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阳关(三)

车轮子玩路人

<h3> (十一)帕米尔之眼</h3><div> 帕米尔高原地处南疆的南侧,它同青藏高原并称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3700米以上。这里是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兴都库什山脉汇聚的亚洲中心区。 高原南有海拔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北有海拔7509米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海拔7530米的公格尔九别峰,和7649米公格尔峰。三山耸立,如同擎天玉柱,屹立在帕米尔高原上,是帕米尔高原上最迷人的景观。</div><div> 从喀什上来,车一直沿着盖孜河谷前行,314国道在大肆翻修,伴随着颠簸的道路、飞扬的尘土、盖孜的景色、景色、新奇的幽情和左右晃动的方向盘,就这样我们来到了走前心里相约的地方。</div><div><br></div> <h3><br></h3><div> 布仑口这是一个高原峡谷的大风口,大夏天当地人着着厚厚棉衣。</div><div> 帕米尔高原从下往上的主要景点从布伦口水库分为两路:向右直走高原秘境木吉;向左通塔什库尔干、红其拉甫。</div><div><br></div> <h3><br></h3><div> 原来计划在这住一晚的,一问这里没有宾馆,走木吉就成了我们新的选择。</div><div><br></div> <h3><br></h3><div> 由于等待修路的时间长,不爽的就是正是夕阳西下时,心里着实急躁。再往前开了一段后,路下面白沙湖边出现了一大片的湿地草滩,有个小村子在这。寻一处高地,静静地感受着高山沙湖的圣洁,心灵瞬时变得清净。</div><div><br></div> <h3><br></h3><div> 道路后面正对着的巨大山峰就是公格尔雪山,公格尔山是西昆仑山脉上的第一高峰。山峰呈金字塔形,海拔7649米。</div><div> 通往木吉乡是一条沙石铺成的公路,很多路面上凹陷不平,正在翻修加上前段时间大洪水冲刷,有些路段还只能从河滩走,那些稍大的坑洼,不是越野车还很难通过。</div><div><br></div> <h3>  今晚就夜宿木吉乡政府。</h3> <h3><br></h3><div> 阿克陶县木吉乡地处昆盖山与沙里阔勒岭的交接处,境内山峰林立、云层叠嶂,是捕捉自然美景、欣赏旖旎风光的首选之地,尤其是喀日铁米尔火山群,是众多自然风光中最绚丽多彩的一处。</div><div><br></div> <h3><br></h3><div> 第二天我们敢在日出前到达了拍摄地。远处昆盖山上排列的“十八罗汉”雪峰,近处牛羊成群,一蓝如洗的天空让人心情无比的畅意。</div> <h3><br></h3><div>&nbsp;&nbsp; 热情的柯尔克孜族老乡还邀请我们去了家里看看。</div><div><br></div> <h3><br></h3><div> 据说,木吉乡火山口形成于1500年前,周边有高原湿地、金矿、原生宝石矿带、冰川、冰蚀湖、冰洞等景观,是世界上最具典型的火山口,它们是帕米尔高原炯炯有神的眼睛!</div><div><br></div> <h3><br></h3><div> 这个火山上当初地火奔突的痕迹很是明显,山体上全是火山喷发时候熔岩流出冷却后留下的痕迹。</div><div> 看着这神奇的火山群,虽然心中一千个不愿意离开,但也必须走了!至少也算来过看过了,还了自己一个心愿。</div><div><br></div> <h3><br></h3><div> (十二)高原的节日</div><div> 《西域同文电》释为:"木济,谓地角之,偏隅之意"。属于阿克陶县辖乡,1984年改设木吉乡。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麓,距县城283公里,面积7602平方公里,人口0.3万。有柯尔克孜族和维吾尔族,其中柯尔克孜族占99.8%。</div><div> “木吉”一词在柯尔克孜语里,意思是“火山喷出的泥砂石”,科学上也证明,有火山的地方,必定有富饶的矿藏。然而木吉乡留给我的,不止于此,除了雪山、湖泊、火山,还有源源不断流淌的木吉河水,星罗棋布的湿地,以及热情友善的柯尔克孜族的人们。</div><div><br></div> <h3><br></h3><div> 说来也巧今天是木吉乡的马奶节,跟着我们去看看吧。</div><div> </div> <h3><br></h3><div> 柯尔克孜、哈萨克族及其他一些北方游牧民族用马奶制作的一种传统饮料。它通常色白而浊,味酸而羶,若延长搅动时间,则色清而味甜。有搅动七、八日以上的,马奶子可以久存,适于牧民远出放牧时饮用。据医书记载,它有滋补强身、驱寒、舒筋活血、补肾消食、健胃、治疗腹泻及水肿等功能。</div><div> 马奶节上的马奶子、馕、油果子都是由政府免费提供的。</div><div><br></div> <h3><br></h3><div> 平时草原上牧民为了放羊,往往居住分散,最近的两户之间也得好几公里的路程。但遇马奶节附近乡镇的牧民都会敢来一睹节日盛况。</div> <h3><br></h3><div> 今天不乏我们这样的远道而来的游客、摄客。</div><div> 马奶节一般持续二天,会安排敬老团拜、品奶、叼羊、赛马、歌舞表演等活动,欢庆牧业丰收。</div><div> 先说些简单的礼仪吧,乌孜别克族注重礼节,尊重长者,说话行路均让长者先。骑马外出时若二人同行,则长者在前,幼者在后,男在前女在后。男的相遇,手放胸前鞠躬后握手;妇女相见,手放胸前鞠躬后可拥抱、可接吻。</div><div> </div> <h3><br></h3><div> 用餐时,长者居上座,幼者居下,家庭人口多的人家,还分席仍然以手抓食之外,大部分乌孜别克族都改用筷子和调匙。吃饭时严禁脱帽,不能当着客人的面咳嗽。</div> <h3><br></h3><div> 柯尔克孜族重礼节、好宾客,接待客人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家里常有宾客,被认为是一种吉祥和荣耀,会人兴畜旺,证明主人富足、热情。来访宾客入帐时,常先在盛马奶子的革器内搅动数下,表示对主人的敬意。他们常用抓饭招待客人,客人至少要吃一点,否则被认为是对主人的不恭。老年人吃饭时常用双手摸面作“都瓦”(一种祝福的宗教仪式)。</div><div> 一个好客的民族注定了他们的大方和热情,不拘生。往往你受邀请为一二个人拍照,但最后站在一起的有十多人。这些集体照都是这样拍的。</div> <h3>  三千人这样的聚餐你见过吗?真是开眼了。</h3><div>聚餐间伴随着表演,很是惬意!</div><div> </div> <h3><br></h3><div> 今天还有老艺人说唱著名的民间史诗《玛纳斯》。我们是一句也听不懂啊!</div><div><br></div><div><br></div> <h3><br></h3><div> 由于马奶节盛况空前和高额的奖金吸引了附近的许多赛马高手前来一争高低。</div><div><br></div><div><br></div> <h3>  今天太阳是出奇好,好得个烈日炎炎无处躲藏。叼羊赛还没有开始我们已经饥热难耐。<br></h3><div> 行程不等人,只能给下次来找个借口了!</div><div>&nbsp; </div> <h3><br></h3><div>&nbsp; (十三)小歇喀拉库里湖</div> <h3>  帕米尔高原是全世界最雄伟的山结,天山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吉尔特尔——苏莱曼山脉等诸大山脉,均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纠结在一起。这个巨大的平屋顶,是名副其实的万山之祖、世界屋脊。</h3><div> 我们从木吉出发再次回到314中巴公路,向左走高山沙湖、神水卡拉库里湖、冰山慕士塔格峰。这一带是帕米尔高原边缘却是山体落差最大最为险峻的区域,一路都是冰雪融水切割出来的河谷地带。</div><div> </div> <h3><br></h3><div> 用雪峰林立,景色壮美,心向欲往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 </div><div> 公格尔峰下是湖水清浅的布伦口高山沙湖(白沙湖)。绿草如茵的许多草甸散落在连绵的雪峰下。</div><div> 公格尔峰下是湖水清浅的布伦口高山沙湖(白沙湖)。绿草如茵的许多草甸散落在连绵的雪峰倒影之中,蓝天、白云、雪峰、湖泊,构成一幅如画的风景……</div> <h3><br></h3><div> 告别蜿蜒起伏的公格尔九别峰,迎接我们的是著名的“冰山之父”——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慕士塔格峰是帕米尔高原最辉煌的光荣,自从他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中巴公路就围绕着这座柯尔克孜族人的神山做迂回漫长的朝圣之旅,在卡拉库勒湖畔、山坡戈壁和高原草场,慕士塔格峰从不同角度始终成为旅人们的视觉中心和赞叹对象。</div><div> 喀拉库里湖是天下最高的湖泊之一、海拔3600米以上。是真正的天池。清晨,是喀拉库里湖最美的时候,是帕米尔高原的黄金时期。</div><div> 据说喀拉库里湖,是一个变色湖,神秘的湖水不时变幻着它的颜色,令人迷茫。</div><div> </div> <h3><br></h3><div> 平时,湖水洁净碧清,清得碧绿,洁如明镜。但当乌云遮住蓝天,雷鸣电闪时,湖水会神奇般的变成黑色,象灌进了铅一样,黑亮黑亮的,成为名副其实黑水湖。每当清晨日出时,这光浮潋滟的湖水,又象舞台上的天幕一样,不断变幻着:时而湛蓝,时而淡黄,时而桔红,给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觉。</div><div> 高原的脸说变就变,车进布伦口后,远处的雪山被一团团云雾包裹着……运气真不好啊!</div><div> 慕斯塔格峰看来坡度缓和,十分圆润,感觉不出来有7000多米,难怪有那么多人喜欢在这登山。或许是在西藏见了太多的湖,卡拉库里湖比想象中小得多,若不是高大的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慕斯塔格峰紧挨着湖边,卡拉库里湖着实没那么出彩,然而有了山就不同了。</div> <h3>  今天我们决定住这里,一睹她的芳容。</h3><div> 可能是路途劳累,我这具皮囊已经随着岁月流逝明显松垮下来。喀拉库里湖海拔只有3600米,我仍然感到明显的高原反应。抓绒衣、羽绒服都统统穿上,还是不暖和……</div><div> 蒙古包外阴冷刺骨,沮丧的我现在能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了。</div><div> 傍晚时分天气有了变化,微风徐起,清爽的感觉迎面而来,天空在斜阳的映衬下顿时热闹起来。</div><div> 就这么短短的一段时间,我手忙脚乱,举着三脚架四处乱蹿,慕斯塔格峰、卡拉库里湖、公格尔九别峰……</div><div> 哪个都不能落下!</div> <h3> 终于最后的几束阳光从云雾迷蒙中透出,慕斯塔格峰有了一些许淡淡的红。这应该是对我们的补偿吧!</h3><div><br></div> <h3><br></h3><div>(十四)走近慕士塔格</div> <h3><br></h3><div> 戈壁摊上的一股清泉</div><div> 冰山上的一朵雪莲</div><div> 风暴不会永远不住</div><div> 什么时候啊</div><div> 才能看到你的笑脸&nbsp;</div><div> 这首优美的情歌出自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它所讲述的正是发生在慕士塔格峰下的动人故事。</div><div> 慕士塔格峰是我们此次行程中最期待的景点之一。看过了珠峰、看过了号称“最美雪山”的南迦巴瓦、看过了“蜀山之王”贡嘎,看过了巍巍唐古拉,以及玉龙雪山等等大大小小雪山之后,号称“冰川之父”的慕士塔格到底是什么样子呢?</div><div><br></div> <h3><br></h3><div> 墓士塔格,虽说它并非帕米尔高原上的最高峰,但由于中巴公路从它脚下蜿蜒而过,从喀湖到塔什库尔干县的大部分路段上都能一睹他的英姿,再加上它在世界登山界的名气和它本身所具有的冰山特质,使得墓士塔格成为帕米尔高原的一座标志性山峰,他的知名度甚至超过了比它更高的公格尔峰和公格尔九别峰,而仅次于K2乔戈里峰。</div><div> 慕士塔格峰在维吾尔族语言中意指冰山,山顶常年积雪形成冰川,终年白雪覆盖,山顶云雾缭绕,若隐若现,十分神秘。这也是众多游客和登山爱好者向往此地的原因之一,每年有无数登山爱好者纷至沓来,想征服慕士塔格山。</div> <h3><br></h3><div> 公路向慕斯塔格峰远处延伸,翻上苏巴仕达坂,很快我们就到了山下冰川公园,慕斯塔格峰近在咫尺,冰川已经清晰可见。</div><div> 一问开车到冰川山脚下还有30公里。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望山跑死马啊。</div><div> 传说真美好,现实很残酷。车终于到达了临时停车场。一行数人下车驻足仰望,只见慕士塔格峰峰顶的皑皑白雪,犹如满头白发,那倒挂的冰川,犹如胸前飘动的银须,像一位须眉斑白的寿星,雄踞群山之首,难怪人们称它为“冰山之父”。 </div><div> 经过与当地人艰难的沟通后,才知这上面是4号冰川,如果想触摸冰川,只能靠自己的双脚。没有冰塔林、冰柱、冰洞。</div><div><br></div> <h3><br></h3><div> 说话间阵阵微风吹过,那是一个彻骨的冷。这时才想起早上出发时忘了加衣服。迟疑片刻,我们还是选择了放弃!</div><div> 下山途中登上一个缓坡放眼远眺,积雪融化,清澈透明的雪水沿着苏巴什草原富有节奏地流淌;蠕动的羊群合着牧人的吆喝在一无垠的草原上排列,牧羊犬在周边跑来跑去帮主人驱赶着羊群;几只旱獭在草坡上拘谨张望,相得益彰汇聚成一道亮丽的慕士塔格峰风景。我想,大凡热爱生活的人们,总会在不经意间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涵义。</div><div> 一种莫名的感动渗透每一根神经,徜徉在自然造诣的殿堂里。</div> <h3>(十五)石头古城遗址</h3> <h3>  离开卡拉库勒湖,延中巴公路爬上了海拔约4200米的苏巴什大坂。</h3><div> 所谓大坂,就是上坡的坡道垭口,苏巴什大坂是中巴公路在帕米尔高原上最陡峭的坡道。苏巴什大坂是塔里木河水系的盖孜河和印度洋水系的塔什库尔干河的分水岭。</div><div> 翻过苏巴什大坂,景色又一大变,崇山雪岭之间的塔合曼盆地,清流潺潺,草场丰茂,牛羊成群,随处可见远处牧人的毡房。</div><div> 中巴公路绕塔合曼盆地边缘转了半个圈,再进入一个山口。当慕士塔格峰即将在视野中隐退时,我们已经到了塔什库尔干。</div> <h3>  石头城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北侧,塔什库尔干,突厥语意为“石头城”,海拔3100米。是新疆境内古丝道上一个著名的古城遗址。</h3><div> 汉代时,这里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蒲犁国的王城。唐朝政府统一西域后,这里设有葱岭守捉所。元朝初期,大兴土木扩建城廓,旧的石头城换了新颜。光绪28年,清政府在此建立蒲犁厅,在旧城堡南面兴建了新城镇,这座石头城遂被废弃。</div><div> </div> <h3><br></h3><div> 石头城是丝绸之路的中道、南道的交汇要冲,更是重要的军事城堡。在历史上,古丝绸之路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和唐玄奘等都曾到此,使古城更富有传奇色彩和悠久历史。</div><div> 黄昏时分,我们来到石头城废墟,寻找一种时空变迁之后的伤感情绪。石头城规模不大,依山而建,城墙与作为基础的山岩混然契合,构成一座险峻的高原要塞。</div><div> 放眼东眺,被当地人誉为“金草滩”的阿拉尔草滩尽收眼底,明镜般耀眼的塔什库尔干河与纵横交错的支流映着晚霞。这河仿佛专门为“金草滩”而流淌,千丝万缕,尽情舒展,自由前行。</div><div> 遗憾的是,现在所见只剩下山岗上内城的几块残垣断壁,孤独的屹立在乱石堆中,而外城早已荡然无存,从这些遗迹当中,依稀可以辨出石头城的宫殿以及佛庙遗址。据此,我们可以想像当年石头城里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人丁兴旺,商业发达,僧人虔诚礼佛,寺院香火缭绕……</div> <h3><br></h3><div>&nbsp;&nbsp; 石头城里最震撼人心的莫过于人与时间和自然的较量。或许坍塌的城堡换来的正是那一段不灭的历史。</div><div> 虽说是7月最后的一天,帕米尔的晚风已经带着明显的寒意,站在残垣断壁间空落沉寂的阴影里,遥望山谷西侧雪山之巅最后的金色余晖,静静默立中,我还能感受到逾越千年光阴而存留的一丝悲凉。</div> <h3>  未完待续……</h3> <h3>作者简介:</h3><div> 胡志康 网名:车轮子玩路人 1961年天蝎男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 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 20多年自驾游经历 </div><div>QQ :729203833 huzhi888822@sohu.com</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