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懂的《红楼梦》

小雪

<h3><b> </b></h3><h3><b>  相信很多人开始读《红楼梦》,都是出于对四大名著的敬仰,但小时候读的时候相信没有几个人会看的上瘾,或者只能知道里面的人物,但对于作品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社会背景肯定不是很明白,慢慢再读,也许就会读出了些林黛玉的悲苦,等到了读者成年以后,这本书就会真正的吸引着很多人。有人说,《红楼梦》的功效是勾引人们底层的意蕴悲伤,艺术越是高明、高妙其毒害就越深,更渗透灵魂。读《红楼梦》的人很多,读不懂丢开的更多。我认为更多研读的人看的不是传奇和言情,看的是人性,看的是平等,看的是曹雪芹对于各种人物的刻画同时加以理解的深度。而且越读每个人的性情,越有种回不去的感觉!</b></h3> <h3><b>  </b></h3><div><b> 贾宝玉,很多人认为他不好,因为他易变、多情、敏感,唯一让人看好的是,他从一个多情的人最终开悟,看破红尘,找到了真正的自我,逆变的成熟。对于现代人,宝玉是只能做十几岁的女孩子的初恋对象,他不能做一个坚强地要求生活的女子的爱人。在实际些我觉得,宝玉在现在一定会成为网红,他具备一切最被追捧的特质:小鲜肉、暖娘男、高富帅、白嫩柔、有学问、有奇言、有异宝,也会是当今时代的宠儿。宝玉的灵性和性情,始终处在一种看似极端,其实又不极端的状态上,也就是说他始终处在一个好和不好的边缘上。你说他不求功名,但他又很聪明伶俐,能文能言会写词对诗,你说他对封建礼教充满不屑,可他在需要的场合,又能应对自如,算是一个奇才。</b></div> <h3><b> </b></h3><h3><b> 黛玉这样的女子,不懂她的人只是看见她的小性子,但应该知道那只是爱情中少女的敏感与紧张,是清净女儿未受污染的率真天性。在处世和婚姻上,她是输给了宝钗,但在爱情里,却赢得永恒彻底。输是因意不在此,赢是因她与宝玉的灵魂相同。其实所谓输赢也只是世人心中的藩篱,而黛玉演绎的则是一任生命的自然展开。黛玉是深味人生的大悲哀,任情率性的诗人,她的灵魂里有着与生俱来的草木香气,最能感知命运无常与生命脆弱。宝钗是一个好察言观色,正能量满满的入世者,她人生的目标,动力,技术都到位,智商情商颜值无死角。黛玉优秀在诗意栖居,宝钗优秀在事在人为。这样的两个人在现实中相遇,世俗的胜负已无悬念。</b></h3> <h3><b>  </b></h3><div><b> 宝黛纯真的爱情失败,虽性格有些差异,但是最主要的是缺乏成全。宝玉对黛玉最大的认同是黛玉懂他,即便是不同的认识,黛玉从未否认宝玉的处事方法和为人,深深懂得宝玉内心对所有事物的看法和想法。这是最难得的,书中已经表达的非常清楚了。宝玉心中有黛玉,故以假意探之;黛玉心中有宝玉,亦将真心瞒起,而以假意探之。假意相逢,真心转隐,真做假来,假亦真。黛玉知道宝玉不喜欢什么,宝钗则知道宝玉喜欢什么。黛玉喜散不喜聚,宝玉喜聚不喜散,黛玉喜静,宝玉喜闹,二人的性格相“异”的也不少。 听紫鹃说黛玉要回苏州,宝玉便死了过去,而黛玉也丢了半条命。这样激烈的爱的告白,遇到的却是鬼打墙和无物之阵。在贾母眼里,这不过是孩子的顽笑话,当不得真。这个雍容大气的老人家,能欣赏凤姐的放诞泼辣,能纵容孙子不读书,却一直对宝黛婚事举棋不定。她不是狠心的狼外婆,她也爱黛玉,但比起儿孙的个人幸福,家族的未来显然更重要。</b></div> <h3><b> </b></h3><h3><b> 年轻时读《红楼梦》最喜欢黛玉,讨厌宝钗,年岁渐长后会转而有些喜欢宝钗,也许等到老了又会重新喜欢黛玉。这分明对应了人生的三层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青春年少,以为纯真的就是美的对的,一切圆融的世故的都是虚伪的可厌的,等到明白了一些人情世故,知道个性是把双刃剑,便忙不迭与黛玉划清界限,赞许起人见人爱的宝钗来,等到老了,历尽沧桑目光洞明,看遍了尔虞我诈口是心非,方觉这世上最美的品质是率真。那些不喜欢黛玉的人,多半还在人生的中段地带辛苦跋涉。男生不喜欢黛玉,原则上应该是接受不了黛玉种种的小情小绪:自己的生活已经够沉重,实在不愿担负起那一颗额外的玻璃心。从生活角度出发,弃黛选钗无可厚非。黛玉太爱哭太情绪化,实在不适合做一个烟火家常里的妻子,但宝钗再好,也难抵宝玉曾经沧海难为水,他再也遇不到黛玉那样的一个人。作为妻子,宝钗给得出理性的好,在她心里那是"分内",但宝钗却给不出黛玉那么感性的爱,那叫"情愿"。从爱情角度看,哪一种更可贵?我想傻子都知道。</b></h3><h3><b><br></b></h3> <h3><b>  </b></h3><div><b> 有人说《红楼梦》的结局不是原作曹雪芹的本意,其实红楼梦的结局不在小说里,而在现实人生里。好多人都想从红楼梦中找到某种人生的领悟,可是真正的领悟在生命的经验里。</b></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