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我的60师(缩编后的近况)

寒啸

<h3>致敬,英雄部队60师</h3><div> </div><div> 一、60师简介</div><div> 步兵60师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部队,前身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于1938年春诞生于上海南汇县(现浦东)。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时期,先后历经8次重大调整,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不断成长壮大起来的一支英雄部队。</div><div> 1938年2月和8月,共产党员吴建功、连柏生等人,在上海浦东地区相继组建了抗日武装——南汇县抗日保卫团第2中队、第4中队。1939年6月,扩编为南汇县抗日自卫总团第2大队(简称“抗卫二大”)。1940年5月,改编为淞沪游击队第5支队(属“浙抗”领导)。1941年5月,第5支队和脱离伪军50团的部分人员,南渡杭州湾,挺进浙东敌后,与当地的游击武装会合,开辟了浙东“三北”(姚江以北的余姚、慈溪、镇海三县)地区抗日游击队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斗争,粉碎了日、伪、顽的疯狂围剿。为隐蔽发展,1942年8月,改编为三北游击司令部。1944年1月,奉命公开新四军浙东游击队番号(简称“浙东游击队”),辖第3、5支队(含金萧支队、浦东支队,以及三北、四明自卫总队)。1945年2月,改编为新四军苏浙军区第2纵队,辖第1旅(第3、4、5支队)、第2旅(该旅系起义的国民党第3战区挺进第5纵队改编,辖第7、9团)。同年11月,随江南抗日主力渡江北撒,在江苏涟水整编为新四军第1纵队第3旅。1946年7月,随纵队北上山东,编入山东野战军序列,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第3旅。1947年1月,在山东莱芜改编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第3师。1949年2月,在安徽宿县改编为20军第60师,下辖178团、179团、180团。1950年9月,在山东邹县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第20军60师。同时,组建师炮兵团。10月,随军入朝参战。不畏强敌,英勇善战,涌现出毛张苗等5名一级战斗英雄。1952年10月,奉命回国归建,驻防上海罗店。1953年3月移防浙江黄岩、海门地区,担负海防任务,改编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20军60师。1953年3月,部队整编,组建坦克自行火炮第265团;师炮兵团改称炮兵第340团;180团改编为军炮兵教导营;20军特务团改编为第180团。1955年1月,参加解放一江山岛登陆战。一江山岛登陆战,是人民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受到毛泽东主席高度评价:“一江山岛登陆战,打得很好!我军首次联合作战是成功的。”1956年10月调驻湖州。1962年1月移防金华,驻罗店。1962年被中央军委指定为战备值班部队,执行紧急战备和战备值班。1966年至1970年担负国防施工、农场建设和备战备荒任务。1971年7月,执行浙东南战备任务。1975年5月,奉令随20军建制转隶武汉军区,移防河南,驻明港,担负战略预备队任务。1975年8月赴豫南地区抗洪抢险,广大指战员发扬“两不怕”的革命精神和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出色完成了抗洪抢险任务,师工兵营舟桥连荣立集体一等功。 1979年3月,部队奉命扩编,执行北方甲种步兵师编制。从南京军区、福州军区、铁道兵部队、河南省军区等22个军以上单位调入兵员6500余名。1980年12月,部队由战时编制恢复平时编制。1982年7月,参加河南信阳地区抗洪抢险。1982年12月,部队奉命整编,由甲种师精简为乙种师。1984年,20军奉命组建侦察大队,师侦察连为侦察大队4连,赴滇作战。战后被昆明军区授予“英雄侦察连”荣誉称号,连长郑现荣、副连长章为民等4名官兵荣立一等功。1985年1月军委总部赋予60师“新兵教导师试点训练任务”,同年9月,全军体制编制调整,执行步兵师(北方)乙种编制,改称第20集团军第60师。步兵第180团撤销,第59师175团(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是在著名的“沙家浜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编入60师。下辖第175团、178团、179团和炮兵团。1998年8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部队赴湖北荆江抗洪抢险,为夺取抗洪抢险斗争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央军委给60师记集体二等功。1998年10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和总参谋部命令,第20集团军执行新的编制,60师改编为摩托化步兵60旅。2008年5月,奉集团军命令赴四川汶川参加抗震救灾,旅长夏世富等4名官兵及沙家浜连、教导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分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2011年12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部队编制体制调整,摩托化步兵60旅改编为机械化步兵第60旅。2013年,奉命组建以60旅为主的济南军区第八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部队,执行国际维和任务。2013年11月,改编为全军第一批数字化机步旅。</div> <h3>二、著名的11次战斗战役</h3><div> 英雄的浙东劲旅,在历次革命战争中,斗智斗勇,浴血奋战,打过或参加过上千次战斗、战役,如同钢刀 上的刀尖,直插日寇占领区,国民党心脏、美军阵地要害,盘踞台湾蒋军门闩。其中著名的战斗战役有:</div><div>  抗日战争:阳觉殿战斗、血战大鱼山岛、朱家店伏击战、三垛伏击战。</div><div>  解放战争:澉浦突围战、泰安攻坚战、淮海战役罗河堤战斗。</div><div>  抗美援朝:二次战役乾磁开战斗、五马峙战斗、千佛山鸡雄山防御战。</div><div>  新中国成立后:一江山岛登陆战</div> <h3>三、著名的英雄(模范)集体</h3><div> 英雄的浙东劲旅,英雄带出英雄的集体,英雄的集体锤炼出英雄。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时期,英雄连、英雄排、英雄小组辈出。据统计,曾涌现出英雄营连25个、功臣班排31个。其中著名的英雄(模范)集体有:</div><div> 1、抗日战争时期:观杰中队</div><div> 2、解放战争时期:孟良固战役大功连、政纪模范连、淮海战役大功连。</div><div> 3、抗美援朝时期:尖刀5连、钢墙铁臂连、突破朝阳江连。</div><div> 4、和平年代:英雄侦察连、抗洪抢险英雄连、抗洪抢险模范营、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div><div><br></div><div><br></div><div>  四、战争年代、和平年代英雄模范</div><div> (一)战功卓著的英雄模范</div><div> “时势造英雄“。革命战争造就了千百英雄。英雄的浙东劲旅,英雄辈出、代代相传,传承代代。曾涌现出战斗英雄(模范)296人,其中战功卓著的英雄模范有:</div><div> 1、抗日战争二级人民英雄:观杰。</div><div> 2、解放战争华东一级英雄:毛杏表、寿志高、马思进。</div><div> 3、抗美援朝一级英雄(模范):毛张苗、沈如根、魏玉德、张益仁、余新发。</div><div> 4、抗美援朝一级工作模范:牛士才、应保福。</div><div> 5、抗美援朝命名的战斗英雄:</div><div> (1)反战车英雄:潘泽民、朱友恒。</div><div> (2)孤胆英雄:程九岭、曹光景。</div><div> 6、一江山岛战役战斗英雄:吕有库、王必和、孔祥意</div><div> (二)和平年代英模人物</div><div> 1、雷锋式干部:陈永双、申广文、杨龙兴(武汉军区授予)。</div><div> 2、雷锋式战士:姚景德(武汉军区授予)。</div><div> 3、模范营长:利少安(济南军区授予)。</div><div> 4、模范连长:夏世 富(济南军区授予)。</div><div> 5、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翁竹山(共青团中央授予)。</div><div> 6、抗洪抢险模范连长:邢卫民(济南军区授予)。</div><div> 7、抗洪抢险硬骨头战士:张丙雷(济南军区授予)。</div><div> 8、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夏世富、亓春、郑维荣、李合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div><div> 9、“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先进个人:李兆虎(共青团中央授予)。</div> <h3>五、在历次革命战争中牺牲的烈士</h3><div> 在风雨血腥的战争岁月里,无数革命烈士为国家前途、人民解放,赴汤蹈火,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据有姓名可查的7197人:</div><div> 1、抗日战争牺牲的287人;</div><div> 2、解放战争牺牲的3887人;</div><div> 3、抗美援朝牺牲的2394人;</div><div> 4、解放一江山岛、大陈岛战斗牺牲的423人;</div><div> 5、浙江沿海岛屿作战牺牲的206人。</div><div> 革命烈士们永垂不朽 !</div><div><br></div><div><br></div><div> 六、革命战争中成长的中共省委书记、开国将军</div><div> 英雄部队60旅曾涌现出4位中共省委书记、3位开国中将,17位开国少将。</div><div> (一)省委书记</div><div> 1、 彭冲:曾任江苏省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div><div> 2、 谭启龙:曾任浙江、山东、福建、青海、四川省委书记,中央委员。</div><div> 3、陈伟达:曾任浙江省委书记处书记,天津市委书记,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div><div> 4、黄知真:曾任湖北省委书记,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div><div> (二)开国将军</div><div> 1、中将:刘飞、张翼翔、彭林。</div><div> 2、少将:何克希、张文碧、刘享云、邱相田、程业堂、王胜、刘毓标、谢忠良、张英、陈挻、颜伏、钟发宗、彭飞、杨家宝、林国胜、黄烽、曾绍墟。</div><div><br></div><div> 七、社会主义时期服役成长的将军</div><div>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大踏步前行。同时,也不断历练出优秀的指挥员,他们中有上将2位,中将4位,少将16位。</div><div> (一)上将</div><div> 1、张仕波(曾任60师师长,后任国防大学校长,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div><div> 2、刘永治(曾任60师政委,后任总政治部副主任,中共第十六、十七届中央委员)。</div><div> (二)中将</div><div> 1、杨志琦(曾任60师参谋长,后任济南军区副司令、总参谋长助理)。</div><div> 2、郝保庆(曾任60师师长,后任济南军区副司令)。</div><div> 3、李洪程(曾任60师师长,后任济南军区副司令)。</div><div> 4、陶方桂(曾任60师政委,后任兰州军区副政委)。</div><div> (三)少将</div><div> 1、张祥林(曾任60师副师长,后任济南军区副参谋长)。</div><div> 2、袁家新(曾任60师师长,后任河南省军区司令)。</div><div> 3、方文生(曾任60师政委,后任济南军区装备部副部长)。</div><div> 4、马秋星(曾任60师参谋长,后任济南军区副参谋长)。</div><div> 5、王建武(曾任60旅政治部主任,现任西藏军区政委)。</div><div> 6、汤秀庭(曾任60师178团政委,后任武警黄金部队政委)。</div><div> 7、冯寿淼(曾任60师政治部副主任,后任总参谋部陆航部政委)。</div><div> 8、吴湘庆(曾任60师180团副团长,后任广州军区副参谋长)。</div><div> 9、范匡夫(曾任60师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后任浙江军省区副政委;被南京军区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中共中央组织部表彰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div><div> 10、任天佑(曾任60师政治部干事,现任国防大学战略研究部主任)。</div><div> 11、张红兵(曾任60旅政委,后任20集团军政治部主任)。</div><div> 12、郑家概(曾任60旅长,现任中部战区副参谋长)。</div><div> 13、王金仪(曾任济南军区联勤部副部长)。</div><div> 14、朱永和(曾任60师175团参谋长,现任安徽省武警总队司令)。</div><div> 15、张洪潮(曾任60师炮兵团干部股股长,现任江苏省武警总队政委)。</div><div> 16、姜锐刚(曾任60师司训队排长,后任总后军交运输部副部长)</div><div> 英雄部队60旅的辉煌业绩将彪炳史册、光照千秋,与日月同辉。衷心祝愿英雄部队60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为强国强军建设再作新功献、再立新功!</div><div><br></div><div> 根据原陆军第二十集团军军史1996年版(上卷)、2017年版(上卷)及《刀尖——浙东劲旅英雄事迹纪略》整理。(2017年6月16日)</div> <h3>明港近况:</h3><div>现在60旅正在换防和调整过程中,准备5月份前往渭南驻防。营区状况:一是整个营区都在花园树林中,主要集中在原178团营区里。原179营区已划给坦克团,180营区前半部分为生产地,后半部分给明港钢厂作家属区。炮团和师医院已改成重型装备区。营区内喜鹊白鹭成群。从南到北三条路分别为沙家浜路,孟良崮路,一江山路,十分整洁宽敞。二是保留了英雄连队的名字。沙家浜连,铜墙铁壁连,叶挺连等都在。三是装备精良,完全出乎于我们的想象。四是训练正常,兵王带领的比武队挥汗如雨地在练。四是干部配备神速,19号习主席训令一下,20号旅领导命令即到,政委去空中打击旅任职,团长去军分区人武部任职。且这次转业转岗的干部没有征求意见一说,上级直接下命令。60师从1975年移防到明港,到今年5月换防共42年,正式落下帷幕了。英勇的老部队一一再见了!留下我们青春岁月的笫二故乡明港一一再见了!</div> <h3>老兵情结,兼寄180团特务连筹委明港行</h3><div>2017.8.28</div><div>数载相思扰老兵,今朝首度访军营。</div><div>当年旧部存高节,后起群雄积大成。</div><div>器械场中重练练,晨操路上再行行。</div><div>门楼哨位徘徊久,一草一沙都是情!</div> <h3>军人情结</h3><div>2017.8.25</div><div>号角边关起,遥闻戈马声。</div><div>红心牵八一,绿梦绕军营。</div><div>相约曾经地,畅谈战友情。</div><div>休言人事老,犹可上征程。</div> <h3>2017.8.23利少安副司令员与王家松战友摄于师部大门前</h3> <h3>无题</h3><div>2017.7.20</div><div>高天极目雁南归,卸甲归农愿久违。</div><div>抚竹吟风枝节瘦,听蕉承雨叶身肥。</div><div>红歌给力崎岖跨,军号牵魂梦翼飞。</div><div>今得边关闻马啸,摧鞭莫问我名谁。</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