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孩子问题】</b></h3><h3> 小雨上课总是探头探脑,不能管住自己的嘴巴,打扰老师上课。老师对他上课不遵守纪律表示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和小雨的爸爸妈妈说了之后,小雨爸爸杨妈妈都表示无奈,焦急。</h3> <h3><b>【问题分析】</b></h3><h3> 教育孩子遵守纪律,需要花大力气,需要家长与老师的共同配合,不可能一说就灵,一下子就解决问题。孩子不遵守纪律,基本原因是意志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弱。所以教育孩子遵守纪律,要从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入手。基本上,孩子不遵守纪律可以从以下两点来进行分析:</h3><h3> <font color="#ed2308"> 1、缺乏良好习惯,导致不遵守纪律。</font></h3><h3> 有些孩子有学前阶段(在幼儿园、在家里、在学前班)没有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按家长、老师要求做事的习惯,导致入学后纪律不好,甚至一直不遵守纪律。人的各种习惯是互相关联的,好习惯如此,不良习惯亦如此。一个孩子,如果生活没有规律,肯定不会有很好的纪律性。教育这样的孩子,必须从立规矩,培养良好习惯入手。</h3><h3><font color="#ed2308"> 2、孩子与老师关系不好,导致不遵守纪律。</font></h3><h3> 孩子和老师关系好不好,可以从孩子在这个老师的课堂上的表现判断。如果孩子表现得不遵守纪律,十有八九就是说明孩子和老师关系不好了。由于老师工作方法简单,对某些孩子批评责备过多,甚至讽刺挖苦,或者对孩子的问题处理不公正,不能满足孩子的正当需要,使孩子与老师之间感情疏远、反感、对立。解决这样的纪律问题,同样的需要家长和老师一起合作解决——从建立师生感情入手。</h3><h3> <font color="#ed2308"> 3、孩子的兴趣在哪个科目,哪一科的课便会遵守纪律认真听课。</font></h3><h3> 学习兴趣是一种动力,对感兴趣的学科,孩子上课就遵守纪律,不感兴趣的学科上课就可能乱说乱动。意志品质好的孩子自我控制力强,表现不明显;意志品质差的孩子自我控制力弱,问题就大。从课外知识培养孩子对学科的兴趣。比如:通过诗词歌赋培养孩子对语文的想法等。</h3> <h3><b>【菜单指导】</b></h3><h3> <font color="#ed2308"> 1、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font></h3><h3> 要求要简明、合理,坚持下去不动摇,在养成好习惯的同时,跟老师配合,培养遵守纪律的习惯。有两点最重要:一是家长能不能坚持;二是跟老师是否主动配合。</h3><h3> <font color="#ed2308"> 2、从建立师生感情入手。</font></h3><h3> 首先,家长不要对老师反感,不要当着孩子面说长论短,应以理解的态度对待老师。其次,要给孩子耐心讲尊师道理,讲“程门立雪”等尊师故事,说服孩子消除对立情绪。再次,对老师的缺点进行客观分析,适当时机以委婉的方式跟老师交换意见。还可以主动带着孩子找老师,跟老师一起讨论教育问题,要求孩子支持老师工作,主动帮助老师做一些事情。一旦师生之间隔阂化解,孩子的纪律情况会越来越好。</h3><h3> <font color="#ed2308"> 3、孩子的学习兴趣,跟老师的感情疏密有关。</font></h3><h3> 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跟教这一学科老师的感情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建议家长从两方面去做工作,效果会更好。家长们帮助孩子和老师处理好关系,成为朋友,孩子的学习自然是有兴趣的,自然是会遵守上课纪律的。</h3><h3> <font color="#ed2308">4、课后时间,孩子的违纪,家长理应重视。</font></h3><h3> 发生这样的情况之后,家长应该和老师协作,帮助孩子一起纠正错误,养成好习惯,决不能纵容。有些家长认为只要不是在课堂上违纪就没事了,其实这样子是大错特错的。</h3> <h3><b>【改变策略</b>】</h3><h3> <font color="#ed2308"> 1、课堂上孩子不遵守纪律,家长可以邀请老师和孩子在周末的时候多多交流。</font></h3><h3> 小雨上数学课的时候喜欢开小差,不遵守纪律,老师说了很多次也不听。家长在获知孩子的情况后,应该计划着怎样处理好孩子和老师的师生关系。比如说在周末的时候可以考虑邀请老师来家中做客,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相处。最后,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可爱可亲的朋友身份,改善双方之间的印象。孩子对老师的印象改观了,自然会遵守上课纪律,老师对孩子的印象改观了,自然会对孩子更有耐心。</h3><h3> <font color="#ed2308"> 2、课间孩子违纪了,家长切记不要责怪任何人,和老师一起帮助孩子。</font></h3><h3> 小雨在课间和班上同学打架,班上其他同学扯都扯不住。家长知道情况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很气愤的,但是家长不能把这种负面情绪带给孩子。家长应该在处理好孩子和打架的同学的事情之后(这里是说双方打完架之后的一些损伤情况),和老师商量应该怎么处理,毕竟老师是经常遇到这类事情的,家长又是最熟悉自己孩子的,制定出一个最适合怎么处理的对策。最后,孩子感情没有受到伤害,也懂得了和同学打架是不对的,打心底里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还和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感情更上一层楼。</h3> <h3><b>【温馨提示】</b></h3><h3> 解决孩子的纪律问题,必须与老师密切配合,调动孩子自身的积极性,持之以恒才能见效。纪律的最高境界是“自觉”,“自觉”是一步一步培养的,家长“自觉”十分重要。</h3> <h3><font color="#ed2308"><b>【做有效能的教育】</b>不必每一分钟都去学,但学得每一分钟都必须有效。</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b>【犇尐康】</b>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更多的孩子成长!</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