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ff8a00">我的家乡在湖南宁乡一个叫石梅的小山村,四面环山,房屋散落在狭长的山谷里,山上田间到处是大大小小的石头,还有一个几公里长的山洞通向另外的乡村。大概石梅就是因此得名。</font></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村子的尽头还修了一个小型水库-国庆水库,水绝大部分是山泉,水很清澈,也很凉,约有30-40米深,水性好的可以在里面游泳,比城市的游泳:池干净多了。今年遭遇大洪水,水库泻洪时激起的浪花有十多米高,很是壮观!水库保障了几个村的稻田供水,是重要的水源。</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我的母亲十八岁就嫁到石梅,辛苦养育了我们5个孩子。是一名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还担任村妇女主任、接生员等职务,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出席县、区表彰大会。为人和善,工作认真负责,是村民眼中值得信赖的人,有的家庭几代人都是我母亲亲手接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如果谁家媳妇要生孩子,就会来请我母亲,不管多忙,母亲立刻丢下手中的事情,背上保健箱(里面有防水油布、红汞、棉签、纱布、剪刀、缝针、缝线、注射器、听筒)等物品、药品,马上去孕妇家中,帮助接生,顺利的几个小时生下来了,不顺利的1-2天才生下来,有时还需要侧切、缝线、打催产素等。母亲是经过正规培训的助产士,不同于那些老式接生婆,技术高、经验丰富,是远近闻名的接生员,乡里十几个村甚至附近其他乡都请我母亲去接生。60、70、80年代农村生孩子很少上医院,都是请接生员,印象中经母亲接生的孕妇、胎儿都很平安,深得村民们的赞许。产前母亲隔三岔五去给孕妇体检,指导饮食及注意事项,遇到胎位不正还指导她们做膝胸卧位操加以纠正,对孕妇的情况了如指掌,如果近期有生孩子的孕妇,母亲是不会出远门的,怕孕妇生产时不在家出问题。产后三天还要例行产后访视指导哺乳和产后保健。母亲还有一手绝活,通过摸孕妇腹部、听胎心音可以判断怀的是男孩、女孩,准确率达百分之八十以上。那时候是集体劳动,要挣工分,母亲接生多数时间利用晚上、中午,晚上时间最多,熬夜接完生,清晨赶回家还要做家务,上午准时参加集体劳动。所以,其中的艰辛不能用言语表达,一天能睡上五个小时就阿弥托佛了!有时看到母亲实在太累了我就劝她别接生了,带个徒弟,后来确实也带了徒弟,但村民们还是习惯请我母亲去。他们说女人生孩子,我母亲就是一帖止痛药,去了摸摸孕妇的肚皮,她立马安静下来,配合呼吸,顺利生产。因为我是家中老么,没人管我时只能跟着母亲去,见到很多次生孩子的场景,很血腥也很神奇,特别是胎儿娩出时的一声啼哭,带给所有人欣喜、希望。这可能给我今后从医奠定了基础。</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母亲善良、勤劳、节俭,虽没读过书,但参加过解放后的扫盲班,认得不少字,可以读报,记数,还能写信。有一次我偶然翻家中杂物,在一个木箱中发现很多书信,是父母亲之间往来书信,我父亲那时在区供销社上班,离家几十里,有时半年都回不了家,只能靠书信往来了。这在当时,我母亲算是有文化、有见识的了。所以村上很多事情需要母亲去管理,要去乡里开会,记录本上歪歪扭扭写些字,回来给村民们传达,大概意思也差不多。哪家婆媳、邻居吵架闹矛盾,母亲就去调解,基本上能解决问题。说起节约,母亲是远近闻名的节约能手,那时粮食产量低,吃饭的人又多,菜也只有清菜,连油都要控制,如果不节约,粮食就吃不到第二年新米出现。母亲的节约的措施很多,譬如:饭前一把米,就是在准备放米的米筒里拿出一把米放在一个小缸中,一把米也不会影响饭量多少,一日三餐三把米,积少成多,一个月后就有几斤米,可以供全家人吃1-2天。还有就是早晨吃稀饭加红薯,中午、晚上吃米饭+红薯米;红薯在现在是抗癌食品,还能通便,是很受欢迎的食材,如果365天让你吃,你会十分厌烦的,我小时候的愿望就是能吃一顿纯白米饭。母亲还有一双神奇的手,能把蔬菜炒得很香,偶尔吃点土鸡蛋、小鱼虾,那就是美味了!有了母亲的精打细算和巧手安排,小时候我们是没有挨饿、没有受冻过,碰上掲不开锅的村民,母亲还能想方设法去接济一下。勤劳朴素,开源节流,是发家致富的根本,母亲就是这样以她的行为教育我们儿女持家之道。虽然在当时我不能完全理解母亲的做法,甚至吵着要吃好一点的饭菜,穿好一些的衣服,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没有母亲的勤俭持家,我们不知道要挨饿受饥到什么程度。</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母亲一生中养育了五个孩子,带大了六个孙子,特别是在父亲去世后,母亲就一直跟我住在一起,帮我料理家务,从我儿子小学5年级起到高中毕业共7年,都是母亲在照顾儿子,使我和老公能专心工作。2009年,儿子考上了武汉大学,母亲觉得无事可做了,就坚决要求回老家一个人居住。母亲说以前是要帮你们带孩子,现在我一个人在家多自在,家乡的空气很好,还有老邻居、朋友走动,还可以在家种菜、养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现在身体还很硬朗,没有必要增添你们的负担。见母亲坚持,我们就都同意了,只是隔几天打个电话问候一下,逢年过节回去看看她、陪陪她;每次我们回家,母亲都会做一大桌子菜,把最好的食物留给我们吃,临走时还把小菜、土鸡蛋、土鸡等特产让我们带回家。我们给她零花钱,她一般不收,而且收了也舍不得花,全部存起来说是要等她走了以后留给我们;给她买衣服,她也会生气,说我这么大年纪了还穿那么多好衣服干什么?如果知道衣服的价格很贵,她就会批评我们不节约,每次我们只能骗她衣服很便宜。其实母亲还是很爱美的,每次穿上新衣服都非常高兴,还让我们给她拍照留念。</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这就是我的老母亲,一位朴实无华、勤劳善良的老太太,八十六岁的老美女,我祝愿她身体健康幸福快乐活到100岁!</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这是6个孙子,最小的是我儿子。背景是我家的老房子,因为年久失修,已经倒了。父母一生的心血都在这个房子上,倒塌时母亲哭了好几次,舍不得啊!</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这是老母亲刚建成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小楼房,生活配套设施齐全,凉爽舒适,可以享受纯天然氧吧。</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有了自己的新家,老母亲满足、开心地笑了!</span></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