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 果 子
<div>花生,在我们当地俗称“果子”。由于花生遇土生根,落花而生的特性,又大多种在沙土地里,因此在收获的时候基本不用刨,直接拽着秧子薅就行了。
</div><div>“七月十五刚扭嘴)(音zui),八月十五下锅底(音dei)”通常果子的收获季节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五至八月十五之间,现在随着地膜的广泛使用,收获季节可提前二十天左右。娘还在的时候,每年都用新晒干的花生做馅,配上红糖或者再擀上些“磨谷盐”(炒熟的芝麻再用擀面杖研碎,我们当地俗称磨谷盐)烙月饼,把包好馅子的面团放在特制的模具里烙粑粑,有时候由于做粑粑的模具不好借,于是娘就把面团放在铁笊篱上印上笊篱的花纹,细铁丝组成的一圈圈的同心圆围绕着交叉有致的八根粗铁丝,很像一副太极八卦图。花生酥芝麻香足以犒劳每一条馋虫,成为撸玉米叶子的奖赏(玉米叶子可做猪的饲料)。
</div><div>时间慢慢的把记忆熥烤地焦黄带渣,任其氤氲在那个让你扎心到想哭的梦境里。就像孩子永远无法体味父母至爱的无私宽度,城里人永远无法体味到美食背后是老农指甲缝里经年累月沉积的泥土气息。
</div><div>薅果子不仅仅是纯体力活!还需要腿腰胯双臂协调运作,柔则无果,猛则落果。双腿下蹲、自然分开、腰略前倾、重心下沉、双臂试探性发力。这才是农民最美的舞姿,比起屡屡上头条的那些怒怼广场舞的城市大妈大爷来说丝毫不差!大姑娘、小伙子,不要嫌农村人土气俗气,找个农村的对象吧,人实在、又有力气。
</div><div>薅果子的时节到了,那些在外务工的农民工陆续回城了,农村是他们的老家、是他们的牵挂,是丰收和幸福的基地。他们或拖儿携女、或独自扛着蛇皮袋子的行李包,里面装满从城市里带回给儿女、父母、亲戚买的衣服或食品或小县城医院里没有的急需药。下地薅果喽!全家老少齐上阵,年纪长些的父辈开上手扶车拉上家什、小年轻的干脆把汽车开到地头,车里坐的是年纪最长的祖辈和孙辈,当然还有满满的食物和水果。蓝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碧绿的田野、凉爽的秋风,难得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大姑娘小媳妇早就卷起了裤脚,把褂子的两个前角一系,甩了高跟鞋光着脚站在泥土里,年迈的老爷爷在地头一边择果子,一边照看遮阳伞下调皮的重孙子。薅出来的果子被顺头顺尾的放在畦垄上,白花花的果子被阳光照的银光闪闪照耀出丰收的景象。午饭时间到了,安一张小桌子在遮阳伞下,从车里拿出丰盛的饭菜,甚至还有啤酒就在地头上开吃,老爷爷早把烧好的鲜果子放在青白的玉米裤子上让大家趁热快吃,烧鲜果子那种面面的、香香的味道飘荡在田野上,荡漾在人们的脸上。忙碌的场景使人自然想到一首古诗:
</div><div>《清平乐.村居》
</div><div>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div><div>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div><div>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div><div> 最喜小儿无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div><div>只是让人略感无奈的是:“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快乐”正在利益享受的冲击下磨砂朦胧。
</div><div>娘年轻的时候,是薅果子的好手。娘薅果子的时候常常一边哈撒土坷垃,一边捡拾掉了把的果子,同时又把薅果子从地里带出来的“大牙”(金龟子的幼虫学名蛴螬)捡到小桶子里,防止它来年变成“瞎眼撞子”再产下蛴螬祸害庄稼。每天早上给我们兄妹三人做好早饭吃了上学,娘就匆匆的吃点饭,带上几个煎饼和一个腌鸡蛋,再把那个五公斤的塑料桶装满水就到地里忙去了,有时甚至中午都不回家直接就着生果子吃饭。劳累了一天,吃完晚饭还要接着择果子,或者把果子连同果子秧一捆捆的扎好扔到房顶上晒。睡至半夜,常常还能听到娘窸窸窣窣的劳作声。攒下的果子卖了钱或榨了油供我们上学。娘用一个女人的肩膀和父亲一起在风风雨雨里撑起那个有爱有温暖的家。
</div><div>后来,娘病了,半身不遂、手脚不灵便,举箸提壶都显艰难,娘患的是“脑梗塞”近些年来成为中老年人多发病常见病的高致残性疾病。娘,已经薅不动果子了。由于我在乡镇卫生院工作,成天地忙,只能偶尔抽空回家看看她,推着轮椅到大街上看看村里的新变化。
</div><div>有一次,娘说她耳朵里好像有很好动听的歌声,那一次,妹妹生下了可爱的儿子。
</div><div>有一次,娘说她和父亲不知什么原因整夜的睡不安宁,那一次,弟弟因意外受伤住进了日照市人民医院颅脑外科。
</div><div>有一次,娘说她觉得这辈子薅不了果子了,那一次娘的病情加重。
</div><div>------
</div><div>那年秋天,我和父亲在电话里说我到峤山医院办事,顺便回家看看娘。等我回家的时候,父亲正好不在家。娘见我回来显然很高兴,木讷的神情一下子变得很兴奋,指手画脚的比划着,嘴里虽然咕噜不清,但我知道那是说她没力气薅果子了。细看娘时我不仅怔住:娘斜靠在轮椅边上,双腿用力夹着果子秧,用那只能活动的手艰难的择下果子,然后放进挂在推把上的塑料袋里,不用说,那是为我准备的!顿时,泪如雨下------。我知道,每一粒果子里都包含着浓浓的母爱,包含着娘的舐犊情深,母爱的包容与厚重从我们一出生就注定了一生一世,不论你多富有,不管你官多大。
</div><div>在这个薅果子季节,娘已经不在了,葳蕤的杂草下是娘长眠的那抔坟茔。“娘在,家就在;娘不在了,兄弟姐妹就过成了亲戚”,来自X染色体上的那些基因共同证明了血脉相连的生物遗传事实。
</div><div>如今家里,只剩下父亲孤独的背影和布满灰尘的旧房子老院子。“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一种很残忍的经典遗憾,可是当父母尚在的时候,我们总以各种借口无视自己与父母的疏远,甚至烦弃父母的唠叨、埋怨父母的偏心----
</div><div>白云悠悠,蓝天依旧。薅果子似乎只剩下一种淡淡的乡愁,只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父母在变老,我们也在变老!亲们,又到薅果子的时候了,我们要回家看看。
</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