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我们朝邑这一带人,习惯把菜卷叫做纸卷。可能是觉得合格的菜卷包菜的面皮一定要薄而又薄,如同是用纸包着菜馅一般吧。我爱吃纸卷,尤其在小时候食物不充裕的情况下,吃上几节纸卷,那可是一顿难得的美味——纸卷蘸着蒜汁,再抹上辣椒,纸卷未进口,口水先直流。</h1> <h1> 妈妈卷的纸卷,味道又很特殊。每次卷纸卷的时候,她总是尽量地丰富着菜馅儿的内容,除了韭菜、南瓜、西葫芦等鲜菜之外,又会加入些先前晾干了的豆角干、茄子干甚至是蘑菇干,再配些黄花菜和粉条,那味道觉得比肉好吃十几倍!咬一口觉得又香又劲道,不仔细品味,还真弄不清馅里都有啥。</h1> <h1> 其实卷纸卷和包素包子基本是一个来派,一样的馅一样的面皮,只是包子要一个一个的擀皮儿一个一个地包,太费时间。那时农村地里活多,可不允许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到做饭上。而纸卷就实现了省时省工,而且效果和味道又不比包子差。先像擀面一样擀上一大张面皮儿,尽量的擀薄;然后将拌好的馅儿均匀地洒在面皮上,再从中间掏个洞,用纸一样的面皮儿卷着菜馅一层一层的向边缘卷去,形成大大的一个环;用手捏一捏捋一捋,把皮粘牢固,最后用刀切成一节一节的,从两端向中间挤一挤,就可以上锅蒸了。</h1> <h1> 待锅里水开气圆十几分钟,便弥漫出馅料的菜香。再蒸上十来分钟,纸卷基本上就熟了。停火捂上几分钟,一揭锅便是满屋飘香。性子急的人会直接用手拿着一长节(约一二十公分长)蘸着蒜汁醋水吃起来,而细致一些的人,会把纸卷切成几公分长的小段,盛在盘子或碗里,然后用筷子夹着蘸汁吃,或者将汁子均匀地浇到纸卷上吃。纸卷,原本就是忙碌的农妇的杰作,而今却成了城乡人人都爱吃的美食。爱吃归爱吃,年轻媳妇会做纸卷的却越来越少,纸卷也逐渐成了“妈妈的味道”。</h1> <h1> 我的妈妈马上八十了,记性越来越不好,甚至刚吃过饭收拾完,就想不起刚才吃的是啥。但我的生日,妈妈却奇迹般的记着,先一天便给我唠叨,生日的当天早上七点多就又给我打电话,问我想吃啥饭,让我这近五十岁的人唏嘘不已。还有一次我和妻子出外回来晚了,刚好妈妈卷的纸卷还剩些,我们也就再没弄啥饭,把纸卷全部吃完了;结果随后的两三天里,妈妈的午饭都是纸卷……唉,幸福的心酸呀!</h1> <h3></h3> <h3></h3> <h1> 如今妈妈卷的纸卷皮也不再像纸那样薄了,菜馅调得也不再那样美味了,有时甚至会重复地调上两次盐;就像已不再年轻光鲜的妈妈,满头银丝,皮肤粗糙……但那丝毫不影响我永远爱我的妈妈,永远记着那纸卷的味道。</h1> <h3></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