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包相会

刘莉

<h3>"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这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草原上的人们》的插曲《敖包相会》,在我国流传了近半个世纪。这部电影的外景就是在巴彦呼硕拍摄的,《敖包相会》就是从这里传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h3><h3><br /></h3> <h3>2017年9月7日因事同学们聚在海拉尔,办完事后,郭纪伟带着我们一行10人去巴彦呼硕旅游景点。这是准备出发去巴彦呼硕在聚点整合,我们牙林师大专(简称牙大)同学从左到右即李盛梅、张岭梅、方相久、黄秀岩、刘莉的合影。</h3> <h3>我们4个人35年前即1982年相识在牙大319宿舍,当时我们寝室共有8人,住在外面紧挨着门的4位同学全都调转到祖国的四面八方。我们4人都来自根河,住在寝室的里面靠着窗户,留在了呼伦贝尔的三个地方,4人见一次也不是很容易,但是这么多年我们一直保持密切联系。</h3> <h3>出发去巴彦呼硕</h3> <h3>巴彦呼硕旅游度假区位于鄂温克族自治旗锡尼河镇(距呼伦贝尔市39公里)</h3> <h3>巴彦呼硕景区有着历史悠久的敖包祭祀文化和清代遗址。公元前这里就有祭祀活动。敖包右前方自然生成的太阳湖,左前方自然生成的月亮湖成几何状分布在敖包的东南角和西南角两侧,相互辉映。太阳、月亮是蒙古族和鄂温克族人民心中至高崇尚的神。</h3> <h3>据史料记载清朝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鄂温克人民就按照当地古老的习俗,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开始祭拜巴彦呼硕敖包,岁岁年年,一代又一代的草原人沿袭传统祭祀着这座敖包,祈求长生天祖先神灵保佑草原风调雨顺,人畜两旺。巴彦呼硕敖包是鄂温克草原上最大的官祭敖包。是内蒙古所有旅游景区唯一先有敖包后建景区的景区。</h3> <h3>巴彦呼项草原旅游区始建于1989年,是呼伦贝尔市内最大的草原旅游景区之一。</h3> <h3>"巴彦胡硕"蒙古语、意为"富饶的山岗"。</h3> <h3>石板上写着:巴颜胡硕敖包</h3> <h3>我们四人共同爱好:拍照。</h3> <h3>景区内。赵朴初题写:萨满第一圣山。</h3> <h3>爱新觉罗.溥杰书写的萨满第一山</h3> <h3>我们4人在由玛拉沁夫书写的天下第一敖包前合影。1952年,根据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改编的电影剧本《草原上的人们》,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开拍,而歌曲《敖包相会》就是此片中的一首插曲。玛拉沁夫和海默是《敖包相会》的词作者。</h3> <h3>敖包,最早是为了辨别方向而建立的,为了使很远放牧的牧民也能找到回家的路,慢慢地变成了一种祭祀的地方,祈福。看到敖包想起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敖包相会》,这首歌就是在这里创作的,故此称为第一敖包。</h3> <h3>我和牙大时319寝室的上铺张领梅的合影。背景是启功先生题字:敖包相会。</h3> <h3>每年农历5月13在巴彦呼硕景区有喇嘛主持祭祀敖包。称"敖包会"。<br /></h3> <h3>公历6月18日是鄂温克民族独有的传统节日&quot;瑟宾节&quot;与此同时一年一度的&quot;国际敖包相会情歌节&quot;也在这里举行</h3> <h3>12月末以内蒙古为冠名的"内蒙古冬季那达慕"也在巴彦呼硕敖包山下举行。每逢节日,草原上的人们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云集敖包,草原上一片欢腾,场面隆重而热闹。</h3> <h3>我们4人终于敖包相会了!</h3> <h3>当时天气不好风大还冷,乌云一直笼罩不时地洒落小雨点,但是我们兴致勃勃地朝着天下第一敖包方向走去。</h3> <h3>看谁跑得快。衣服穿少了,跑起来也是为了取暖。</h3> <h3>黄秀岩李盛梅在牙大319寝室也是上下铺</h3> <h3>边走边拍照</h3> <h3>到达目的地:天下第一敖包。"敖包"是蒙古语译音,意为用木、石、土垒成的堆。敖包最早本是用作道路或界域的标志,后来演变成为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和汉族的土地庙大概差不多。牧民们每年在六七月间祭敖包,仪式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姑娘和小伙子则借此机会躲进草丛里,谈情说爱,互诉衷情,这就是敖包相会。</h3> <h3>生大班的五位同学。</h3> <h3>牙大六位同学</h3> <h3>下山了</h3> <h3>蒙古人自古就有着对图腾的崇拜。</h3> <h3>好几次在呼伦贝尔市境内游玩都是郭纪伟组织的,他当时是我们牙大的学生会生活部部长。</h3> <h3>中午在鄂温克旗蒙餐。</h3> <h3>为了同学的事情:张岭梅特意从根河赶来,黄秀岩特意从牙克石赶来。</h3> <h3>特意从莫尔道嘎赶来的方相久</h3> <h3>特意从伊图里河赶来的王新华。同学们都十分重视友情!</h3> <h3>校友刘林</h3> <h3>郭纪伟的发小姐姐佟建华,这次旅游景点的门票她抢着付钱。</h3> <h3>司机师傅</h3> <h3>本次聚会东道主,郭纪伟的哥们。多次吃蒙餐,但是象东道主这样边吃蒙餐边讲解蒙餐菜的来历、做法、习俗还真是头一次。</h3> <h3>牛脸肉是指肉牛脸部的肉,这个部位的肉的特点是,非常嫩滑,是牛肉中最嫩滑一种部位,瘦肉与脂肪结合得非常好。</h3> <h3>骨髓饼。用牛羊的骨髓和面。《齐民要术》说:"以髓脂、蜜合和面,厚四五分,广六七寸,便著胡饼炉中,令熟。勿令反覆,饼肥美,可经久。"</h3> <h3>这道菜首先把土豆一扫而光。</h3> <h3>远离了巴彦呼硕,我的耳边仍然回响着由呼伦贝尔人通福(作曲家)根据海拉尔河畔的一首古老的情歌创作而成的歌曲《敖包相会》。再见了巴彦呼硕,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在此逗留了仅仅一个多小时,你的故事,你的歌声将永留心间:"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呀,海棠花儿不会自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