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的舅舅家位于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上,也就是甘肃省静宁县原安乡吉林村朱湾社,以前叫辽坡村,后来合并到吉林村了。在静宁县,北有吉林,南有上海,都是好地方,据说男娃娃找对象挺吃香的,老家在哪?吉林、上海!其实,上海在静宁县也是一个村,在双岘乡,上海村的苹果🍎听说近几年卖的好的很,大概与他美丽的村名有很大关系吧?咱不说上海了,还是回到舅舅家吉林吧!“吉林村位于原安乡西部,境内沟壑纵横,交通不便,基础条件薄弱,自然环境严酷,春夏连旱秋雨多,降雨量分布严重不均,且冻、旱、雹等自然灾害频繁,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干旱,靠天吃饭的贫困山区。全村共有农业人口182户884人,耕地面积4625亩,人均5.3亩。2011年底,农民人均产粮399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815元,有贫困人口146户705人,贫困面高达80%,脱贫致富任务相当艰巨。”这段较为官方的简介是我曾在第二故乡原安工作时经常所用到的!</h3>  <h3>2017年9月10日,教师节,回家路过了舅舅家!一路走,一路照,一路摄,一路感慨……2010年我曾在辽坡村驻队半年,时常和村主任兼文书的李成忠奔走在山村的小路上,共事中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条巷道以前是堡子,像城墙一样修的很高,这几年,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使村子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看,挺整洁漂亮!</h3>  <h3>左边是辽坡村学,以前是小学,村组合并后留下了两个教学班!念书的娃娃越来越少了。右边进去就是李主任家了,以前住的是危房,两个娃娃念书花费大,现在毕业工作挣钱了,听说房子也改造了!乔迁新居,祝贺!</h3>  <h3>往前继续走,就是舅舅家了。现在路都硬化了,出行方便了很多!</h3>  <h3>弯子转过就是舅舅家了!</h3>  <h3>媳妇刹的太快,一不注意,错过舅舅家了!以前这条路,架子车能走,而且也陡,现在好多了,左手边上去就是舅舅家了!</h3>  <h3>这边以前是一个场,碾麦子的场,现在硬化成小广场了,篮球架子都支起来了,闲暇之余可以打打篮球,锻炼身体,妇女们一天忙完晚饭后可以跳跳广场舞,都挺不错的,比以前男人们喝酒打牌,女人们背坏老婆婆,老婆婆背坏媳妇子强好多!不知道这是谁的小汽车,反正不是舅舅的,下面应该是舅舅的姑姑家,以前都是那种土坯房,现在都是一砖到顶,日子越来越好!</h3>  <h3>白大门头的是舅舅家。准备给舅舅打个电话,进去喝杯茶,居然发现没有舅舅的电话,我这外甥当的,哎!给老妈打电话问舅舅的电话,说是肯定不在家!舅舅在家的日子很少,一年来不了几回,在双树经营小商店,现在生意难做,估计日子还是紧巴!</h3>  <h3>党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打通最后一公里,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条路,只通一家人!</h3>  <h3>村子下面有几口泉,现在估计都干了!记得小时候每次转舅舅家都要跟外公去饮🐮,外公那时候养着一头很大很大的牛……有一次,那头牛把外公在沟呢顶的不省人事,多亏村子里的好心人搭救,才幸免于难,那头牛自然再不能养了!</h3>  <h3>分路了,我要走土路了,靠右行,最后一公里!</h3>  <h3>舅舅家庄呢人的玉米长势喜人!看见的对面是吉料沟,我大姨家就在那,小姨家也在那,但是,在我小的时候,小姨就搬迁到临泽了!</h3>  <h3>苹果树套种大包菜!</h3>  <h3>又分路了,往下走,是一条小路,小时候和母亲常走这条路,因为路程稍微近一点,上面是平路,好走,我选择了平路,小路看着草厚,担心有蛇🐍!</h3>  <h3>这就是传说中的刘家湾沟,小时候听母亲说这里很can,一到大中午就会有人说话,听着都毛骨悚然,还说村子有个人在这干活的时候闲了爱倒挂在树上,甩来甩去的,就有人说娃娃你倒搭子着呢,那人说,你大大头,后来就再没有后来了……小时候估计是母亲吓我的,为的是叫我快些走,不要墨迹!今天重走这条路,居然感觉很亲切,没有一点害怕的感觉。</h3>  <h3>刘家湾的景色真不错啊!</h3>  <h3>记得小时候以前这里都是耕地,现在都变成了退耕还林!</h3>  <h3>拍照留念,看到我的影子了!</h3>  <h3>对面是王庄湾,也是吉林的一个社,小行哥哥家就在那!多年不回了,小行哥哥,有没有想家?</h3>  <h3>开始下坡了。树都长这么大了!</h3>  <h3>山上生态现在不错啊!</h3>  <h3>山底下是川地,看见种洋芋的地,以前是舅舅家的地,外公小时候在这块地里栽过一棵核桃树,后来长的很大很大,结过好多核桃,我没有见过那棵核桃树,但是小时候在外公炕上的台台里,发现满台台的核桃,吃饱回家的时候还要带些……树不知道得罪了谁,后来挖了,家里的炕桌就是外公栽的核桃树做的,很重很结实……再后来,外公的命运就像那棵核桃树,也没了……外公走的那天,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大雨里倒下后整整七天七夜,就再没有醒过来,没有留下一句话,就这样平静的走完了他65年的生命历程。临终前,因为念书,家里人瞒了我,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甚是遗憾!那年,是一九九九年,我正在三中上学。自打上学后,我就很少去舅舅家了,因为学习不好,走了不少弯路,觉得丢人,逢年过节就很少去转舅舅了,记得外公在世的时候,每年总会要来我家几次,赶着一群羊,住下专门来看我,常说:“放学了不看外爷来,还要外爷来看你,藏好好念书,将来外爷等着喝你的茶叶,抽你的纸烟”。可是,外公失言了,他终没有等到这一天,当有一天我能为您秤茶叶买纸烟的时候,已是十年后了,您却已不在人世多年……后来写过一篇怀念外公的日记,写完后,发现日记本早已被眼泪所打湿……如今,曾经栽过核桃树的那块地仍在,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外公长眠在另一道弯已整整十八年……外公走后四年,外婆也走了,外婆是在临泽小姨家去世的,小姨把全部的泪水都流在了戈壁沙滩……</h3>  <h3>当年核桃树应该就是在这块地里栽着!</h3>  <h3>这是什么?我们叫马芦儿,走累了,坐下歇歇,顺便吃几个马芦儿,挺不错,还是小时候的那个味道!发个说说,却被李主任第一时间发现,问我在刘家湾干嘛?硬是要摩托车带我一程,再走几步,就看见我家了,真的不需要,感谢李主任的盛情!</h3>  <h3>从舅舅家到乡政府,蔚蓝的天空下,绿树成荫!</h3>  <h3>小时候,记得外公经常在这座山上放羊!</h3>  <h3>熟悉的湾,熟悉的屲!</h3>  <h3>多年来持续不断的生态造林已初见成效!</h3>  <h3>洋芋长的不错。舅舅家庄呢人在这种地其实还是有点远!</h3>  <h3>路遇几种植物,一起来认识一下家乡的特产吧,臭蓬,牛很爱吃这种草,它还有一种功效,能当洗衣粉,尤其是洗白衬衣,放在水里揉几下会起泡沫,差不多能赶上洗衣粉了!</h3>  <h3>蓝菊花,野生的应该不能泡水喝。</h3>  <h3>认了半天,还是想不起来叫什么?</h3>  <h3>蓖赛草,一种叫蓖赛的虫子专门吃的草。</h3>  <h3>白蒿,一种中药材!</h3>  <h3>洋苜蓿花!</h3>  <h3>驴杏刺的另一种。</h3>  <h3>木耳,应该是野蘑菇吧,我们也叫狗呀苔!</h3>  <h3>驴杏刺,据说是驴的杏,小时候放驴的时候发现驴特爱吃这东西,驴吃的时候嘴皮往上一撅,感觉很酸很酸,其实我估计是刺把驴嘴扎了吧?</h3>  <h3>大家认一认是什么?</h3>  <h3>蒿子,又叫撩毛蒿。</h3>  <h3>酸刺吧?</h3>  <h3>秋天到了,臭蓬的颜色也挺好看的!</h3>  <h3>蒲公英,我们又叫葛芦杆!一种药材,当凉菜也很好吃。</h3>  <h3>牛铃花!</h3>  <h3>喇叭花。摘下来把前面捏住,后面吹一下,放在手上,拍一下,只听“啪”!小时候特别爱玩!</h3>  <h3>又不认识了,哎!有个故事这样说的,一个乡呢娃娃考上大学走了大城市上学,过了几年回来见他大在割荞麦,就问:大大,这个绿叶叶红杆杆的是撒,他大捉处就是一顿镰罢!😂😂😂这个故事其实告诉我们,人要不能忘本!</h3>  <h3>冰草王王。</h3>  <h3>另一种冰草的王王,哈哈,我是不是那个绿叶叶红杆杆的人呢?😄😄😄</h3>  <h3>死娃娃菀!</h3>  <h3>走着走着,回头看看,又是一个分路口,下面走,就是小路,会重合到刚才那条担心有蛇的路上!</h3>  <h3>好悬的地方啊!小时候听爷爷说这下面以前有一个黑眼,就是有一口泉水,你不动它,它会慢慢的往上反水,要是稍微一动,整个泉就喷起来了,放羊的长鞭插下去,一下就弹起来了,会弹的很高很高,但是,我始终没有见过这眼泉!</h3>  <h3>继续往前走,挺危险的路啊!</h3>  <h3>快看见我们家了!半年没有回家了,挺想家的。</h3>  <h3>10年的时候还没有见路边的杨槐树,几年时间长这么大了!</h3>  <h3>生态好多了,我听见啄木鸟啄树的声音了,可惜拍不到!</h3>  <h3>苏赵坝,长估计好几千米吧!看着都害怕!</h3>  <h3>听见野鸡在树林里叫了!</h3>  <h3>天是蓝的,地是绿的!</h3>  <h3>舅舅家在这也有一块地,估计现在早已不种了!</h3>  <h3>太阳☀快落山了,得走快点!</h3>  <h3>好多蜻蜓,飞来飞去,落地上了,快来一张,看的不是很清晰!</h3>  <h3>外公以前住过的地方!</h3>  <h3>近距离看一看,半个多世纪了!</h3>  <h3>1952年前应该就住在这里,听大姨说她出生在这里。</h3>  <h3>估计是洋芋窖吧?</h3>  <h3>一看地方就知道是穷人住的地方!</h3>  <h3>历史的印痕!</h3>  <h3>听大姨说她小时候家里在这养过好多蜂,这就是当年的蜂窑窝!</h3>  <h3>没有一点考古价值,但是能让我追思亲人当年的足迹!</h3>  <h3>墙壁上窑洞的痕迹很是明显,还有蜂窝!</h3>  <h3>谁家的谷子,一看都是大丰收!</h3>  <h3>谷穗颗粒饱满!</h3>  <h3>小时候在这放过羊,把羊赶在这里,一放就是一下午!</h3>  <h3>洋芋花开赛牡丹!</h3>  <h3>很深的坑,听母亲说她小时在这放马,把家里的一匹白马从这掉下去了,死了……</h3>  <h3>长长的影子,久久的情!</h3>  <h3>过河上坡就到家了!</h3>  <h3>路难行!</h3>  <h3>以前坝尾在这,最近雨水多,水涨这么高了!</h3>  <h3>看见几只鸭子了!</h3>  <h3>过河就是柳树湾沟,小时候在这背过苜蓿,有我家一块苜蓿地,后来跟别人兑换了!说起柳树湾沟,也有一个传说,到了晚上,要是你从这里路过,就会有人从沟上面往沟底下扔胡基,但是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其实我压根晚上就没有走过这里,说起来舅舅还是胆子大,到我家浪到半夜十二点就要回家,拦都拦不住,不知道舅舅遇到过着吗?😝</h3>  <h3>大自然就是雕刻师!</h3>  <h3>坝尾都延伸到这了,我能过去吗?看来是得重新选过河的路了!</h3>  <h3>黄鼠洞,小时候还养过黄鼠!</h3>  <h3>真的是千沟万壑啊!</h3>  <h3>顺着山根底一直往前走,找一条过河的路!</h3>  <h3>又见到一种植物,野狐大豌豆!</h3>  <h3>看见家了,就是一条沟挡死了!</h3>  <h3>三岁那年,母亲带我上山铲草,睡着之后差点从山上滚下去了,应该快到了!</h3>  <h3>就是这,近距离看着不陡!其实山挺陡的!</h3>  <h3>一路小跑,下山过沟!</h3>  <h3>差点掉水里了!</h3>  <h3>远看红山屲,三岁那年差点从中间那道渠滚下来了!</h3>  <h3>小时候,常跟爷爷去这座山上摘杏、毛桃。爷爷和别人承包了村上的林场,每年我们都会到山上打杏摘毛桃,爷爷担一担走在前面,我则用塑料袋子背多半袋,前面一搭后面一搭,一天背好几回,杏子背回家后捏成两半晒成杏干,一点一点又背到集上和杏胡一起卖了,毛桃去皮后晒干,又要把桃胡打碎取出桃仁,那些年,一到下雨天,总会听到爷爷奶奶、老爸老妈打桃胡的声音,那个敲打桃胡的声音,终身难忘!小的时候,我不会打桃胡,打十个桃仁会有九个是碎的,碎了收桃胡的人会不要或者压价,一家人忙大半年,也没有卖上多少钱,祖父辈穷了一辈子,父辈也没有逃脱贫穷的命运!如今想起,已物是人非了!从小时候起,我便与这座大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致这辈子走到哪里,都忘不了这座大山,始终在离大山不远的地方奔波着!</h3>  <h3>上小学的时候这棵树不是很大啊!</h3>  <h3>上小学的路,如今,村子里再没有一个娃娃走这条路了,堂妹是村子里最后一个走这条路上小学的娃娃,今年也大学毕业工作了……</h3>  <h3>对面是寺咀上,我们一个社,我以前一直叫苏咀上,后来发现我是叫对的,听老人们说他们是从一个叫苏家咀的地方搬过来的!哈哈!</h3>  <h3>沟呢长满了芦苇!</h3>  <h3>硬化路都通到家门口了,右边就是我家了!感谢党的好政策!打通最后一公里,小康路上阔步前行!</h3>  <h3>回到家里,天已经是灰蒙蒙的了,半小时的路程,足足走了一小时半,收获颇多!母亲端上早已准备好的可口饭菜……八年后再走转舅舅家的路,感慨万千,这条路,还是10年驻队的时候从舅舅家回来的!谁知再一次走这条路已时隔八年……愿好人一生平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