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心如水

熊益军

<h3> 师心如水</h3><div>&nbsp;</div><h3> 文/熊益军</h3><div>&nbsp;</div><h3> 一直喜欢“师心如水”这个短语。作为一名教师,这四个字常常警醒我,让我在喧嚣的市井中保持内心的澄净,在浮躁的环境里坚守灵魂的纯真,用一颗纯净如水的师心去润泽心清如水的学生,用柔情似水的大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引领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攀登知识高峰,走向成功的彼岸。</h3> <h3>  还记得七八年前的一件事。当时班上有位学生特别散漫,经常拖拉作业,尤其怕做作文。一次作文课,这位学生被催得实在没办法,最后竟抄袭了一篇文章草草交了上来,应付了事。我被激怒了,气不打一处来,心想这次一定要狠狠地教训教训这位学生,除了批评教育外,还要写保证书,罚抄n遍生字词,罚做多少页纸的作业,通报家长……总之,要让这位学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以后再也不敢拖拉、抄袭作业了。那天放学后,我将那位学生叫到办公室,正欲疾风暴雨般地严厉训斥,蓦然间,脑海里浮现出“师心如水”四个字,于是我立刻冷静下来,不仅没有声色俱厉地斥责学生,相反语气非常舒缓平和,问学生这篇文章是不是抄来的,学生说是的,我又问学生为什么要抄袭人家的文章,学生说他自己不会写。我接着问:“你为什么要抄这篇而不抄袭其它文章呢?”学生答:“因为这篇写得好,我喜欢这篇文章。”听罢,我的心不禁一颤,赶紧问:“那你为什么喜欢这篇文章,你觉得它好,到底好在哪里呢?”学生眨巴着眼睛,半天没回答我。最后我笑着说:“这样吧,今天你回去再认真读一读这篇文章,看看它到底好在哪里,我晚上也研究研究,看看这篇文章有什么特色,明天咱交流交流,行吗?”学生高兴地说:“好!”</h3> <h3>  翌日,那位学生如约来到我办公室,郑重其事地告诉我,昨晚他认真阅读分析了这篇文章,觉得此文最大的特点是构思巧妙,结构严谨,层次井然。听着,我心中一喜,赶紧要他具体讲讲。他说,文章开篇起笔点题,开门见山,总起全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接下来分三个层次,选取三个片段从不同侧面具体记叙描写,材料新颖独特,章法详略得当,结尾不仅总结全文,呼应开头,首尾圆合,而且升华主题,深化中心,言有尽而意无穷,收到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听着学生的分析,我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连连点头称好,不住拍案叫绝,一个劲儿地要学生再说说。于是他接着说此文的另一大特点是景物描写非常成功,作者选取一系列极富表现力的形容词,将景物描绘得生动形象,如诗如画,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透过这样的景物,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我们师生俩越谈越投机,越聊话越多,最后,我要他将这些内容写下来交给我,他愉快地答应了。当天下午,我就拿到了他写来的近六百字的赏析文章。我将那位学生抄袭的文章复印分发全班学生,然后在班上朗读了学生的赏析文章,大家听罢都有点不太相信他能写出这样的赏析文章来,纷纷向他投去羡慕、赞许的目光。他当时的兴奋、自豪及日后在写作文、学语文上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自不必说了。</h3> <h3>  那天下课后,我要那位学生以后经常向我推荐好文章,让我也分享精美的精神食粮,同时要向我说明推荐的理由,他欣然答应。后来,每周向我推荐一篇优美的文章,并附上一篇简短的推荐文字,变成了我全班同学的作业,大家都很乐意完成这个任务。这一作业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培养了赏析、写作能力,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很有裨益,可谓一举多得。</h3> <h3>  那位学生中学毕业后考上了某重点大学中文系,如今他已经是政府机关的一位得心应手的文秘人员了。现在想来,那次学生抄袭作文后,如果我不能冷静处理,劈头盖脸来他个严肃批评,再写检查书、罚做作业,学生十有八九会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对写作文、学语文兴趣了无,如果是这样的话,他的人生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吗?</h3> <h3>  前几天,那位学生给我发来短信,祝我教师节快乐。温馨的语句,真诚的祝福,让我心里暖暖的。师心如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老子《道德经》的经典。我常常想,教师只有具备一颗像纯洁无瑕的水一般澄澈晶莹的师心才能润物无声。教师应该是潺潺的山涧,用淙淙的泉音拨动学生心弦;教师应该是涓涓溪流,虽没有波澜壮阔的气势,却有百折不挠的勇气,引领学生闯过艰难险阻,一往无前,永不止步,最终奔腾入海……</h3> <h3>原刊载于《大兴安岭日报》</h3> <h3>原刊载于《汕头日报》</h3> <h3>原刊载于《河南日报》</h3> <h3>原刊载于《教育导报》</h3> <h3>原刊载于《南方教育时报》</h3> <h3>原刊载于《江海晚报》</h3> <h3>原刊载于《西安日报》</h3> <h3>原刊载于《江苏教育报》</h3> <h3>原刊载于《九江日报》</h3> <h3>扫描(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作者微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