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我蓝天白云 秸秆变身艺术品】垛石镇中心小学四三中队

毛毛虫

<h3><font color="#ed2308">九月,即将迈入收获的季节。近几年,焚烧秸秆现象屡见不鲜,为了宣传保护环境,拒绝燃烧秸秆,垛石镇中心小学四三中队开展了“还我蓝天白云,秸秆变身艺术品”活动。中队辅导员卢晓玉先给孩子们讲解了燃烧秸秆的危害,又让队员们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变废为宝,把秸秆制作成精美的工艺品。收获到的不仅是工艺品更是满满的成就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秸秆创意画:</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把高粱秸秆纵向割开,再根据需要截成长短不同的若干段,最后用胶水把它们粘贴在纸上,做成帆船的样子。一幅“一帆风顺”就完成啦!</font></h3><div><font color="#010101">“竹报平安”也是同样的方法做成的!把它张贴在墙上,不仅接地气,更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更多的秸秆创意画在等着你奥!</font></div> <h3><font color="#010101">用针线把秸秆串起来,做成小水桶的侧面。再剪下矿泉水瓶的底部装进去,秸秆水桶就完工啦!是不是很简单呢?</font></h3> <h3>“秸秆桌椅,”终于完工了,真的很有成就感!</h3> <h3>你知道这是什么吗?队员高洁听奶奶讲起以前的故事才知道,那时都是自己先用棉纺车纺线,才能织成布。她对此非常好奇,就在奶奶的描述下用高粱秸秆制作了这一台秸秆棉纺车。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历史更让我们懂得珍惜现在。</h3> <h3>这个蟋蟀笼可是队员范光乐和他老爸一起完成的,里面盛满了爸爸儿时的记忆。父子俩边做笼子,边诉说着童年的往事。这个蟋蟀笼不仅是份秸秆工艺品更是一份父子合力的大作!承载着浓浓的父子情。</h3> <h3>“小船儿轻轻,漂荡在水中……”这个秸秆小船也是用高粱杆做成的,它真的能在水里漂浮奥。是不是很有趣?</h3> <h3>这个迷你小屋可是花费了不少的功夫与心思。看!它还有窗户,门呢,更逼真的是它还有一个小阳台呢。它的主要材料就是高粱秸秆,铁丝,牙签。这份精致小作品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创新,更看到了小作者杨佳慧的细心与耐心。</h3> <h3>平时被焚烧掉的秸秆经过我们的创新,加工,竟然能超凡脱俗成如此有趣漂亮的工艺品。一方面减少了污染,锻炼了队员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更重要的是大家收获到了满满的成就感!你是不是也想迫不及待的做一份呢?</h3>

秸秆

工艺品

高粱

成就感

做成

队员

不仅

垛石镇

四三

中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