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167efb">作者 杨锦伟</font></h3> <h3>最近我们踏上了西北高原,亲近了高原海拔3000米的青海湖、茶卡盐湖、多鲁克湖,穿越柴达木盆地、大柴旦、走出了无人区,经过沙漠绿州,沿着河西走廊,看千年敦煌、登嘉裕关城楼。行车3600多公里,饱览了西北高原的大漠风情,特别是过酒泉武威,翻越3800米的祁连山后,一睹张掖七彩丹霞和卓尔山国家公园祁连山草原,无数如画的风景,真的是“天境祁连”,真的可与瑞士媲美,真的看的让人醉。现编西北之行一、二、三系列篇章,与大家分享!</h3> <h3><font color="#ed2308"><b>一、金城一一兰 州</b></font></h3><div><br></div> <h3>兰州,简称“兰”,是甘肃省省会,</h3><div>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div> <h3>自汉至唐、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出现了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盛况,兰州逐渐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联系西域少数民族的重要都会和纽带,在沟通和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h3><div> </div><div><br></div> <h3>迎面看到的兰州火车站广场上的〝马踏飞燕〞雕塑,它不同寻常。它是1983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又被定为国宝级文物。雕塑中的马踏飞燕,形象矫健,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马踏飞燕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h3> <h3>据查,它是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江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马踏飞燕”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 </h3><div> </div><div><br></div> <h3>兰州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h3> <h3>黄河自西南流向东北,横穿全境。</h3> <h3><b><font color="#ed2308">金城一一兰州夜景</font></b></h3> <h3>著名的黄河母亲雕像。</h3> <h3>黄河铁桥位于兰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关前,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明代洪武年间(公元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年),先是建的浮桥,名叫镇远桥,因其扼守要津的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桥”。</h3><div>后(1907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30.669万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终于在黄河上架起第一座铁桥,长233.33米,宽7米。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 是兰州市内标志性建筑之一。</div> <h3>横跨黄河的中山桥,成了兰州的地标建筑。</h3> <h3><font color="#ed2308">二、青藏高原湖泊一一青海湖</font></h3> <h3>青海省地处于中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 ,有着“世界屋脊”的美称</h3><div>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div><div>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限。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三江源”、“江河源头”、“中华水塔”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也在青海,因此而得名“青海”。</div><div><br></div> <h3>这里的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和咸水湖,地处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的西北部,我们面包车沿着漫长的〝天路〞一路行进。</h3> <h3> 青海湖的四周是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大通山,东面是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是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海拔3600~5000米之间。</h3><div> </div><div>青海湖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青海湖水平均深约21米多,最大水深为3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div> <h3>湖前大片的花与草,行进中禁不住探头、神往、把美景收入相机……</h3> <h3>湖面海拔3196米高的青海湖。清澈湖水,天水一色,湖光交织。</h3> <h3>青海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汽车向西行进,青海湖似飘带一直向远处延伸……</h3> <h3><font color="#ed2308">三、进入柴达木盆地</font></h3> <h3>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中,地势最高的盆地。柴达木不仅是盐的世界,而且还有丰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种金属矿藏,如冷湖的石油、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等都很有名。所以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的美称。看下面草坡上矗立着大幅宣传标语一一祖国聚宝盆柴达木。</h3> <h3><font color="#ed2308">1、柴达木盆地的天空之镜――茶卡盐湖</font></h3> <h3>青藏高原从前是海洋的一部分,经过长期的地壳运动,这块地面抬起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结果海水留在了一些低洼地带形成了许多盐湖和池塘,茶卡盐湖就是其中一个,茶卡(qiǎ)湖内的盐几乎无穷无尽。</h3><h3><br></h3><h3><br></h3><h3>“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是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附近的一个盐湖。</h3><h3> 盐湖镶嵌在雪山草地间而非戈壁沙漠上,被旅行者们称为中国“天空之镜”。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h3><div> </div><div><br></div><div><br></div> <h3>茶卡盐湖在约20万平方公里的柴达木盆地中。夹在祁连山支脉完颜通布山和昆仑山支脉旺尕秀山之间,湖面海拔3100米,东西长15.8公里,南北宽9.2公里,呈椭圆形,总面积105平方公里,相当于16个杭州西湖一样大。</h3><div> </div> <h3>大型盐雕作品矗立在茶卡湖边。</h3> <h3>脚踏白花花的盐沙,不一样的视觉。</h3> <h3>我们乘坐盐湖游览的小火车。</h3> <h3><b><font color="#167efb">2、柴达木盆地上的淡水湖――可鲁克湖</font></b></h3><div> </div><div>可鲁克湖在柴达木盆地的东北部,距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德令哈约50公里的怀头他拉草原上,有两个一大一小、美丽恬静的湖泊,名叫可鲁克湖和托素湖。它们就象是两面熠熠闪亮的巨大宝镜,镶嵌在浩瀚的戈壁、茫茫的草原之间。</div><div>可鲁克湖和托素湖虽然相距很近,然而它们的姿态、风貌和性格却迥然不同。</div><div>可鲁克湖属于微咸性淡水湖,湖水色清澈,湖面平静,景色绮丽旖旎杂草丛生,尤其是浮游生物极其丰富,鱼类很多。</div> <h3>托素湖(托素淖尔),也是蒙古语,意为“酥油”。面积比可鲁克湖大3倍还多,约180多平方公里。托素湖湖面辽阔,湖岸开阔,无遮无拦,晴天时,湖面烟波浩淼,水天一色,蔚为壮观;大风刮起,则浪涛汹涌,浪花飞溅,拍岸有声,动人心魄,但,托素湖则是典型的高原内陆咸水湖,水生动植物和浮游动植物很少,湖的周围全是茫茫的戈壁滩。</h3> <h3><font color="#39b54a"><b>3、进入柴达木盆地无人区</b></font></h3> <h3><br></h3><div>连绵祁连山,位于甘肃和青海境内,是两省的界山,东起乌鞘岭,西止当金山口与阿尔金山相接,你知道祁连山有多大?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祁连山并不是一条单独的山岭,而是由一群西北东南走向的高山与宽谷盆地平行排列组成,山地宽达400公里,是由7条以上的山脉组成的山系。从东到西有冷龙岭、托勒山、托勒南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等大山,自北而南包括有8个岭谷带,其间也夹杂有湖盆、谷地,如疏勒河、党河、黑河、大通河和哈拉湖及青海湖等。</div><div> 山峰海拔有多高?多在4000米以上,最高峰疏勒南山团结峰海拔6305米。</div><div> </div> <h3>祁连山中的河谷和洼地,海拔平均3000多米;而祁连山浪峰般的高山顶一般都在4000至5000米之上。再加上这些由冰雪和石头,凝成了形奇状怪、棱角分明的雄伟脉脊,石骨峥嵘,鸟道盘错, 绵绵不断,更显得祁连山,气势磅礴。</h3> <h3><font color="#ed2308">4、柴达木无人区的野骆驼和岩羊。</font></h3> <h3>车行几百公里,荒无人烟,手机亦无信号。</h3> <h3>大漠上出现野骆驼</h3> <h3>大漠陡峭的岩石山崖上,看到了岩羊。</h3> <h3><b><font color="#39b54a">四、沙漠绿州</font></b></h3> <h3>走出柴达木盆地,进入沙漠绿州。</h3> <h3>山羊群。</h3> <h3>绿棚下的串串葡萄,</h3> <h3>大片的枣树,树上枣子累累。</h3> <h3><b><font color="#ed2308">五、甘肃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国家风景区</font></b></h3> <h3>进入风景区呜沙山的大道。</h3> <h3>敦煌鸣沙山是国家级重点旅游风景名胜区,位于祖国西北,是丝绸之路上神奇瑰丽的甘肃旅游景点。地处甘肃省敦煌市南郊七公里,在巴丹吉林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过渡地带,面积约200平方公里。鸣沙山有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 鸣沙山、沙峰起伏,山“如虬龙蜿蜒”,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h3> <h3>极目远眺,敦煌鸣沙山那一道道沙峰如大海中的金色波浪,气势磅礴,汹涌澎湃。细看山坡上的沙浪,如轻波荡漾的涟漪,时而湍急,时而潺缓,时而萦回涡旋,真是迭宕有致,妙趣横生。站在沙海中,天地豁然开朗,</h3><h3><br></h3><h3>所谓鸣沙,并非自鸣,而是因人沿沙面滑落而产生鸣响,是自然现象中的一种奇观,有人将它誉为“天地间的奇响,自然中美妙的乐章边鸣声随之而起,初如丝竹管弦,继若钟磬和鸣,进而金鼓齐,轰鸣不绝于耳。正是这奇妙的声乐吸引了无数游人来旅游,使敦煌鸣沙山名扬天下。</h3> <h3>在鸣沙山群峰环绕的一块绿色盆地中,有一泓碧水形如弯月,这就是月牙泉。</h3> <h3><br></h3><div>沙漠与清泉历来难以共存。但是月牙泉就像一弯新月落在黄沙之中。</div> <h3>泉水清凉澄明,味美甘甜,在沙山的怀抱中娴静地躺了几千年,虽常常受到狂风凶沙的袭击,却依然碧波荡漾,水声潺潺!成为了呜沙山的胜景与神奇!</h3> <h3><font color="#ff8a00">请续看西北之行二一一河西走廊历史瑰宝</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