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应邀参加右玉考察,感谢山西通顺旅游公司王总的热情招待和美女杜鹃四天的陪伴。精心制作此图文,希望大家了解右玉,右玉真的是一个人少景美适合自驾游的好地方,更是摄影爱好者们的拍摄圣地。</h3> <h3> 到右玉学习和体会右玉精神必须的!第一站就是右玉干部学院。</h3> <h3> 右玉精神客观上是大自然逼出来的,主观上是右玉18任领导班子带领人民群众干出来的。</h3><div> 纵观右玉60年的绿化历程,就好像是一场历60年而不竭的马拉松,如果说群众是这场马拉松主体的话,那么18任县委书记、17任县长,就是领跑者。60年来,他们始终一个心思,一种干劲,换班子不换方向,换领导不换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div> <h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右玉精神”的重要批示: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h3> <h3> 谁能想到,如此美丽的右玉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却是一片不毛之地,将右玉列入“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建议全县搬迁。</h3> <h3> 右玉人用双手改变了山河,把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凭的就是这样一种薪火相传的精神。</h3> <h3> 60多年过去了,右玉从“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正是右玉县历任党员干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像接力棒一样传承的结果。</h3> <h3>右玉精神的标志性建筑--【绿化纪念碑】</h3> <h3>右玉南山公园</h3> <h3> 60多年来,右玉人民手持艰苦奋斗的彩笔,在贫瘠的土地上绘出了精美的图画,被誉为“夏天的绿翡翠,冬天的白玉石”。</h3> <h3>塞上绿洲~右玉风光</h3> <h3> 长期的民族交融与碰撞,给右玉这个地方留下了遍地的古城、古堡和林立的烽堠、烟墩,境内现存有古长城89.2公里,古城堡100多座,烽堠哨嘹墩140多个,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古堡之乡”。</h3> <h3>什么云石堡、三十二长城我是傻傻的分不清。</h3> <h3>有“富士山”之称的【牛心山】</h3> <h3>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泪花流……”,一曲《走西口》唱出了那一段岁月。</h3><div> 明末清初时,晋西北高原一带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有人形容道:“无平地沃土之饶,无水泉灌溉之益,无舟车渔米之利……。”连年的饥荒迫使无数山西难民背井离乡、北上逃荒,谓之“走西口”,这一走就走了300多年。</div> <h3> 一曲《走西口》道出了一对新婚夫妇生离死别的悲苦与近代山西人出外谋生的艰辛,它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自然、地理原因。走西口是对命运的挑战,是对新环境的开拓。走西口固然艰辛,可是勤劳智慧的人们走出了一片新天地,正是他们开启了山西“海内最富”的辉煌时代。 </h3> <h3> 走在古道上感到时光岁月的沧桑和体验当年走西口的凄凉。(成群的羊儿走西口)</h3><h3><br></h3> <h3> 沿着西口古道向南走大约500米就到了杀虎堡。实际上现在称作杀虎堡的堡城呈长方形。主要由杀虎堡、中关、平集堡三部分组成。杀虎堡在北,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城周二里,高三丈五尺,万历二年(1574年)又用砖包筑整个堡墙,成为异常坚固的军事堡垒。城堡只开南门,并筑瓮城;平集堡在南侧,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规模与旧堡相同。后来由于边境贸易的繁荣与人口增加,在南北二堡中间筑东西二墙,将两堡连接起来,称为中关,前后左右开门,东西南北四通,成为周三里一个大堡,习惯上通称杀虎堡。</h3> <h3>平集堡南门</h3> <h3> 作为军事要塞和商贸重镇的杀虎堡,独特的历史经历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杀虎堡经历了450多年的风雨冲刷和人为破坏后,残堡尚存,关隘依旧。现在旧堡内已无人居住,被当地人开垦成农田。平集堡内居民也都拆迁完毕,南北堡门之间,建起了仿古建筑的衙署、商铺及大街,看样子是要恢复当年的样子。而中关只有少数村民还在老房子中居住。</h3><div><br></div> <h3>有名的杀虎口</h3><h3> 杀虎口,也称西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境内晋蒙两省交接处,杀虎口两侧高山对峙,地形十分险峻,其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两山之间开阔的苍头河谷地,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至今大同至呼和浩特的公路,仍经由此地,建于明朝,古称参合口。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杀虎口闻名遐迩,已有两千多年历史。</h3> <h3>杀虎口是昔日晋商走西口必经的旱码头</h3> <h3> 右卫古城远远望去荒凉而带有浓浓的古代边塞韵味。城墙足有三四层楼高,登上古城墙,小小的右卫镇尽收眼底。踏进古城的老街,让人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灰色低矮的砖木结构民房不知住过多少代了,墙面由于被风沙侵蚀了多年而棱角消失,街道显得有些清净而略带荒凉感,这是一座典型的塞上小城,城门城墙都完整地保留下来,显得非常珍贵。 (此图换了天空)<br></h3> <h3> 荒废的右玉汽车站旧址,建于1958年,墙外涂有公路徽标、车站标识和“继承毛主席遗志、听从华主席指挥”的标语,富有时代特色。</h3><div><br></div> <h3>日伪时期设置的晋北实业银行右玉分行</h3><h3><br></h3><h3> 民国二十六年(1937)日军侵入朔州后,为了控制经济和金融,搜刮民脂民膏,很快建立了金融机构,并发行大量伪币。</h3><h3> 民国二十九年(1940),在大同设立了晋北实业银行总行,大量伪币的发行,是日本侵略军掠夺中国人民财富的主要手段。</h3> <h3>右卫艺术粮仓美术馆</h3> <h3>县委旧院</h3> <h3>这些老物件年头不长小时候家里都有,农村老家也是这种炕。</h3> <h3>纯朴的农民大姐正忙着收割</h3> <h3> 从小农村长大的我干起农活那绝对是杠杠的!学习右玉精神落到实处,我右手拿镰刀,弯着腰背朝天,面朝黄土地,左手抓住,搳完一刀往前一勾。哈哈割了半天都不知道割的是什么😊</h3> <h3>右玉县博物馆</h3> <h3> 右玉县独特的边塞文化、军事文化、晋商文化、西口文化,为这座县级博物馆奠定了坚实厚重的基础。</h3> <h3> 《右玉史话》是山西教育出版社在2014年8月16日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承山。</h3> <h3> 《右玉史话》一书以时间发展为脉络,以考古发现、历史遗存为视角,用娓娓道来的史话形式叙述了右玉县从旧石器时期至清代的人文历史,涵盖了右玉历史上天文地理、政治军事、职官法纪、文学艺术、仁人志士、奇闻轶事及民俗生活等内容,全面反映了右玉的历史演变和重要人物故事,既形象生动,又不失史学严谨。</h3> <h3>右玉有名的玉龙马会</h3> <h3> 玉龙国际赛马公开赛是中国唯一的与国际接轨、贯穿全年、奖金最高、专业化的赛马赛事,来自全国的400多匹马常驻山西右玉,参加每周六举办的赛事,全年38个赛事日。</h3> <h3>速度与激情的视觉盛宴</h3> <h3> 右玉的向日葵🌻都如此争艳。我要做向日葵,种在「阳光」的掌心里,做个温暖的小女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