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吉林省敦化市李栋菌类生物研究所欢迎来本所选购菌种,交流种植技术经验!我所主要从事黑木耳和东北各种食用菌菌种的培育制做,生产种植技术研发,各种类型的野生蘑菇研究。感谢大家多年的支持,我们共同发展进步。2020年一级菌种正在销售中,</p> <p>2020年本所菌种出耳表现。</p> <h3>使用我研究所的木耳菌种,综合我所的管理技术。菌室不会泛滥链孢霉和面包菌,木耳不吐红水不红根,无鸡爪菜。好的菌种是第一步,还要有完整的技术跟踪服务,才会长出高产高质量的木耳。展示的木耳图片,都是本所菌种实际出品!适宜的环境,精心的管理,选择我所的菌种,结合我方提供的技术,木耳的质量一定和图片相同。</h3> <h3>本所2018年正式推出多粉韩芝,多粉赤芝品种,今年菌户种植效果很好。灵芝产量高,菌丝健壮。做椴成品率高,轻易不感染。下地后粉多,不死灵芝。还有两个专业巨灵芝品种,做巨灵芝生长快,出粉多。灵芝并椴成功率高,抗病强。使用本所的灵芝菌种负责后期技术指导,为您的灵芝种植提供强力保障。</h3> <h3>销售地址敦化市敖东市场29百姓菌业研究所地址敦化市红石乡政府后院电话1583498166617088860888</h3> <h3>螨虫的危害1、直接咬食菌丝造成木耳减产,温度适宜情况下10天左右就可完成一个生命周期,繁殖特别快,一个没有预防杀虫的做菌场地,螨虫存活数量几千万至上亿个螨虫。有时一个菌袋上就有上万个螨虫,有螨虫的菌袋会在袋口处产生红水,造成木耳出耳后红根腐烂,灵芝培养时螨虫泛滥,可导致灵芝菌袋全军覆没。2、在木耳菌发菌期间螨虫传播链孢霉和面包霉菌,链孢霉和面包菌发酵生长时有菌香味,螨虫食用其菌丝成虫后,将携带链孢霉和面包菌的菌丝体和孢子从棉花口或破口处爬入木耳袋内排卵繁殖,螨虫和有些杂菌是共生的。3、在木耳下地管理期间,螨虫咬食菌丝,使木耳菌丝受伤感染细菌和杂菌,这也是林下和大棚木耳爱出毛病的原因。棚内和林下空气潮湿,螨虫繁殖速度快,通过螨虫的传播,是木耳后期红根腐烂、细菌感染、菌袋全部被杂菌感染的原因。4、很多种植户和种植企业,刚开始从事木耳种植行业时技术和设施都不成熟、不规范,但是木耳袋做的非常好,干了几年后条件和技术都成熟了,反而木耳的质量和产量都上不去了,越做越不会做了,大多数原因是菌室菌地或菌棚内的螨虫越来越多!只灭菌不杀虫。</h3> <h3>建议配方 1、二级菌种配方 (1)木屑77%、麦麸20%、豆面2%、石膏1%。 (2)木屑76%、麦麸20%、豆面2%、白糖1%、石膏1%。 2、三级栽培种配方 (1)木屑85%、麦麸10%、豆面2%、石膏2%、白灰1%。 (2)木屑85%、米糠10%、豆面2%、石膏2%、白灰1%,含水量65%,PH值保持在7-7.5(生料)。注意,以上所述白灰和石膏均需要添加真品,禁止使用食用菌专用系列。去建材商店购买建筑用白灰石膏或到有信誉保障的菌物资商店购买。灭菌:采用常压或高压:常压达到102℃ 保持8个小时以上,高压达到121℃至126℃,保持2.5-3小时,即可达到灭菌的目的,常压灭菌时如果菌袋超过3000袋时,应保持到10小时。接种:接种箱或接种室接种前必须先消毒。出锅后的菌袋料内温降至30℃以下时即可接种。将菌种、工具等一起放到菌箱或接菌室内一起消毒30分钟,达到无菌要求接种。菌丝体培养:黑木耳菌丝体生长对温度的要求,应按不同时期生长阶段分别控制。1、萌发期:接种后1-3天26-28℃为宜。4-10天随着菌丝的生长,袋内温度逐渐上升,一般袋温比室温高,因此袋内温度应控制在25-28℃为宜。2、健壮期:15-25天是菌丝分解吸收营养能力最强的阶段,菌丝生长旺盛、健壮、新陈代谢加快,袋温继续升高,袋温以24-26℃为宜。严格控制菌室内的氧气含量,菌袋发热期间加强通风。高温缺氧易造成木耳袋后期出耳时红口,起青苔。3、成熟期:30天以后菌丝进入生理成熟阶段,即将从营养生长过度到生殖生长,袋温应降到20℃以下为宜。</h3> <h3>黑木耳菌种不活或吃料慢有哪些原因?一、菌种老化:转代次数过多,菌龄过长。二、菌种死亡: 1、接菌钩温度过高。 2、接菌时培养料温度过高,没有在冷却到30度以下就急于接菌,造成菌种烫死。 3、在菌房发菌期间,温度过高,造成菌丝死亡。三、培养料水份偏干:培养料含水量低,造成菌丝因缺乏水分而死亡或生长缓慢。四、温度过低:菌室温度过低使菌丝无法正常生长或生长缓慢。五、培养料偏酸或过碱:因为黑木耳菌丝喜弱酸环境,最佳PH值是5.5-6.5,当培养料酸碱度不适合时,菌丝不利于生长或不萌发、不吃料。六、一级菌试管被冻坏:在冬季运输或菌农储藏期间被冻坏,接二级菌之前又没有活化和缓温,造成菌丝吃料慢甚至死亡,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七、灭菌不彻底(料没蒸透):培养料中有大量细菌和酵母菌。八、药物伤害:很多菌农因为用药不当,在灭菌消毒或拌料过程中使用了对木耳有负作用的药品,对菌丝生长造成了伤害。九、含氮量偏低:菌丝体或培养料含氮量偏低有可能会造成菌种不活或吃料慢。十、过度灭菌,实验证明120度超过8小时灭菌会造成菌种不萌发或不吃料。培养料高温灭菌时间过长或回锅料有可能会造成菌种不活或吃料慢。</h3> <h3>木耳发黄的几种原因一、高温高湿以及遇到连雨天,木耳生长太快,光照时间短,黑色素少,耳片容易发黄。二、袋内水份偏高,生长不正常,造成木耳发黄。三、培养料选择不对,劣质和不适宜的锯末,会使菌丝体生长消退、变软,出现黄木耳。 四、长期低温困菌,菌龄过长,菌袋营养消耗过大,下地后生长速度过快,成为黄木耳。五、没有及时采收,致使耳片过度成熟而变成黄木耳。六、长时间浇大水,加之温度过高而导致木耳发黄。七、灭菌不彻底,造成培养时间比正常菌袋延长一倍,这样的情况培育成的菌袋大多是黄木耳。八、菌袋冻害,菌丝体会因低温受伤或死亡,也容易出现黄木耳。九,催芽时间过长,造成木耳变异。春季催芽适宜温度下不可超过5天,秋耳不可超过3天。木耳型态特征改变的原因一、低温冷害:菌袋下地后常期低温导致耳基或耳芽生长过慢,耳基聚集而改变形态。二、环境突变:1、天气突然变冷或变暖;2、人为突然改变环境;3、湿度过大或过小。三、浇水方式:耳片生长过程中过勤的干、湿交替。四、开口方式:开口型状的不同也会导致耳片形状改变。五、特殊环境:长期日晒高温,长期阴雨天。六、营养不良:培养基偏碱或偏酸。七,过度催芽,催芽时间过长。</h3> <h3>种植木耳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1、菌袋生产场地的清理,生产场地的整洁度和做菌的成功与否是成正比的,干净整洁的环境是成功的关键,所有做菌赚钱的菌户,院里院外都整理的非常干净,这个习惯是干好任何事的根本。发酵室和做袋场地需要夏季清理,杀虫、灭菌,请注意这三步,哪一环节都很重要,场地清理完后要杀虫两遍再灭菌,用小型刷车泵喷洒杀虫药效果好,无死角。杀虫药在农药商店或菌需商店购买,杀虫药多买几样,发酵室和场地全部喷杀后灭菌,有链孢霉和面包菌的用喷雾器喷一遍柴油,千万注意防火注意安全。应该用刷车泵打完杀虫药,趁场地湿度大时喷柴油(用喷雾器喷施),闷几天再通风。通风后再打一遍杀虫药后再用硫磺和灭菌药熏蒸灭菌。杂菌和螨虫处理干净后的菌室环境,杂菌感染率低,无螨虫的发酵室红毛菌和面包菌不发生,即使有几个也不会传染。 2、菌种的选择和二级菌种的培养常见问题。二级菌种使用前一定做萌发试种实验,确保成活率后再用于生产。特别是自己做二级菌种的一定要精心管理,尽量不要在火炕上发酵。首先不好控制螨虫,其次发酵温度。往往都是家里有客人或办事情时,烧火做饭把火炕烧热了。而你却喝多或者忙碌没有顾及菌种,菌种温度过高。二级菌种发酵适宜温度大筋菜24至26度,半筋无筋26-28度,注意制作二级菌种时,随时装瓶装袋,随时灭菌,防止酸料菌种不萌发。 3、拌料不均匀造成死袋多,严格认真的把好关,注意料底部水大的地方碱度高。一定要均匀的上料。注意使用真的白灰石膏! 4、发酵温度,木耳菌袋的发酵不宜超过30度发酵,高温缺氧的环境培养的菌袋下地后会引起青苔的泛滥,到那时再挽救已经来不及了,对产量和质量都会有影响。 5、污染率高死袋的原因(1)菌室和制袋场地设计布局不合理,具体情况加微信咨询。 (2)计算好各种小料比例,搅拌均匀防止因拌料不均匀造成死袋,菌袋需冷却至25度接菌,防止芯内超温烫死菌种。用棉花封口的菌袋,一定注意棉花用小袋分装,散放在锅内上部灭菌。(3)冷却菌袋环境、接菌环境要清洁(非常重要)。接菌箱,接菌室温度要控制在25度左右,达到这个温度菌药才能发挥良好的效果,菌种要擦拭消毒,接菌人员更换衣服,衣服要常清洗灭菌。 (4)菌袋进培养室后要灭菌和杀虫,每隔七天喷杀灭菌一次,连续三次。菌袋开始发烧上温时,注意排风增加氧控制温度,注意观察看住培养室。 6、开口之前先喷一遍杀虫药,浓度大些,因为开口后就不能打药了,建议开口温度20至25度,放置3-5天就可以摆入菌地,菌袋白,口未白即可出袋,如果放置时间过长木耳黑线形成耳基后再出袋,木耳根大晒不出好的形状出畸形木耳。 7、木耳下地前先将菌地清理,做床,特别是老菌地,清扫干净后先喷杀虫药,做好菌床后再喷一遍,洒上辛硫磷类颗粒杀虫药。挂袋木耳环境更应该注意场地清洁,注意杀虫,棚内提前打杀虫药,地面洒辛硫磷,毒辛颗粒,没有螨虫危害没有热害的菌袋到秋天都是白色的。吐红水,长青苔,绿袋的原因有二级菌质量差,菌种培养温度过高,菌种内有螨虫,菌袋高温缺氧发酵,发酵室和栽培场地螨虫危害引起的。 8、夕阳病,所谓夕阳病是大地木耳朝西南面1点钟方向高温暴晒引起的,木耳袋表面向高温阳光处菌丝灼伤死亡绿霉寄生造成的。特别是7月份连雨天后的晴天暴晒,注意连续雨天后的晴天,在9点后每隔1小时稍浇一点水,浇到下午3点,每次浇5分钟即可,让菌地稍有湿气即可避免夕阳霉。发生夕阳病的菌袋可以提前开顶,春耳,秋耳都可以。菌袋不出毛病,产量高。 9、青苔的控制,木耳持续保持湿润状态会导致绿霉、青苔的发生,干干湿湿的管理。应该保持浇五天水停一天或二天为宜。注意,高温缺氧环境培养的木耳袋大田管理易长青苔!水池内有青苔不用打药,扣两层遮阳网即可。 10、木耳采摘时应掌握宁可捡小不捡大,提前采摘。木耳开片放孢子粉会浪费很多养料,木耳菌丝提前老化,这就是同样菌袋同样环境,不同人的管理不同产量的原因。</h3> <h3> 链孢霉的传染途径,1.菌种携带。2接菌时带去,接菌室和接菌人员携带。注意严格要求接菌环境卫生,接菌人员必须更换接菌服。3.菌袋冷却环境通过微孔或者塑料棒偏松感染,菌室和凉袋室彻底灭菌,注意插棒一定要紧。4.螨虫传播,做菌前先杀虫后灭菌。5,发酵期间注意通风,防止菌室过度潮湿。<br> 面包菌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1原料携带,环境灰尘含有面包菌孢子。通过接菌和上架子人员活动或者空气对流传播,表现为不规律感染,微孔感染或者接菌少数感染。很少大批量发生。2棉花或者菌种携带感染,通常会刚刚开始发酵就大批感染,棉花装大包或者小袋又装大袋子蒸,通常会不分上下架子,一起很快发生。3螨虫传播,螨虫传播面包菌通常会发生在发酵后期,一开始没有发酵室没有几个,木耳菌发酵一半后开始爆发。这是螨虫携带后,高温发酵,面包菌在缺氧高温环境里毒死木耳菌丝。为什么面包菌主要发生在菌室上部,高温缺氧环境下面包菌所产生的毒素会毒死木耳菌丝,微孔感染或者螨虫传播进去袋内的面包菌丝体,菌室下部温度低,袋内菌丝生长速度较慢,菌袋内相对菌室上面的菌袋不会特别缺氧,面包菌所产生的毒素不会毒死木耳菌丝。所以一般菌室下部分发酵的菌袋没有面包菌泛滥。解决方法,1注意保持做菌环境的相对卫生,减少制袋室,蒸锅周边环境和冷却菌袋室和接菌室的直接空气对流,防止空气对流携带杂菌。保持接菌室的绝对洁净,特别是冷却菌袋的空间一定要洁净,袋冷却会产生负压,冷却环境杂菌多,微孔感染就多。接菌室一定要严格,防止接菌感染。2棉花一定装小袋装筐放在蒸锅上部灭菌。一般蒸锅灭菌不透,都是棉花蒸不透。3杀虫,灭菌重要,杀虫更重要。李栋,2018年3月28日。</h3> <h3>菌室的处理方法,1.清扫,清除菌室内外的废袋垃圾。2.升温,升至25到30度,密封菌室,做好防火工作!3.杀虫,多种杀虫药匹配,正常50平方用水量15到25公斤。用刷车泵或者喷雾器将调配好的药剂均匀的喷到菌室,棚,架子,地面,墙壁,制袋室和场地最好也喷雾。4.灭菌,硫磺和烟雾灭菌剂同时熏蒸灭菌,密封3至5天。5.开门排潮。杀虫药,敌敌畏,毒死蜱,氯氢菊酯,辛硫磷水剂。四种混合水剂喷,或者从我处发药,15584665161。<br></h3> <p>谭少辉,汪清天桥岭口山村。连续与本所合作6年,2017年种植4万袋春耳毛收入16万元,2019年又获得大丰收,春耳35元售出。有过硬的黑木耳种植技术和后期晾晒技术,在黑木耳价格下滑的大环境下,依旧保持高回报种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