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里让人动容与疼惜的她们____女人篇(4)

高山流水

<h1>作者:阡陌<br>任盈盈:绿竹巷里,一曲共白头<br>  一说起令狐冲所有人都以为他是浪子,一心只有他的小师妹,但是只有任盈盈知道令狐冲的心里只有她,小师妹只不过是天上的一片霞云,浅浅的印在他的心里,令狐冲不会回去,她也不会刻意让令狐冲回去。因为她知道如果令狐冲真的将这片霞云挥去了,他便不再是令狐冲了,也不值得自己这么深爱。<br>  什么是浪子呢?浪子是身体贯于漂泊,但心却贯于归宿的人,一个无心无肺的人再怎么漂泊都不可能成为浪子。何以令狐冲可以称之为浪子呢?因为他的心里有一种柔情,这种柔情使得他对小师妹,对仪琳,都怀着温柔。就是的岳不群,对林平之也怀着一种宽容,而这一点恰恰是任盈盈最看重的。<br> 对于任盈盈来说,功名利禄吸引不了她,武功也吸引不了她,帅气的也不是主要因素,能够真正吸引她的谁也真正说不上是什么,而令狐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对什么都意兴阑珊的,仿佛没有什么能够牵绊得住他,但是却又是的什么事情都那么情深义重。<br>  任盈盈认识令狐冲时,正是他最落魄的时候,还受了重伤,命不久矣。爱情的来去真的是琢磨不透的,在旁人看来,像任盈盈这样的人应该是一个绝世大侠才有资格娶的,何以他就看上了令狐冲那个傻小子呢?</h1><h1>因为令狐冲身上有别的男人身上看不到的东西。</h1><h1> 令狐冲和任盈盈真的是一种生死相依,一生相随相伴的爱情。他实在让人羡慕,一个浪子却让一个绝代佳人倾尽所有的爱着他,两个人就如同神仙眷侣一般,一曲琴箫合奏足以让天下人艳羡不已。</h1> <h1>岳灵珊:飞蛾扑火,至死不悔<br></h1><h1> 小时候,我特别讨厌岳灵珊,尤其是她移情别恋林平之让令狐冲伤心断肠的时候,这种厌恶就更到了极点,她喜欢一个人,不喜欢一个人都任性的很,决绝的很。这样的女人放到现在一定是一个很好,很自强的女人,不会在男人的糖衣炮弹面前失了方寸,知道自己爱的是谁,也就避免了各种三角恋,四角恋的发生。可是她的悲剧也在这里,她自认为对的事情却一步步给她埋下了悲惨的种子。<br>  岳灵珊属于那种最不讨好的一类人,虽然她没做过什么坏事,却总不得读者的喜欢。她全心全意的爱着林平之,却又被林平之抛弃,把父亲任做自己的榜样,却又不想父亲是一个丧心病狂的伪君子,她什么都没有做错,却又样样都是错的。<br>  一开始的岳灵珊是一只蝴蝶,向着鲜艳的花丛翩翩飞去了,但是飞到最后却发现这不是一丛花,而是一堆火,本来该掉头飞走的,她却决意要做一只飞蛾,然后扑进去了,对这一只决意扑火的飞蛾谁都不该责备她。 </h1><h1></h1><h1> 这也可见她的单纯,她单纯到近乎傻的地步。这样的岳灵珊真正的让人感叹,她大概是江湖里最单纯,最傻的女人了。一个本来可以幸福的女人,却主动让幸福溜走了,而且是以爱情名义,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无奈的事情了,一个劲的去了追求幸福,却和幸福南辕北辙。而她难能可贵的是,在看到了幸福无望的时候依然坚持着,对爱情认真到这杨地步的人没有人忍心骂她,只能在旁边爱着,然后叹息。</h1> <h1>仪琳: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br></h1><h1> 金庸对女性的赞美和体谅在【笑傲江湖】中可谓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本书中的男人,除了令狐冲之外,都在陷计权谋,而所有的女性都散发着美德和光芒。在令狐冲遭遇误解,诬陷,抛弃,驱逐而沦落江湖的狼狈生涯里,无条件给予他信任,支持,包容温暖的都是那些女人,是她们让这个世界得到拯救。<br> 仪琳是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姑娘,说她是水晶心肝玻璃人也不为过。她坚定的顺从自己的信仰,虽然即将面对巨大的羞辱也不能动摇她的心智,但是却又为了令狐冲而两度范戒,她的爱情信仰出人意表的轻易打败了视之甚严的宗教信仰。<br></h1><h1></h1><h1> 仪琳爱上令狐冲,但是她对如何爱一个人一无所知。任盈盈爱上令狐冲,赵敏爱上张无忌都是一路披荆斩棘,勇敢向前,最终把爱郎弄到手;黄蓉爱上郭靖,殚精竭虑辅佐他成为一代大侠;啊朱爱上乔峰,千里追随,为爱献身,赢得一生铭记;可对仪琳来说,没有一条路是通的,她为他相思,为他破戒,除此之外,她便不知道该怎么办了?</h1><h1> 仪琳从来不知道怨毒,嫉妒,她没有“我爱你,与你无关”的潇洒,也没有为爱赴汤蹈火的决绝,她把令狐冲向佛祖一样高高的供起来,每天念一半经,念一半他,抬头见佛祖,低头思少侠,她信任他,理解他,跟随他,成全他,快乐着他的快乐,悲伤着他的悲伤。</h1><h1> 【笑傲江湖】是一个阴暗沉重的故事,而仪琳和她的爱情就像是这黑暗世界里一块透明的天窗,透过这块狭窄的方寸可以看到乾坤朗朗,月明花香。 她深爱佛门,却也不以她的感情为耻。</h1><h1> 在仪琳无欲无求的爱情里,令狐冲得到了真正的自由,仪琳自己却永远被裹足于情网之中了。这个小尼姑她信仰佛教,而爱情这门信仰她却完全不得其法门并且无处告诫,“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恐怕是她参一生都参不透的难题了!</h1> <h1>霍青铜:翠羽黄衫以可怜</h1><h1></h1><h1> 青桐是梧桐的别称。梧桐本非寻常树木,古时本有”凤栖于桐“之说——“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凤凰何其高贵,朝阳何其璀璨,梧桐能与它们并列,自然不俗。</h1><h1> 而青桐,亦不愧其名。出场便耀人眼目——“秀美中透着一股英气”,且美得生气勃勃,又与梧桐气质暗合。<br> 霍青铜这三个字用在女子身上会显出一种英气,而霍青铜这个人物就是如此的,她带着一种无法比拟的英气。在【书剑恩仇录】里她恐怕比任何一个女子都要强,更恐怕比任何一个男子都强,那些抱负远大的男子,除了比她武功高点之外,见识和谋略都远远不及她的。</h1><h1><h1> 《书剑》里,当得起“英雄”二字之人寥寥,而霍青桐当之无愧。就连她的失意,也是英雄式的——英雄生于凡俗之间,不免曲高和寡。</h1><h1> 黑水河之战,是青桐功业的最高峰,却也是她情绪的最低谷。木卓伦的想法算不得错,或许伤青桐最深的,确实是这情场的惨败。但令读者不平、愤激乃至落泪的,却还是众人对青桐的猜疑。这猜疑,远不是一个心智优劣就能解释的,而是境界的高下之分。父兄至亲,也不懂她,以为她只顾儿女私情;就连陈家洛也不能免俗。</h1><h1> 自古英雄多寂寞,能懂英雄的,若不是并肩而立绝顶的真英雄,便是“表里俱澄澈,肝胆皆冰雪”的天真汉。但俏李逵岂可多有?世上最多的,还是俗人,一眼望去熙熙攘攘,却无一个知心。大胜之后,全军欢声雷动,各队队长纷纷到霍青桐面前举刀致敬,何等荣光,但后文笔锋一转,却只剩下青桐的伶仃身影,“她脸色苍白,瞪着火光呆呆出神”。一个人,她只有一个人。</h1><div> “不教翠羽遇萧峰”,多少读者为此叹憾,叹只叹青桐遇不上像萧峰一样顶天立地的好男儿。</div><div> 在青桐的身上,你可以看到英雄气壮,但也有儿女情长。有颜有色有情有义,才是翠羽黄衫写照。但即使英雄如青桐,若留给她的只有那“只会闻香,有眼无珠”(又是三毛语)的陈家洛,也只能“柔肠寸断,不败自败”了。她以梧桐为名,却也被点染上了那一抹凄清的色调。</div><div> 看书名《书剑恩仇录》,一“书”一“剑”,在书中,陈家洛助霍青桐夺回《古兰经》,霍青桐赠陈家洛古剑,至此“书”、“剑”已出。两人在书中地位相当,一是红花会总舵主,一是回人抗清首领,各自领起一条主线。两人郎才女貌(倒过来说也合适),更是互生情愫,眼见得又是一对璧人。</div><div> 只不过,这段爱情初发新芽,还没来得及开花结果呢。香香公主,就在此时横空出世了。</div><div><br></div> 她的那份聪慧处处体现着,在战场上从不输于任何一个男子,在情场上也决不输于任何一个女子,她也是一个极其自尊的人,她的爱从来就是不卑不亢的,她的爱情也像是一个女将军,英气十足,她对爱情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她明白了离开了爱情谁都能活下去,也是可以快乐的。<br>  也许,陈家洛在爱情面前真的就是个懦夫,爱情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一个人畏首畏尾,另一个人必然就寂寥,一个人放弃,另一个人必然一生无依,可陈家洛并不懂得这个道理,也许是懂了而装不懂,他的心里装了太多太多的东西。<br> 香香公主的出现是洗涤陈家洛的一场雨,是打痛他的一条鞭子,是剜在他心头的一把刀,香香公主让陈家洛明白,爱情和虚无缥缈的民族大义比起来是一样的,一个女子的一生,和那些江湖道义是同样值得珍惜的。而霍青铜就是那把撑开的伞,敷在伤口上的那副药,是他最后的温暖归宿。</h1><h1> </h1><h1></h1><h1>可就是这样的人,依旧在他爱情面前无法自拔,遇到了就是遇到,爱上就是爱上,丝毫躲避不得。她一开始就 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心交给陈家洛了,只是陈家洛迟疑又迟疑。</h1><h1> 她的经历让他明白了,爱过一个最爱的,守着一个最合适的;让他知道了世事的泡沫浮华,明白了爱情的珍贵,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能完全拥有的真的只有感情,别的任何东西都会有人分去,只有爱情,只有一个人的心属于你就是完全属于你了。可惜陈家洛明白的太晚,也庆幸陈家洛最终明白了,才使得霍青铜的一生再也不会飘零无着。</h1> <h1>香香公主:情深不寿,慧极必伤</h1><h1></h1><h1> 读《书剑》,有两处垂泪。香香公主的至美至纯至善,在此刻被烘托到了极致,也衬得乾隆等人的私心狠心黑心,愈发至丑至浊至恶。可以说,她的存在,既将《书剑恩仇录》这出悲剧推到了高潮。</h1><h1> 那香魂一缕随风散,是该悲悼一场,但也不得不承认,仙子就该回到天上去,但若金庸把人间的翠羽黄衫从我们身边夺走,那真不知道,该如何再读《书剑》了。</h1><h1> 香香公主为陈家洛生,为他死,还将她卖给乾隆,都不说了,竟然连她的死也全不在乎,这是多么冰冷的心,多无情的人啊。所以李元芷才说男人没良心,为了家国大事心爱的人死了也豪不在乎。陈家洛的确是背负了太多他不该背负的东西,这些东西一股脑的压在他的肩上,他就不是自己了,以至于自己的儿女情长也成为了负累,所以只能选择江山而负美人,最后是镜花水月一场空,大业没能实现,美人也香消玉殒,黄粱美梦终究破碎一地了。<br>  自古以来当江山和美人成为两个选项时,男人自然会选择江山,为天下而负美人自然是无情,但是为了美人而负天下又是什么呢?就算是如唐明皇和杨玉环那般恩爱,到头来也还是有马尾轶之事,只是可怜了香香公主倾国倾城的美貌却只能慧落尘土,一腔痴情只能汇入流水,她始终是无怨无悔的,她什么错都没有,只是无可奈何的爱了一个不该爱的人。<br> 女孩子只顾着爱大英雄,却忘了,越是大英雄就越是身不由己,越是爱大英雄就越危险,爱上了大英雄就意味着不能再过平常的日子了。 </h1> <h1>李沅芷:爱得那么认真的人上天眷顾<br></h1><h1>  读金庸的书,常疑心自己记错了一句俗语——“女追男,隔层纱;男追女,隔座山”,但到了金庸笔下,这话就得倒转了来说。大侠们一举手,一投足,不经意间就掳获了多少芳心,什么“四女同舟”,什么“一见杨过误终身”,都是明证。但男人只有一个,总不能剁成四半儿来分。感情战场上,总要分出赢家输家,败者可以被写得惨烈,但赢得也绝不会容易。<br></h1><h1> 李沅芷不仅是金书出场第一人,也是这苦恋女子的第一人,沅芷的情路之坎坷,偏偏这余鱼同的一颗心,又早给了那”白马鞍边笑靥生“,又是雪上加霜一场。<br></h1><h1> 爱情就是如此,不爱就是不爱,不管怎么委曲求全都是不可以。 &nbsp;<br></h1><h1> 纵观沅芷情路,从开始的舍命相救,到余鱼同毁容后的不离不弃,抛却官家小姐身份随他做江湖上的亡命之徒,再到智擒张召重,顺手把两人婚约收入囊中——千难万险,一言难尽。<br><h1>  <span style="font-size: 16px;">女子在追求爱情时,会因为客观的原因陷入被动,但内心情感的热烈与真挚,与男子相比,却多犹有过之。金庸可以写李沅芷抛却官家小姐身份,写赵敏抛家弃国,不做蒙元的郡主,但如果易地而处,恐怕余鱼同和张无忌,就不会这么做了吧。自古以来,男人们面对的就是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爱情只不过是他们众多社会关系的一种。<br></span><h1><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原想她是飞蛾扑火,奋不顾身,但没想却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一场轰轰烈烈的逐爱之旅,背后却又是如此凄凉落寞。好在老天垂怜,金庸笔下留情,这段“针笛奇缘”终得美满收场,也让三毛这般至情至性人迎风洒泪——“李沅芷落花有意,金笛书生流水无情。落花痴逐流水,有情人终成眷属。为沅芷高高兴兴地哭一场。恨全消”。<br></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 纵观古今中外,那些活在作家笔下的女人,爱情往往就是她们的第二生命,要写出她们的美,她们的好,莫过于把爱情作为聚焦的那一点.<br></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且看那燃起的生命火焰发出的耀眼光芒,照亮了那些美丽的面孔,也在那一瞬间,把她们所追求的那个男子,映衬得黯然失色。<br></span> </h1></h1></h1><h1></h1><h1></h1><div><br></div> <h1><br></h1><h1>李文绣: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br>  李文绣深付血海深仇,但是却没有被仇恨所束缚,因为她太善良,太单纯了,对每个人都抱着好的想法。对爱,她很坦然,对恨,自然也会是坦然的,世界往往是这样的,越是这样的人越得不到,越难以幸福,似乎成为了另一个解不开的结。爱一个人是要坦然放手,还是去苦苦经营?但是,苦苦经营就一定会有好的效果吗?</h1><h1></h1><h1> 如果你深深爱着的人却深深爱上了别人,有什么法子?</h1><h1> 《白马啸西风》的最后一段是极美,极哀伤的一段,金庸先生用极其迷茫和感伤的笔触写出了一个人类的怅惘,这个怅惘不管是上帝还是凡人都没有人能解得开。</h1><h1> 小说从开始到结尾,所以的人物都经历了沧海桑田变化,只有李文秀和那匹白马没有变。当时白马驮着李文秀从中原来到了回疆,现在白马又驮着他从回疆来到了中原,只是当时那个小小的孩子长大了长成了一个怀着心愁的漂亮的女孩子;只是那匹英姿飒爽的白马变老了,它见过了太多的恩怨情仇,见过了太多的鲜血和泪水,它所看到的都放在心里,默默无言。</h1><h1> 从中原到回疆,从回疆到中原,犹如一个圆,它走了一圈除了疲倦以外它什么都没有得到,可是它却是李文秀最能依赖的,也是唯一能够掌控的。</h1><h1> 《白马啸西风》抛开那些武侠,抛开那些仇恨似乎就成了一个谈论爱情的论文了,用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来谈论这个问题,最后得出的答案是:这个问题无解。就是那么浩瀚的《古兰经》也没有答案;就是至高无上的真主也无法解答。形容这个问题最好的词莫过于:徒劳。用什么方法都不行。</h1><h1> 在得不到爱情的时候,应该放下怨恨,怀着对爱情的美好活下去.。有时候我们虽然不能拥抱爱情,但是我们却可以在怀念和仇恨间做出选择,那就是,永远怀着美好的念像,永远摈弃恶毒的仇恨,在以后的人生中默默地走。虽然是孤单的,虽然是愁思的,却是可以怀恋的,却是可以温暖心底的。</h1><h1> 虽然这个答案要花费一生的相思,但仍然是一个很好的答案。</h1> <h1><br>啊珂:如花美颜空在,灵魂永无香气<br>  啊珂空有花容月貌却没有灵魂,一认命运推着向前走,在整本书里看到的都是啊珂的脾气,却没有看到她的思想,她的只是一味的感性冲动但头脑简单,无论是语言还是做事,没有留下任何思考的痕迹,只是尊从周围人的意志,发发性子,她的人生没有一丝个人存在的痕迹,一如大多数平庸人的生活。</h1><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