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教授冯晓霞学术报告会—区域游戏中的深度学习

巧乐滋

<h1>真正的学习是一个愉快的过程,而带着责任学习将会更有意义,有幸聆听了北师大冯晓霞教授的学术报告会—区域游戏中的深度学习,获益良多,感触颇深!</h1> <h1>区域游戏中幼儿能否进行深度学习?早期教育观念就已经提出要注重教育的过程,学习是有不同层次的,学习过程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冯晓霞教授深入浅出的给我们分析了浅层学习和深层学习的特点以及教育过程引发的教育结果。</h1> <h1>幼儿期幼儿能够进行深度学习吗?青岛实验幼儿园以主题"爱家乡教育《我们的城市》"实际案例证明,幼儿能够进行深度学习,而且幼儿的已有经验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结果。搭建过程包含很多深度学习的因素(积极主动性、新经验的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力学原理概念的掌握等)。</h1> <h1>早期教育是后期教育学习的基础,不见得学到的东西是能够说出来的,而真正的感受不见得能够用语言表达。搭建中孩子的活动经验对未来孩子的学习有重要意义,发展孩子的空间能力,对将来学习如何建立空间概念有重要意义,发展思考能力,遇到困难能够想办法克服,为将来的学习做准备,效果长远!</h1> <h1>深度学习是有探究和思考的,是不是所有材料,情境都能引发幼儿深度学习?创设的环境是不是有需要幼儿解决的问题?复杂程度是否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这都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h1> <h1>两种不同的&quot;食品一条街&quot;(大班),我们在幼儿园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孩子发展创设的,关键看在这种情境下孩子得到怎样的发展,做到儿童利益最大化!</h1> <h1>活动要有持续性,幼儿做的事多,活动内容丰富,学习的机会多,就会更多的调动原有经验、需要、想象和表征。作为教师,我们不能离开孩子在区域活动中的活动来评价活动,环境创设要以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来评价。</h1> <h1>考虑创设的环境引发孩子什么经验、发展、体验!要有一个分析框架,有利于思考环境创设问题。</h1> <h1>了解孩子对影子的了解(已有经验),艺术是表达自己对周围情感认识,表达情感态度的行为方式!</h1> <h1>利用作品分析法大致了解幼儿对于光和影的感受。</h1> <h1>我想像影子的样子!</h1> <h1>让孩子亲自去观察是否和自己画中的一致!</h1> <h1>发现不同,开始探究。</h1> <h1>试试看用沙子能不能把影子盖住!</h1> <h1>用布能不能把影子盖住呢?</h1> <h1>我趴在地上影子是不是就不见了?</h1> <h1>躲在阴影里影子就消失了!原来有光的地方才有影子。</h1> <h1>躲在一个人的后面是不是就只有一个影子了?</h1> <h1>晚上的影子和白天的影子不一样!</h1> <h1>他们好像明白了什么!</h1> <h1>探究把影子画下来的方法。</h1> <h1>教师为幼儿创设探究影子的情境。</h1> <h1>舞台上幕布后的影子游戏。</h1> <h1>不同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最后的学习结果会有很大不同,很多问题,讲解并不能马上理解!</h1> <h1>自编自演的纸偶表演《我们去游泳》</h1><h1> —台湾新生小学附幼</h1> <h1>让幼儿挑战原有经验和能力,活动要有一定深度。</h1> <h1>学习经验不能太单调,不利于全面发展,应适当引进一些主题,在教学和游戏之间搭建桥梁,启发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展活动应用。</h1> <h1>准备上小学的幼儿参观小学后的拓展活动!加深对小学的了解。</h1> <h1>孩子们决定给幼儿园留个纪念,亲手制作幼儿园模型。</h1> <h1>幼儿深度学习自主搭建作品。</h1> <h1>激发、鼓励探究与思考的表征活动—让学习看得见。</h1> <h1>《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区域创设情境。</h1> <h1>区域游戏是一个特别值得研究的领域,如果我们能把活动区创设成一个包含有真实问题需要幼儿解决的游戏情境,它原本应该具有的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作用,就能充分的发挥出来。</h1>

学习

幼儿

影子

深度

创设

活动

孩子

游戏

情境

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