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中国的教育发展史上,2017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他将终结一个时代:结束中国高中教育的文理分科,开创全新的课程改革、新高考模式、新的课堂教学样式。基于此,为适应目前国家"三新一旧"的课程改革新课程、新高考、就教材,海南省教育厅认真组织了全省各学科的高考综合改革专题培训会。数学学科培训会议由海南省数学教研员孙孝武老师主持,海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龙官吾处长出席并作了重要讲话,龙处长强调了这次培训的重要性,并要求全体与会老师认真学习并认真领会国家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在一线教学中防止"穿新鞋走老路",切实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终身学习培养能力。</h3> <h3>海南省国兴中学陈昕主任、海南中学数学教研组长贺航飞分别介绍了《普通中学2017年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位老师分别从国家改革层面、学校教学层面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等角度认真解读了《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比了新旧课程的变化。</h3> <h3>一、理念与目标</h3><h3>(一)课程理念</h3><h3>1. 学生发展为本,立德树人,提升素养;</h3><h3>2. 优化课程结构,突出主线,精选内容</h3><h3>3. 把握数学本质,启发思考,改进教学</h3><h3>4. 重视过程评价,突出素养,提高质量</h3><h3>(二)课程目标</h3><h3>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获得进一步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h3><h3>(三)数学核心素养</h3><h3>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这些数学核心素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h3><h3>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h3><h3>二、课程结构</h3><h3>(一)课程结构</h3><h3>高中数学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修Ⅰ课程和选修Ⅱ课程。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突出函数、几何与代数、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四条主线,它们贯穿必修、选修Ⅰ和选修Ⅱ课程。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内容。</h3><h3>(二)学分与选课说明</h3><h3>(1)必修课程</h3><h3>必修课程为学生发展提供共同基础,是高中毕业的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要求。</h3><h3>(2)选修Ⅰ课程</h3><h3>选修Ⅰ课程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Ⅰ课程是高考的内容要求。</h3><h3>(3)选修Ⅱ课程</h3><h3>选修Ⅱ课程是由学校根据学校自身情况选择设置的课程,供学生依据个人志趣自主进行</h3><h3>选择的课程,分为 A、B、C、D、E 五类。</h3><h3>三、课程内容</h3><h3>(一)必修</h3><h3>包括: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 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基本初等函数 II(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平面向量、解三角形、</h3><h3>统计、概率。</h3><h3>(二)选修Ⅰ</h3><h3>包括:常用逻辑用语、数列、不等式(不含二元一次不等式、简单线性规划)、导数及其应用、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统计案例、计数原理、概率、数学建模活动。</h3><h3>(三)选修Ⅱ</h3><h3>选修Ⅱ课程是由学校根据学校自身情况选择设置的课程,供学生依据个人志趣自主选择的课程,分为 A、B、C、D、E 五类。</h3><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必修+选修Ⅰ新旧课程标准比较</b></span></h1><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减少的内容</b></span>:映射、三视图、算法、系统抽样、几何概型、二元一次不等式与简单线性规划、推理与证明、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统计案例;</h3><h3><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增加的内容</b>:有限样本空间、百分位数、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h3><h3><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弱化的内容</b>:计数原理、圆锥曲线与方程、常用逻辑用语;</h3><h3><br /></h3> <h3>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康杰主任根据北京实施的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作了《高中数学新课程变革中的若干问题的分析》报告。</h3> <h3>康杰主任针对目前教师存在的疑问和困惑:</h3><h3>(1)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有什么变化?</h3><h3>(2)六个核心素养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提升?</h3><h3>(3)"四基""四能""基本活动经验"指的是什么?</h3><h3>(4)现在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之前的素质教育有什么关系?</h3><h3>(5)数学文化怎样融于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如何体现?</h3><h3>(6)删除逻辑联结词或、且、非及量词基于什么考虑?</h3><h3>(7)数学建模如何实施?等等回答了大家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h3> <h3>最后,海南省数学教研员孙孝武老师解读了海南省高考综合改革与高中学校准备的文件精神。</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b>学习体会</b></span>:作为不得不实施"穿旧鞋走新路"的我们一线教师,在国家层面尚未成型的新课程改革的情况下,必须认真学习、认真体会新课程革命的宗旨:立德树人,落实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努力开发适合新课程改革、新高考改革、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和完善。</h3> <h3>休会期间,各位老师寻找、拷贝资料花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