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原文】14.9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br>【译文】有人问子产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是有恩于人的那样一个人。"问子西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他呀!他呀!"问管仲是什么人,孔子说:"人才啊。他剥夺了伯氏騈邑三百户的封地,弄得伯氏只好吃粗茶淡饭,但伯氏至死没有怨言。"<br>【解读】这一章记述孔子评价春秋时期子产、子西和管仲三位执政的人。对子产和管仲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孔子的弟子子羔为政能够做到与管仲一样"罚而不怨"。孔子评价柴羔说:"善为吏者树德,不善为吏者树怨。"(《淮南子》)康有为称赞管仲为"伟人",孔子称赞管仲为"仁人",都是赞扬他们持正守平,树德不树怨。<br>【原文】14.10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br>【译文】孔子说:"贫穷但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但不骄傲就很容易做到。"<br>【解读】物质上的贫富左右着人的精神和心灵,尤其是贫困威胁着生命生存的底线的时候,能够没有怨言,就需要具有极高的修养。贫困的时候,人是顾不了太多的,但人一旦富有的时候,就该讲求礼和精神修养了,所谓的富而好礼就是这个道理,因而富而无骄易。</h1>