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没有去旧金山以前,我曾经一直纠结于旧金山、三藩市之间是什么关系。因为与我无关,仅仅纠结而已,并不想细就。</h3><h3> 去了美国才知道,这里却牵扯到旧金山的历史沿革。旧金山就是三藩市(San Fran)即圣弗朗西斯科(San Francisco)。18世纪,西班牙人发现了这个地方,便把它命名为弗朗西斯科,19世纪中叶,旧金山发现金矿,大量的华人来这里淘金,在淘金热中旧金山迅速得到发展,华侨就把这里称为"金山"。后来为区别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将其改称为"旧金山"。而三藩市则是取自该市的英文名称的前两个音节‘’San Fran"的谐音直译。</h3><h3> 令人奇怪的是,旧金山至到现在没有一个官方的统一的中文译名,大多数人都习惯称该市为‘’旧金山",同时,也用"三藩市"。所以旧金山=三藩市,原来如此。</h3> <h3> 旧金山的金门大桥,是美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旧金山的主要景点。</h3><h3> 金门大桥 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孔吊桥之一,被视为旧金山的象征。在淘金热的时候,这座桥如同是通向金矿的一扇大门,因此被命名为‘’金门大桥‘’。</h3><h3> 每当人们越过太平洋进入北美大陆的旧金山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飞架在海湾之上闻名遐迩的金门大桥。</h3><h3> 听导游介绍,金门大桥是1937年开通的,今年刚好整整80年。80年沧桑,80年的岁月,好像没有给这个80岁‘’老人‘’留下任何痕迹,她依然朝气蓬勃,她依然青春焕发,我惊叹她保养有方。我们走在大桥上,往来的车辆和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据说,每天大约有10万辆汽车从桥上驶过,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桥梁之一。</h3><h3> </h3> <h3> 我们漫步在金门大桥上,海风习习,凉爽怡人,桥上车水马龙,汽车一辆接一辆地从桥上驶过,行人熙熙攘攘,观光客不时停留下来拍照留影,驻足观景,使得桥上显得更加的拥挤。</h3><h3> 80岁的大桥,依然崭新如初,岁月并没有给她留下衰老痕迹,拦杆、路面、及其附属设施,保养得很好,特别是她桥上的那一抹魅力十足的“红”,散发出逼人的青春气息,魅力难挡。</h3><h3> 实在难以置信,她已经经历了80个春夏秋冬的风霜雨雪。</h3><h3> 站在桥上,放眼望去,旧金山海湾尽收眼底,湛蓝色海面上来来去去的轮船拖出一条条白色的浪花带,远处海湾高楼隐隐约现,不时有几只海鸥在海面上滑翔,悠闲而自得与桥上的景象产生强烈对比。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在桥上走了半程,到中间桥柱的地方返回了,我们一边走,一边回首,不断感叹这经历了80年时光的伟大建筑。</h3> <h3> 金门大桥的设计者——斯特劳斯。人们把他的铜像安放在大桥旁边,用以纪念他对美国桥梁建筑做出的贡献。</h3><h3> 金门大桥在桥梁建筑学上也是一个创举——大桥全长2700米,它只有两个支柱,它不是利用桥墩支撑桥身,而是利用大桥两侧的弧形吊索,产生的巨大拉力,把沉重的桥身高高地吊起。大桥完美的曲线源于它那两个支柱的高度和拉索的力度。</h3><h3> 金门大桥无论是在上世纪的30年代还是21世纪的现在,它的设计和建造都堪称完美!至今让人叹为观止!</h3> <h3> 你们猜这是什么?我手环抱的东西,我想你们一定猜不出来吧。</h3><h3> 它是什么呀?它就是金门大桥上面的拉索的横切面的样子。足足有近1米的直径,它的里面是无数根细的钢丝组成的大型的钢索,就是用它来承受整座大桥的重量的。受专业知识的局限,我无法想象,这么粗,这么长,这么重的钢拉索是怎么拉上去的?在80多年前,施工难度可想而知。</h3><h3> 不得不让我们对建桥者肃然起敬!</h3> <h3> 思绪还没有从金门大桥中走出来,旧金山的艺术宫就已经在眼前了,这里也是来旧金山旅游必去的地方。</h3><h3> 听导游介绍旧金山艺术宫 是1915年为‘’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的举办而建造的,岁月曾经使她成了废墟。至到1962年经著名建筑师梅贝克重新设计装修,才使这座美丽的建筑焕发出第二次青春。她古典罗马式的风格,具大气兼精细于一体,有一种震撼人心的魅力,因此吸引了大批的摄影爱好者的造访、创作,这里也成了摄影家们的一方宝地。</h3> <h3> 我用黑白镜头拍了几张旧金山艺术宫的局部,是不是果真有点视觉冲击力!</h3> <h3> 旧金山艺术宫内还经常有一些非常著名的艺术团体在这里演出,遗憾的是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有机会观看到这里的精彩演出。</h3> <h3> 艺术宫旁边有一精巧的小湖,我们沿着湖边漫步,湖中央有终年不断的喷泉,天鹅和水鸭悠闲在湖里游荡,湖的四周种满柳树和奇花异草。在湖旁边还有一排排风格各异 、造型不同、颜色深浅的美丽别墅相嵌其间,绿茵茵的草坪像绒绒的地毯……这里人迹稀少,静谧而浪漫,是情侣幽会的好去处。</h3> <h3> 镜头前,这个大大的叶子,问了好些人,都不知是什么植物。可否有人知道,请告诉我。</h3> <h3> 这是世界著名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銘的杰作——圣玛丽大教堂。</h3><h3> 座落在旧金山的圣玛丽大教堂,雄居山顶,前面有宽阔的广场,其抛物面形的白色的侧壁向上至冲190英尺的高空,这种大胆的构形、创造性的装饰手法充分展示建筑师对灵魂升华的追求。</h3><h3> 这座教堂的外形设计别具一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们能够在这里看到,算是幸运吧!</h3><h3> </h3> <h3> 圣玛丽教堂内部的装饰不同凡响。</h3> <h3> 这是,用彩色玻璃装饰出的具有宗教故事情节的的窗户。</h3> <h3> 十字架造型的屋顶。</h3> <h3> 旧金山的 渔人码头又名第39号码头,是又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一年四季都热闹非凡。下了车,我们就迫不及待的跑去看海狮,结果让我们有些失望,一群海狮蹲在远远的跳船上一动也不动,黒黢黢的,我们有些悻悻然。</h3><h3> 其实,去渔人码头最重要的就是"吃" ,这里有点像我们的好吃街,只不过,在这儿是吃海鲜罢了。</h3><h3> 在渔人码头的入口处,有一个大大的螃蟹的雕塑像,它象征着这里的美食。</h3><h3> 因为旧金山沿海盛产螃蟹、虾、鲍鱼、乌贼、海胆、鳕鱼、等海产品。每当6——11月,品尝海鲜的人们纷至沓来,渔人码头便成了一个海鲜大食堂。</h3><h3> </h3> <h3> 在我们去旧金山市政大厦的路上,遭遇了同性恋庆祝美国颁布同性恋合法化法律条文一周年庆的游行队伍。我们只得改道去其他地方。</h3> <h3> 旧金山是全世界同性恋的大本营。街头随处可见同性恋者。</h3> <h3>这是女同性恋者</h3> <h3>彩带是她们的标志</h3> <h3> 九曲花街是旧金山的另一个特色景观。她被誉为"世界上最弯曲的街道"。当初,是为了使繁忙的交通有所喘息而设计的。如今,却成了旧金山最吸引人的景点。</h3> <h3> 九曲花🌸街一路弯曲,一路花。在不长的道路上有8个急转弯,40度的陡坡,道路设计成“Z”字形,车行在弯弯曲曲的盛开的花道间,时隐时现,玫瑰、郁金香、扶桑、绣球花争奇斗艳……</h3> <h3> 花街的两边,是风格各异的民居,房前屋后都栽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把花街点缀得花团锦簇。</h3> <h3>爬满三角梅的房屋</h3> <h3> 旧金山的城市建筑。</h3> <h3>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