缺失校园精神,学校的底蕴也不可能深……(怀集县洽水镇中心小学 严嘉玲)</div><div><br></div><div> *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位哲人也曾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听了卢晓中院长关于《学校文化与特色——兼论特色学校规划研制》……使我们知道,如果说建设学校文化是上级部门和校长的工作,细化到每位老师,注重建设“教室文化”应该成为我们每位老师的教育理念,如何建设“教室文化”?事实上,我们在有关学校文化论述中的大多数内容,完全符合教室文化。我们甚至可以说,教室就是一个缩微版的学校,教室具备学校的一切结构与功能。“教室文化”不仅仅局限于班级布置,还包括和它相关的班徽、班旗、班歌、班诗、班训、班级承诺(誓约)等,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室文化”凝聚的是师生对自己、对未来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每个“教室文化”都应具有自己的独特魅力,引领师生共同前行。(惠州市水口大湖学校 邓萍)</div><div><br></div> <h3>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广宁县古水中心小学 伍惠连)</h3><h3> *听了朱旭东教授讲授《教师发展的全专业属性》的讲座,让我深深认识到,想教好学生,就要去认知学生,在实生活践中教学,让学生学会感知生活,倾听大自然,“给学生创造一个情景,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培养一个将来能在社会立根立足的好学生!我们只有具备“学的专业,教的专业,学科专业全专业属性才称得上教师"。(怀集县梁村镇百德小学 梁亚授)</h3><h3>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仅表现学科专业水平的提升,更是表现在教师的学生发展知识的水平、学习专业水平、教授专业水平的提高。(怀集县梁村镇中心小学 梁秋娥)</h3><div> *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那么校园文化、校园的氛围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质,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的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梅州五华县太坪学校 邹庆霖)</div><div> *今天听了三位德高望重的教育专家讲座,获益良多!对今后引导自己和老师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班级文化”、“教师发展的全专业属性”理念让我们作为农村基层教育工作者倍感亲切!原来我们的原生态教学尚有发展空间!这是我们做得到的!今后会做得更好!(怀集县坳仔镇初级中学 董泗聚)</div><div> *今天的学习生活很充实,三场讲座给我带来了听觉和视觉的盛宴,不同的学者给我带来了不同的学术思想沐浴。今天的讲座唤醒了我沉睡的大脑。</div><div> ……</div><div> 专家们都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但偏偏这是我最欠缺的。淘书去吧!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惠州博横河中学 苏蕙)</div><div> </div> <h3> *学校文化从来不是无源之水,它是在学校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步积淀而成的。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简单地进行移植。而应该面直学校的历史,面对社会发展及变革,从学校历史中寻找学校文化发展的轨迹,探寻其成长历程,挖掘自己的学校传统,在不断的预设、应答与坚守中发展创新……(惠州博罗杨侨中心小学 蔡聪勇)</h3><h3> * 有幸聆听了卢教授、朱教授、陈教授三位大咖的课,受益匪浅。周六,本是休息的日子,我们却是“学习三班倒”,虽然累点,但大家心情愉悦。其中,最让我震撼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朱旭东教授的《教师发展的全专业属性》。朱教授对教师的全专业属性作了全面的诠释,我至少领悟到:(1)何为真正的自主学习;(2)农村文化是多么宝贵的教学资源。我是乡村教师,我骄傲!(翁源县翁城镇中心小学 黄双玉)</h3><div> *今天连续听了三位教授的精彩讲座,给我的教学理念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乡镇的教学工作生涯中,觉得要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必须具备如下几个条件:1、要有一位具有现代意识、有创新精神的校长;2.选准特色办学的突破口;3.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4.要培训一支具有特长的教师队伍;5.要有一套针对特色建设的管理制度;6.要建立一套系统的评价体系。(梅州棉洋镇中心小学 刘碧琼)</div><div><br></div> <h3> *今天我很荣幸听了华南师范大学卢晓中教授讲述关于《学校文化与特色》的论述,其中提到了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这个观点我是认同的,因为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只有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质,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的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德庆九市镇中心小学 朱耀华)<br></h3><h3> *华师大卢晓中教授的讲座,让我明白了校园一草一木皆文化,主要是在于提炼自然物特征的教育诠释和文化传统的现代诠释,赋予教育的功能。提炼出教育元素,形成文化品格。北师大朱旭东教授的讲座让我复习了学习理论,并有了新的认识,学习是要靠实践。结合农村的生活谈农村的教育资源与教育自信,为我今后在农村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农村搞教育可为。海南海口教研院陈素梅强调教师要加强学习,特别是今后教育的展望,让我感觉到压力。还好,趁着年轻,撸起袖子加油干。(连州大路边镇中心小学 成华军) </h3><h3> * 三生有幸能当面聆听到朱旭东教授的讲座,朱教授的讲座既高端又接地气,让我最深刻的是朱教授说感谢他曾经拥有的农村经历,成就了他的感知觉。他说乡村教师虽然教学条件比不上城市,但农村教育更能创设情景,情景教育非常重要,是啊,以后我要多用这个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才喜欢学,学得更深刻。 晚上陈院长讲述了时代飞速发展,教师再不换思想,不转变教学方法,就有可能换人。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怀集诗洞中学 萧昭达)</h3><h3><br></h3> <h3> *三位专家的理念超前,给人耳目一新。培训几天来,专家们一直强调的就是学习,学习才能使我们更好地发展,才能有自己的理念。其中朱教授提到的创设情景,利用农村的资源去教学,这个观点非常实际。落后的农村,孩子的接触面本来就狭窄,如果我们老师都不创造机会,让孩子去体验并感受,那结果会更糟糕。趁着美好时光,一起努力。(紫金县好义中心小学 张眉弟)</h3><h3> *昨天我是看风景之人,今天我成了风景被人看。观念的转变,角色的正确定位,需要我们教师在知识爆炸和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不断地认真学习,持续地深入反思,在学习中进步,在反思中提高,在实践中应用,争当全专业发展型的教师,迎激流而进。同时,我们也要搭建平台,引领教师在学习与反思、实践中专业发展。乡村学校有丰富的独特本乡资源,要深入挖掘,认真丛筛选,细致甄别,开展校本研究,走创办山区特色发展学校,争当特色专业教师,幸哉!(清远清江学校 何文碧)</h3><h3> *想教好学生,就要去认知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去教学,让学生学会感知生活,倾听大自然,“给学生创造一个情景,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充分利用农村的教学资源,培养一个将来能在社会扎根立足的学生!(韶关武江区江湾中心小学 邹会芳)</h3><h3> *今天听了三场讲座,简直是头脑风暴,我不是学校领导,对于这些有些力不从心,但是我可从中受到启发,如何把自己打造成特色教师……一位教师不懂得学习就是一位不合格的教师;我们要给学生开发更多的学习资源,建立农村教育的自信等独特的看法……今天很累,但获得的知识非常有价值,培训是一种收获!(惠州龙门县永汉中学 叶艳媚) </h3><h3> *朱教授的课告诉我们身为一名乡村教师,我们得觉得自豪,因为我们有着很好的情景设计条件,要学会利用身边资源。他还告诉我们要多读书,多了解孩子,才能更懂孩子。要不然自己都不懂孩子需要什么,如何去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只有把学习设计设计好,才能让每一个孩子学起来,融入进来。我们身为一名教师,要时刻学习,不要懈怠。(惠州惠城区芦洲学校 邱启妮)<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我明确了学校特色建设必须从共识度、影响力、竞争力等原则的基础上建设成教育品牌,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围绕学校的共同的核心价值。下午听取了北京师大朱旭东教授讲教师发展的专业属性,让我清楚认识了学校建设中,我们需要在教师的全专业属性条件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而实现现代学校建设的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本价值观。(惠州大亚湾二中 赖向明)</h3><h3> *……我也明白了:想规划特色学校,第一步应先让学校的孩子感到幸福,让学校的老师感到有乐趣,那么究竟要怎么才能做到呢?首先是致力于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让校园悠久的历史的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并构建师生家长的沟通桥梁,比如每月我校开展的书香校园月……形成校本课程的实施特色。学校与教师是一个共同体,我作为教师,要认同自己学校的文化理念,以我们的文化理念引领学生在活动中实践和感悟。(惠州小金口中心小学 梁嘉惠)</h3><h3> *今天听了华师大卢晓中教授的讲座,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校园文化,主要是在于提炼自然物特征的教育诠释和文化传统的现代诠释,赋予教育的功能。提炼出教育元素,形成文化品格。学习理论,并有了新的认识,学习是要靠实践。结合农村的生活谈农村的教育资源与教育自信,为我今后在农村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搞好农村教育而努力奋斗。(怀集县诗洞镇中心小学 谢子超)</h3><h3><br></h3> <h3> *台上的朱教授风趣幽默,充分肯定了在乡下长大的孩子接地气,农耕技能对教育挖掘潜能,让我们乡村教师多渠道开发,不能被城市化的教育所取代。朱教授讲到,农村长的的小孩会爬树,既锻炼身体经络,又使他的空间知觉得到开发。哇塞!第一次听到权威人士这么说,很惊讶,也有点自豪,因为我就是一个农村娃!……我反思着自己的不足,也佩服首都专家的慧眼!是的,与欧美课室文化墙引导学生关注自我情绪,跟踪心灵成长相对比,我们多么落后,也就是不专业。课的内容颇丰富,我还要好好消化,尽量做个懂教材、懂学生的老师。(惠东县白花中心小学 孙爱红)</h3><h3> *学校是传授文化的主阵地,一个没有文化的学校是很尴尬很可怕的,但是在听课之前我确实很少去思考这个问题,也一直不很明白学校的特色究竟是什么。比如校训,明明白白写在那儿,不过就是一句话而己,殊不知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所学的校训体现了她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所以我们要通过长期的师生活动,共同构建和传承学校文化。(兴宁市宁中中心小学 曾彩红)</h3><h3> *卢晓中教授的课,让我感受到如果一个学校没有自己的校园文化,那学生,老师对学校就不会有认同感,归属感,如何谈教书育人?</h3><div>下午朱旭东教授的《教师发展的全专业属性》课,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学的专业,教的专业,学科专业有机结合起来,合理使用一切能用的教育资源才能把教育做好。(阳山县太平镇白莲学校 梁汝文)</div><h3><br></h3><h3><br></h3><h3> </h3> <h3> *听了朱旭日教授的《教师发展的全专业属性》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专业知识薄弱,以后还要不断地去学习一些专业理论知识和感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来填补自己的不足,还有回去要好好利用我们农村丰富的自然教学资源[奋斗] 晚上又听了陈素梅教授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观察与诊断》让我觉得危机感重重,作为老师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在教室领域扎根,所以还是活到老学到老吧!加油!(怀集县冷坑镇金山小学 黎叶芬)</h3><h3> *……卢晓中教授所讲授的学校特色与文化专题,让我明白了学校特色与文化的传承发展应该是自上而下,在学校系统里形成个性与共同体的长远而自觉的过程,学校文化的传承打造发展需要我们善于提炼自然物特征来做适度的教育诠释,同时对学校历史文化传统作出科学发展的现代诠释,赋予教育的功能,从而提炼出教育元素,形成文化品格。而北师大朱旭东教授的讲座则警醒了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该有的严谨的治学态度,专业知识容不得模棱两可甚至在专业学习上停滞不前。也实实在在地倡导我们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教育自信,身在农村教育一线岗位,我们可以充分整合丰富的教育资源,以中小学生核心素养为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在海南海口教研院陈素梅老师的专题讲座中,非常突出地强调了我们教师加强学习,更新知识和思维方式、观察维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特别对今后教育的展望,具有前瞻性,也让我们感受到规划个人专业发展是刻不容缓的。经过三位老师的指导,我们真的得清醒地认识自己当前专业上的不足,趁着年轻,我们得继续努力充电。(河源古竹中心小学 曾庆萍)</h3><h3> *通过今天的学习,收获了很多经验,专家们的报告精彩纷呈。其中感悟比较深的是卢教授提到的,校园文化与校园特色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特色就是一块活招牌,校园文化又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其次,朱教授的教师发展的全专业属性中提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拥有‘四好’: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只有具备"学的专业,教的专业,学科的专业"全专业属性才称得上教师。最后,陈教授的课堂观察与诊断,对于课堂的观察与诊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新的教学模式指明了方向。理念支配行动,带着这些学到的理念和知识,将之带到自己平时的工作中去,用心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广宁县仲恺学校 邓小燕)<br></h3><h3><br></h3><h3><br></h3> <h3> *今天上午、下午、睌上共听了三场讲座。其中海南陈素梅院长《课堂观察与诊断》的专题讲到每一粒种子都有自己的力量和梦想。是啊!同样,每个人都有他的存在价值,我们平时在课堂上就要细心观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他们、爱护他们。(始兴县顿岗中学 陈美琪)<br></h3><div> *一整天下来,三位重量级专家教授带来一轮又一轮的头脑风暴,感觉自己的脑容量都不够了!朱晓东教授睿智幽默,课堂气氛活跃,惊喜的是在前半段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词都与农村有关:农村孩子,农村教师,农村教育资源,朱教授的话恍若一下子提高了农村教育的地位及优越性,要我们珍惜并耕耘好农村教育这块地,不要被城市化的教育方式所取代。他还讲到:科学家不等于教师,学科专家不等于教师,只有具备“学的专业、教的专业和学科的专业”全专业属性才称得上教师。强调教师专业培养的重要性。晚上陈院长的课又是另一轮的“头脑风暴”:课堂观察与诊断是一种很有效很科学跟有针对性的研修方法,但要做的工作却很多,的确,一杯水,看你加的什么料,就会得到什么样的味道。教育的路还很长,努力了才会走的更稳更远。(封开县平凤镇中心小学 莫江连)</div><div><br></div> <h3> *下午聆听的朱旭日教授的《教师发展的全专业属性》 中指出了我们农村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很多现实问题,站在农村教育的一线岗位,我们需要成为一名具备学的专业,教的专业和学科的专业的全能属性的教师。乡村教育有其丰富独特的教育资源,我们更应该坚定信心,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梅州丰顺砂田中心小学 文娟娟)</h3><h3> *今天三位专家的讲授都十分精彩。让我最有感触的是陈素梅院长给我们观看的《伊文的故事》。当时我连续写了三句话。分别是:谁来拯救你可怜的孩子?一个孩子就是一粒种子,适合的环境、适宜的肥料,一定会成长、开花。教育的成功,只是一个孩子在对的时候遇上对的你。(乐昌市梅花镇中心小学 罗银炉)</h3><h3> *今天上午听了卢晓中教授的课,让我认识到,如果一个学校没有自己的校园文化,学生、老师、社会对学校就不会有认同感,这样的学校是没有什么发展前景的。下午听了朱旭东教授的《教师发展的全专业属性》后,让我意识到在教学中应把学的专业,教的专业,学科专业有机联系起来,合理使用一切能用的社会、学校等教育资源才能把教育做好。晚上陈素梅院长用案例向我们介绍了课堂观察与诊断的理论、实施过程,这个对我们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阳山县江英中心小学 邓小辉)</h3> <h1><font color="#ed2308">注意!注意!!!下面还有!!<br>梁嘉惠老师今天的另两篇日记……</font></h1><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 <h3> *下午,朱旭东教授给我们带来了两个讲座——《教师发展的全专业属性》和《学生发展和教室文化构建》,报告指出:学生的学习决定了教师的全专业属性,教师要根据孩子的成长内容、成长层次、成长基础和成长机制教会学生学习,并教育学生学会技能能力、创新能力、认知能力和问题的解决能力,形成一位健全的人格,并通过自主学习去服务于社会,而教室文化是教师的学生发展知识建构物质文化基础,就好比以前我们的教室只重视物质文化,就一本教材、一个笔记本、一支笔、一张桌子、一块黑板、一个屏幕和一台电脑,这样的课堂已不适合现代学校的发展,必须改变,至于怎么做呢?我认为首先要建构学生发展的教室文化,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身心特点,他们会自身会思考未来会成为一位怎样的人,从而根据自身发展打造成多样的教室文化;第二是建构学生学习的教室文化,由于每位孩子的学习方式不同,作为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对学习的描绘及展示;第三是建构学生学习能力的文化,要让班级的孩子通过对生活中的实践,如:农耕、爬树、玩沙子等活动,学会质疑、举一反三、学会想象和学会推理;第四是建构制度文化,在班级里形成各种小组,互相分工合作,为班级体出一份荣誉;第五是建构学生认知和情感发展知识,以形成问题解决、专长形成和创造力。第六是构建学生情感发展知识,班级情感文化,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第七是建构学生道德和公民性发展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交友的能力;最后是建构学生健康和安全发展知识,可关注“儿童安全的十大宣言”,并把内容告知孩子,让孩子明白自己要保证身心和生命的安全。(惠州小金口中心小学 梁嘉惠)</h3><h3><br></h3><h3>*晚上聆听了陈素梅院长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观察与诊断》,我觉得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已成为新一轮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是“立德树人”。多年来我们教师一直承载着育人使命,现如今,更应该发挥学科教材的特点和教师的使命感,立足课堂,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报告中陈述了课堂观察的定义、特点、如何进行课堂观察以及怎样的观察更科学更合理,最后观看了《来自星星的孩子》两个片段,之后我在手机视频软件里把这部电影看完了,在影片的开始,我们只看到了一个调皮、倔强、爱给老师、家长惹麻烦的小男孩,他在周围人的眼里不喜欢学习,简直就是让老师和家长头痛的问题孩子。这样的孩子,可能在我们的教学中随处可见,甚至我们可能也认为这样的孩子真是不讨人喜欢,没救了,然而,他又是一个充满了奇思妙想的男孩,他世界是有感应和灵性的万物的集合,如此一位孩子离开了母亲的关爱,周围全然是陌生的环境,老师的斥责、同学的嘲笑让年幼的伊夏再难以承受,不能叛逆他便沉默,那个乐观开朗的伊夏终于在沉默中消亡了。他终日过着孤独、忍耐、沉默、害怕的日子,幸好,尼库巴老师来了,他很快发现伊夏的与众不同,于是尼库巴决定帮助伊夏……面对这两位不同教师的教学方式对比,再想想我们迫于升学率的压力,是否常常将目光聚焦在成绩优秀的少数人身上,而同时忽视了沉默的那些?请别让我们用成年人的条条款款去评价孩子,他们是多样的、而且完全个性的,平凡的我们虽然没有伯乐那样的能力可以发掘千里马的潜在能力,却可以用爱温暖他们,帮助他们,而希望多一点的人可以拥有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也许他们看起来很平凡,但是我相信每个平凡的孩子都有一颗不平凡的心。也许我们对孩子的忽视会造成孩子一辈子的遗憾。所以,我想,不管孩子的缺点如何,每个人都是善良的,只要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通过耐心的引导,每个孩子都会走上正确的道路。我们要明白每一粒种子都有自己的力量和梦想。(惠州市小金口中心小学 梁嘉惠)</h3> <h3> <b><font color="#ed2308">编完这篇美篇,小编好像又听了多场大师讲座,凌晨2:00,一点不困,空调冷风吹,心中暖意流,感谢有你们,携手同行,共耕乡村土,齐育未来花,定圆中国梦!💪💪💪</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